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欧政治生态论析:冷战后地区冲突的起源和地区稳定机制的建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巴尔干纷争

在一个地区的历史上发生如此频繁而知名的战争,这在世界历史中也是少见的。在欧洲,提到巴尔干,人们总是联想到种族冲突和大国对这个地区的争夺。布热津斯基说:“在欧洲,‘巴尔干’这个词使人联想到种族冲突和大国的地区性争夺。”〔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11页。许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是巴尔干?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它的原因,可以看出,这个地区之所以成为“火药桶”,有它独特的地理、历史、民族和宗教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使这一地区不断发生着分分合合的悲剧。

一 关于巴尔干和东南欧的名称

在提及这一地区时,人们常用巴尔干、东南欧,还有西巴尔干等名称。这里有必要将这几个名称逐一进行解释,这有助于进行下一步的探讨。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位于亚得里亚海、爱琴海和黑海之间。从传统和地理上讲,巴尔干地区原来主要指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六个国家,即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和土耳其的一小部分。自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之后,巴尔干国家增加到11个,它们是: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希腊和土耳其的一小部分。

塞尔维亚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是内陆国,面积为8.8万平方公里,人口1015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塞尔维亚是南斯拉夫联邦的一部分。冷战结束后,在这块土地上发生了多次冲突和战争,其中的一些共和国纷纷从南联邦脱离,南联邦不复存在。塞尔维亚共和国的民族包括:塞尔维亚族、阿尔巴尼亚族、匈牙利族、穆斯林族、罗姆人、克罗地亚族、斯洛伐克族、保加利亚族和罗马尼亚族等。主要宗教信仰是东正教,其他宗教有伊斯兰教和天主教。

黑山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面积为1.3812万平方公里,人口67.218万。民族包括:黑山族、塞尔维亚族、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族、克罗地亚族和罗姆人。宗教信仰为东正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2006年6月3日,黑山正式成为独立主权国家。

马其顿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是内陆国,面积为2.5713万平方公里,人口203.4万。民族包括:马其顿族、阿尔巴尼亚族、土耳其族、罗姆人和塞尔维亚族。宗教信仰为东正教和伊斯兰教。1991年11月20日,马其顿从南联邦中脱离出来,宣布独立,1993年4月7日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暂用名加入联合国。

克罗地亚共和国位于地中海和巴尔干半岛潘诺尼亚平原的交界处,面积为5.6538万平方公里,人口449.2万。主要民族为克罗地亚族,其他民族包括:穆斯林族、匈牙利族、意大利族、阿尔巴尼亚族、日耳曼族、罗姆人、捷克族,宗教信仰为天主教和东正教。1991年脱离南联邦宣布独立。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北端,面积为2.0273万平方公里,人口198.8万。民族包括:斯洛文尼亚族、匈牙利族、意大利族等。主要宗教信仰为天主教。1991年6月25日脱离南联邦独立。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位于巴尔干半岛中西部,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人口384万。民族包括:波斯尼亚人族(原南联邦的穆斯林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宗教包括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1992年5月22日,波黑加入联合国。

罗马尼亚位于巴尔干半岛东北部,面积为23.8391万平方公里,人口2147万。民族包括:罗马尼亚族、匈牙利族、罗姆人、日耳曼族、乌克兰族、俄罗斯族、塞尔维亚族、斯洛伐克族、土耳其族和鞑靼人。宗教为东正教、罗马天主教和新教。

保加利亚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东南部,面积为11.1001万平方公里,人口756.37万。民族包括:保加利亚族、土耳其族、罗姆人、马其顿族和亚美尼亚族等。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西部,面积为2.87万平方公里,人口319.4万。民族包括:阿尔巴尼亚族、希腊族、马其顿族。宗教为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

希腊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最南端,面积为13.1957万平方公里,人口1131万。民族包括:希腊族、穆斯林族等。宗教为东正教。

土耳其共和国的领土97%位于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3%位于欧洲的巴尔干半岛,面积为78.36万平方公里,人口7256万。民族包括:土耳其族、库尔德族。宗教主要为伊斯兰教。

