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日马关条约与三国关系
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3月,中国方面的全权代表李鸿章等到达日本,在马关开始了停战、议和条约的交涉。4月初,日本正式提出了条约方案。之后,数次进行了议和条件的交涉,李鸿章不断请求缓和议和条件,但是日本方面没有让步。这期间,发生了日本浪人刺伤李鸿章事件。日本害怕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被迫作出“让步”,加快了交涉进程。4月17日,共11条款的《马关条约》(中日议和条约)签订,中日甲午战争结束。
在《马关条约》中,中国承认朝鲜为完整的独立国,完全废除朝鲜对中国的朝贡(第1条),中国向日本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第2条),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3亿日元),分为8次付清(第4条),中国以与西欧各国缔结的条约为基础,中日签订通商航海条约和关于陆路交通贸易的条约,除已经开放的城市和港口之外,新开放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扩大长江上游宜昌和重庆之间、上海和苏州、杭州之间日本汽船的航线,承认日本国民在开放城市和港口可自由从事制造业,在国内诸税上赋予特权(以上为第6条),批准后3个月之内日军从中国撤退(第7条),作为中国诚实执行该条约的担保,日军占领威海卫(第8条)等。其中,根据第6条的规定,西方各国已经到手的特权,日本也可以完全享受。
缔结马关条约
日本政府得到了天皇的许可,急于签订条约,是出于害怕西方各国的干涉。对议和条约的签订,中国国内的主战论愈加活跃,不断有奏折上呈皇帝,主张如果承认该条约,列强的侵略会变本加厉。而且,也出现了要求刷新国内政治的呼声和对洋务政策的批判等。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东亚的国际秩序最终崩溃。以往的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秩序·册封朝贡体制瓦解,国际法秩序和不平等条约体制在东亚也得到了贯彻。同时,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使日本正式走上了通过大陆政策侵略亚洲的道路。
割让辽东半岛与三国干涉
4月初,俄国外相向列国建议,劝说日本停止对辽东半岛的占领。对此,德国想把俄国的注意力转向东亚而弱化俄法同盟,再加上想从中国获得海军基地,同意了该建议。法国为维持俄法同盟,需要阻止台湾和澎湖列岛的割让,也同意了俄国的提议。但是,英国考虑到日本是防止俄国南下的堡垒,期待《马关条约》第6条规定扩大开港地和通商能够适用于其他列强,没有答应俄国的提议。
《马关条约》签订6天后,俄国、德国、法国三国公使劝说日本,把辽东半岛返还中国,并要求其在15天之内回答。理由为日本占领辽东半岛,危及中国的首都,使朝鲜的独立有名无实,进而威胁远东的和平。与此并行,三国在预定好的批准交换地点的芝罘,集结了17艘俄国军舰、2艘德国军舰、1艘法国军舰,进行武力示威(三国干涉)。
为对付三国的共同干涉,日本向英国和美国等国求助,但是美国没有迎合日本的意图作出反应,英国也拒绝援助。英国不愿意由于日本势力的强大而引起东亚局势的变化。于是,日本表示,如果中国支付相当的赔款,便放弃金州(包括南端的旅顺)以外的辽东半岛。但是,由于俄国、德国和法国三国要求其全面放弃辽东半岛,最后决定全面放弃辽东半岛。而日本同时回应三国,《马关条约》将按照约定进行批准交换,并向中国要求返还辽东半岛的赔款。
于是,日本用3000万两的赔款为交换条件,放弃了辽东半岛。日本国内对三国干涉的愤怒高涨,增加了对俄国的敌意。“卧薪尝胆”成为口号,在这股潮流中,政府逐渐实行军备扩张。甲午战争后,国民中对中国、朝鲜的优越意识和蔑视感有所加强。
被迫割让台湾与日本侵台战争
日本要求割让台湾的传闻进入台湾,是在1895年3月前后。之后,日军在澎湖岛登陆并占领该岛,使传闻成真。因此,一部分乡绅通过署理台湾巡抚唐景崧向清朝廷抗议。但是,清朝廷隐瞒了事态的严峻性,表示自去年以来一直重视台湾,并鼓励唐景崧,命令其做好台湾的防卫。
