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欧政治生态论析:冷战后地区冲突的起源和地区稳定机制的建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冷战后东南欧冲突的发展

自1989年东欧政局发生剧变和冷战结束后,相对平静的东南欧又开始动荡起来。接着,在这个地区出现了三个始料不及的现象:政治经济陷入深重危机,民族纠纷重新爆发,独立浪潮此起彼伏,并进而演变为震惊世界的战争。从此,东南欧的局势变成了冷战后国际关注的一大焦点,并牵动着整个世界。

一 政治经济危机爆发

1989年,东欧国家相继发生政局剧变,随后整个苏联东欧体系开始崩溃,冷战彻底结束。紧接着,东欧各国开始了社会经济制度的大转轨。但是,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东欧国家在剧变后并没有很快走上稳定与繁荣的轨道,相反,在转轨初期出现了政治真空,经济大滑坡,社会发展陷入了深重危机。在政治方面,各国立即加快向多党制和自由选举制度过渡的步伐,许多国家的政权在这个时期出现真空。在实行多党制的初期,各种不同性质、政治色彩、意识形态和政治主张的党派和政治势力纷纷登场,并通过集会、示威等形式宣传自己,攻击政敌,从而各国都出现了党派林立、争斗激烈的混乱与无序的状态。在保加利亚,共产国际和保加利亚共产党内曾发生过几次政治斗争,如1949年的科斯托夫案件、1956年的契尔文和于哥夫事件,还有1956~1978年因党内有不同意见而迫害打击一批共产党员,这些都使共产党的威信下降。1989年11月10日,保加利亚共产党总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托多尔·日夫科夫在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全会上被迫辞职,由此引发反对派与当权派就国家前途问题举行“圆桌会议”。第二年(1990年),保加利亚新宪法出台,保加利亚改为多党议会制共和国。1989年12月,罗马尼亚的匈牙利族神父拉斯洛·托克什因反对罗总统齐奥塞斯库的政策而被当局驱逐,由此引发罗西部城市蒂米什瓦拉的示威者与军队的交火。经过十几天的战斗,齐奥塞斯库夫妇被处死,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更名为罗马尼亚,放弃一党领导,建立多元化民主政体。在这种大背景下,阿尔巴尼亚也于1990年开始实行变革,但地拉那等地出现骚乱,人们提出改善经济状况、实现民主化等要求。1991年阿尔巴尼亚宣布新的“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为民主法治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和政治多元化。而在南斯拉夫联邦斗争则表现得更加剧烈,几乎每个共和国的分离都是通过战争实现的。

在经济方面,各国在政局剧变后立即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许多国家采取了激进的方式,即所谓的“休克疗法”。在东南欧,鉴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加上在私有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腐败盛行,转轨遇到了严重波折和困难,经济急剧、持续地下滑。1989~1990年,阿尔巴尼亚社会产值连年滑坡,平均每年下降达16%左右。蔡祖淼:《阿尔巴尼亚旧经济体制弊端初析》,《东欧中亚研究》1992年第4期。1989~1992年,罗、保、阿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约40%。直至1997年,许多东南欧国家的国内年生产总值仍为负增长,其中罗马尼亚为-6.6%,保加利亚为-6.9%,阿尔巴尼亚为-15%。伴随着经济衰退,各国在1989~1992年都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有些年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00%以上。南联邦等处于战争状态下的国家,情况更为严重。“1989年前南斯拉夫的年通货膨胀已达四位数(2500%), 1990年南联邦政府实行反通货膨胀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纲领和紧缩的经济政策措施,使上半年通货膨胀率迅速下降,下半年国家分裂趋势加剧,通货膨胀反弹,但全年仍明显低于上年(为121.7%)。1991年国家分裂,南联邦全年通货膨胀率开始上升,但仍保持了三位数(221%)。1992年4月南联盟正式成立,随后遭到国际制裁,全年通货膨胀率重新达到四位数,并呈迅速上升趋势(全年为9236.9%, 12月与上年12月相比为19810.2%)。1993年南联盟的通货膨胀率上升趋势加剧,从1月的101%上升为7月的432%, 8月达到四位数,9月因暂时冻结物价使月通货膨胀率降为643%,但此后又直线上升,10~12月分别为四位、五位和六位数(1896%、20190%和178882%)。”汪丽敏:《浅析南联盟的恶性通货膨胀》,《东欧中亚研究》1994年第3期。显然,1990年开始的经济大滑坡不仅加大了原本已经存在的经济危机,而且进一步激化了政治斗争。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为了转移群众的注意力,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党派都走上了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的道路。

