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腹地效应”也是倍增效应
——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喻新安教授
最近一个时期,关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报道很多,外界也有一些猜测。喻新安教授是领衔研究中原经济区的专家之一,记者日前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喻新安教授。
中原兴,中部兴;中部兴,中华兴
记者:喻教授,首先请您解释一下,中原经济区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喻新安:谢谢大家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注、关心和支持。所谓中原经济区,我的理解,第一,它首先是一个区域经济的概念。就是说,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若干区域,具有鲜明特点、独特优势,经济相连、使命相近,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综合体。第二,中原经济区又是一个总体战略的概念。河南这些年在实现中原崛起中,先后提出过“一高一低”“三化协调”“两大跨越”等战略目标以及构建中原城市群、东引西进等战略举措。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把实践证明有效的东西在新的形势下加以持续、延伸、拓展和深化,是形成一个总集成,搭建一个总平台,寻找一个总抓手。第三,中原经济区还是一个承载使命的概念。中原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和面临问题的写照。中原兴,中部兴;中部兴,中华兴。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加快自身发展,推动中部崛起,促进东、中、西互动,服务全国大局。
记者:河南省委最近召开第八届十一次全会,不仅通过了河南“十二五”规划《建议》,还通过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中原经济区从提出到做出决策,制定出纲要,时间并不长,许多人感到惊讶。您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有关情况。
喻新安:算起来,建设中原经济区,从酝酿、论证,到被广泛认可,形成决策,差不多有一年时间。就我的接触,不少全国知名专家为之赞叹,称其为区域发展谋划的“河南速度”,是区域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的典范。
中原经济区顶层设计的过程,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取得广泛共识的过程、赢得多方支持的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思想发动阶段、深入研究阶段、达成共识阶段、决策实施阶段。
为了构建中原经济区,近一个时期以来,亿万中原儿女开会研究、街谈巷议,达成基本共识。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人韩启德、陈昌智、罗富和、厉无畏、蒋正华,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吴敬琏、厉以宁、王梦奎、李京文、郑新立、张卓元、韩康、卢中原等参加了研讨、论证。多位国家领导人、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几代中国经济学家不约而同地力挺中原经济区,异口同声地呼吁把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近日,即2010年11月15~17日,河南省委召开第八届十一次全会,审议并原则同意《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建设中原经济区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记者:《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提到,要凸显中原经济区的“腹地效应”。听说“腹地效应”概念是由您在研究中最早提出来的。您解释一下“中原腹地效应”的内涵是什么?
喻新安:“腹地效应”是指最大化地发挥腹地的资源优势,承接中心经济地带的经济资源,做大腹地经济。“中原腹地效应”,既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功能概念。在地理上,中原是中国之中,古人称“得中原者得天下”,可见,中原是集聚,是引领,是人心,是胆气。在现代中国经济坐标中,中原地区位于京广、陇海-兰新两大经济带主轴的交会区域,处于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战略地位,所以中原是沿海到广袤内地的要冲、要道、要塞,是实现产业梯次推进的中介、通道、载体。从功能看,中原地区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链具有强烈的互补性,既可为西部的原材料工业提供市场,也可为东部加工业提供供应链。因此,建设中原经济区,可以在中部构筑具有强大集聚作用和辐射作用的核心增长极,中原经济区有可能演化成促进周边地区发展的倍增器。在这里,“中原腹地效应”也是倍增效应。
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中部崛起目标的实现
记者: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怎么考虑的?
喻新安: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中原经济区研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之一。经过反复比较、推敲,从发挥比较优势、服务全国大局考量,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最后定为四条。一是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就是持续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在实际工作中,要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带动作用,统筹安排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二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为此,要培育新的动力源,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人力资源高地、全国最具活力的内需市场。要加快促进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集聚,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着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增强中原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三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原通,全国通”。要以建设连通东西、纵贯南北的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为重点,加快构建以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航空枢纽港为骨架的综合交通体系,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在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中的作用,凸显郑州交通、物流、商务中心地位,形成服务中西部、面向全国、连接国际的现代物流服务中心。四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核心区。要充分挖掘中原文化资源优势,突出根文化、姓氏文化、汉字文化等中原文化的传承弘扬,建设全球华人寻根拜祖圣地,提高中原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记者:会不会有人提出疑问:国家已经出台中部崛起规划纲要,还有必要再搞中原经济区吗?它与中部崛起是什么关系?
