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发展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19世纪中叶,法国的工业革命把欧洲的整体发展带入了新阶段,主张个人主义的新型工业化的社会取代了农业主导的、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在这种大背景下,具有前瞻性的、涉猎了多学科的马克思的理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的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强调了人的自由发展,关注工业化资本主义社会中错综复杂的变革。他的理论吸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智力资源:一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传统;二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尤其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学说;三是空想社会主义。

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论断

马克思主义的明显标志是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的解释,他阐述了社会体制的变革。根据马克思的解释,社会体制变革不是社会外部因素的作用,也不是新思想出现的作用,而是促使人民彼此联系的物质利益直接作用的结果。随后,历史遵从一定的可观察的运动规律,从而社会组织不断变化和新的社会组织形式不断出现。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认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而生产力是其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提高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私人占有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并开始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化,使资本主义走向灭亡。对马克思而言,阶级斗争而非和平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相应地,社会历史变革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即使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调整之后,变革的过程仍在继续(即前进中的矛盾→革命→瓦解→进步→矛盾循环往复),只是新的变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更高水平上进行。马克思和恩格斯按照一系列连续的生产方式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分割成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出市场关系尤其是雇佣关系成为资本主义条件下主要的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理论以李嘉图等人创立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源于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并利用剩余价值再投资,经济剩余价值是劳动产品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间的差额。

马克思还注意到,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积累的过程伴随着资本集中不断加强,表现在整体资本家控制社会生产方式的比重不断上升。而且他注意到资本集中不断上升的趋势在经济危机时期特别显著,主要表现在一定量的资本由较少的资本家把持。这种趋势是由竞争导致的。

尽管马克思集中研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仍看到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对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压力是促使其向前资本主义社会输出资本和与之进行贸易的主要原因,同时又是促使其在这些社会聚敛财富和奴隶的重要原因,从而推动了殖民主义的发展。因此在他后来的著作中将殖民主义看做垂死的体制。他将这种体制与商业资本(与工业资本相区别)的出现和原始积累机制相联系,从而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联系起来。他认为殖民主义的发展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马克思未能对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进行更多的探讨。他对于当今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基本上限于对被他称为“亚洲的生活方式”的表面批判和对欧洲发达资本主义的殖民者角色的观察。对于后者,他强调“原始积累”的重要性,即财富的积累,这在西班牙统治时代的美洲表现明显,财富积累激发了殖民统治者对制成品的欲望,因此在欧洲尤其是在英国,形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和资本积累的强大动力。他也指出即使考虑到昂贵的运费和殖民地的廉价劳动力,从欧洲出口到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制成品在当地经常能够低价销售出去,因为殖民地生产方式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

在谴责殖民主义的野蛮和伪善的同时,马克思认为它在瓦解前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方面具有历史进步性,对落后社会的发展甚至是必要的。他还相信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及其扩张的能量将在侵入的任何社会里繁殖——正如他注意到在美国所发生的一切,并且相信同样的情况在印度也会发生。他认为落后国家不但遭受来自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剥削,而且遭受源于这种发展的不彻底性的侵害,并且得出结论,发达国家是不发达国家的榜样,不发达国家迟早都要走发达国家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发展,把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主张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而在达到这一理想社会之前,无产阶级的目标是争取自身及全人类的解放。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导致财富的增长和大部分人的日益贫困,整个社会分化为对立的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和向共产主义过渡。不过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全世界同时取得胜利,至少是在英、法、德、美等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王义祥,1995)。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社会的性质是由生产方式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社会生产方式的变更是一切社会变迁中最根本的变迁,社会变迁的最重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按照马克思的发展观,人、社会和自然界是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一致的。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同时改造着他们自身。发展的目标不仅在于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而且还应该包括社会平等、政治民主、保护环境和使每一个人都得到自由发展。

二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思想

(一)资本主义的论述

列宁1899年的著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第一部利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具体经验的著作。这部著作源于列宁和民粹派之间关于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争论。对于资本主义是野蛮的体制,列宁与民粹派意见一致,但同时如同马克思一样,他也强调资本主义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社会化方面的进步性。与民粹派相反,列宁认为俄国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必要,经济上可行。

(二)帝国主义:“古典观点”

