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合作的农—企关系研究:理论、实证与应用(云南财经大学前沿研究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供应链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

一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获得系统收益为目的、跨越企业边界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以来,迅速成为管理学及管理科学中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深受产业发展实践者、政府行政管理者的青睐。然而对于供应链的定义,迄今为止学术界却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究其原因,这大概是由于涉及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多样性以及没有统一的研究方法导致的[15]。其中被引用比较多的有,供应链是“包括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在内,涉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企业网络系统”[16]、“通过价值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到用户的整个过程,它始于供应商的源点,而终于消费者”[17]、“一个组织网络,所涉及的组织从上游到下游,在不同的过程和活动中交付给最终用户”[18]。国内学者一般采用马士华等(2000)[19]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商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相应的,学术界对供应链管理也缺乏统一的认识,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把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包括了对涉及采购、外包、转化等过程的全部计划和管理活动。”这个定义相对简单,而且并没有涉及供应链管理的本质。与传统的企业管理活动相比,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系统的、将供应链看作一个整体以提高链上所有企业绩效为目的的、在企业间协作战略的统一指导下的跨企业、跨职能的战术运作[20]。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由于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最终促使链上企业从供应链整体利益的角度思考其运营实践,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或者协同运作策略来提升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21]。可见,供应链管理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①采用系统的观点考察整个供应链;②管理范围跨越企业边界,贯穿整个供应链;③供应链上的企业运作采用协同方式完成;④以供应链的整体收益作为运作目标。

虽然供应链管理的起源不是很清晰,但大多数学者都认同其源自20世纪60年代物流管理变革时期Forrester的 Industrial dynamics一书。到了80年代,日本制造业的兴起使“JIT”“精益”等新型管理模式成为热点和主流,学界讨论最多的是丰田生产方式及“动态流管理”。从90年代开始,在国际化、全球化的推动下又使物流研究的核心转向跨部门、跨企业整合的供应链管理。时至今日,运输系统中车辆线路设计和调度计划及其优化(Clarke &Wright, 1979)仍然是供应链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Manheim, 1979)。另如对具体物料对象数量的确定和优化,即最优订货批次、批量以及库存水平、生产调度和配送有关的计划等(Magee, 1958; Wagner et al. , 1958)物流问题也是当今供应链研究的重要主题。正是在这一基础上,Hax和Meal(1973)以及Wight(1974)等人提出的物料需求计划(MRP)算法,逐渐发展为包括地域、时间、数量等各种信息,更加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制造资源计划(MRPII)和企业资源计划(ERP)。

事实上,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包括20世纪60年代对物流管理的研究),通过应用更加先进的统计及建模技术,加上更为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供应链管理已逐渐成为一门集管理科学、运筹学、应用数学等多学科技术于一身的综合学科。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从“内部”向“外部”、从职能到“系统”的发展都是供应链管理乃至管理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与此相对应,供应链管理研究的重点也逐渐从职能本身转移到对供应网络、客户及其他相关者形成的关系链上来(Houlihan, 1993[22];Harland, 1996[23])。对供应链管理的讨论促使物流研究本身也必须关注设计、计划、运营、价值链控制的复杂性,以及对包含供应商、客户多种关系的超越单个企业的网络如何进行管理。这种“跨组织”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也反过来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物流学的研究领域和范畴。

解决复杂供应链结构的设计和管理问题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系统论、产业组织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成功供应链的管理核心其实并不仅仅是有效的计划、动员以及对物料和成品的控制,还包括对管理供应链网络构成中所形成的复杂关系的管理,运用合同来协调和规制参与者的行为[12]。Otto和Obermaier(2009)[24]建立了一个包括“物流网络”“信息流网络”“社会关系网络”和“制度网络”的多维网络关系模型,这里的制度网络仅指由各种形式的合同所构成的正式制度安排。此外,供应链管理中的“多维网络”问题具体还包括:①如何在复杂的供应链关系中建立更加有效的“选择”“分配”的协调机制,以形成稳定联盟;②在复杂组织中如何设置权限以形成紧密的耦合;③如何通过“紧密”与“松散”的有机结合,在存在不确定性和动荡的环境中,建立最佳的组织机制;④运用正确的激励和控制机制;⑤当参与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或者层级控制无效时,如何通过“团队管理”与“委托代理”相结合进行有效的控制。

