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隐之: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从政箴言】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东晋)吴隐之
【以史为鉴】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东晋大臣,曾任中书侍郎、左卫将军、广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度支尚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廉吏。
他从小就是个帅哥,而且善于言谈,爱好读书,广泛涉猎文史,在当时以儒雅著称。他年少的时候就有高尚的操守,虽然家里什么积蓄也没有,但他就算是穷得喝粥,也绝不拿不合道义而来的东西。他还是个大孝子,侍奉母亲谨慎孝顺,后来他母亲不幸去世,他为母亲守丧时哀伤的表现超过了礼法的规定。那个时候,他和太常韩康伯是邻居,韩康伯的母亲是一个聪明贤良的妇人,她每次听到吴隐之的哭声时,就会放下筷子不再吃饭,为之悲痛流泪。后来,她对韩康伯说:“如果你将来能够掌管国家官吏的任命,那么一定要记得推举像隐之这样的人。”
到韩康伯担任吏部尚书的时候,他就推荐吴隐之为辅国功曹。当时,吴隐之的哥哥吴坦之是袁真的功曹,袁真被桓温打败,吴坦之也被俘虏,即将被杀头。这个时候,吴隐之为了救哥哥,就去拜见桓温,请求让自己替代哥哥。桓温被他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感动,认为他是个难得的忠义之士,于是就放了吴坦之,并且还向朝廷推荐吴隐之为奉朝请、尚书郎。后来,他又被将军谢石点名请去做主簿,吴隐之卖狗嫁女的故事就发生在他做谢石主簿的时候。
谢石非常关心吴隐之的生活,有一次他听说吴隐之要嫁女儿,他知道自己的这个主簿家里穷,担心他无钱操办女儿的婚事,就吩咐手下的人带着办喜事所需要的各种物品去帮忙操办。可是他们到吴隐之家的时候,却发现冷冷清清的,没有一点办喜事的气氛,只看到吴家的婢女迁了一只狗要到市场上卖。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吴隐之是要靠卖狗的钱来给女儿做嫁妆!
东晋时的主簿,虽然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官,其职责是管理文书;但是如果从其所处的地位上说,主簿又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权力有时候大得惊人。比如说当时的大将军桓温以郗超为参军,王珣为主簿,当时的人就有“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之语,由此可见主簿地位的重要和权力之大。当时,谢石指挥东晋军队打败了苻坚的百万大军,受到赏赐非常丰厚,而且谢石以聚敛无度而闻名,谢家也非常富有,吴隐之在这样的人手下当主簿,所拿到的俸禄肯定不少。再退一步说,就算谢石很抠门,吴隐之的俸禄并不多,但是只要他肯运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以自己的上司为榜样,能捞的时候就捞一把,该糊涂的时候就糊涂一下,他肯定也不会穷到卖狗嫁女的地步。他家里穷,实际上是因为他始终保持着清廉的操守,而且又乐善好施。
再者,了解两晋历史的人都知道,两晋时的官员是非常腐败的。何曾父子日食万钱,石崇与王恺斗富这类丑闻都发生在那个时代。因此在那样的大环境下,吴隐之能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也是让人崇敬的。
后来,他累官做到晋陵太守。在晋陵时他依然清廉简朴,没钱买柴,他的老婆就自己出去背柴。调任左卫将军之后,虽然位高权重,但他还是把自己所得到的俸禄赏赐都分给自己的亲戚和族人。有一次洗衣服,他发现没有可以替换的衣服,只好披上棉絮御寒,总之,他生活得就像贫寒的庶民一样。