二 民族纠纷骤然再起与巴尔干国家间关系的紧张

自1989年下半年开始,伴随着政治经济危机的发展,东南欧的民族纠纷和民族矛盾再次显露出来,冲突事件频频发生。这既涉及一国之内民族之间的问题,也涉及某些跨国界的民族问题。

保加利亚的大批土耳其族人出走事件是东南欧最早发生的跨国家的民族纠纷。这一事件的发生是保加利亚长期对土耳其族实行歧视和同化政策的结果。自1989年5月29日至8月22日,共有36.2万保加利亚的土耳其族人越过边界到土耳其定居。这不仅导致保加利亚同土耳其之间的关系紧张,也引起了保加利亚国内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1989年5月,在自由化趋势日益发展的形势下,保政府宣布开放保土边界。在边界开放后的短短三个月内,大批穆斯林人举家迁入土耳其。30多万难民的涌入给土耳其政府带来许多实际问题。土耳其政府一方面抗议保加利亚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另一方面关闭了土保边境,保土关系骤然紧张起来。

1989年5月美国国会发表了《关于保加利亚当局对土耳其少数民族不人道的行为》的公报,西方国家也纷纷对保施加压力,把这一问题同对保的经济援助联系起来。10月底,土耳其族借欧洲国家在索菲亚举行生态会议之机,举行游行集会,要求享有人权,使事态进一步扩大。12月,保共中央纠正了日夫科夫的错误,改变了对土耳其族的态度,作出《关于纠正对土耳其族居民和穆斯林所犯错误的决定》,放弃了要土耳其族改名换姓的做法,实行尊重土耳其族的利益、风俗、习惯和语言的新政策。1991年2月,保当局决定在国立中小学中设立土语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保全国共有1600所土族学校,“二战”后保当局逐步减少这种学校,后来干脆并入保族学校。1969年土语被宣布为外国语,1974年正式决定停止一切土语教学。现在恢复土语课,保族很反感,又举行集会、游行、绝食,甚至占领学校、堵塞交通以示抗议,迫使议会于1991年3月决定将土语课推迟实行,事态才逐渐平息下来。

在保加利亚大批土族人出走事件之后,1990年底至1991年初又发生了阿尔巴尼亚南部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强行越境前往希腊和南斯拉夫的事件,这也同样引起了阿希关系的紧张。鉴于大批阿尔巴尼亚人涌入对希腊社会的压力不断加大,希腊当局采取了“扫帚行动”,强制驱赶阿尔巴尼亚难民回国。这一纠纷成为冷战后阿希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罗马尼亚,匈牙利族是最大的少数民族,占罗全国人口的7%。1989年罗马尼亚实行多党制后,匈族人成立了自己的政党——匈牙利族民主联盟,并在议会的参众两院中获得席位。长期以来,罗当局对境内匈牙利人实施的某些狭隘的民族主义政策,曾不断导致境内的族际关系紧张。更为严重的是,这一民族问题也是构成罗匈两国关系紧张的部分原因。在历史上,罗匈历来不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国间存在一个现属罗马尼亚和曾属匈牙利的特兰西瓦尼亚(匈称埃尔代伊) 的领土争端,以及在该地区生活的近200万匈牙利族人。1940年8月,德国和意大利根据维也纳仲裁裁决迫使罗马尼亚将特兰西瓦尼亚北部4.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匈牙利。1947年在巴黎签订的《五国和约》废除了上述决定,特兰西瓦尼亚北部重归罗马尼亚。Mirijana Morokvasi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jority and the Minority in a Composed Region——the Case of Vojvodina”, in Andreas Klinke, Ortwen Renn and Jean-Paul Lehners eds. , Ethnic Conflicts and Civil Society--Proposals for a New Era in Eastern Europe, Hants, England: Ashgate Publishing Ltd. , 1997, p.154.但罗匈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是短时间内靠条约或外部推动就会迅速解决的。

塞尔维亚境内的伏伊伏丁那自治省中有不少匈牙利族居民,这一地区在历史上曾归匈牙利,因此,塞尔维亚与匈牙利也出现了摩擦。

三 独立浪潮此起彼伏与南联邦的解体

在政治经济危机加深和政权内部斗争激烈的条件下,民族主义势力抬头。它的一个表现是跨国界的民族要求联合,建立更大的单一民族国家。这不仅引起国内的族际冲突,而且导致相关国家的关系紧张。民族主义的另一个也是更为突出的表现是,一国内的不同民族集聚区纷纷要求独立,从而引发了新的独立浪潮和族际冲突。在民族独立的浪潮中首当其冲的是民族结构复杂的南斯拉夫,独立浪潮直接导致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