二 供应链协调机制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组成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大于各子系统效益代数和的收益。系统的协同状态是指多个子系统对其目标资源等进行合理安排,调整各自的行为,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和各子系统的目标。系统协同程度越高,输出的功能和效应就越大,只有达到协同状态,整体效能才能大于各子系统之和。协调就是希望通过某种方法来组织或调控系统,使之从无序转换为有序,达到协同状态[25]。现代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使其运作流程往往需要由多个不同利益主体所构成的复杂系统来共同完成,这些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往往会与其他成员或者系统整体的目标产生冲突,再加上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大量不确定性因素,这就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所以,要使供应链系统达到协同状态就必须具备合理的协调机制。为实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和服务水平,使整个供应运营过程获得的收益大于节点企业单独获得的收益之和的目标而实施的管理,其本质也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协调管理。

和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一样,当今学术界对供应链协调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比较典型的提法有:Malone(1987)最初将一组成员共同实现某一目标过程中的决策和通信模式都看作是协调,并把协调的结构分为四个层次:产品层次、功能层次、集中市场层次和非集中市场层次,这是一个宽泛的定义,即供应链中的管理过程都可以看作是协调。Simatupang等(2002)将供应链协调定义为整合供应链各成员的目标使之成为统一的供应链目标,构建虚拟企业的概念就是从这个定义出发的。Romano(2003)[26]认为,供应链协调是在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以帮助计划、控制和调整供应链资源和促进成员之间交流的决策、通信和交互的模式。这个思路与供应链库存协调理论是一致的。Cachon(2003)[27]则是将供应链协调看作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使独立决策者可以通过自利行动实现系统最优。这个前提实际上也是合同协调的理论基础。也有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供应链协调问题:Tsay(1999)[28]认为,供应链的无效率是由外部性导致的,可以通过修正贸易结构或者修改交易规则(Terms of trades),改变合同类型或者调整合同参数就可以提高供应链整体的效率。总之,可以在供应链中实现帕累托改进的方法都可看作是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组织理论的学者则认为,由于各种活动(行为)间存在着以要素(任务和资源)为纽带的从属依赖关系(Dependency),因此协调的意思就是对这种要素从属依赖关系进行管理,以达到活动结果的最优(Malone & Crowston, 1994)[29]。结合以上定义,可以认为,协调的目的就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对供应链流程进行优化,以获得系统收益,也可以理解为通过不断地协调供应链成员的行动,以实现帕累托改进。

在国内外文献中,供应链管理的协调行为通常被描述为协调模式(Coordination Mode)与协调机制(Coordination machanism)。Van等(1976)[30]定义了三种不同的协调模式:通过规则、计划和调度进行协调的非个人模式(Impersonal Coordination Mode);通过关系、信任建立渠道而形成的个人模式(Personal Coordination Mode);通过会议实现的团体协调(Group Coordination Mode)。陈剑和蔡连侨(2001)[31]将供应链协调分为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协调和企业内部的协调两个层次。

三 供应链合作关系及关系质量

(一)供应链合作关系

一般来说,供应链是由产权彼此独立的企业通过契约及长期合作关系构成的。不同的企业为了共同的市场目标和获得联盟收益,自愿联系在一起,协调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形成一种以“双赢”为目的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早对合作关系进行论述的是J. Forrester(1961)所著的Industrial dynamics。经过最近几十年的发展,这种合作关系研究已经成为供应链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在供应链成员间构建一种长期的战略关系,而非仅仅研究他们的具体经济行为。到20世纪80年代,Bowersox等(1989)开始提及联盟与合作关系在供应链物流领域的重要性,并且认为这将打破固有的企业边界。90年代,他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论文进一步阐述了物流联盟的战略优势,并首次提出“跨企业联盟”是供应链上的不同企业为了获得协同利润而采用的一种规则创新,而这种新规则的显著特性就是改变了过去买卖双方相互分离和对立的立场[32]。建立协作关系可以给企业带来共享资源和知识、信息交换、更好的计划和支持、共同解决问题的竞争优势(Stank et al. , 1999)。合作伙伴或其他类型的亲密关系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手段(Mentzer, 1999)。Mentzer等(2000)通过案例研究认为,沃尔玛的成功就应归功于与宝洁、3M等供应商所建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Rinehart等(2004)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与合作伙伴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实现低制造成本、缩短上市时间、提高质量、保持技术优势等目标,但他们也同时指出,这种面向合作伙伴的关系建设也有可能是代价高昂并且极易失败的。Cannon和Perreault(1999)发现,有的买方也并不需要与他们的供应商建立这种亲密的、不同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不同的整合关系,而建立不同类型的合作关系都需要一定程度的投资,还要根据他们的产品特性而定。Knemeyer等(2005)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合作方特性与合作的输出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合作方的“感受类型”与绩效有更为显著的相关关系。Golicic和Mentzer(2006)[33]的研究定义了这种关系的亲密度的范围和程度。Prajogo和Olhager(2011)[34]对232家澳大利亚企业的研究发现,长期合作关系对于企业绩效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正相关关系,其间接影响的中介变量为物流与信息的整合。

