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10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主要内容与重要观点

1.我国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失衡度研究

正确测算我国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失衡度是调整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战略的前提。在考虑进口中间投入品的条件下,利用投入产出表,从不同行业、不同贸易伙伴等测算了2000-2009年我国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数量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我国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存在不平衡,出口中隐含碳排放远高于进口中隐含碳排放,按照目前普遍采用的计算各国碳排放的标准——生产核算原则,明显高估我国碳排放水平。此外,我国与欧美贸易中处于净出口隐含碳地位,而与周边亚洲国家贸易中处于净进口隐含碳地位,且变化呈现同步性特征。这一特征是由我国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形成的,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从我国快速增长的碳排放中获得了部分利益。因此,在碳排放问题上,我国既要强调发展中的排放,也要强调产业转移中的转移排放,应积极主张建立基于生产和消费共同承担碳排放责任的核算标准,真正体现“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为“和平崛起”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快速增长,使得我国出口发展在低碳经济下面临不可持续性制约。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利用结构分解分析法(SDA)研究了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数量巨大,在我国碳排放总额中占比很高,2007年占中国当年碳排放总量45.7%;从驱动因素来看,出口总量是促进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直接排放系数是碳减排的主要因素,虽然中间生产技术和出口结构起到减排作用,但影响较小,尤其是出口结构,贡献值在-1%以下。因而,降低排放强度是近期我国减缓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增长的最佳选择。而长远看,出口结构调整升级是降低出口中隐含碳排放的一个可行的选择。

3.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FDI)碳排放研究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之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所产生的碳排放也呈快速增长态势,已经成为我国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对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碳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07年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所产生的碳排放比2002年增加了近两倍,达到14.29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额的22%。这就意味着,随着环境约束日益增强,需要重视承接国际产业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此外,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所产生的碳排放有相当部分通过出口被其他国家消费了。虽然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由此可见,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是我国因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增加碳排放的受益者,应对我国碳排放承担部分责任。

4.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从生产成本向“全成本”的拓展

贸易理论的历史演进表明,比较优势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动因。古典、新古典和新贸易理论分别从劳动生产率、要素禀赋、生产规模等不同视角论证了基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在低碳经济下,随着制度、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等要素在国际贸易中日趋重要,使用制度要素所形成的交易成本、使用生态环境要素所形成的环境成本、耗费“可持续性”要素所形成的代际成本也逐步成为比较优势的成本基础。在低碳经济下,若以“国际贸易的全成本论”为指导,我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必须综合权衡“全成本”的各类子成本,尽可能统一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谋求基于“全成本”的比较优势。这就需要我国逐步完善环境价格形成机制,谋求基于环境成本的比较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谋求基于代际成本的比较优势。

5.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

我国不同区域由于经济基础、区位优势等存在较大差别,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也各不相同,这就必然导致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呈现不同的特点。在Copeland和Taylor(2009)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EKC)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实际人均GDP与碳排放强度存在倒U形关系,西部地区实际人均GDP与碳排放强度存在着正U形关系,拐点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禀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各个地区的拐点也参差不齐,在低碳经济下,我国参与国际分工需要根据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异质性特征,制定适当的协调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区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