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
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
一 古典经济学
现代经济学理论指出,一个产业发展和演化的动力源自内在的组织变革和外在的宏观环境(历史、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中阐述了他对产业组织的认识: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导致生产率的提高,市场机制作用于生产者,对其进行专业化的组织,经过专业化组织的生产者可以提高生产率而获得利润,再投资形成资本积累并进一步专业化。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又会通过价格在组织效能不同的产业间进行资源配置。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下,古典经济学提出了“均衡”概念:所有稀缺资源通过“看不见的手”可以在不同产业、不同企业间得到有效配置,从而达到“均衡”状态。在这一理论下,构成整个经济系统的个体(参与的自然人、企业等)都是相同的、完全理性的,它们所在的组织则被视为“黑箱”,且不发挥作用。新古典经济理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的均衡理论,其所追求的目标是实现效益最大化。在此一系列假设下,经济系统能自动达到均衡和有效率的稳定状态。但是,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完全理性、完备的知识和完全信息、忽略个体作用等假设在20世纪受到了广泛的质疑,经济理论的发展也开始向对这些基本假设的补充与完善方向前进。
作为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产业经济学的正式形成是以SCP范式(“结构-行为-绩效”)的出现为标志的。该范式的核心思想是:市场结构决定产业行为,而产业行为又决定产业的绩效。不难看出,SCP范式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该范式一度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制定产业组织政策(如市场规制、反垄断)的主要理论依据,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这一范式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力日益减弱,也因此引发了其他理论学派对产业组织新的看法与观点。例如芝加哥学派认为,与SCP范式的因果关系相反,应该是产业组织的行为和绩效决定市场结构,并强调市场的开放与技术进步是保证产业能否达到最优状态的基础。而奥地利学派则指出市场是一个动态过程,认为不确定性的存在会导致信息的不对称,另外,不同竞争对手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导致迥异的市场结构。
二 新制度经济学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产业内具体组织的分析,以及个体间相互策略作用的交互影响,博弈论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理论工具,用于探讨组织内部、组织间、组织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图打开企业“黑箱”,从微观层面分析企业乃至产业结构。90年代后对于创新和组织学习等领域的研究热潮,也是对个体特征的进一步深入关注。另外,交易费用理论也可以看作是新制度经济学派打开企业“黑箱”的开拓者,科斯和威廉姆森等从机会主义概念引出了专用性资产的概念,并从降低交易费用的角度提出了产业组织的形成过程:为了节约交易成本,部分交易个体就会联合起来形成企业,使交易内部化;同时,资产专用性的程度越高,相互间的交易越频繁,组织内结构化的层级结构就要比组织间非结构化的市场治理有更高的交易效率。出于对效率的追求,产业内组织就会不断进行整合,最终形成寡头或垄断的结构。这种效率准则还能对当今流行的外包现象做出合理解释。与新古典经济学派相比,新制度经济学派解释了组织存在性问题,为产业的组织和演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 演化经济学
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于产业组织的研究开始从侧重市场结构为主,逐渐转变为对于具体企业行为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能力论,对企业的多样性、异质性进一步深入研究。再者,就是借助了演化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动态能力”(Dynamic Competence)的概念。该理论提出,企业的竞争力源自其内部能力和企业间能力的相互作用。借助演化经济学的核心观点,运用系统的方法,该理论可对复杂动态的组织演化过程中的机制选择、技术创新、制度演化以及与技术、产业组织之间的协同机制做出系统分析;能对各种客观事实,如产业组织中个体的多样性、产业的规模和分布特征、企业异质性、战略联盟和网络组织、企业持续进入和退出某一产业等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并能对与产业政策相关的诸多问题进行阐述。
