论真理 出良策 建真言: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策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昌九一体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取得突破性进展需要尽早明晰一些宏观性、框架性、方向性的思路,努力破解一些体制性、行业性、城际性的障碍,抓紧出台一些规划性、政策性和操作性的举措。

1.规划是一体化的先导

规划是昌九一体化的蓝图,是昌九一体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是昌九一体化建设和管理的依据,直接关系一体化进程的速度、成效。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首先要突出规划引领,充分发挥规划在理念上、思路上、行动上的抓总作用。

一要抓紧编制一体化规划。借鉴国内其他地区推进一体化的经验,尽早出台具有引领作用的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明确昌九一体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在此框架下,尽快制定有关方面的具体实施细则,按轻重缓急,确定工作重点和实施进度,使昌九一体化在宏观层面上有总的发展方向,操作层面上有具体的实施细则。

二要统筹规划衔接。围绕一体化发展战略,抓好两市现有规划与一体化规划的衔接工作,尽快对两市现有各类规划进行修订,避免出现从单个规划上看都比较科学合理,但是相互间协调却困难重重的局面,确保一体化规划不成为“空中楼阁”。同时,着手研究并制定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明确昌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发展目标和方向。

三要提高规划编制和落实的实效性。规划编制层面,改变各项规划分头编制、分头管理的局面,由发展改革部门一家牵头,各部门共同参与。规划实施层面,将相关规划报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通过人大立法确保规划实施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建立规划实施效果评估制度,保障各项一体化规划取得实效。

2.公共服务对接是一体化的切入口

公共服务领域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切实受益且见效较快的一体化领域。尽早启动两市公共服务对接,一方面可使广大群众更多地享受一体化带来的切实利益,另一方面可增强群众对一体化的认同,自下而上形成一体化的社会舆论氛围。

一要采取“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方式推进。先从两市公交互通、医保社保“一卡通”、电油气同网同价、车辆通行费年票互认、昌九一体化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等入手,然后逐步转入户口、交通、通信、金融、邮政、旅游、教育、文化、卫生等一体化,最终实现市民待遇均等化。

二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把政府的推力作用定位在协调、引导和服务上,支持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三要做到建设一项受益一项。保证项目按计划、按标准全面实施,切实做到建设一项、达标一项、受益一项,让人民群众在公共服务一体化对接中得到实惠,真正把一体化的举措落实为居民的“同城感”,从而赢得群众更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3.产业是一体化的支撑

产业发展处于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支撑地位。在一体化发展格局中,产业发展既会有明显的“同化”现象,也会产生特色化、差异化。南昌、九江两市只有从两地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出发,着力推动产业互补对接、错位发展、集群发展、优先发展,着力培植具有较强关联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才能在推动一体化进程中彰显叠加效应。

一是产业定位上要错位发展。按照“合理分工、协作互补、错位发展”和“市场调节、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原则,明确两市的重点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集聚区。即南昌发挥金融、科研和第三产业优势,集中发展航空制造、汽车、新能源、LED等优势产业;九江发挥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发展重工业、船舶制造、钢铁、新能源等产业。

二是培育途径上要集群发展。加快编制互补共赢的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区域分工和资源合理调配,依据产业链上下游关系进行产业链整合和配套合作,合理布局产业和项目,避免产业同构和盲目无序竞争;重点谋划一批体现区域合作、牵动全局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做大两市优势产业,做强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布局得当、结构优化的区域产业集群。

三是推动方式上要优先发展。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适宜昌九一体化产业发展规划的产业项目,优先考虑布局昌九地区,最大限度地发挥两地比较优势。联合组团进行招商,筛选、策划、包装一批重大招商项目,统一对外发布,重点放在关联度大、协作效应强的领域。

4.昌九共建区是一体化的抓手

共建区是引领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平台和连接纽带,一般位于一体化空间布局的关键节点。设立共建区可以率先打破行政区划阻隔,实现一体化地区各种资源的统筹调度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相互之间更好地对接。缺乏引领区域一体化的共建区这个有效抓手,容易导致一体化建设在较低层次上徘徊。

一要抓紧设立共建区。共青城具有毗邻鄱阳湖、连接昌九的区位优势,昌北机场位于两市接壤处,是省内最大的空港,两者都是昌九一体化的战略支点。可以考虑在这两地设立昌九共建区,合力打造项目建设的主阵地、优势产业的聚集区、经济发展的隆起带。在昌北机场与永修之间依托空港经济,以开发项目为突破口,合作共建空港新城;在共青城设立昌九共建产业园,赋予省级开发区相应的职能权限,合作开发重大项目,着力推动共青城、德安相向发展,打造推进昌九一体化发展的先导示范区。

