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开放合作全力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我国明确提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扩大开放,鼓足发展动力,增强发展活力。2009年底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广西要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打造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的战略任务。打造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的抓手和着力点在哪里?发展目标和方向是什么?特别是如何发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双引擎”作用,打好这两张“王牌”?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为此,广西党委、政府及时要求开展“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开放合作,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的重大课题研究。我们组织有关部门业务骨干做了大量调查和深入研究,从国际合作、国内合作和广西区域内部协调发展三个层面撰写完成9篇研究报告,提出一系列发展策略、发展路径、操作办法和实现形式,旨在为“新高地”建设提供科学指导。现将这组成果的主题和创新点摘要如下。

一 全面加强以东盟为重点的国际合作

主要成果有5篇研究报告,分别是:《从自由贸易区到经济联盟的合作之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化发展中的走向》《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平台上全力打造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GMS进展与前瞻: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机遇 有序推进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力拓空间,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这5篇报告深入研究广西如何充分利用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并深入发展的重大机遇,全面参与东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越“两廊一圈”建设、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等国际多区域合作。本组成果重点回答了如何抓住当前机遇,深化与东盟各国的合作,合作的重点是什么,发展方向及路径选择如何,如何以更广阔的视野加快融入亚太地区,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和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

《从自由贸易区到经济联盟的合作之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化发展中的走向》一文,研究提出了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实现路径及其对策措施与建议。首先,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次序,分别阐述了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货币同盟、经济与政治联盟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同阶段,进而在研究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得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必将继续深化发展的结论,并提出其可能的发展路径:通过率先在中国与部分具备条件的东盟国家之间建成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逐步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向中国-东盟关税同盟、中国-东盟共同市场过渡,并最终建成类似于欧盟的中国-东盟经济联盟,共同制订协调一致的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内商品、技术和资本等生产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其次,分析了广西在中国与东盟合作中具有独特区位优势和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提出广西要继续紧跟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发展步伐,及时调整好自身目标与定位,创造性地利用好各种机遇,不断巩固和提升广西在中国与东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并详细阐述了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与战略定位:1.近期目标,2015年前,打造成我国面向东盟的贸易驿站,吸引全国各地货物来广西组装、加工后进入东盟市场。2.中期目标,在2015年,建成我国面向东盟的产业流动中心,引领国内各省企业借助广西的境外经贸合作基地开发东盟市场,提高产业融合度。3.远期目标,2025年后,建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担当我国乃至东亚地区合作与发展的领头羊之一。最后,该研究报告提出了广西继续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一是制订与东盟的国别合作行动计划。根据我区与东盟各国的经济互补性及东盟各国的比较优势,采取有针对性的合作策略,制订国别合作行动计划。二是加强与东盟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是共同推动南宁-新加坡快速铁路和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并发展成为南新走廊。三是不断扩大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建设面向东盟的出口加工基地,努力提高广西与东盟各国的经济融合度。四是夯实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平台。继续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努力争取举办或承办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GMS等次区域合作的高端论坛或磋商活动,推动东盟、日韩等国家或地区尽快在南宁设立总领事馆、商务办事处,打造中国与东盟最佳的综合商务服务平台。五是加快推进与东盟的次区域合作。六是建设面向东盟的商务总部经济。积极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到广西设立窗口贸易公司,建立面向东盟的地区总部。七是全面加强与国内各省区市的合作,巩固扩大国内市场,开拓潜力市场。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平台上全力打造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一文,大胆提出广西要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性中心及其实现策略,针对广西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在全面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给广西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及广西作为我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及“桥头堡”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广西要紧抓机遇,提升自身战略地位,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平台上,全力打造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并提出加快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推动大通道建设、建立大平台、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成为自贸区新一极等6个目标的实现路径与策略。该研究报告提出的主要对策为:一是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新机遇,加快把广西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区域性中心。积极充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9亿人口大市场巨大需求的大平台和大窗口,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合作平台,发挥“南宁渠道”作用,打造建设大通道网、大物流区、大平台群、大港口群、大产业群、大城市群,努力打造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培育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二是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需要物流大发展的时机,加快广西通往东盟的水陆及空中三大通道建设。推进南宁-新加坡陆路通道建设,加快构建泛北部湾海上大通道,加快沿海大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建设,建设南宁机场新航站区,建成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机场。三是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需要加强平台建设的时机,进一步推动我区建立大平台群。制定对东盟合作的国家级战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并甘当我国兄弟省市与东盟合作的“经纪人”;打造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龙头的促进平台,推动更多东盟国家在广西设立领事馆、商务代表处,完善中国-东盟信息服务平台。四是抓住中国-东盟之间需求增加机遇,促进我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强与扩大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促进泛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产业合作和相互投资;加强广西与东盟各国的产业互动,形成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产业互动发展格局;扩大重点产品的进出口,不断提高广西商品在东盟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鼓励广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集中建设好北海、钦州、防港、东兴和凭祥五大区域性物流中心。五是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资源配置调整的机遇,加快我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和结构升级,做大做强做优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推进服务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旅游业发展,大力发展物流、会展、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培育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六是实施沿海带动发展战略,加快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龙头的“两区一带”发展,把广西发展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一极。