当时南斯拉夫联邦的主要民族矛盾是塞尔维亚族同克罗地亚族、塞尔维亚族同斯洛文尼亚族以及塞尔维亚族同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之间的矛盾。首先,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是南联邦中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共和国。斯洛文尼亚独立前人口不足南联邦的10%,面积约占南联邦的8%,但社会产值却占南联邦的20%。斯洛文尼亚每年将社会产值的25%上缴联邦,因此认为自己过多地承担了联邦的义务,因而妨碍了自己的加快发展。脱离南联邦的情绪不断累积,到1989年9月,斯洛文尼亚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明确提出斯洛文尼亚有脱离南联邦的自决权。同样,克罗地亚也认为塞尔维亚在许多地方遏制了自己的权利,因此,该共和国不断向联邦施加压力。其次,当时的科索沃自治省中一些人提出建立共和国,以平息其中阿尔巴尼亚族的不满;他们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平等对待,塞尔维亚族则认为这样会威胁到塞尔维亚族的权利。

1990年1月,南共联盟在第14次代表(非常) 大会上公开分裂。党的分裂加速了联邦解体的过程。最早提出脱离南斯拉夫联邦的是斯洛文尼亚。1990年4月,斯洛文尼亚举行首次多党议会选举,民主反对派“德莫斯”获胜。12月23日斯洛文尼亚就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88%以上的居民投票赞成独立。1991年6月25日斯议会通过《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独立和主权的基本宪章》,并正式宣布独立。当时,南人民军曾试图武装干涉,但在欧共体的调解下,南人民军于10月25日全部撤离。1991年12月23日,新的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宪法被议会通过。1992年1月15日,德国等西方国家首先宣布承认斯洛文尼亚共和国。1992年5月22日,斯洛文尼亚加入联合国。从此,斯洛文尼亚的独立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确认。1992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发表独立宣言;6月26日,斯洛文尼亚举行独立仪式;6月27日,南联邦军队与斯洛文尼亚军队爆发冲突。此后直到7月初各地不断地有零星的战斗。7月7日,南斯拉夫联邦和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双方在欧洲共同体的调停下达成停火协议。南斯拉夫联邦军队从斯洛文尼亚撤军,而斯洛文尼亚暂缓三个月独立,双方都遵守了协定。

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本来就水火不容。克罗地亚自1990年起就开始为独立作准备。1990年12月克罗地亚共和国制定宪法,规定克罗地亚拥有自决权和主权。官方语言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改为克罗地亚语,禁止西里尔字母,使用拉丁字母。克罗地亚还创立了克罗地亚警察军。1991年6月19日,克罗地亚实行独立公投,78%的公民认为克罗地亚应该独立。6月25日克罗地亚发表独立宣言后,克罗地亚警察军和留在克罗地亚境内的塞尔维亚族居民零星地发生冲突。9月22日,南斯拉夫联邦军袭击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后演变成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正规军的战争。在战争过程中,克境内的塞族集聚区发生了民族清洗运动和武装冲突,从而不得不让联合国维和部队驻扎,以维持和平。直至1998年初,联合国派驻该地区的国际部队撤离,克罗地亚才真正实现了国家独立。

在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独立后不久,波黑议会于1991年10月15日在塞族议员抵制的情况下通过了《关于波黑问题的备忘录》,宣布波黑为民主的独立国家。1992年3月3日,根据全民公决的结果,波黑共和国宣布独立。波黑为实现独立,付出了历时三年多的战争代价。

马其顿是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它在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独立后也要求独立,并幸运地于1992年未经战争而获得独立。但那里种族隔阂严重,独立后民族冲突不断。马其顿人不仅与最大少数民族塞族人经常发生冲突,而且还不断受到阿族和科索沃阿族的武装干扰。在马其顿西部的阿族聚居区,阿族人不断挑衅,1994年阿族在泰托沃市非法设立了阿尔巴尼亚大学,引发了马阿两族的流血冲突。2001年2月,阿族非法武装“民族解放军”发动武装挑衅,导致马其顿严重的安全危机。