得知《马关条约》决定割让“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一事,乡绅对清廷放弃台湾表示愤怒,发起了反对割让的运动。乡绅们通过唐景崧向清廷提出反对割让,期待三国干涉和英国的援助,却均告失败。于是,试图通过台湾独立而寻找活路,推举唐景崧展开了运动。清廷将唐罢免,1895年5月,台湾宣布独立,成立了实行共和制的台湾民主国。推举唐景崧为总统,刘永福为大将军。
同年5月8日,《马关条约》被批准,海军大将桦山资纪被任命为台湾总督,率领日军前往台湾。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仍继续对台湾展开了侵略战争。日军5月开始登陆台湾,6月初占领基隆,之后又占领了台北。唐景崧等民主国的官员陆续逃往大陆。汉族移民的一部分有权势者也逃离台湾。1895年6月中旬,日军在台湾总督桦山资纪的带领下举行了开始执政的仪式。之后日军开始南进,在各地都遭到了台湾民众的激烈抵抗。台湾南部推举台南一带的防卫负责人刘永福将军为首领与日军对抗。各地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后刘等人10月逃亡,台湾民主国彻底瓦解,日军占领了台南。
日本军队进攻台湾基隆(想像画,小国政画)
日军从登陆以来的5个月内投入了49835人的兵力,军夫26214人,近卫师团团长北白川宫能久等4642人阵亡或病亡。而被日军杀害的台湾军民总数估算达到一万数千人。但是,日军占领全岛后,台湾民众仍持续进行顽强的抵抗。据说在对游击战的镇压中,从1898年至1902年期间有10950名当地居民被处刑、杀害。台湾被编入了日本的殖民地。
中日通商航海条约
中国和日本在1871年签订了互相承认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率等内容的《中日修好条规》。但是,该条约由于中日之间的开战而失效,根据《马关条约》的决议签订新的条约。1896年7月,《中日通商航海条约》在北京签订,10月公布。日本由此获取了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最惠国待遇等西方国家从中国取得的不平等特权。日本在国际上,与西方各国处于同样的立场来面向中国。
在中日交战之前日本成功地修改了和英国的条约,并从中国获取了有利的国际地位。然后,日本与英国、法国、俄国、德国一道,1896年在厦门,1898年在汉口、天津开辟租界,同时加入了上海的公共租界;随后,1897年在苏州、杭州,1898年在沙市、1899年在福州、1901年在重庆,相继独自开设了租界。租界是指中国无行政权的外国人居住地,成为侵入中国的根据地。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向日本支付的赔款由三部分组成。①《马关条约》第4条规定的战费赔款,②《马关条约》第8条规定的威海卫守备费,③返还辽东半岛的赔款(由于三国干涉返还辽东半岛的赔款)。当时价值为中国货币的2亿3150万两,相当于当时中国三年的国库收入。中国全部依靠外国贷款,引起西方列强的互相竞争。最后,决定从英国、德国、俄国和法国借款,之后中国每年必须偿还1600万两。列强各国希望通过借款来获得侵入中国的权益。
而日本从中国获取的赔款,当时换算为日元相当于3亿6400万余日元,超过了日本4年的国家财政。日本收取的是当时的国际货币英镑。日本将大部分(84%)用作军备扩张和临时军费,并用于八幡炼铁厂的创设资金和铁路、电信电话事业等。
以甲午战争为契机,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飞跃发展,产业革命以轻工业为中心得到发展。利用战争得到的对中国的特权,日本扩大了对中国的棉丝出口。同时,日本也试图参与帝国主义各国瓜分中国的竞争,过大地进行军备扩张,国家的支出达到战前的三倍,为此国民的纳税负担增大。
甲午战争对朝鲜的影响
《马关条约》使中国正式承认了朝鲜的“独立”,中国和朝鲜之间的宗属关系被废除。但条约中的“独立自主”,并不意味着朝鲜真正的独立自主,而是日本取代中国来统治朝鲜。当时在朝鲜执政的是在日本公使井上馨的支配下推行改革的第二届金弘集内阁。