近年来,一些分析框架和分类标准被用于不同的供应链关系中。传统上,组织间的关系被认为是一种治理结构(Golicic &Mentzer, 2006)[33]。营销文献建议关系的范围是从市场交易关系(市场治理)到纵向一体化(层级治理),以及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混合结构)(Contractor & Lorange, 1988; Heide, 1994; Webster, 1992)。延续这种分类的思路,Rinehart(2004)[35]提出供应链中的关系治理是一种位于市场治理和自己拥有所有产权的层级治理之间的中间位置的治理结构。它与市场治理中拥有市场力量的一方掌握主导权而另一方则靠竞争建立关系不同,是依赖于双方都一致认可的协议(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在供应链文献中,采用这种分类方式的研究大都聚焦于两种关系类型:合作伙伴和战略联盟。

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定义为,两个企业间通过相互做出相互共享信息、共同分担风险和收益的长期承诺的一种关系(Ellram &Hendrick, 1995)。Hofer等(2009)将合作伙伴看作是由5方面构成的一种高水平关系:长期、信息交换、相互的运营控制、责任利益的分担以及联合计划。战略联盟通常被认为是合作伙伴关系发展的更高形式。企业加入战略联盟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获得协同效应及技能互补来降低运营费用、保持竞争优势(Zinn & Parasuraman, 1997)[36],战略联盟涉及长期的买卖合作关系。两个以上的组织通过紧密合作来达到共同的战略目标。Bowersox等(1992)指出,联盟是一种为实现合作的协同效应而进行的新型商务形式探索。Frankel等(1996)[37]认为,供应链联盟是聚焦于成员对于提高产品、服务、信息的移动及储存的效率及有效性以提升供应链绩效意愿的组织形式。有时,合作伙伴关系与战略联盟的概念是可以互换的,都是指为了共同的战略目标而建立的战略关系,因此又被称为战略伙伴关系(Mentzer et al. , 2000)。

Whipple和Frankel(2000)指出,实际上建立、发展和保持成功的联盟关系(或伙伴关系)是非常困难的。Bowersox等(1992)[38]认为,建立联盟需要转换心态,也需要大量的资源、时间和根据联盟特点转变运作方式。另外,成功的联盟必须具有一些通用属性,包括选择搭配、信息共享、角色说明和基本规则等。选择搭配涉及挑选正确的合作方,合作方必须共享其优势和价值;信息共享意味着合作方必须突破传统的商业惯例,它有一个前提就是双方有足够的相互信任以实现自由地分享自己的专有信息;每个成员的角色都必须事先明确;基础规则用于分配责任与权利。Whipple和Frankel(2000)[39]在实证研究中为寻找战略联盟的成功因素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他们识别了影响成功的五个最重要因素,其实证中的买卖双方都同意这五个因素是重要的,但顺序稍有不同。这五个因素是:信任;管理层的支持;实现预期目标的能力;清晰的目标;伙伴兼容性。