早在1991年9月,在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独立后,塞尔维亚和黑山就开始着手筹建新南斯拉夫。1992年1月,南联邦主席团、议会和政府领导人以及前南各地区百余个政党的代表签署了《新南斯拉夫公约》,但遭到波黑和马其顿的反对。1992年4月27日,在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正式独立后,南联邦的解体已势不可挡的形势下,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正式成立,并通过了《宪法宣言》。1991年11月20日,马其顿也宣布正式独立,并于1993年4月7日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暂时名称加入联合国。1995年代顿协议签署,波黑政局逐步稳定。1995年11月,代顿协议为波黑制定新宪法,规定波黑的正式名称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1980年5月,铁托逝世。铁托作为南斯拉夫的英雄,具有个人权威,由于他的铁腕政策,南斯拉夫联邦在他统治期间能够保持克制和稳定,但他去世后各共和国的分离倾向不断加强。1981年3~4月,普里什蒂纳大学的阿族大学生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建立独立的科索沃共和国,塞尔维亚当局派军队对科索沃实行临时军事管制。这导致科索沃的塞族同阿族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常常酿成流血冲突。塞尔维亚人认为,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圣地,是塞族文明的摇篮,出于历史的原因和民族的感情,塞尔维亚不能放弃科索沃。1987年米洛舍维奇访问科索沃时,呼吁当地塞族居民不要因为生活困难而离开这块土地。但在这一地区占人口少数的塞族人日益感到孤立和受到排斥,阿族人则努力争取政治上的支配地位,民族矛盾不断加剧。1988年,6000多名居住在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人和黑山人指责阿族人对他们进行骚扰,并举行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要求废除宪法,取消科索沃的自治地位。1989年,米洛舍维奇被派到科索沃省工作,他对民族分离主义分子采取强硬措施,同时,由于塞尔维亚族在科索沃是少数民族,他更加注意保护他们。1989年2月阿族煤矿工人举行大罢工,塞当局在科索沃实行戒严并逮捕罢工领导人。随后塞尔维亚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收回”了科索沃自治省的宪法权力。科索沃再次发生大规模游行,并与军队发生冲突,22名示威者和两名军人在冲突中死亡。由于塞族的“大塞尔维亚主义”,阿族人在南斯拉夫联邦内部建立科索沃共和国的希望破灭了,塞、阿两族之间的对抗情绪越来越激烈,骚乱越来越严重。南斯拉夫当局向科索沃派驻军队、警察,并在科索沃实行宵禁。但此举并未消灭阿族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使塞、阿两族之间的冲突日益升级,矛盾日益恶化了。1991年6月,在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发表独立宣言的同时,科索沃地区的阿族议会代表也发表了宣言,宣布“科索沃共和国”成立。塞尔维亚当局视其为非法并宣布解散科索沃议会,引起阿族人的总罢工。1990年9月塞尔维亚通过新宪法,修改了1974年的宪法,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把科索沃改名为“科索沃和梅托希亚”,或简称“科斯梅特”,但阿族人仍称该地区为科索沃。宪法明确科索沃省仍然是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部分,仍然直接参加联邦的决策,在国防、内务、司法、计划等七个方面的决策要通过塞尔维亚共和国。阿族人的学校被取消,阿族人的组织机构,包括新闻机构都被取缔。阿族人同警方发生了暴力冲突和枪战,20多人死亡,许多人被捕。1991年3月塞尔维亚议会“收回”科索沃议会的职权,同年9月30日,阿族人就科索沃主权和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后,于1992年5月举行“大选”,鲁戈瓦当选为“科索沃共和国总统”。1994年,阿尔巴尼亚族的民族主义分子组建了科索沃解放军。1999年2月6日,迫于美国和北约的强大压力,塞尔维亚共和国和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代表在法国朗布依埃举行和平会谈。3月18日,阿尔巴尼亚族代表签署了和平协议,而塞尔维亚代表拒绝签字。北约于3月19日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但塞尔维亚仍然拒绝回应。3月24日,北约对南联盟实行空中打击。

南联盟成立后,在塞尔维亚和黑山这两个主体共和国之间,矛盾不断发生,民族主义者不断发出要求解散联盟的呼声,联盟的稳固性遭到挑战。更为复杂的是,在已获独立的国家内,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发生,非主体民族集聚的地区要求独立的呼声不断,建立国中之国的势头不断高涨。2003年2月4日,南联盟议会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根据该宪章,两个共和国在2006年2月之后有权通过全民公决确定是否独立。2006年5月21日,黑山举行全民公决,参加投票的选民中55.5%支持独立,超过黑山全民公决法案规定的独立标准——55%。2006年6月3日,黑山宣布独立。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解体进程至此基本结束。而科索沃地区自1999年科索沃战争结束以来,就脱离了塞尔维亚的实际管辖,并且成为联合国的保护地,但其主权仍属塞尔维亚共和国所有,其未来状况仍不确定。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单方宣布从塞尔维亚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多民族的南斯拉夫磕磕绊绊地走过40多年,又历经十几年的战争和冲突,终于四分五裂,解体进程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