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钟:不带江南一寸棉
【从政箴言】
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棉。
——(明)况钟《拒礼诗》
【以史为鉴】
况钟,明代著名清官,江西靖安人,他在宣德五年出任苏州知府,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苏州人称他为“况青天”。况钟与包拯“包青天”以及海瑞“海青天”,并称为中国民间的三大青天。此外,昆剧《十五贯》是专门歌颂况钟的,这部昆剧让况钟妇孺皆知。
值得一提的是,况钟有着传奇的身世。他虽然叫况钟,但是他一生之中大部分时间都叫黄钟,直到四十多岁时才恢复祖姓,由黄钟改名为况钟。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原来,况钟的曾祖父况懋建在元朝时曾经出任县令,但是当时时局动荡,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没办法他只好辞官回到家乡。况钟的祖父况渊是个书生,因为天下大乱,所以呆在家里并没有出仕。当时红巾军到处屠杀洗劫豪富之家,而况钟家又广有钱粮,所以就被一伙红巾军给洗劫了,除了年仅6岁的况以实(况钟的父亲)侥幸活下来以外,其他况家人全部遇难。
村里有个人叫黄胜,家里穷没有老婆,看到年幼的况以实孤苦无依,就主动收养他,并将况以实改名为黄以实,以承继香火。黄家非常穷,所以黄以实很小的时候就出去做工。他长大后尽管一表人才,勤奋聪明,但是因为家里穷,所以没有谁愿意嫁给他。后来他遇到了况钟的外公,人家很看重他,就将女儿许配给他,并且一分钱也不要。
黄以实成家之后,更加勤俭。传说有一天他遇到一个道士,道士因为饥渴难耐,就向黄以实讨口饭吃,可这个时候黄家也无米下锅,但他看道士真的很饿,就杀掉了家里仅有的一只老母鸡款待道士。道士为了感谢他的救助之恩,就用手指着山崖口处说:“你在那个地方建个房子,就算是搭个茅棚,你家也会兴旺起来。”况钟的父亲信以为真,于是就移居到崖口,果真第二年况钟的母亲就怀上了况钟,后来又生了况钟的弟弟况镛。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但事实是黄以实因为善于筹划,所以家境渐渐富裕起来。黄以实看到两个儿子渐渐长大,而且家里的情况也已经很不错了,就下定决心请老师教授两个儿子,不能让他们像自己一样目不识丁。他想的是等自己的养父黄胜百年之后,就让长子况钟承继况家的香火,让次子况镛承继黄家的香火,以感谢养父的养育之恩。可是明代非常尊崇程朱理学,重视礼法,况钟想要改回祖姓,非常困难。因此,直到他外放苏州知府之时,才向皇帝申请恢复祖姓,得到皇帝的批准后才改名叫况钟。
况钟从小就受到生活的磨练,而且聪明好学,严于律己,秉心方直,熟悉礼仪,做事干脆果断。24岁时,他被靖安县的县令俞益选用为礼曹吏员,九年任满后又被推荐到礼部,在当时的礼部尚书吕震手下工作,吕震欣赏他的才华,就向永乐皇帝推荐他为礼部仪制司主事,官居六品,而且永乐皇帝还破例亲自接见了他。
从此之后,他更加忠于职守,勤谨廉洁,而且又任劳任怨,凡是册立后妃、东宫、藩王、公主下嫁、朝觐贡举等重大典礼,都不曾出现纰漏,因此得到朝廷的赏识,仅永乐皇帝对他的赏赐就有31次之多。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永乐皇帝再一次北巡,况钟作为礼部的工作人员参与了这次北方之行。由于当时北京故宫刚刚建成,很多事情都在北京举行,其中诸如封策礼文、庆赏、祭告等事项都归仪制司管,况钟因为安排得当,所以深受赏识。公元1423年,九年任期结束,按照惯例他应该升任员外郎,但是因为他表现优异,所以被破格升为礼部仪制司的郎中。
宣德五年,明宣宗因为觉得全国各地的郡守大多不称职,当时又正逢苏州等九府缺少知府,这九府都属于非常重要但是又非常难以治理的地方,而其中尤以苏州最难以治理。于是,明宣宗下令六部以及都察院大臣推荐廉洁正直又有能力的官员去补这些地方的缺,结果况钟得到了蹇义等人的举荐,被任命为苏州知府。