作为建立联盟及伙伴的关系的结果,Macbeth和Ferguson(1994)[40]指出,这种关系使企业可以在不需要变更所有权或重构新组织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纵向一体化。良好的供应链关系可以使供应链企业在获得规模效益的同时,降低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物流成本,通过过程一体化实现协作。还会给产品的制造带来诸如缩短生产时间、提高设计水平和数据获得率、知识共享、目标整合、减少冲突、防止机会主义和降低市场风险等(Scott C. & Westbrook, 1991)。同时,企业也会面临一些由供应链关系带来的风险,如形成对某个成员过分的依赖或由于成员不能完全履约而造成供应链损害等。也有部分国外学者采用产业经济学中的SCP范式对农产品供应链中成员关系进行了研究[41]。如Duffy和Fearne(2004)[42]将农产品供应链成员间关系与供应商绩效之间的关系看作是,行为结构(由影响行为的外部经济和政策构成)影响行为表现(体现为合作氛围),而不同的行为表现对绩效(收入)产生不同的影响,并采用这个框架对英国农产品领域中合作关系与绩效间的联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许淑君、马士华(2001)[43]认为,供应链合作关系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果,这主要体现在有助于提高输入与输出产品的质量、减少整个系统的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减少风险、提高产品的技术先进性、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提高合作方的竞争地位等多个方面。供应链成员构建这种合作关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动因,即自身、对方和合作本身,合作本身体现为信任、忠实、目标、交流、理解及共享六个组件。叶飞、徐学军(2009)[44]也通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关系特性(文化相似性、互补性、目标一致性)对伙伴关系(信任、承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这种伙伴关系又会对信息共享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可以得出信息共享水平与伙伴特性及伙伴关系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的结论。

(二)供应链关系质量

随着对供应链中建立合作伙伴和价值联盟研究的深入,关于究竟是什么因素会导致成员间关系的改变?如何度量这种关系?这种关系究竟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等问题就成为一个研究重点,这就是供应链关系质量的概念。

关系质量的研究始于对市场竞争策略的研究。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为了留住客户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成本,但这种成本和付出与获得新的客户相比又是经济的。因此,企业会致力于去发展一种与客户的长期关系,而如何评估企业与其客户之间关系的质量,就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45]。这种对长期购销间关系质量的研究,也逐渐影响到B2B商务领域,评估供应链中成员间的关系质量,也开始成为供应链管理研究中一个重要方向。

关系质量研究开始的标志性文献为Dwyer等(1987)[46]的实证研究,他们在以消费者的视角对汽车产业中的关系质量构成进行研究后,识别出关系质量中满意度、最小机会和信任三个要素。Crosby等(1990)针对保险客户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客户满意度和对销售人员的信任对关系质量的重要影响。Moorman等(1992)通过研究认为承诺也会对关系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Han等(1993)首次在企业与企业间的商务活动中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采购代理和销售人员的问卷调查,他们的研究结论是,除了满意度和相互信任之外,双方企业所获得的绩效水平也会对企业间关系产生影响。Johnson等(1993)对销售美国生产的消费类产品的日本进口商的研究发现,关系的稳定性和双方合作也是影响相互关系的重要因素。Storbacka等(1994)针对服务类产品提出了一个关系质量由满意度、承诺、团结、信任构成概念框架,并认为关系长度会随着关系强度的提高而提高。Wilson和Jantrania(1994)认为,成功的关系源自信任、满意、关系结构与社会的联系、目标相容性、投资水平、可替代性、功能与非功能性冲突。Hopkinson和Hogarth-Scott(1999)[47]对特许渠道的理论研究认为,构成关系质量的实质是当事人对力量均衡、相互感受、未来预期、可预知的麻烦等因素综合权衡的结果。而Henning(2000)通过对电子产品制造业销售及与采购人员的面谈发现了更多诸如产品质量相关的感知、情绪和文化、市场力量、双方利润、对销售人员的信任等的影响因素。Ruyeter等(2001)的研究显示,在高科技领域,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对于关系质量影响力更大。Woo和Ennew(2004)[48]对专业服务市场的实证结果显示,协作、适应性及合作气氛会通过关系质量影响到服务质量。Venetis和Ghauri(2004)对广告代理业及制造业、服务业商务客户的综合实证调查结果发现,供应链质量水平源自相互关系中的结构联系,而构成结构联系的主要因素为情感认同和能力认同。Lages等(2005)[49]对英国进出口业的实证研究表明,信息共享程度、沟通质量、关系导向和对相互关系的满意度是影响其关系质量的关键因素。Van等(2005)[50]通过对新西兰制漆业商务关系的实证研究指出,关系质量由信任、认同、满意度和关系氛围因素构成。Carr(2006)[51]的研究发现,关系质量中的信任主要源自双方的情感认同。

