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省崛起:中原经济区论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谋划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几点建议

中原经济区的宣传和研究已经拉开阵势,各方面积极性都很高,社会反响也很热烈。

但是,在媒体宣传方面,已经出现发声不准甚至乱发声的迹象。一是乱找依据。某报载文称(大意): 2100年前,《史记》就提出中国有四个经济区,“山东经济区”与现在的“中原经济区”范围一样;太史公云:“中原是个经济区。”作者试图从古代典籍中找到依据,说明中原经济区古已有之,用意是好的。但这样的“引经据典”,不仅没有说服力,而且有望文生义、牵强附会之嫌。司马迁笔下的所谓“经济区”仅仅是个地理概念而已,与当下的功能型经济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具有发达的经济联系,在全国区域格局中担负专门职能)没有任何可比性。以此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佐证或拿来说事,不仅没有意义,而且可能成为笑谈,甚至帮倒忙。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说到底,是因为媒体在宣传的时候,对“什么是经济区”“什么是中原经济区”这样的基本问题,还没有搞清楚。二是不当解释。自6月8日北京某专家在“中原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河南要填补经济洼地”以来,关于“中原塌陷” “中原洼地”的说法,在媒体的渲染中不断被强化和固化。河南是“经济洼地” “政策洼地”,似乎已成共识。我认为,怎么看河南的现状,应当十分慎重。2003年,我们刚开始研究中原崛起,曾用过“塌陷”“洼地”之类的说法。当时的情况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成效明显,当年国家又启动了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部和中原的走向令人担忧。7年过去了,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局面变了,近几年西部和中部的经济增长率均超过了东部;另一方面态势变了,中部与沿海在机制政策等方面的差距在缩小,在区位资源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在扩大。就河南来说,发展的态势、趋势、气势都非常好,已成为全国总资产贡献率最高的省份。虽然人均指标仍然偏低,但也不乏居于全国中等以上甚至居于前列的事项。基于此,再说中原“塌陷”“洼地”,与事实不符,与“河南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型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总体判断相左,对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三是随意发挥。有的媒体云:“全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规划已经达到21个”,“在中部六省中,未获得国家战略规划垂青的只剩下河南”。其实,区域规划被中央批准与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两码事。某报称:“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喻新安认为:中原正遭遇 ‘塌陷’,要填补这个 ‘洼地’。”本人不赞成“塌陷说”“洼地说”,没有说过类似的话!有的人,对中原经济区没有研究,不了解情况,但也到处发表见解,其观点难免失之偏颇、不着边际。如此下去,中原经济区的造势将会乱象丛生,最终把事情搞糟。谋划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科学的研究,正确的宣传,事关重大,不容有失。省外一些专家对河南情况未必真了解,发表什么意见都无可厚非。但本地学者和媒体则应持十分严肃、科学、负责的态度。

为此,建议如下。

(1)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即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不是因为河南已经“塌陷”,成了“洼地”,希望得到怜悯、同情和救援,不是这么回事!建设中原经济区,是为了加快中原发展,支撑中部崛起,促进东西联动,服务全国大局。是河南立足全国大局的谋划,是主动为全国大局做贡献。因此,在宣传上,不宜过分渲染河南的落后,而是要突出河南的优势,突出河南在全国区域布局中的作用。

(2)把宣传建立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建设中原经济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问题又非常专业,因此,宣传中原经济区,先要对“什么是中原”“什么是中原崛起”“为什么要实现中原崛起”“怎样实现中原崛起”以及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基本问题,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才能站位高,做到行动快、发声准、力度大、步子稳,频度高、效果好。建议:把省发改委牵头完成的几个研究报告经技术处理后,作为内部资料印发各单位参考;或搞一个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的“宣传提纲”,在一些重要的基本问题上统一认识。

(3)对接中央各部委要有大体一致的口径。建设中原经济区,要主动对接中央各部委,争取得到大力支持。根据以往经验,一些部门领导对河南的总体情况并不了解,有的至今认为河南除了粮食没有别的,甚至还是“穷、土、乱”的老印象。所以,向中央各部委反映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的过程,也是让外部更多了解真实河南的过程。为此,我们传递的信息一定要准确、清晰、有说服力,对“讲什么”“不讲什么”“重点讲什么”等,应有明确的要点和大体一致的口径。同时,要整合力量,防止多头对外,抵消力量。

(4)继续深化研究。建议依托研究机构,聚焦重要问题,尽快取得新的研究成果。研究重点包括:①从经济结构和经济数据方面,论证中原经济区是个客观的、独立的经济区域。②对多年来河南与周边省份相关地区跨省经济协作的情况及成效进行分析和评估。③研究中原经济区的基本定位、战略布局和远景规划以及与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和中原城市群规划的衔接。④研究如何持续和提升不以牺牲农业、粮食和生态为代价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⑤研究采取哪些综合措施破解“四难”,提升该区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⑥研究中原城市群如何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支撑该区域跨越发展。⑦研究如何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取得突破,取得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经验。⑧研究如何提高中原战略腹地效应,形成全国新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为完善全国经济布局做出重要贡献。⑨研究如何推进区域合作特别是跨省区域合作,使中原经济区成为产业结构衔接配套、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资源禀赋充分发挥的经济共同体。⑩研究通过中原经济区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原载《领导参阅》2010年第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