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先行先试”要重视克服“后发劣势”
我们已经对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大局中的“后发优势”有了清晰的表述,即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阶段,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内需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发展潜力逐步显现,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时期,也应该是河南为全国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的时期。这就是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后发优势”。
但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也存在“后发劣势”问题。“后发劣势”是相对于“后发优势”而言的。根据后发优势理论,后发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设备和资金,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教训,避免或少走弯路,采取优化的赶超战略,从而有可能缩短初级工业化时间,实现技术上的“蛙跳”,较快进入较高的工业化阶段。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是后发优势理论通过具体实践并取得较大成功的典范国家之一。但是,不少经济学家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后发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所谓的“后发劣势”。按照美国经济学家沃森和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的说法,如果后发国家不在制度改革上有所作为,那么落后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非常好的发展,但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甚至导致失败。
我们借用“后发劣势”这个概念,说明中原经济区建设可能遇到的特殊困难,即“后发劣势”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原经济区是地方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末班车”,在此以前已先后出台20多个类似的“国家战略”。后发有后发的好处,也有后发的问题。中原经济区建设“后发劣势”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先行先试”选择性缩小。区域方面改革发展需要“先行先试”的领域和范围毕竟有限,对地方来说,要获得“先行先试”权,早比晚好。因为一定程度上,“先行先试”权具有排他性,在某一个方面安排“先行先试”的地区不可能无限扩大。现在,城乡一体化、“两型社会”建设、新型工业化、资源型经济转型、高效农业,甚至生态环境方面的“先行先试”,都已经“花落他家”,中原经济区建设只能在其他符合自身实际又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领域争取“先行先试”权,其范围是十分有限的。
二是争取优惠政策的难度加大。一般来说,最早获得改革开放优先权的地方,中央给予的条件和政策比较宽松,地方探索的灵活性较大,变动余地较大,因为中央有关部门对改革先行地区优惠政策的尺度放多大还没有参照,一般容易满足地方的要求。现在,中央陆续批准了多个经济区,有了参照、经验和教训,对新申报的经济区,可能会提高政策门槛,提高审查标准,减少通融余地,总之,后发地区要获得含金量高的政策难度加大了。
三是实践中的“灰色”地带减少。在“先行先试”初始阶段,各方面都没有经验,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在地方发展上存在着一些“灰色”地带,于是,出现了所谓“先发展后规范”“先生孩子后起名”现象,有了所谓“干了就干了,不干就算了”,以及“守规者吃亏,违规者沾光”等潜规则。随着经济转型和有关秩序的完善,“灰色”地带在减少,后发地区希望“讨巧”的空间和余地也大为减少。
认识到“后发劣势”的意义在于,确定中原经济区争取中央支持的重点领域,最大限度地彰显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另外,在“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方面,不能再一厢情愿地期盼“人有我有,人无我有”。要站位全国思考这个问题,不搞“总集成”,要打特色牌。要围绕破解全国性难题,在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几个方面,突出中原经济区的特色,争取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牌子、项目和资金支持。其他方面,如人力资源开发、文化保护与传承、资源环境保护等,都按照内在逻辑,纳入以“三化”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主体框架内。
(原载《科研专报》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