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超级询问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封闭式询问

无论是同家人间的日常交流,还是外出同陌生人之间的沟通,陈龙都会让人产生一种审犯人式的不适感。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陈龙出于职业习惯(警察),过多使用封闭式问题与人交流造成的。

比如,回家看到女儿糟糕的考试成绩后,陈龙当即将女儿叫到身边询问道:“你是不是不想上学了?”女儿:“不是。”陈龙:“你是不是谈恋爱了?”女儿:“没有。”陈龙:“你上课到底有没有认真听讲?”女儿:“有。”

陈龙:“既然你还想继续上学,又没有谈恋爱,上课也在认真听讲,为什么这次却退步这么厉害?你是不是还想说这次题目太难,阅卷老师太严?”女儿“哇”的一声大哭道:“不是。”陈龙仍然不依不饶道:“你是不是觉得我这样对你,让你受委屈了?”

 

对于陈龙而言,他对女儿的询问出发点在于表达对女儿学习的关心,但他在询问时使用了一连串的封闭式问题,并没有给女儿任何解释和辩解的机会。如此一来,非但没能让女儿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关心,反而给其造成了一种“成绩下降,父亲很生气”或者“父亲一点儿都不在乎我,只知道关心学习成绩”的误解,无形中增加了父女间沟通和交流的障碍。

FBI审讯专家告诉我们,相对于开放式问题而言,封闭性问题是指询问者所提出的“答案有唯一性,范围较小,有限制的问题”。它更像是学生时期试卷中出现的判断对错题和单项选择题,询问者给出一个大致的框架,被询问者只需要从中选择更符合自己想法或者客观事实的答案即可,回答的字数通常只需要一到两个单词。

封闭性问题中一般包括“能不能”“会不会”“是不是”“行不行”“可不可以”“对不对”以及“多久”等常用词语。比如,上司询问下属:“你是不是觉得我奖罚员工不够公平?”女生询问男生:“你能不能对我多表达一点儿关心?”急于收作业的课代表询问正在补作业的同学:“你到底还要多久才能写完?”

FBI审讯专家认为即便是封闭式问题,也包括填空式、两项式、列举式、选择式、顺序式、等级式以及表格式等多种提问方式。其中,填空式、列举式、选择式和两项式这四种提问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和常用。

 

崔伟得知李刚中彩票后,在微信上发消息询问他奖金的具体数额。只见他写道:“你中奖的奖金数额是()。”李刚非常机智地在括号里回复了一个“0”。见此情形,崔伟继续发消息询问道:“你中奖的奖金数额是5万元还是10万元?”

李刚:“10万元。”崔伟:“你打算如何分配这笔奖金?至少回答三项。”李刚不快道:“我还没想好。”崔伟:“买车,全家一起出游,存起来作为理财基金?如果必须从以上三项中选择一项,你会选择哪种?”李刚:“作为理财基金吧。”

 

在上述询问情境中,崔伟对李刚使用的询问方式依次为封闭式问题中的填空式、两项式、选择式和列举式。其中,填空式是指询问者将所要询问的问题写在纸上,由被询问者在“问题后面的横线上或括号内填写答案的提问和回答方式”。两项式是指询问者仅向被询问者提供两种答案,被询问者只能二选一。

《奇葩说》选手马薇薇在辩论中,每结束一段论述后就会习惯性地使用“对不对”“清楚了吗”“是不是”“明白不明白”等言语询问观众。最开始,无论电视机前的观众还是现场观众都非常配合地回答“是”或者“不是。”但随着节目往后进行,一部分观众对于她这种口头禅式的封闭性问答产生了极度的反感和厌恶情绪,不仅不再配合,而且在各大网络平台上进行吐槽和讨论。

根据FBI审讯专家的研究成果可以得知,马薇薇辩论结束后询问观众“对不对”“明白不明白”“知道不知道”这一做法,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居高临下的压迫感,让人想要反抗和逃离。

因此,富有经验的FBI探员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才选择使用封闭式询问:已知事实需要进行确认时;对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或整理时;被询问者的叙述出现偏离时。另外,各种考试以及问卷调查时,也经常使用封闭式问题。

FBI审讯专家则认为,尽管封闭式问题有着诸如设计较为困难,问答双方之间的互动缺乏弹性和枯燥,有较强的暗示性,因而不利于了解真实情况,难以用来询问一些较为复杂的深度问题以及容易使被询问者产生“被讯问”的反感情绪等缺点。但不可否认的是,相较于开放式问题,它更加有利于询问者快速而准确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时也从客观上缩小了答案的范围,节省双方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有效避免了被询问者出现跑题、偏题等情况。最重要的是,当面对一些敏感性问题或者较多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时,使用封闭式问题的询问方式要比采用开放式问题的询问方式更能被接受和得到真实的答案。

最后,FBI审讯专家提醒人们,在询问过程中,询问者都不能单一地使用封闭式询问或者开放式询问,而是应当依据询问对象、询问目的、询问环境、询问进展等具体情况,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相互进行替换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