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率先先行先试的主要领域
先行先试意味着先思先谋,抢抓先机,比别人先走一步,取得先发优势。先行先试包括了几个层次:跟进型先行先试、比照型先行先试、率先型先行先试。中原经济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抓住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机遇,并在率先先行先试方面取得突破和实效。根据其他经济区的经验,中原经济区率先先行先试,可以选择的主要领域有“三化”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人力资源开发、中原文化开发和弘扬等方面。中原经济区的发展需要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
一 在“三化”协调发展方面率先先行先试
中原经济区在“三化”协调上率先先行先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良好的基础。
(一)“三化”协调发展率先先行先试的意义和基础
1.对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中原经济区在争取“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政策时,必须要考虑国家对中原经济区的定位,并符合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中原经济区定位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规划还将河南列入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加以支持。因此,建设中原经济区绝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核心,就是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在新的基础上构筑“三化”协调发展新格局。具体来讲,就是在新型城镇化引领下,以集聚发展为特征,推动产业、人口、生产要素集中度明显提高,形成以产带城、以城促产的良性互动局面;在新型工业化引领下,以协调发展为特征,推动新型工业化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
2.对中原经济区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覆盖面广,不仅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包括在内,也把生态保护、循环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等囊括其中;同时这一立足中原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的定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中原经济区与全国相比,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水平更低,农业现代化进展缓慢,而人口压力与保护耕地的压力比较沉重。目前,中原经济区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既呈现明显的互动特征,也存在不少问题,互动协调发展机制尚未形成。尤其是三者的协调发展与同步推进在耕地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制约。中原经济区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有助于解决区域科学发展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
3.河南具有“三化”协调发展的实践基础
20世纪90年代初,河南省委、省政府就做出“围绕 ‘农’字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的决策,开始了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探索。2003年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加快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基本路径。河南不断地在发展中摸索,在摸索中完善,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测算,“十一五”期间河南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3%,城镇化率2009年为37.7%。通过实践,河南不但积累了“三化”协调发展的经验,也更加明确了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二)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的几个方面
1.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先行先试
率先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新机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农业现代化,保护好农民利益。一是建立完善统筹城乡的土地利用制度。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指标内,允许省级政府批准各市土地年度利用计划,探索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监测与评价机制;探索建立重点建设项目省域内跨区域补偿耕地机制;探索建立财政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土地开发整理多元投入机制。二是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构建以保护农民权益和推进农村发展为核心的土地动态调控管理机制。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健全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探索建立多种补偿安置渠道,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问题。三是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医疗、教育、养老等基本社保的城乡一体化。四是有效解决农民工变市民问题。对农民工进城住房问题进行统筹考虑,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支持。
2.在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上先行先试
立足于高起点,立足于提高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效益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道路,把中原经济区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一是在中原经济区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进一步加大对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将赋予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相关财税、投资、金融、土地、对外开放等政策,允许中原经济区比照执行,进一步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科学承接。二是设立涉农工业产业投资基金。通过设立涉农工业产业投资基金,推动中原经济区涉农工业的发展,支持中原经济区在涉农工业产业方面,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3.在更好发挥农业优势方面先行先试
一是建立粮食生产利益平衡和激励机制。尽快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分担机制,做到粮食调入地与调出地共同分担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二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探索建立具有明确指向的、更为完整的、有粮食生产核心区独享的粮食生产补偿制度,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鼓励社会资金特别是一些企业加大对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投资,推进农业集约经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
4.在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先行先试
抓住国家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建设的机遇,率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多样性保护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大中原经济区内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生态建设投入力度,为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二 在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上先行先试
新型城镇化是与传统城镇化相对而言的,根本上是要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形成产业支撑,创新城市形态,突出城乡统筹,集约节约用地,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已具备新型城镇化先行先试的条件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一是必须坚持产城互动,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有效接纳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力人,使他们能够转得出、留得下,就业有保障、生活有提高。二是要创新城市发展形态,突出发展城市群,合理布局、复合设计、连接高效、合力发展,既要注重克服“大城市病”,也要有效提高区域竞争力。三是要突出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借鉴国内外城镇化的经验教训,结合自身实际,在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在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建设中原城市群,坚持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复合型城市、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多年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2006年6月,河南省编制并开始实施《中原城市群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2009年,国务院制定的《促进中部崛起规划》明确提出,把中原城市群列入重点支持发展的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规模,已经成为带动中原地区加快发展的龙头,对周边的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
(二)中原经济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先行先试的几个方面
1.将郑汴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探索建设复合型新城区
珠三角在发展过程中以深圳特区为龙头,长三角在发展过程中以浦东新区为龙头,京津冀在发展过程中以滨海新区为龙头,形成了新的增长极,有力地带动了全区经济发展。中原经济区是一个大经济区,人口、面积、发展潜力都不亚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郑汴新区位于郑州和开封之间,面积约2077平方公里,是实现郑汴一体化的空间连接带,规划已经完成,道路设施基本具备,起步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建议将郑汴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支持将其建设成为现代产业集聚区、现代复合型新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核心试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和区域服务中心。
2.创新城市形态,加快推进中原城市群一体化进程
城市群是一种创新的城市发展形态,符合中原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实际。建议国家在推进中原城市群加快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上给予倾斜和支持,建立一体化协调机制,加强中心城市之间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的建设,促进区域内城市空间和功能对接,率先在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把中原城市群建设成为沿陇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和重要的城镇密集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3.在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方面先行先试,促进统筹城乡、以城带乡