《GMS进展与前瞻: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一文,科学定性分析了广西参与GMS的现状,前瞻性地提出了参与GMS的战略设想及策略。首先,全面总结了2005年广西正式参与GMS以来,在交通、旅游、能源、农业、通信、环境、卫生、人力资源开发、贸易投资等9个重点合作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充分肯定了广西参与GMS的重要意义,不断提升广西与次区域国家的交流合作水平,提高广西整体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夯实基础。其次,按照南南合作机制,综合运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及区域发展与地域分工的比较优势原理,提出广西参与GMS的战略构想,广西要充分发挥在中国-东盟合作中将“弱-弱”合作转化为“强-弱”合作的国际大通道区位优势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优势,融合资源、基础先行、贸易先导、广借外力、创新模式、加快发展。既提出了“大力建设适应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建立公平开放的区域市场体系,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打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合作品牌,提高广西在次区域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东中西互联互动、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格局,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重要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及信息交流中心”的总体目标,也在不同发展阶段分别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并论述了“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突出重点,循序渐进;项目主导,基础先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睦邻友好,共同发展;集约高效,保护环境”六大合作原则。最后,该研究报告从交通、旅游、能源、农业、贸易和投资、人力资源开发、信息通信、环境保护、卫生等九大重点合作领域,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广西在各领域参与GMS的工作重点、发展方面和主要措施。

《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机遇 有序推进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一文,准确判断周边形势,冲破泛亚铁路的传统思路,提出我国要有序推进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的建议。首先,全面阐述了南新走廊的路径走向及相互关系,全面分析南新走廊建设的现状困难、当前形势及重大意义,指出南新走廊建设的条件已经具备,我国要有序推进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其次,提出有序推进南新走廊合作的五条原则(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重点突破、可持续发展、友好互信)和三大方法(一是建立沿线各国领导的互访制度,构建协调机制;二是构建区域合作项目对接机制,形成跨海、跨国、跨市的项目合作与产业链对接的格局;三是建立健全沿线国家智库专家、民间团体、企业、行业协会之间的交流沟通机制)。最后,该研究报告提出了有序推进南新走廊建设的四条主要措施。一是科学合理制定合作发展规划。由沿线各国智库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开展对南新走廊建设的调查研究,形成南新走廊建设的国别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总体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沿线各国政府,使南新走廊的经济合作上升至各国国家战略层面。二是按照“先易后难、各方受惠”的原则,优选合作项目,推动务实合作。首先选择条件较好的“南宁-河内”段加以推进,再采取以南宁和河内为中心向两头拉伸。三是采取多种融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共同推进、共同受益、互利多赢,合力推进南新走廊建设。四是加快构建南新走廊建设的支撑体系。加强公路、铁路建设和港口、航空航运业以及信息、金融业务合作,构建区域内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金融服务体系。

