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用越灵——科学使用大脑
古时候,金溪有一个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叫方仲永。小时候,方仲永可谓风光占尽,名扬乡里。可是等方仲永长大后,村里人见到他都会无奈地摇摇头,觉得他大抵也就这样了。他的经历恰恰印证了汉朝陈韪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仲永家世世代代都是以种田为生,靠天吃饭,解决一日三餐尚嫌吃力,更别提为仲永请家庭教师或者送他入私塾了。所以一直长到五岁,仲永都没见过被称作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突然有一天,仲永大吵大闹地问父亲要这些文具,这异乎寻常的举动惊呆了父亲,不由得对儿子仔细进行一番审视,在儿子身上没发现任何异常的情况后,方父才从邻居家里借来了一套文房四宝。
这时,仲永一把拿起笔,在铺开的纸上“刷刷”写下了四句诗,并在末尾处题上了自己的名字。仲永作的这首诗,大概内容是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不识字的父亲拿着儿子写好的诗,找乡里的秀才品评。因为这首诗,仲永一时间声名大起。
为了试探仲永的学问,乡里的秀才指着某件物品,让仲永作诗。不待秀才把话说完,仲永就写好了诗,不管是诗的内容还是文笔,都让人叹为观止。就这样,仲永的名气越来越大,以至于全县的人都知道方家出了个神童。
神童的名号不胫而走,大大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为了一睹神童的风采,县里的人都争先恐后地请仲永和方父到家里做客,上门花钱求仲永题诗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方父觉得带着仲永四处溜达,不仅能得到一些赏赐,还被好吃好喝地招待着,并且仲永三笔两画都能挣钱,跟种田比起来简直太划算了。于是,他整日里只顾拉着仲永赴约,压根儿就没想着让仲永学习。
不久后,王安石也听说了方仲永的才名。王安石跟着父亲回到家乡,一天在舅舅家做客时,遇到了传说中的神童——方仲永。这个时候,仲永已经十二三岁了,再让他写诗,写出来的内容已经没有什么可读性了,远远配不上神童的称号。又过了几年,王安石从扬州回到家中,再次到舅舅家做客时问起了神童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这孩子一日不似一日,那些被人传颂的才能已经完全消失了,现在的方仲永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王安石认为,方仲永是很有天赋的一个孩子,这种天资是寻常人无法比的,遗憾的是,到头来他还是不可避免地成了一个平庸者,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没有接受教育,荒废了人人欣羡的天分。
方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就算你的先天条件再好,脑子再聪明,倘若你不去学习,不去运用你的聪明才智,那么早晚有一天,你的天赋会消失殆尽,最终也是碌碌无为、一事无成,以至于白白浪费了这种天赋。
其实不管有没有天分,我们都要不断地学习,动脑筋思考,尽可能地汲取知识,从而让自己的头脑更加丰富,那么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都会得到提升。整个人也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大脑就越用越灵。
我们所说的大脑越用越聪明,并不是对大脑进行“疲劳轰炸”,让大脑无休无止地高速旋转。大脑也有累的时候。当它累了,它就会自动进入抑制状态,让我们产生昏昏然的感觉,这是神经系统的自我保护机制。倘若只顾着不眠不休地追求“头悬梁、锥刺股”的境界,我们的神经系统迟早会出现问题。
关于这点,科学家曾拿小狗做过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无所不用其极地对小狗进行干扰,即便小狗瞌睡得要死,也不让它睡。一段时间后,小狗就开始茶饭不思,日渐消瘦,身上的毛也开始“哗哗”地往下掉,看起来明显衰老了不少。
我们要学会合理用脑,既不能让大脑过度疲劳,也不能将它束之高阁。我们要及时地给大脑补充能量,使它有足够的动力维持正常的运转。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我们的大脑才能越用越聪明。
脑能源,来源于人体自动合成的核苷酸、多肽、多糖蛋白、多种酶和一些内分泌激素。当这些物质供给充足时,我们的大脑就能保持正常运转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记忆力好,学习效率也高。当大脑疲惫时,能量供应不足,就会导致“脑髓空虚”(中医术语,即西医的“脑供血不足”),脑动力不足以维持大脑的正常运转,神经系统就会出现问题,记忆力也会随之下降。良好的作息习惯其实是补充脑能源的最佳途径。
在科学用脑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大脑的保养和锻炼。好比一辆性能不错的车子,除了正常驾驶外,我们还要对其进行保养,如此才能保证车辆性能处于最佳状态。如果开车出门时横冲直撞,坑不躲,雨不避的,坏了也不维修,平时更不会保养,过不了多久,车子就会成为一堆废铜烂铁。你不爱惜车子,车子自然也不会爱惜你。物同此理,我们的大脑也是一样,你不爱惜它,它也会抛弃你。
当我们紧张的时候,深吸几口气,就会感到心情轻松了许多;愤怒的时候,深吸几口气,先前激烈的情绪会得到缓和。这是因为深呼吸与均匀呼吸相结合,保证了大脑的供氧,从而使我们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调节。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成年人的注意力只能连续集中40分钟,这就是说,当我们连续用脑40分钟后,就要让自己休息一下。这就要求我们,要科学安排用脑时间。
因此,大脑保养要从保证大脑供氧量和科学安排用脑开始。做到这些,你还怕你的脑子不能“越用越聪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