国内对供应链关系质量的研究起步较晚,最早涉及供应链关系的文献见于陈志祥和马士华(2001)[52]在《南开管理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他们简要介绍了供应链中企业关系的演变过程,并论述了这种关系变化与企业战略变化之间的联系。2005年之后,开始出现大量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献,这些文献都试图在中国情境下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验证。较有代表性的有:潘文安和张红(2006)[53]对多个行业的供应链企业关键员工进行了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验证了理论中信任、承诺对合作绩效的影响。张翠华和杨佰强(2006)通过对国外文献的梳理及论证,分析了供应链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提出用协调管理和协同管理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提高企业绩效的建议。廖成林等(2008)[54]通过对242家企业的实证研究,验证了企业合作关系对敏捷供应链效应、企业绩效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敏捷供应链效应不仅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还在企业合作关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宋华等(2008)[55]的研究显示,不同的冲突解决方式对伙伴关系和协调成本的影响不同,合作性冲突解决方式能促进关系的持续性和协调成本的降低,竞争性冲突解决方式和回避性冲突解决方式则负面影响伙伴关系。叶飞和徐学军(2009)[56]从信任、承诺和信息共享维度对141家制造企业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信任、关系承诺、信息共享之间及其与企业绩效间都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结论。孙世民等(2009)[57]通过调查,提出了农产品供应链成员间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双重属性的观点。宋永涛等(2009)[58]构建了一个供应链关系质量构成维度及其对供应链企业合作行为产生影响的概念模型,并通过对三个地区136家企业的问卷,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曾文杰和马士华(2010)[59]的研究得出了关系质量对协同绩效有很强的正向影响的结论。

四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

农产品供应链的概念最早的定义是农副产品和食品生产、销售等组织,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和服务水平,而实施的一种纵向合作的运作模式[60]。但至今为止,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相关描述有“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Agri-Supply chain”“Agro-Supply chain”“Agri-business Supply chain”以及“Agri-Food Supply chain”等。与此相对应,国内根据概念外延的不同,也有“涉农供应链”“农业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食品供应链”等提法。其中,张晟义等(2002)[61]认为“涉农供应链”是指:以农业原材料作为后续各阶段生产加工和运销主要对象的供应链的总称。对比异同,并结合国内比较认同的“从采购原材料开始,经过制造商的生产环节,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活动过程”的传统供应链概念(Supply chain)定义[19],本书认为,“以纵向的战略联盟组织为基础,以最大化整体利润为目标,对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销售诸环节参与者进行的系统化管理”的表述包含了供应链管理在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应用的所有内涵,可作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与工业品相比,农副产品无论生产组织模式、生产技术、工艺流程还是价值形成、流通方式等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农产品供应链管理(Agricultural SCM)又可以说是一个有别于常规供应链管理(SCM)的特殊领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①生产组织方式:工业生产无论是流程式、离散式还是单元式的,都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人员的集中劳作,采用传统科层体系就可以进行管理。而中国的农业由于受制度的制约和传统的影响,大多必须以农户为单位进行组织生产。这就要求对供应链的组织模式进行变革和创新,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②生产过程:农产品生产一般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因此进行统一控制难度较大。这就使工业生产中常规的计划排序、品质管理无法适用。

③生产周期:农产品一般生产周期较长,且其间自然环境的变化会极大地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供应链运作受生产驱动的成分较大。这是农业供应链管理中最大的制约因素,一是制订生产计划困难;二是由于气温、湿度和病虫害等自然力因素可控程度低、成本高,使生产过程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④价值形成过程:农副产品离开生产领域后,其增值过程在加工流通环节占有很大比例。对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诸环节的准时化衔接运作要求程度更高。

⑤流通特征:分散生产,集中消费。

⑥专业化程度:流通、加工环节对物流要求专业化程度较高。根据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以上特性,需要借助于创新生产组织模式,建立新的质量控制系统,并在MRP算法中导入生产预测反馈,结合DRP建立QR和ECR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对供应链全程的有效控制。

从国内外研究文献来看,目前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是从三个维度展开的:一是研究方法,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二是管理内容,包括设计优化、管理策略、库存控制、信息技术与成员关系等;三是运行模式,可分为集成供应链、敏捷供应链、虚拟供应链、产品范围供应链、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和绿色供应链等。而迄今为止,在中国的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商流管理阶段,研究范围包括从农产品和食品企业的产出到消费者消费前的商流阶段,其研究内容通常被包含在营销范畴内;第二阶段为集成物流管理阶段(ILM),农产品的物流管理从市场营销中分离出来,且向上游扩展到农产品和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强调生产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对整个物流环节的成本控制;第三阶段为供应链一体化管理阶段(SCM),研究范围进一步向上游延伸到农产品的最上游企业(如种子供应商等)[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