中原经济区不仅人口多、密度大,而且等待转移的农村人口数量也大,只有统筹城乡、以城带乡,节约高效用地,才能有效推进城镇化。要按照“向心布局、集群发展、两规(城镇体系规划和村镇规划)衔接”的要求,构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五级城乡体系,有效衔接城乡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要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和特点进行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人口集中居住,走集中集约发展道路,高效节约用地。建议对进入产业集聚区的企业,在项目审批、用地供给、税收减免、电价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向产业集聚区和城镇集中。
4.率先建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鼓励农民转市民
鼓励农民转市民,需要创新制度和机制,实行“两衔接”“两置换”,即探索建立城乡对接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民转为市民时将其在农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折算为城镇养老和医疗保险;对上交农村承包地的,置换为城镇养老保险,为其计算一定时限(如5年或8年)的城镇养老保险交费;对上交宅基地的农村居民,置换为城镇住房,奖励其一定的城镇住房面积(如每人30平方米)。同时,要尽快实行农民工跨省转移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鼓励农村居民转化为永久性城镇居民,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三 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先行先试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人力资源开发就是把人的智慧、知识、经验、技能、创造性、积极性当作一种资源加以发掘、培养、发展和利用的一系列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人力资源发先行先试的意义
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农业现代化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工业化进程亟须大批经过专门训练、技能娴熟、能够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需要的产业工人;而农村劳动力要想真正离开土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实现在城市定居,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素质。中原经济区是我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农村人口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能够变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提高区域竞争力,吸收外来投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贫富悬殊;能够有效延长中国的人口红利期,有效缓解招工难、“用工荒”问题;能够带动和影响广大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其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中原经济区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先行先试的几个方面
1.率先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制度,加快义务教育发展
实行义务教育均衡制度,需要进行教育资源共享等区域性改革实验,探索实行城乡教育一体化,特别应该在县域内实行以县为单元、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制度,按照相对集中、提高水平的要求统一调整和优化中小学布局。同时,需要加大对落后地区和农村教育投入,加大教育经费保障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河南省在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制度上,已计划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和第二期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议中央财政给予支持。同时,为建立政府多渠道筹措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长效机制,借鉴全国大多数省份的做法,建议财政部允许河南省开征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照实际缴纳“三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税额的2%征收,主要用于义务教育。
2.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灵活开放、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的中高级教育相衔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沟通、职前职后相融合的终身教育新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大面积提高生产、经营、管理一线劳动者素质的基础性工程,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民生的改善和提高。面向农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议国家支持在每个百万人口的大县重点办好1所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的职教中心或中等职业学校,探索实行职业教育与义务教育相衔接的教育制度;建议国家重点支持河南建设30个服务于全省或当地支柱产业的校企合作型龙头职业教育集团,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壮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建议增加“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投入,实行农村免费职业教育,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
3.改革高等院校管理体制,扩大人才培养规模
河南省人口多、生源多,高校少、名校更少,改革高等院校管理体制,加快高等院校发展,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紧迫需要。建议将郑州大学列入“985工程”、河南大学列入“211工程”,提高河南省大学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建议国家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名校在河南创设分校,或者组织若干国内著名大学在河南创办联合大学,带动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建议按照“南科大模式”引入国际名校来河南创办学校,创新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河南本省高等院校发展,加强学科建设,增设硕士、博士学位点。
4.创新高端人才培养平台,扩大高端人才培养规模
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扩大高端人才培养规模是一项紧迫的任务。要支持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农科院等机构到河南设立分支机构或研究所,一方面带动高端人才流入,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智力支撑;另一方面带动高端人才的培养,扩大高端人才队伍。要支持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社科院、河南省农科院等增设硕士、博士学位点或创办研究生院,扩大高端人才培养规模。要支持河南煤化集团等大型现代化骨干企业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容纳大量的高端人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
四 在开发和弘扬中原文化上先行先试
(一)开发和弘扬中原文化先行先试的意义
中原文化代表了中国古文明以及由此而延伸的整个中国历史文化。开发和弘扬中原文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能够有效增强民族凝聚力
华夏民族发端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原是华夏儿女永远的精神家园。中原文化代表了华夏文明,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向往,是凝聚华夏儿女的精神力量。弘扬中原文化,传播中华文明,将会进一步增强民族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促进振兴中华大业的早日实现。
2.能够有效提高综合竞争力
文化是重要的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挖掘和整理文化资源,宣传和弘扬中原文化,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仅会大幅提高河南及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也将有力提高全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能够有效提升经济发展动力
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的趋势越来越显著。中原文化内涵丰富、积淀深重,是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宝藏,挖掘、整理、保护、利用中原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就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二)中原经济区开发和弘扬中原文化先行先试的几个方面
1.加强对中原文化的保护
河南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地下文物、馆藏文物、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圴居全国第一位,许多历史文化遗址亟待勘察、开发和保护,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整理。建议设立中原文化保护开发基金,专项用于挖掘和整理中原文化资源,加强文物开发与保护,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原文化
依托中原经济区作为全球华人寻根拜祖圣地的优势,扩大中原文化交流,增强中原文化影响力。实施中原经济区文化品牌打造工程,充分挖掘根文化、姓氏文化、都城文化、商业文化、汉字文化、功夫文化等中原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开发,培育和打造以“根文化”为重点的中原文化品牌。争取将中原文化纳入实施中的“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把少林功夫和陈氏太极拳列入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教学内容,推动少林、太极、根亲、姓氏等中原文化的传播,建设全球根文化圣地。加强历史文化遗迹的勘探、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支持中原经济区分区域建设一批主题文化旅游基地,提高中原文化国际知名度。
3.探索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新机制
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城镇影剧院、农村文化室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惠民工程,推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实施基础文化设施覆盖工程,在资金、项目上给予重点倾斜,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加快构建完善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全国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支持开展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财政保障机制试点,对基层公共文化机构日常运行经费及博物馆免费开放并给予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