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顿商学院控制力养成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理性or感性

如何才能让自己正确对待不确定性?最关键的一点是,使自己变得更理性一些。不过,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不认可理性的可靠性。在他们看来,似乎感觉、感知、知觉才是可靠的。

有关这一点,各个领域中的优秀者是肯定不会同意的。

 

恩格斯认为,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类的理性思维。是否重视理性思维对于个体甚至是整个民族都是重要的,“一个民族若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黑格尔则表态称:“我们必须要首先承认理智的权利与优点,大概来说,不管是在实践还是在理论的范围内,没有理性,坚定性与规定性便失去了根基。”高尔基则以优美的语言赞美了理性:“理性比心灵更高,思想比情感更可靠。”他还说:“懒于思考,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词来称呼,即‘愚蠢’。”

 

对于控制力培养与提升而言,理智正如上述人所说的那样重要。可是,若你平日里已经习惯了从感性角度来看问题,那么,理性的培养对你而言将会很困难。因为你很可能会陷入一种错觉之中:只有将感性彻底摒弃,才能获得理性。

不过,沃顿个人管理专家帕梅拉·裴格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在她看来,理性与感性其实并非对立的。

●不对立感性与理性,是培养理智的第一步

帕梅拉指出,感性是人类本能中的一部分,而且,它至今依然是决定人类大部分行为的源动力。一味地崇尚理性而贬低感性,不仅毫无可行性,而且会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纯粹的理性人是不存在的,作为人类能力进化中的晚阶段内容,理性并不能在现阶段帮助我们掌控所有的行为。这与保持理智对人类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其实并不矛盾。

所以,对理性更恰当的定位是作为感性(本能)行为的监督与修正,当感性可以很好地适应周围刺激时,便没有必要以“理性至上”去干扰它。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任性地取悦自己,全身心地去投入爱”。可是,当感性失灵时,比如,愤怒将引发暴力甚至是触犯法律,或者演讲前紧张地逃避,此时,就要清晰坚定地使用理性来对其进行纠正了。

●承认无意识情绪的负作用

成为理性人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们必须从心底承认,无意识情绪的确会对个人行为产生影响。唯有承认了这一事实,才有改变的可能性。

其实,心理学家们早已通过实验证明了无意识情绪对行为产生的作用。

 

比如,当消费者进行沙发选购时,若他们看到了云彩背景,便会更倾向于选择舒适型沙发;若看到了硬币的背景,则会更倾向于选择售价低廉的沙发。

另一项实验中,志愿者们被展示不同的词汇。当他们看到的词汇与老年人相关时,他们的走路速度往往会比看到中性词者慢13%。

 

不过,虽然实验结果如此明显,可当这些人被问及为何选择这款沙发,或者为何速度减慢时,他们并不会认为自己受到了暗示,而是认为,自己本身就想要这样做。

这些实验也证实了这样的事实:唯有承认了情绪的负面影响,我们才能想办法控制自己的直觉,让其更倾向于理性思维,而非在无意识间被情绪牵着走。

●从第三人称视角,对事情本质进行探究

帕梅拉认为第三人称视角是创造自己的分身,“更好的说法是扮作上帝,脱离自我的束缚,从而客观地审视自我行为”。比如,当你询问自己为什么敌视某人时,内心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列举对方的缺点与不足。可是,跳出自身的情绪防御,你很可能会意识到,敌视对方,只是因为对方在工作上比你更优秀、更受上司重视而已。

不过,大多数的自我剖析其实都相当于对自身正面的攻击,其过程并不愉快。可恰恰是这样一个去感性化的过程,让你能够看到自己的非理智之处。

●利用3M反思法修正偏见

想要变得理性,我们也要做到让自己远离偏见:偏见往往是导致个人思想走向歧路的关键。帕梅拉认为,3M反思法是一项很有力的工具。

当我们陷入某些思维陷阱里以后,我们可以尝试着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产生了某些偏见。

◆ Magnifying(夸大)

“我有没有夸大某些事实?”比如,因一次工作失误就将自己认定为“笨蛋”,但事实上,只要总结失误,导致失误的问题便不会再出现。

◆ Minimizing(隧道化)

“我是否陷入了隧道化的视野,只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比如,你举办了一场讲座,有多达200人参加,不过,有10个人睡觉了。你因此而认定自己讲得无聊、不好,而没想到这10个人很可能是因为前一天加班导致的精力不足。

◆ Making up(编造)

“我是否编造了某些事实?”这一次谈判没有成功,只是因为在参加谈判前没有祈祷。这样的想法便属于为失败而编造事实了。

●识别现状背后的合理性

在理性人眼中,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当初的合理性。若当初的合理性消失了,那么,坚持这一行为便没有必要了,不理性的人却会随波逐流地继续沿袭已成错误做法的行为。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各国的风俗演变:俄国在未进行“彼得大帝改革”以前,国内男人留浓郁的长胡子、穿袖子宽大的衣服被视为威严的象征。但如今,在一个讲究整洁与效率的时代里,已鲜少有人通过这些外在的内容来评价一个人是否值得敬佩——若有人大胡子外加大袖子出现,反而会被人嘲笑。

传统文化对“理性”与“感性”的定义范围往往会带来思考上的混乱。“最差的情况就是‘带来好处的行为便是理性,引发麻烦的便是感性,所以,理性好于感性,而且,理性应压制感性’。可事实上,这种论述对指导行为毫无帮助。”帕梅拉直言,“若抛开定义的话,其实,培养理性人的一面可以描述成:尽个人努力,在纷繁的大脑活动里,通过尽量少的调整,使个人思维与行为达到更好的理智效果,从而用理性选择促进个体对人生的控制力。”

由此来看,我们推崇理性,是因为理性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对控制力有积极帮助的行为,而不是理性可以包揽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