但是,由于三国干涉,作为强国的俄国直接向日本施加了压力,试图推进干涉朝鲜内政的井上的构想遭到了挫折。而三国干涉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后,以闵妃为中心企图遏制日本的亲俄势力得到加强。由此,内阁中占重要地位、领导改革的朴泳孝垮台再度逃亡日本。之后任用的亲俄势力大臣掌握了朝鲜的实权。
取代亲日改革失败的井上,三浦梧楼成为公使,想通过排除闵妃(明成王后)来挽回日本的势力,制定了杀害明成王后的计划。10月,日本公使馆员、日本军守卫队、日本人顾问官、定居朝鲜的日本浪人们入侵景福宫斩杀了明成王后,并运出尸体烧毁后遗弃(乙未事变)。由于美国军事教练和俄国人技师亲眼目睹,这一事件成为了国际问题。害怕被西方孤立的日本政府,解除了三浦的公使一职并将其召回,也撤回了有关的日本人(事件关联者无人受到处罚)。
杀害明成王后事件后,迫于三浦的压力第四次金弘集内阁成立。亲俄派·闵氏势力被解职,开化势力·亲日势力被录用。但是杀害明成王后的野蛮行径引起朝鲜民众的反日情绪高涨,也加大了对追随日本的金弘集内阁的批判。1896年1月,发生了反日反开化的武装斗争义兵运动。金弘集政权为镇压义兵向各地派遣了大量军队。因此汉城的防守局势削弱,亲俄势力得到停泊在仁川的俄国军舰水兵的帮助发动政变,将国王高宗迁至俄公使馆(俄馆播迁),成立了亲俄势力的政权。与杀害明成王后一事有牵连的金弘集等被杀害,俞吉濬等亲日势力亡命日本。
甲午战争在瓦解东亚传统国际秩序的同时,也使东亚成为了国际问题的焦点。也就是,在为列强分割中国开辟道路的同时,使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日俄对立尖锐化,极大地改变了东亚的势力关系。之后,日本一面与列强竞争、调整,一面正式走上了从朝鲜半岛向大陆侵略、扩张的道路。
栏目
如何看日本的大陆政策
日本通过甲午中日战争把台湾变成了它的殖民地,通过日俄战争变成统治朝鲜与中国东北南部部分领土的大陆国家。那么日本是何时走上大陆国家的道路呢,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和日本、韩国的观点不同。
日本的近代化与对大陆的侵略不可分割,这种看法在日本也是历史学界的主流。不过对于何时开始把对大陆的扩张作为基本方针,就颇有分歧而各执一词了。有人认为是明治初期以后,有人认为始自琉球分岛交涉(1880~1881),还有人认为是1882年壬午兵变以后等。另外,即便认为近代化与大陆国家化不可分割,也有人认为对朝鲜的扩张政策是基本路线,而中国本身并不在扩张对象之列。近年日本的研究中,又出现了一种看法,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前,日本除了是作帝国主义国家还是作殖民地二选一式的选择以外还有其他各种选项。日本的扩张主义、侵略主义未必是必然的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才是其政策的转折点。
与此相对,中国的研究认为,原本日本的大陆政策的目标就对准了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部,该政策的形成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1868年,明治政府以天皇的名义表明了向外国扩张势力的意图。1868年底木户孝允提出的《征韩论》、1870年外务省制定的外交方针、1887年参谋本部第二局长小川又次起草的《中国征讨策案》等,都明确了大陆政策的实施对象。1890年,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在“施政方针”中提出了“利益线”论,同时又主张应该占有朝鲜、中国东北和沙俄沿海各州。这些观点得到了帝国议会和内阁的批准,形成了日本的大陆政策。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兼并韩国、九一八事变,直到中日全面战争的过程,都是大陆政策实施、贯彻的结果。中国认为,近代日本的这一大陆政策,从明治维新初期就一直贯穿下来。
另外,韩国方面认为,研究日本的大陆政策要关注表现在明治维新后与朝鲜建交过程中的“征韩论”。1875年的云阳号进攻江华岛就是具体的实施,要结合1876年后日本对朝政策而把握日本对大陆的侵略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