《力拓空间,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一文,贯彻中央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战略,审时度势,提出构筑国际区域新高地,必须大力开拓合作空间,主动融入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研究提出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主要路径和策略,为“新高地”增添新的内涵。首先,在全面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广西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重大意义。其次,在总结分析广西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亚太地区的凝聚力在不断地增强,经济实力在不断地增大,广西逐渐地融入该地区的经济环境,并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再次,分析提出了广西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合作定位、合作路径、合作原则、合作领域、合作机制。合作定位:放眼世界、融入亚太地区,构建合作大平台,创造发展新优势,推动形成更具活力、更为开放、更加紧密的经济体系,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以次区域、窄范围的合作为先导,逐步发展成为整个亚太地区的全面合作参与者。合作路径:大力开展省际合作;大力推进次区域合作,与亚太地区的主要经济大国建立更加紧密的投资利益关系;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区内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投资兴业;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经贸合作。合作原则: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创新机制,统筹规划;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合作领域:当前重点抓好贸易、投资以及金融方面的合作。合作机制:完善法律、关税互惠、地区救援机制、地区监督机制等。最后,该研究报告提出了广西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和方向。一是重点加强与亚太地区经贸合作,特别是贸易、投资、旅游、交通和金融等方面。二是进一步推进我区建立大平台群。打造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龙头的促进平台,积极争取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及论坛,推动更多的亚太地区国家到广西设立领事馆、商务代表处,争取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分会能够在南宁举行;加强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打造最佳的综合商务服务平台。三是探索参与亚太地区的合作机制。建立并完善亚太地区的区域协调机制,倡导在亚太地区建立办事机构,并争取常设机构设在南宁;建立多层次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推进双边或多边合作关系,解决在亚太地区合作过程中由于意识形态、开放程度、金融结构等方面的较大差异引发的矛盾。

二 深化拓展以泛珠三角区域为重点的国内合作

主要成果有《建立更加紧密的“1+1”和“1+X”合作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夯实基础》《“9+2”对接“10+1”:广西要为泛珠三角与东盟合作架起桥梁》两篇研究报告,主要研究如何建立更加紧密的“1+1”和“1+X”合作,深入推进泛珠三角区域更加紧密的合作,以及广西如何在泛珠区域“9+2”对接中国-东盟“10+1”的合作中架起桥梁。

《建立更加紧密的“1+1”和“1+X”合作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夯实基础》一文,在深入研究泛珠三角、长三角等成功的区域合作范例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的实现形式,在国内首次提出“1+1”“1+X”合作方式,进而深入探索实现“1+1”合作到“1+X”合作升华的战略路径和实施策略及广西成为中国-东盟合作“地缘战略中心”的实现途径。首先,在总结分析广西“1+1”和“1+X”合作取得明显成果的基础上,指出“1+1”和“1+X”合作正日益凸显我区的区位优势,正在放大我区的区位功能,加快了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的前进步伐。其次,提出广西要依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两张“王牌”,与国内省区市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提出了实现从“1+1”合作到“1+X”合作的三条升华战略路径。一是继续拓展和深化与西南省区市的合作。大力加强与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西南省区市的合作,结成优势互补、坚强有力的“合作同盟”,进一步凸显我区作为西南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的重要作用。二是加快与华南、中南地区合作的步伐。以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为着力点,把华南、中南地区作为打造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的广阔经济腹地,依托北部湾港口群、国际大通道和临港产业集群等优势,吸引和集聚华南、中南地区的产业和物流。三是在更广阔领域加强与其他省区市的合作。一方面“甘当跳板”,为国内省区市和企业加强与东盟合作提供便利,吸引国内更多大型企业在南宁设立面向东盟市场的“区域总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另一方面,在拓展对东盟开放合作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探索开展一方主导、多方参与的“一对多”或“多对一”合作。最后,该研究报告提出了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地缘中心”的4条实现途径。一是加快国际大通道建设,为合作伙伴当好“开路先锋”。二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当好合作伙伴的“服务员”。三是加强与东盟的产业与资源开发合作,当好合作伙伴的“二传手”。四是与合作伙伴一道,进一步扩大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办好孔子学院和汉语教学培训机构,大力培植和宣传中国的文化、政治和价值观,不断为提高国家的“软实力”服务。

