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发展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新古典发展理论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在一片批判“传统发展经济学”的浪潮中兴起。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结构主义的政策主张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经济成效,新古典主义思想开始运用于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之中,尤其影响了世界性组织中两个权威性的国际金融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此同时,一些能充分表达第三世界国家代表意见的国际组织,如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和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等,也受到自由市场和新保守主义思想的左右。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结果来自于错误的价格政策,以及第三世界政府过度活动所引起的国家干预,而这种干预又导致了大量的资源配置不当。因此,人们应该对政府、市场各自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重新评价,并应利用市场力量来解决发展问题。新古典主义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马歇尔、D.拉尔、P.鲍尔(P. Bauer)等人。

一 新古典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参考了张培刚主编的《发展经济学教程》(张培刚,2001,第93~98页)。

(一)理论基础与理论特征

大约从1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经济学一改古典主义经济学把经济进步视为由累积力量形成的动态模式的看法,特别关注对既定资源的静态配置和收入的分配,这一转变意味着经济学界更看重竞争的自由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当新古典主义思想被用于分析不发达经济问题而复兴时,便形成了新古典主义发展理论。该理论具有如下两个理论基础。

1.渐进的、和谐的和乐观的发展过程论

新古典主义认为,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过程。新古典主义创始人马歇尔吸取了达尔文和斯宾塞的进化论思想,把经济看成是具有进化的、有机的性质的体系。因此,他主张“经济学家的目标应当在于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力学”(马歇尔,1964)。根据经济生物学观点,经济发展过程就是连续的、渐进的。在新古典主义看来,“经济进化是渐进的,它的进步有时由于政治上的事实而停顿或倒退,但它的前进运动决不是突然的”(马歇尔,1964)。

同时,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和谐的、累积的过程,经济发展的结果令一般的所有收入阶层受益,因此持续的经济增长是可能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在他们看来,经济体系有一种自然走向充分就业的强有力的趋势。由于货币因素、战争以及新生产技术的引进,暂时的失业是可能的,但长期的均衡失业是不可能的。在经济发展中,通过纵向的“涓流效应”和横向的“扩散效应”,经济果实会自动地、逐步地分享到社会全体,自然而然地形成“帕累托最优状态”。

2.市场均衡论

新古典主义认为:经济的发展是以边际调节来实现的,均衡状态是稳定的,价格机制是一切调节的原动力,从而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总之,它们十分强调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认为经济发展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实现均衡发展。

市场均衡论暗含着一些理论假设。第一是“经济人”假定。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具有理性的“刺激—反应”机制,他们的行为特征是,在利益驱动和成本约束条件下,在替代物之间做出选择以获得最大的福利。第二是价格刺激是灵敏的。这就意味着供给弹性、需求价格弹性以及要素的替代弹性都较高,弹性既然较高,那么,价格的变动必然较快地引起产品的供给数量与需求数量以及生产产品的要素配合比例的相应变化。第三是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自由竞争。在市场—价格机制作用下,生产要素可以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不受任何限制。在要素自由流动情况下,资源才能由价格进行配置。价格调节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所在,由市场竞争所决定的价格是资源配置的中心手段。因为“高”的价格吸引更多供给而抑制需求,“低”的价格鼓励更多需求而抑制供给。只有均衡价格,才能使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

总之,新古典主义发展经济学家把经济发展分解为基本经济活动,这些基本经济活动是价格导向的、竞争性的。在市场—价格机制作用下,经济发展遵循着“利益最大化原则”,在资源配置和利益的分配上,“自然而然”地形成“帕累托最优”的一般均衡状态。简言之,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工具。

(二)新古典主义发展理论的政策主张

新古典主义认为,价格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但发展中国家的价格扭曲现象,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价格扭曲的关键,是政府政策的误导和政策体系的冲突,因而又提出与其矫正价格不如矫正政策的主张。

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政策主张,有三个基本观点:一是主张保护个人利益、强调私有化的重要性;二是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竞争、自由放任;三是主张经济自由化,包括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

