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文化外交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是美国文化外交的起始时期,许多方面还在不断完善阶段。尤其在机构设置上,更迭还比较频繁。在1938年设立文化关系司的基础上,美国于1941年又首次设立了文化事务专员职务(Cultural Relation Officer)。到1943年年底的时候,美国已在22个所在国的使馆设立了该职位。1944年,文化关系司被重组分成“文化合作司”和“国际信息司”两个部门,分别进行文化交流与文化宣传的活动。在对象国方面,美国文化外交的重点是拉美国家,文化关系司主要开展的是美国和拉丁美洲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以对抗纳粹德国在拉美地区所发起的“文化攻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除了文化关系司,1940年8月,成立了由纳尔逊·洛克菲勒(Nelson Rockefeller)为领导的“美洲国家事务协调办公室”(the Office of Coordinator of Inter-American Affairs,简称OCIAA)。该协调办公室作为美国在拉丁美洲文化事务的代表,开展了大量以宣传为主的文化外交。协调办公室包括三个部门:新闻部、广播部和电影部。这三个部门开展了许多文化交流活动,包括:播放美国流行音乐、美国空中学校、舞台剧演出、影片展演、提供信息资料,以及巡回艺术展览等等。同年,洛克菲勒(Nelson Rockefeller)邀请了一组拉美记者到美国访问,从此交流项目成为美国文化外交的一部分,也使得70万被认为有前途的外国人来到美国,其中就有年轻的萨达特(Anwar Sadat)和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直到1945年8月,“美洲国家事务协调办公室”所负责的文化宣传项目转交给国务院。
此外,1942年秋,负责为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关系提出规划纲要的美国外交史学家、耶鲁大学教授拉尔夫·特纳(Larf Turner)向对外关系司提交了一份关于战后美国对外文化工作的政策纲要备忘录。备忘录指出:“任何同外交事务有关的工作都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因此,对外文化工作必须根据国家的需要,同政府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保持一致,配合进行。”经过文化关系司的总顾问委员会讨论,特纳的主张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广泛赞同。特纳的备忘录从美国对外文化关系的历史经验中首次提出“文化外交”这一崭新的概念,奠定了美国文化战略的理论基础和战略方针。因此该备忘录在美国文化外交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