1.罗莎·卢森堡

列宁在俄国集中研究一个国家的具体经验以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罗莎·卢森堡成为第一个创造并利用一般模型分析资本主义扩张政治对欠发达国家影响的马克思主义者。她深刻地刻画出资本主义渗透对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瓦解过程。罗莎·卢森堡得出的结论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消费不足”危机的爆发只能被延缓到所有的前资本主义社会被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为止。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意味着经过一段以商业资本主导为特征的延迟期以后,才能赶上发达国家。

2.列宁:帝国主义与“垄断”资本主义

列宁的分析集中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发达国家进行的“金融”资本输出,他认为在“最高”的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帝国主义以金融和工业资本输出的形式寻求维持或提高其在海外的利润率。而且,他注意到资本输出国输出资本使国内资本积累减慢,同时资本输出加快了输入国的发展。正如马克思、罗莎·卢森堡和其他研究帝国主义的古典学者,列宁认为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扩张对前资本主义社会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为资本主义为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奠定基础,即使这种扩张是野蛮的。

(三)不平衡发展的修正

20世纪2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两次重要的修正,这两次修正针对的是帝国主义对前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作用。

1.不平衡发展的第一次修正

奥托·库西年的论文被1928年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所采用,它使得全球不平衡发展这一概念从加速不发达国家增长的理论转变为阻碍不发达国家发展的理论。

库西年在分析帝国主义对经济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所造成的阻碍时,强调外国资本为寻求当地支持与传统统治阶层结成联盟,他称其为“封建寡头”。他认为“封建—帝国主义”联盟阻碍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即使增加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外国投资,资本主义也无法像原先期待的那样推动这些国家的发展。他的解释是,“当居于支配地位的帝国主义力量在殖民地需要社会支持时,它首先与旧有的前资本主义体系的统治阶层——封建类型的商业和货币借贷资本家建立联盟,与广大人民对立”,因此对“古典”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扩张的观点进行了修正。

2.不平衡发展的第二次修正

20世纪70年代,在马克思主义者严肃批判的条件下出现了欠发达学派,教条马克思主义者对欠发达学派的批判引发了对马克思主义者的不平衡发展理论的第二次修正。

许多学者认为第三世界的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可能是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是促进其发展。虽然实际工资低,但是垄断成本相对较高,因为垄断产品只需要低生产力。因此他们认为资本主义不断地渗透到垄断产品的生产,即使资本主义在市场扩张中受到可能的严重限制,它也会缓慢地增长。这种限制是由低工资、失业和不充分就业引起的。因此,长期的资本主义扩张不是阻碍而是促进第三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正如马克思和古典马克思主义者学者论述帝国主义时所主张的那样。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说明无产阶级革命有可能在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环节的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为落后国家提供了另一条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新成立的苏维埃国家力图把人的解放和经济增长结合起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专政和公有制条件下,有必要借鉴资本主义的组织、技术和教育,把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统一起来,而生产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广大劳动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不过后来苏联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往往偏离了这一发展目标,并没有把人的需要真正放在第一位,而是把经济产值指标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奋斗的目标,依靠大量的投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从20世纪70年代起,这种粗放式的发展已难以为继,并导致了经济停滞和政治危机(王义祥,1995)。

思考题

1.了解古典发展理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2.古典经济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它有什么现实意义?

3.新古典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它有什么缺陷?

4.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发展理论的论述。

参考文献

1.王义祥:《发展社会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车铭洲主编《现代西方思潮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英〕彼得·华莱士·普雷斯顿著,李小云等译《发展理论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6.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上海三联书店,2009。

8.〔英〕大卫·李嘉图著,郭大力、王亚南译《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译林出版社,2011。

9.〔英〕马尔萨斯著,郭大力译《人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英〕约翰·穆勒著,赵荣潜等译《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商务印书馆,1991。

11.〔英〕马歇尔著,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

12.〔英〕马歇尔著,陈良璧译《经济学原理》(下卷),商务印书馆,1965。

13.〔美〕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著,叶华译《经济发展理论: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4.〔德〕马克思著,郭大力、王亚南译《资本论》,上海三联书店,2009。

15.〔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97。

16.〔德〕斐迪南·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7.〔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

18.〔德〕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9.〔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商务印书馆,2008。

20. Bensam David, Roberta Lynch. Rusted Dreams: Hard Times in a Steel Community. New York: McGraw-Hill, 1987.

21. Mumford, Lewis. The City in History: Its Origins, Its Transformations, and Its Prospect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