二要成立共建区管委会。由省委、省政府派出机构,参照高新区模式管理,在省昌九一体化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完成共建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给予共建区政策倾斜。对共建区建设,省、市两级政府要共同给予政策倾斜,采取土地供给、税收优惠等优先支持政策积极吸引企业入驻。

5.政策扶持是一体化的助推器

政府在一体化过程中起着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等重要作用,其中,政府政策扶持引导是推进一体化的重要力量。

一是赋予先行先试权。赋予昌九一体化地区部分省级管理权限,只要是国家法律政策没有禁止的,只要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只要是对昌九一体化发展有利的,能放的权力尽可能放,允许和支持试验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尤其是,对国家安排在江西省的一些政策试点,可先行先试。

二是加大关键要素调配力度。将昌九一体化建设的用地指标纳入省级土地调控计划,由省政府统一调剂,予以优先安排;在全省重大项目布局和财政金融扶持上给予倾斜,重点支持昌九共建区的重点产业项目、重大交通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三是设立昌九一体化专项基金。由省、南昌市、九江市三家财政共同出资,对一体化区域的各类项目予以补助、贴息和补偿,奖励积极主动落实一体化发展战略具体要求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地方和单位。

6.良好发展环境是一体化的前提条件

良好发展环境是两市由竞争转向竞合的基础和前提。有效抑制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的滋生蔓延,消除依仗政策优惠而引发的过度竞争,减少重复建设而导致的资源浪费,都离不开良好发展环境。

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福银高速昌九段“四改八”、昌北机场和九江机场互动、九江长江二桥到南昌生米大桥一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编制广电、通信、网络建设规划,改变目前两市独立成网、相对封闭运行的格局,实现两市互联网信息、电视节目、电话网络共建共享、互联互通。

二要统一两市现有政策措施。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对两市现有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进行梳理和整合,最大限度地缩小区域间差异。特别是在税收优惠、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土地批租等方面,联合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避免由政策措施不一致导致的无序竞争。

三要消除市场壁垒。取消各地对人才、资本、资源流动的限制和歧视性政策,联手培育区域性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共同发展资本、土地、人才、技术、产权、信息、物流等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促进两市生产要素、生活要素乃至管理要素等发展要素配置上的全面协作。

四要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统一市场准入标准,实现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共享。实行“一次审批”制度,一般性行政审批事项在一个城市审批后,另一城市即予以认可。确立双向认同的产品质量认证、技术监督和农副产品检测及产品检验等标准体系,实现产品的互认、互通、互监,避免重复认证、重复检验。

7.利益协调是一体化的关键所在

一体化必然会牵扯到一些职能部门甚至省级部门的利益分配,不建立兼顾各方的利益分配机制很可能会导致推诿、扯皮现象发生,致使一体化进程陷入停滞,甚至发生逆转。抓紧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共享和补偿机制,充分考虑各方利益诉求,全面评估利益得失,找到利益平衡点,是昌九一体化进程中一个无法绕过的难题。

一要构建收益共享机制。对产业整合过程中实施产业转移的一方,给予一定的税收补偿,维护好相关各方的税收利益;对大型跨区域的营利性项目,采取联合共建、股份化运作的方式,共享项目经营收益。

二要构建成本分担机制。对因积极配合昌九一体化而导致短期利益减少的各利益主体,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给予利益补偿;对大型跨区域的公益性项目,按不同行政区域受益程度的大小确定成本分摊比例。

三要做好利益得失评估。对一些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在进行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时,应先对两市的所得与所失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收益、政绩共享,成本、损失共担。

8.权威性组织协调机构是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决策力、执行力、监督力“三力合一”是推进昌九一体化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建立高层次、强有力的“决策—执行—监督”多层互动型组织协调机构,明确与完善决策层面、执行层面、监督层面的相应职能,着力协调和化解在具体的政策制定、利益分配、政策执行和协调配合等方面由于行政主体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障碍。

一是在决策层面成立省昌九一体化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昌九一体化方向、原则、目标、主要任务等重大问题进行宏观决策。同时,在领导小组下,设立规划、财政、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协调管理专业办公室,统一协调跨行政区域的重大项目和两市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是在执行层面建立健全省昌九一体化联席会议制度。主要负责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产业整合、公共服务对接、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的规划设计、政策制定和实施推进。

三是在监督层面成立省昌九一体化监督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各方落实政策情况、项目实施效果等进行监督和考评,对两地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约束和惩戒,并打破单纯的以行政区为单位的政绩考核方法,将昌九一体化合作所带来的长期或潜在的绩效纳入考核范围。监督力度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执行力度。

课题组组长:祝黄河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江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成员:曹彩蓉 江西省社科联《内部论坛》主编

刘旭辉 江西省社科联《内部论坛》副主编、博士研究生

刘志飞 江西省社科联办公室副主任、博士研究生


[1] 本文刊发于《内部论坛》2013年第27期(总第916期),获3位省领导肯定性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