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21世纪的中国治理

引例:资料来源:《杭州日报》2010年12月20日,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html/2010-12/20/content_989113.htm;俞春江:《〈我们圆桌会〉的运作模式和启示经验》,《我们》2011年第4期;项辉:《运用媒体搭建平台 加强社会各界交流沟通》,《我们》2011年第4期;张平:《电视媒体参与社会管理、搭建公共平台的实践与认识》,《新闻实践》2012年第8期。21世纪以来,杭州市以构建“生活品质之城”为城市定位标准,积极探索和谐发展的道路,其中,“以民主促民生”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项战略。2010年12月20日,《我们圆桌会》作为电视民主民生互动平台而推出,这一栏目“打破了传统的电视栏目模式,以积聚智慧、服务民生为目标,以党政、市民、媒体‘三位一体’和党政、院校、企业、媒体‘四界联动’为平台,以展示交流评论为形式,以‘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建议’为线索,充分发挥我与你、你们彼此的主动性、关联性、参与性,实现多方互动、各界融合、相互沟通、建言献策、合作共赢,为党委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提供参考”。通过城市不同声音的汇聚与交流,在协商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对城市公共事务的处理有着积极意义。节目通过杭州网议事厅或者杭州网论坛等方式,广泛收集圆桌会话题,杭州城市的话题由杭州市民自己来定,体现出“我们”的价值,体现出城市共治的理念。“通过各界联动、主动关联,栏目组建立了市民主体、专家支撑、党政引导、媒体传播、行业企业参与的栏目联动机制。其与市有关职能部门的区、县(市)有效联动,使其拥有一个反映工作的渠道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通道,形成有效的发布解释和建议征集机制,同时栏目还与政策制定部门建立互相联动机制,在政策调研、发布和执行阶段通过栏目进行意见征集、发布、反馈等。”《我们圆桌会》通过最广泛地联动,将有关公共事务的各个主体汇集到圆桌前,它以“我们、交流与理解”为主题词,参与者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充分互动,直面公共问题,探求解决之道。平等、对话、交流、协商,共同围绕杭州城市公共生活展开商讨,推进城市的和谐发展。《我们圆桌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11年6月15日,《人民日报》以《杭州:建出来的‘幸福城市’》为题,对杭州创新社会管理的成效作了报道,其中将开播仅半年的《我们圆桌会》列入创新社会管理主要典型之一;201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重点项目大型专题片《思想的力量——科学发展观在中国》也专程对《我们圆桌会》栏目组进行采访,把‘圆桌会’列入专题片案例之一;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编译局、南开大学、光明日报社等多家研究机构以及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社会学者也专门对《我们圆桌会》进行了考察,探讨新时期社会复合管理的路径。”此外,在2012年12月,《我们圆桌会》还获得了“2012中国年度电视掌声奖”,被称为“媒体一小步,社会民主一大步”。可以说,此节目获得了学界与业界的高度评价,这种多元参与的实践探索将对未来中国城市治理提供积极借鉴。《我们圆桌会》的成功体现的不仅是一个城市媒体公共责任的担当,其背后隐含的是一种政府的新定位,这种协商式参与的治理方式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尽管治理是在西方社会语境下发展并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但作为一个新的理论范式和分析工具,它也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以来,不仅经济体制、行政体制和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在治理领域同样也有许多意义深远的变化。在本章中,我们将考察中国治理变革的现实背景,探讨中国治理变革的基本方向,阐述中国治理变革的主要内容,概括中国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总结中国治理适用性的理论争论,展望中国治理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