本书主要论述冷战时期巴尔干地区曾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几个国家。而事实上,从来也都无法回避希腊和土耳其,因为它们也是巴尔干纷争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腊被德国、意大利和保加利亚占领,生灵涂炭,人民遭受了数次蹂躏。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时,希腊国内又爆发内战,其中一方是得到英美支持的希腊政府军,另一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抵抗德国的希腊共产党武装。由于南斯拉夫与苏联决裂导致亲铁托的希腊共产党与铁托划清界限,共产党内部肃清“铁托主义分子”,从而使共产党军队人心涣散,1949年以希腊共产党武装的失败而使希腊内战落下帷幕。世界大战和内战把希腊变成了一片废墟,美国为防止苏联对希腊的控制,积极援助希腊,使希腊成为西方阵营的一分子。土耳其国土横跨欧亚,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曾经的大帝国,成为各方争取的重要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认为,土耳其如果参战会使整个巴尔干地区陷入更大的混乱和灾难,因此极力劝说其中立,中立的土耳其为其今后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防止苏联对其的控制,美国同样对其加大了援助的力度,并同西欧一起促使它加入了北约。但是,由于其北面是原属于苏联的中亚国家,东面也是原属于苏联的外高加索国家,因此不论在冷战期间,还是在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后,土耳其的地缘战略意义都非常重大。美国著名学者布热津斯基曾提出要稳定土耳其,因为土耳其稳定着黑海地区,控制着从黑海去地中海的通道。土耳其如不稳定,可能将在南巴尔干引起更严重的暴力冲突,使俄罗斯更容易控制新独立的高加索国家。所以,希腊和土耳其历来是大国争夺的对象。随着土耳其加入北约和希腊成为欧共体(及后来的欧盟) 的一员,在它们领土上的大规模的冲突逐渐减少。冷战结束后,希腊和土耳其以外的巴尔干国家随着苏联的解体也逐步分崩离析,因此,本书讨论的巴尔干地区以属于原社会主义阵营的东南欧国家为主,而不讨论希腊和土耳其。

东南欧的名称几乎与巴尔干相同,它与原东欧的概念是相联系的。在传统的国际政治经济理论中所说的东欧是指苏联和“二战”后在欧洲新建立的八个社会主义国家。1989年东欧政局发生剧变后,处于中东欧地区的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在政治经济制度转轨方面相对平稳和顺利,并较快地与西方(特别是与欧盟) 建立了较紧密的政治经济关系。地处东欧南部的国家,有的正在发生国内冲突,如前南的一些国家;有的则因经济落后、权力斗争激烈而处于社会不稳定状态,如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等。这些国家在转轨过程中步履艰难,经济持续下滑,从而在原东欧形成了两个发展速度和发展状况明显不同的地区。这种状况反映在国际文献中,就是人们日益较多地采用的“中东欧”和“东南欧”这两个名称。东南欧这个名称主要是相对于中东欧来说的,它主要指:阿尔巴尼亚、波黑、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和罗马尼亚。此外,东南欧与中东欧在文化和宗教上也有较大的区别。公元8~10世纪,波兰、匈牙利、捷克、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民族,按拉丁仪式接受基督教并使用拉丁文字,它们成为西方文明的一部分,克罗地亚及其海港城市杜布罗夫尼克是它的东南边缘。刘祖熙:《中东欧国家“回归欧洲”的历史思考》,《西伯利亚研究》1999年第1期。与此同时,罗斯(即后来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黑山、马其顿等斯拉夫民族和罗马尼亚则在10世纪时按希腊仪式接受东正教,使用基里尔字母,成为拜占庭文明的一部分。其中,罗马尼亚有些特殊,虽然接受东正教,却使用拉丁字母。阿尔巴尼亚人和波黑的部分斯拉夫人放弃基督教、皈依伊斯兰教而成为伊斯兰文明的一部分。马细谱:《巴尔干纷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5页。

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欧盟开始认真考虑巴尔干地区的稳定,明确提出东南欧国家与中东欧国家一样都可以加入欧盟。《东南欧稳定公约》提出西巴尔干国家,即克罗地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后分开)、波黑在政治、经济上进行改革,为此,欧盟为西巴尔干国家设计了一系列战略措施,为把西巴尔干国家最终纳入欧盟框架内铺平道路。

二 “火药桶”的由来

巴尔干成为“火药桶”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数不胜数,在浏览了大部分这方面的叙述之后,笔者认同并在这些叙述的基础上大致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 地理位置

据称,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曾把危机四伏的巴尔干称之为“火药桶”。后来,这个地区确实冲突不断,“火药桶”这个称号也就被普遍地使用了。说到巴尔干之所以成为“火药桶”,首先应从它的地理位置说起。巴尔干位于南欧的东部、欧亚两大洲的接壤处,东临黑海,西濒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东南隔黑海与亚洲相望,北以多瑙河、萨瓦河为界,西至里雅斯特,扼黑海、地中海的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与欧洲大陆相接处十分宽阔,没有高山阻隔,交通十分便利。“它是中欧与近东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卢布尔雅那大门’的地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控制了这一地区,往北有两条大道可通奥地利;往东北可通匈牙利;往东南可通克罗地亚首府萨格勒布,并沿萨瓦河和萨格勒布至贝尔格莱德的铁路和公路奔袭塞尔维亚。”王逸舟:《单极世界的阴霾——科索沃危机的警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284~285页。同时,巴尔干半岛还有丰富的资源,矿产有铜、汞、铬、铅、锌、石油以及铁、煤等。

它的地理位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处于欧、亚、非三大陆之间,是欧洲和亚洲联系的陆桥。巴尔干地区虽然处处皆山,但从古至今,它没有成为外族进入该地区的障碍,反而是众多民族进入的必经之路。古代的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欧洲十字军、奥斯曼帝国都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向欧洲和亚洲扩张,更不用说多次战争都发生在这块土地上了,这里是列强的逐鹿之所。“传统的巴尔干代表争夺欧洲主导权的斗争中的一个潜在的地缘政治目标。欧亚大陆的巴尔干在地缘政治上也是重要的,因为它们将控制一个必将出现的旨在更直接地连接欧亚大陆东西最富裕最勤劳的两端的运输网。从安全和历史野心的角度来看,它至少对三个与它直接接壤的较强大的邻国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有重要意义。”〔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12页。