当时苏州地区赋役繁重,百姓生活困苦,而当地的豪强和狡猾的官吏又喜欢舞文弄墨,从中取利。他们上蒙骗知府,下欺压百姓,做了很多坏事,很多官员面对这种情况都毫无办法。况钟来到苏州刚开始处理事务时,身边的官吏都围在四周,请他立刻对工作作出指示安排。况钟故意装作不懂,向左右的人请教询问,结果一切按照属吏们的意思去办理。属吏们都很高兴,认为新来的知府果然糊涂,容易欺骗。
三天之后,况钟召集手下的官吏,责问他们说:“之前某件事本来应该办,可你们却阻止我;某件事本来不该办,可是你们却非要我去做。你们这群人,习惯舞文弄墨,欺压百姓,所犯的罪都应该处死。”
于是,他当即下令打死了几个人,并将下属中贪赃暴虐、庸暗懦弱的全部开除,于是整个苏州府都为之震动,全部的官吏都开始依法行事。接下来他叫停了繁重的赋役,亲自订立了教导民众的条文,只要有妨碍民众的事情,就上书朝廷请予停止。况钟在苏州办了很多对百姓有利的事,现在我们来简单介绍几件:
了解明代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的军人属于军籍,而且还是世袭的。在卫所当兵的军人死了或是逃亡,就要在其原籍勾取他的子弟或是孙子来补充。宣德三年,清军御史李立、同知张徽奉命到苏州清理军籍,他们为政暴虐,动不动就用酷刑逼迫百姓们改配军籍,苏州府下属的吴江县有473名平民被冤枉为军籍,而被冤杀的人更是无法计算。试想,单是吴江县一个县就已经是这种情况了,那么苏州府一府七县,情况肯定要严重得多。
况钟上任之后看到这些受尽冤屈的百姓扶老携幼,阻塞道路,哭声震天,感到非常惊讶。问清楚缘由后,他立刻上书皇帝严厉谴责李立、张徽的所作所为,结果在他的奏请下,有160人免除了军役,另外有1240人只是自身服役,其子孙后代不需再服军役。
苏州是一个繁华富庶的地方,所以很多人都想来这里捞一笔。这里有主办织造的太监,往来于沿江沿海的卫所军官,本地的乡宦富豪,这些人都是拥有显赫权势、经常违法害民的豪强。况钟到任之后刚正不阿,坚决不向宦官、豪强低头,对那些欺压百姓、横行地方的宦官、豪强,都予以坚决的打击,赢得了苏州百姓的尊敬与爱戴。
苏州官田的田租非常重,通常一亩地少的要收一斗三升至四升的田租,多的就要收五斗到三石。因此当地农民的负担非常重,日子过得很苦。明宣宗虽然下达了减免田租的诏书,可是并没有得到贯彻执行。况钟到苏州上任之后,发现苏州府属县拖欠朝廷的赋税有四年都没有收齐过,总共有七百六十余万石。而当地的百姓根本就无力偿还,于是况钟就请求朝廷将征粮改为征钞,结果被户部否决,可是从此之后都有所减免和减征。
他还向明宣宗上书说:“近来尊奉您的旨意招募百姓租种官田和荒田,按照规定,官田应该按照民田的标准征收田租,那些没有主的田地则应该免除田租。昆山等县的百姓因为死亡、迁徙、从军而除去户籍的,总共有三万三千四百余户,留下了两千九百八十余顷官田,这样一来就应该免去田租十四万九千余石。此外,还有一些官田已被海水淹没,但是这些官田的赋税却依然存在。臣认为这些都应该按照您之前下达的诏书办理,可实际上您的旨意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却没有得到贯彻,这样岂不是让朝廷失信于民吗?臣所管辖的七个县,共收秋粮二百七十七万九千多石,其中民田征粮仅有十五万三千余石,而官田所征的粮食却多达二百六十二万五千余石,有的田地甚至一亩就征收三石之多,轻重不均到了这种程度。工部征收三梭阔布八百匹,可是其中浙江十一府只征收百匹,而苏州一府却要征收七百匹,这岂不是太不正常吗?因此,请求您下令给相关机构作出相应处理。”
明宣宗批准了他的请求,多次下诏减轻苏州、松江的重赋。经过况钟和巡抚周忱的精心计划,苏州一共减去官田田租七十二万一千六百石,荒田田租十五万石,终于让被沉重的田租压得透不过气的苏州百姓松了一口气。而且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况钟都积极协助,大力促成。比如说他积极率领苏州民众疏浚河道,兴修水利,极大地促进了苏州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他所建立的济农仓所积累的稻米每年都有几十万石,除了用来赈济灾荒外,还用来代交民间杂办赋役和拖欠的租赋,极大地减轻了苏州百姓的负担。他还曾设立两本簿籍来记录乡民的善恶,用来劝善惩恶;设立通关勘合簿,防止出纳时的弄虚作假行为;设立纲运簿,防止运夫偷盗侵没公家的粮食;设立馆夫簿,防止一些无理的需求。