1.保护个人利益和私有产权

早期发展经济学认为,发展中国家穷人的行为是非理性的。舒尔茨却认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的行为特征并无二致,穷人对经济刺激产生的机会历来就有非常敏感的反应,行为并不等于他们对赚钱不感兴趣。他不同意发展中国家缺乏企业家的看法。他认为,一家一户就是一个小型企业,户主就是这个小企业的企业家,他能够在自己的活动田地里把自己支配的资源做到优化配置。因此,“传统农业虽然贫穷,但富有效率”(舒尔茨,1997)。D.拉尔甚至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体对经济条件变化的反应更灵敏,调整速度更快,因为他们很少有“储蓄”可以依赖。他还认为,传统农民不积极采用新技术也是一种理性行为。因为收入仅够糊口的农民当然不敢贸然采用新技术。一旦具备相应条件,如风险化解措施、资金扶持和提供补充投入,农民就会对新技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绿色革命的成功就是一例。因此,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就应该在于保护个人利益和私有产权。

2.反对国家干预,矫正价格扭曲,倡导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

拉尔认为,政府干预本身会受到信息和交易成本的制约,因而会造成整个经济的扭曲。而且,一种扭曲会造成另一种扭曲,结果形成一个扭曲的链条,造成整个经济关系的全部扭曲。拉尔也承认发展中国家市场不完善,但他更强调计划的不完善。因此,新古典主义发展理论自然反对国家干预和经济控制,赞许和肯定自由竞争,由此理顺价格就成为发展政策制定时的一项主要内容。总之,发展中国家政策的重点应放在市场竞争上,即使是不完善的市场也要胜过不完善的计划;政府干预应尽可能少。只有这样,政府行为才可以创造刺激,刺激又会鼓励投资者的竞争,使经济活动取得更高的价值。

3.经济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

新古典主义主张贸易自由化。它的立论基础是“资源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可以通过“互补”效应达到国际间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是因为,各个国家出口的大多是本国低廉生产要素所产生的商品,而进口的则大都是本国高昂的生产要素才能生产的产品,因此认为贸易自由化“对所有国家都有利”。

此外,新古典主义者相信,如果对外贸易自由化,穷国和富国都会得益;富国向穷国投资,借方和贷方同样有利;富国向穷国传播管理和技术,双方都会有好处。因此,他们认为国际关系中不是南北冲突,而是自由化的国际经济秩序的维持,才能使双方都分享利益。

新古典主义在主张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也主张金融自由化。20世纪7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实行了内向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导致了多种价格扭曲,扭曲的价格中最阻碍经济增长的是资本价格和货币价格人为的压低,以致形成金融抑制。因此,应该以金融自由化代替金融抑制。

二 对新古典主义发展理论的评析

不可否认,新古典主义作为古典主义发展理论的深化,对发展实践发挥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但与此同时,针对新古典主义发展理论也有诸多的批判。概括而言,这些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短缺”

新古典主义用发达国家的标准来审视不发达国家的问题,用增长经济的对策来企图解决发展问题,往往是“隔靴搔痒”。例如以新古典学派的观点为指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结构调整政策”,把发展中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经济危机归于政府的过度干预,主张实行外汇管制自由化,以利率自由化为中心进入制度改革等办法,来强化市场机制和民间企业活动。这种以经济自由化为主旨的“结构”调整,并没有考虑到一些国家市场不完善的情况,这使它在实践中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2.忽视对制度因素的分析

新古典主义发展理论往往忽视对制度因素的分析,这使其难以解释一些国家经济发展不快的原因,也难以提出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新古典主义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预设制度为前提,在此条件下研究各种经济变量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不研究制度本身形成、变化、发展的原因和过程。

3.对市场的不完善缺乏认识

新古典主义者虽然正确地指出政府干预过度会导致市场价格扭曲和资源配置低效,但对市场不完善条件下适度发挥政府作用的问题,他们却缺乏必要的认识。在新古典主义者看来,发展中国家政府的作用必须严格限制在提供必不可少的服务、在经济体系内限定产权以减少外部影响以及传播关于现有经济机会的信息的范围之内。

4.无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差别

新古典主义无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差别,即认为发展理论与增长理论并无实质差别。从这点来说,新古典主义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他们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