喻新安:这是我们必须回答,也不难回答的问题。11月12日,工信部与河南省政府共同主办了“中原经济区与产业转移高层论坛”。我的主题发言就是谈这个问题,就是回答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是不是凑热闹”“是不是赶时髦”“是不是抢风头”这些疑问的。我认为,首先要明白,目前国家实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四大板块协调发展,但东、中、西和东北内部的区域差异仍然较大,区域政策的空间尺度偏大,于是近年来以明晰区域定位、细化区域政策、规范地区发展走向为特征的新一轮区域布局已经悄然展开。再看中部。中部现在是6个省,国家统计统一口径还是9个省,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无论是9个还是6个,中部的概念仅仅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概括,并不是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概念。按中部6个省来说,湖南是向南的,要融入泛珠三角;江西要成为上海的“后花园”;安徽主动融入长三角;湖北属于长江经济带;山西受京津冀经济圈吸引更大。所以中部6个省仅仅是发展水平比较接近,并不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是这个状况。河南的情况比较特殊,它远离上海、广州、北京这些大的核心城市,隔山跨河,想靠都靠不上。由此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比较独立的区域,这个区域内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河南工业就涵盖了39个大类中的38个,自我配套、自我修复能力比较强。这是历史形成的。河南周边的一些地区,除个别地市以外,多数比河南还要差一些,受到河南的影响和辐射很大。由此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就是中原经济区。所以,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与中部崛起规划纲要不重复,不冲突,而且很好地弥补了国家大的宏观政策空间尺度大的不足,更加有利于中部崛起目标的实现。
为国家培育新的增长极和带动极
记者:中原经济区是跨省域的,建设中原经济区,邻省一些地方愿意加入吗?与周边省份的关系怎么处理?
喻新安: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若干地区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关于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布局,《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提出了三类地区,一是以郑州和与之毗邻城市为“核心区”,二是全省各省辖市为“主体区”,三是联动发展的周边地区为“合作区”。既然是“合作”,就要自愿、互利。我们现在表述中原经济区的范围采取淡化的办法,“延及周边”,具体哪些地方,比较模糊,因为需要论证、沟通、协商,不能一厢情愿,不能拉郎配。我要强调的是,中原经济区既然是区域经济的概念,就不用担心河南以外的地方不加入。区域的内在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加入有利于发展,怎么会不加入呢?据我所知,福建提出建设海西经济区时,周边的省份是积极响应的,有的省里还正式发文件,要求相关地区加入海西经济区。当然,处理好与周边省份的关系,需要国家层面协调,更重要的是靠实践。
记者:建设中原经济区,通过哪些举措来保障?困难是什么?
喻新安:河南提出了十大支撑体系,包括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统筹城乡的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引领发展的区域自主创新支撑体系、现代化综合交通支撑体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支撑体系、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支撑体系、内外互动的开放型经济支撑体系、独具特色的文化支撑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和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支撑体系。
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按照区域经济的规律,尽量发挥市场的作用,推进经济一体化发展。就河南自身来说,要突破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就是要突破传统经济结构对我们的观念束缚,走出“干我们熟悉的”“干我们会干的”“干我们能干的”的产业选择困境。
记者:建设中原经济区,希望国家给予哪些支持?
喻新安:我相信建设中原经济区会得到国家大力支持。为什么呢?因为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10年里,中原地区将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国家支持建设中原经济区,是为国家培育新的增长极和带动极,对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此,建议将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由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并制定《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给予“先行先试”等政策,指导、协调河南和相关省份共同努力,使中原经济区建设尽快取得实效。
(原载《中国改革报》2010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