在况钟任苏州知府前,前任的知府对一些诉讼案件长时间不能作出判决,结果导致很多疑犯都死在了大牢中,其中有很多无辜的人。况钟上任后就开始着手处理这些案件,他轮流审问每个县的案件,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审清了积压的案件,查出了判刑过轻的一千二百余名重罪犯人,于是下属官吏再也不敢为非作歹,再也没有老百姓喊冤枉了,大家都称赞他是包龙图再生,对他敬若神明。
值得一提的是,况钟虽然是刀笔吏出身,但是却非常重视学校教育。他还礼敬文人儒士,有很多家庭贫寒的读书人都受到过他的帮助。当时有个叫邹亮的读书人,曾献诗文给况钟,况钟想向朝廷推荐他,可是很快就有人写匿名信诋毁邹亮,但况钟一点都不在意,他说:“这是想让我更快地帮邹亮成名。”于是,他立刻向朝廷推荐邹亮,结果朝廷任命他为吏、刑二部的司务,后来又升任御使。当初况钟做小吏时,吴江人平思忠任吏部司务,对况钟照顾有加,算是他的恩人。况钟做苏州知府后就多次去拜见他,非常尊敬他,况钟还让平思忠的两个儿子到自己手下任职,他对平思忠说:“我并不是缺少仆役,这样做是想借此报答您。”平思忠家虽然一直都很困难,但是他从来都不依靠旧日的交情而有所请托,所以当时的人们称赞他们两个人都是贤德之人。
宣德六年,况钟的母亲不幸去世,按照礼制,他必须立刻辞官回家乡为母亲守丧,这叫作“丁忧”,要守孝三年才能出来做官。苏州的老百姓不愿意他离开苏州,于是有两千多人一起向苏州的巡按御史请愿,请求朝廷将况钟“夺情起复”。为此苏州的百姓还编了首歌谣:“况太守,民父母;众怀思,因去后;愿复来,养田叟。”并且,百姓还把这首歌谣抄在了纸上,贴满了苏州的大街小巷。结果,朝廷接受了苏州百姓的要求,下旨让况钟缩短“守孝”期,重回苏州做官。
宣德十年,况钟进京述职,苏州的百姓怕他因为政绩优异,升官后离开苏州。因此,他启程的时候,苏州的百姓都在大道上等待他,很多人都拉着他的马,卧在马车前不舍得他离开。第二年,况钟在苏州百姓的一致要求下,终于再次回到了苏州任职。
正统四年,况钟在苏州已经任职九年了,按照规定要赶赴北京参加考核并朝见皇帝。当时,明朝的地方官进京朝见时,通常都要带上自己搜刮的金银珍宝,最起码也要带一些土特产,送给京城里的权贵,希望能为自己谋得一个好前程。当时流行的一首歌谣唱道:“知县是扫帚,太守是畚斗,布政是驻袋口,都将去京里抖。”而况钟进京朝见时,却是两袖清风,不带锱铢。他到北京之后因为任期满要升官,消息传到苏州,八万苏州百姓又上书挽留,结果明英宗接受百姓的要求,升了况钟的官,赐他正三品,但是仍然回苏州做知府。
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十二月,六十岁的况钟病逝于苏州任所。他去世后,苏州的官吏和百姓相聚哭悼,各行各业都罢市,并且为他设立祠堂进行祭祀,后来苏州一府七县都修建了况公祠,老百姓的家里都设立况钟的牌位祭祀他。他的灵柩从运河运回江西老家时,十里苏堤上站满了祭奠哭送的百姓,运载其灵柩的船中除了书籍和平时所穿的衣服以及使用的器物外,什么都没有。
况钟在《示诸子诗》中说自己“虽无经济才,沿守清白节”,告诫他的几个儿子“非财不可取,勤俭用无竭”。这可以说明他俭约律己的生活态度。他生前生活节俭,死后也实行薄葬。十年浩劫的时候,他的坟墓被挖开,结果人们发现墓内除了几件随身的衣服和一根发簪外,一无所有,这足以证明他的清白与俭朴。
【延伸阅读】
丁忧与夺情起复
在我国古代,父母去世后子女按照礼制需要持丧三年,在此期间不得婚嫁,其他喜庆的事也不能办,当官的人必须离职回家守孝,这被称为丁忧。这项制度源于汉代,汉朝末年,丁忧去官风气很盛,当时除了父母去世要丁忧外,就是兄弟姐妹去世也要丁忧。宋朝时,由太常礼院掌管官员丁忧,凡是官员遇到父母的丧事,必须上报申请解除官职,三年服丧期满后才能起复。如果官员对父母去世的事情隐匿不报,只要被查出来,不但会受到惩处,而且还会身败名裂。但是朝廷根据实际需要,有时候也会不允许在职的官员丁忧,这被称为夺情。此外,如果有的官员守孝的时间未满三年,而应朝廷的征召出来做官,则被称为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