东晋时广州地区倚山靠海,是一个出产珍宝的地方,那里一个小箱子所装的珍宝,就可供一个人无忧无虑地生活几辈子。所以,广州前后几任刺史都贪赃枉法,当地的人民苦不堪言。隆安年间,东晋朝廷想要革除这种弊端,朝廷的大臣中只有清廉的吴隐之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件事。于是,朝廷就任命吴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领平越中郎将前往广州。当吴隐之一行人来到距离广州20里处的石门时,遇到了一处山泉。当地的人都说喝了这处山泉的水就会变得贪婪无比,所以将此泉水称为“贪泉”。可是吴隐之偏偏不信这个邪,他对家人说:“如果内心之中根本就没有贪欲,那就不会见钱眼开,还说什么过了岭南就会丧失廉洁,我看纯属一派胡言。”说完,他就走到“贪泉”边舀了泉水就喝,并且还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到广州上任后,吴隐之清廉的节操更加突出。他每天所吃的不过是稻米、蔬菜和干鱼,穿的是粗布衣衫,住处的帷帐摆设都交到库房。当时有很多人都说他是故意摆样子,可是他总是笑而不语,一如既往。他的部下给他送鱼,每次都会剔去鱼骨,他非常讨厌这种谄媚上司的作风,每遇到这种情况,他就会对部下进行呵斥惩罚,然后再将其赶出帐外。经过他惩贪官、禁止贿赂,广州的官风终于有所好转了,岭南的风俗也日趋淳朴。为了表彰他的操行和政绩,朝廷下诏升迁他为前将军,并且赏钱五十万、谷千斛。
后来,反贼卢循进攻南海,吴隐之不幸被俘虏。当时,东晋的大将刘裕亲自给卢循写信,命令他放吴隐之返回京城,过了好久卢循才同意放他走。在广州任职多年的吴隐之乘船返回时,小船上装载的仍然是刚来广州时所带的简单行装。只有妻子所带的一斤沉香不是原来的物件,吴隐之认为沉香的来路不明,就立即将其丢到水里。他回到京城后,居住在一个小院子里,篱笆围成的院墙又矮又窄,一家人都挤在六间茅屋里。刘裕看到他生活艰苦,就想赏赐给他牛车并为他修建住宅,可是他坚决推辞掉了。后来他升任度支尚书、太常,仍然不改清廉俭朴之风,就像普通老百姓一样。每个月初拿到俸禄后,他都只留够自己的口粮,然后把剩下的都分给亲戚和族人,家里的人都靠自己纺织以贴补家用,从来都没有沾过吴隐之的一点光。家里的情况比较困难的时候,他们一家人把一天的粮食分成两天吃。他自己总是穿着布制的衣服,而且非常破旧。冬天读书的时候,因为没有厚衣服,所以他总是披着棉被御寒。
公元412年,他告老还乡,朝廷授予他光禄大夫的职位,并加金章紫绶,而且还赐给他10万钱、300斛米。第二年,他在家中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儿子吴延之也能够坚持清廉的操守,延之的弟弟以及担任郡、县长官的儿子,也都以廉洁谨慎作为家风。虽然他们的才学比不上吴隐之,可仍然保持着孝敬友爱、廉洁恭顺的作风。
【延伸阅读】
何曾日食万钱
西晋的大臣何曾喜欢奢侈豪华的生活,他所用的帷帐车服都绮丽奢华到了极点,所吃食物的滋味超过了皇家。平时他在皇宫中与皇帝聚会时,都不吃皇宫中所提供的饮食,而且皇帝还经常专门派人到他家去取他喜欢吃的食物。他对吃的要求很高,蒸饼上如果不做十字样的花纹就不吃。他每天的伙食都要花上一万钱,可即便这样,他依然还是不满意地说:“根本没有值得下筷子的东西啊!”而且,下边的人呈报文书时如果用小纸,他就会命令秘书不要上报。
石崇与王恺斗富
西晋时大臣石崇曾与晋武帝的舅舅王恺在一起斗富。王恺吃过饭后用糖水去洗锅,石崇就用蜡烛当柴烧;王恺用紫丝布做了四十里的步障,石崇就用锦做了五十里的步障;王恺用赤石脂涂墙壁,石崇就用花椒涂墙壁。晋武帝想帮助舅舅,就暗中赐给他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这棵珊瑚树枝条繁茂,树干四处延伸,世上很少有与其相当的。这下子王恺得意极了,觉得这次肯定能赢了石崇。于是,他把这棵珊瑚树拿给石崇看,没想到石崇看了之后,当场用铁如意把那棵珊瑚树给敲碎了。王恺既痛心又生气,他认为石崇是嫉妒自己的宝物才这样做,可没想到石崇淡淡地说:“这不值得您发怒,我现在就能赔给您。”于是,他命令手下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部都拿了出来,这些珊瑚树高的有三四尺,树干枝条举世无双,而且光耀夺目。石崇让王恺随便挑一个,这下子王恺更加懊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