在一个产业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微观企业会不断从时间中学习(干中学),并获得和积累知识,为创新创造条件。同时,产业内的企业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通常都会遵循一套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不变的行为规则“惯例”,只有当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企业为了发展受到惯例的制约而变得不再适应新的变化的环境时,创新(流程或产品或组织、价值创新)就会出现(参见第五章),并可能使得原有的惯例被修正甚至被淘汰。不同于其他自组织过程的是,企业对新知识的获取是主动的(如专门的R&D、市场调研),并可随着需求的变化,对所拥有的知识加以利用,创造出新的服务、产品、组织形式(如企业兼并、收购、联盟等)并对旧的加以改造,不合时宜的则被及时淘汰。面临不同的环境,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学习创新能力,同时可能遵循不同的惯例,从而使得产业组织的演化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经济自组织过程中所内嵌的多样性、竞争、合作、选择、学习等固有的运行机制,使得宏观上可能涌现出相对稳定的规律性特征(如企业规模的有偏分布、企业市场份额的持续变动、产业组织群聚、产业融合等)。从自组织特征来看,经济自组织具有以下特征:①累积的非线性过程;②时间不可逆:③系统经历不连续的非线性结构变化:④知识的主动获取和创新。同时,从自组织角度构建产业组织演化的分析框架,并把竞争、选择、学习等作为自组织过程中的特定演化机制,将有利于突破仅停留在诸如生物学、物理学类比这一较低层次的局限,来考察产业组织演化这个时间不可逆、不确定以及具有结构复杂性的自组织过程。
四 复杂系统理论
由于传统经济学的前提假设与限制条件太多,导致现实社会中的许多经济现象都无法得到完美的解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运用复杂系统理论的方法和工具对经济系统内微观个体的异质性、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个体的有界理性以及宏观上的表现等进行分析。
复杂系统理论可用来分析产业组织演化过程中的多种问题。如多层次、多种机制作用的问题,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问题等。还可用来分析市场结构的不确定性问题,如为何一些特征的产业组织类型会导致大、中、小企业的协同演化和企业多样性,而另外一些产业组织类型却会演化到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为什么产业系统中存在持续的市场份额变动?为何产业组织演化中会涌现出没有预测到的新奇现象?随机性的因素作用有多大?如何解释?等等实际问题。同时,复杂系统理论还有助于为影响产业组织演化的政策制定寻求合理依据。运用复杂系统思想的产业组织演化研究的结果可能意味着:①影响组织、经济结构形成的自然过程的政策要比强调僵化目标的政策更为有效;②一项善意的政策可能会引起与期望相悖的结果,并可能产生“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系统可能具有对初始条件敏感性特征,这就促使政策制定者必须基于演化和复杂的思想来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效果的评估。
主流经济学一直以封闭系统作为考察对象,使用的是比较静态的分析框架。但是,社会经济系统实际上是开放和动态的。根据物理学中的“熵”理论,一个开放系统只有不断从外部吸收能量并释放熵,才能避免系统内部出现由于能量消耗而产生的熵不断增加最终导致无序状态。亦即经济系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避免出现无序,并促进经济系统不断地发展和变迁。由于时间是不可逆的,因此系统的演化过程也是不可逆的。与物理系统不同,经济系统还必须考虑诸如心理、文化、关系、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与传统经济理论中系统处于高度有序并能达到平稳均衡状态的假设相比,开放系统理论更能揭示“演化”的真正内在本质:在系统开放的条件下,从“无序”到“有序”的实现过程。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经济系统具有自组织的结构特性。
五 “蛛网效应”与“牛鞭效应”
在经济学中,价格的“蛛网效应”是指当一个均衡价格体系在受到外力的干扰而偏离均衡点时,产生价格与产量的周期性变化形态。并且,这种“蛛网效应”按照其变化的结果又可以分为收敛型、扩散型和封闭型三种[13]。正常情况下,农产品价格是从消费市场向生产部门传递的,当消费市场需求增加时,终端市场就会供不应求,零售价格上涨,然后再传递给加工、批发、流通等部门导致批发价格上涨,最终导致农户初级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上涨,农户由于种养殖生产有利可图就会扩大生产规模。而在现实中,由于信息传输本身的滞后性以及农产品的长生产周期,可以发现这种传导机制最终会呈现很强的滞后性,这样供应链中信息传递的“牛鞭效应”使终端需求的微小变化被放大[14],致使供需很难实现平衡,最终导致市场价格的“蛛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