《“9+2”对接“10+1”:广西要为泛珠三角与东盟合作架起桥梁》一文,在深入分析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成功实践的基础上,首次概括出泛珠合作是我国“一条大江两种制度三大板块”的创新探索和实践,提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首先要在泛珠“9+2”和中国与东盟“10+1”之间实现各方合作的接轨,广西应发挥连接泛珠与东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首先,全面分析了广西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拥有的区位、资源、生态、政策、平台五大优势,总结了广西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取得的四个方面的显著成效,得出广西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具有重大意义的结论。其次,分析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存在区域市场一体化整合程度有待提高,交通、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的配套与衔接仍存在许多不足,产业层次不高,内部协调能力不强,内部区域政策急需整合等一系列亟待突破的瓶颈和问题,提出广西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存在多区域合作融合发展机制尚需建立健全、区域合作项目尚需进一步务实推进等亟待突破的主要问题。最后,该研究报告提出了广西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突破路径。一是通过整合自身资源,发挥优势,促进泛珠区域内各方经济整合。二是积极推动泛珠合作区域内的制度化建设,建立更为务实有效的合作形式、机制,将合作落到实处。三是抓好重点领域的务实合作,找准突破点。四是构筑广西区内与国内外区域合作板块紧密联系、互动发展的区域合作体系。广西要充分发挥多区域合作交汇点特别是连接泛珠与东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为发展经济服务,为“9+2”与“10+1”对接服务,为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服务,为形成我国竞争新优势服务。

三 加快构建以“两区一带”为重点的广西协调发展新格局

主要成果有《协调发展:突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路径与方法》《乘势加力 构建广西“两区一带”经济发展新格局》两篇研究报告,首次研究了“两区一带”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构筑广西“两区一带”区域发展新格局及其统筹发展策略。

《协调发展:突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路径与方法》一文,从分析我国和广西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及特征入手,提出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结合实际逐步实施差异化策略,加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力度,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良性互动,逐步缩小区域间的差距。首先,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及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特征,指出广西发展不平衡问题的主要表现:一是区域间发展差距无论是相对差距还是绝对差距,目前均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不平衡性日益突出;二是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三是基本公共服务供求矛盾突出。其次,研究分析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方面,认为区域发展保持适度的不平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提出区域发展差距过大引发的负面作用较大。最后,该研究报告提出了解决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7条对策:一是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第一要务;二是深入实施“两区一带”总体布局,形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外开放前沿的构建与内陆腹地纵深拓展的良性互动,坚持重点推进与协调发展的统一,率先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发展,带动资源富集区发展,加快革命老区、大石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和贫困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发展;三是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强化区域合理分工,按照集中开发与合理布局相结合的空间开发模式,统筹谋划人口布局、经济布局、城镇布局;四是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五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六是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七是探索形成更加科学规范的区域协调模式和方式。譬如,选择柳州-来宾等开展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试点工作。

《乘势加力 构建广西“两区一带”经济发展新格局》一文,深入研究加快突破“两区一带”发展短板,提出统筹促进“两区一带”协调发展的对策。首先,透过“两区一带”发展现状,提出“两区一带”正呈现优势互补、板块互动、发展互推的良好态势。其次,深入分析广西发展面临的大好机遇,提出加快突破“两区一带”发展短板的三大策略。一是做大做强做优产业,加快培育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龙头。二是加快沿江开发,打造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主动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三是立足资源优势,以优势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发展为着力点,增强桂西资源富集区自我发展能力。最后,该研究报告深刻阐述“两区一带”协调发展内涵,研究提出统筹促进“两区一带”协调发展的6条对策措施: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强化规划对“两区一带”协调发展的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编制和实施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桂西资源富集区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二是坚持产业优先发展原则,按照“两区一带”的功能定位,促进“两区一带”产业集群化发展;三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两区一带”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体系;四是以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两区一带”发展定位为导向,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五是加快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增强发展活力与动力;六是加强政策指导,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乘势加力构建广西“两区一带”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