公元1世纪以来,许多外来部落开始进入巴尔干半岛,这个地区的民族和宗教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奥斯曼帝国统治巴尔干半岛的五个多世纪里,大力推行移民政策和伊斯兰化运动,使巴尔干西部的阿尔巴尼亚、科索沃、西马其顿和波斯尼亚等地民族成分发生重大变化,这也是现在这几个地区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和冲突的直接根源。

大国也不断对巴尔干事务进行干预,人为制造各国之间的分裂和冲突,为便于统治而有计划地改变当地民族成分,以确保其在这一地区的存在和影响。沙俄、奥匈帝国、英国、德国等列强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力争占领战略要地巴尔干,为此相互斗争与勾结,甚至不惜发动战争以强行划定边界。

(二) 民族因素

巴尔干半岛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在相对较小的面积上,居住着众多的人口马细谱:《南斯拉夫兴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19页。;同时,这里人口的构成非常复杂,居住着希腊人、黑山人、罗马尼亚人、阿尔巴尼亚人、土耳其人以及穆斯林人和吉普赛人等。根据2002年的资料,在保加利亚820多万的人口中,保加利亚族占85.8%,其他还有土耳其人、俄罗斯人、亚美尼亚人、卡拉卡昌人、鞑靼人、犹太人、吉普赛人、加加乌兹人、希腊族和罗马尼亚族等。罗马尼亚除了主体民族罗马尼亚人以外,还有匈牙利人、德意志人、吉普赛人、犹太人、乌克兰人、鲁特伊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俄罗斯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鞑靼人、土耳其人、保加利亚人等。阿尔巴尼亚包括阿尔巴尼亚人、希腊人、马其顿人、黑山人、瓦拉几亚人和吉普赛人。马细谱:《巴尔干纷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7页。塞尔维亚更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且不说原来的南斯拉夫联邦,就是现在的塞尔维亚共和国,塞尔维亚族人占65%,其他的民族包括:阿尔巴尼亚族、匈牙利族、罗姆人、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等。可以说,在巴尔干这个总面积只有50多万平方公里的半岛上,各个国家的民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巴尔干半岛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较早的发祥地之一。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伊里利亚人被认为是巴尔干半岛上的原始居民。从公元168年被罗马人征服开始,先后受到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公元14世纪,奥斯曼帝国入侵巴尔干,阿尔巴尼亚公国和巴尔干半岛上的其他中世纪古国分裂为斯库台(阿尔巴尼亚)、雅尼纳(希腊)、马腊斯蒂尔(马其顿) 和科索沃四个小的公国。到20世纪初,巴尔干各国相继独立。阿尔巴尼亚族被多条国境线划分在国土毗连的不同国家之中,形成了跨国民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阿尔巴尼亚形成了现在的版图,许多民族同胞留在了国境之外。阿尔巴尼亚现有人口近350万,而生活在巴尔干其他邻国的阿尔巴尼亚人大约也有相同的数目。其中在南斯拉夫有近200万阿尔巴尼亚人,主要生活在科索沃以及黑山南部;在马其顿有50万~60万阿尔巴尼亚人,主要生活在马其顿西部;希腊有8万~10万阿尔巴尼亚人,主要生活在希腊西北部,其余阿尔巴尼亚人散居在巴尔干半岛的其他国家。1912年,阿尔巴尼亚摆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宣布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占领了南斯拉夫的科索沃,占领军将该地的大部分和马其顿西部的五个县给了阿尔巴尼亚,成立了大阿尔巴尼亚王国。阿尔巴尼亚的索古王朝成了意大利的傀儡保护国。

公元1世纪初,罗马尼亚人的祖先达契亚人就建立了国家。公元101~106年,达契亚被罗马帝国征服,开始受到罗马文化的影响,后经过民族迁徙,与一部分斯拉夫人融合。14世纪罗马尼亚人建立了瓦拉几亚国,1526年后,罗马尼亚的两个公国臣属奥斯曼帝国。1859年罗马尼亚的两个公国合并,1861年统一成为罗马尼亚民族国家。

斯拉夫人分为三大支系:“东部斯拉夫人”主要是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西部斯拉夫人”主要是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和索布人;“南部斯拉夫人”主要是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和保加利亚人。斯拉夫人的宗教信仰主要分为:信仰东正教的有俄罗斯人、大部分乌克兰人、少数白俄罗斯人、塞尔维亚人和马其顿人;信仰天主教的包括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斯洛维尼亚人、少数乌克兰人和大部分白俄罗斯人。东正教教徒使用西里尔字母,而天主教教徒使用拉丁字母。

在公元前1万年前后,斯拉夫人的原始居住地是亚洲西部以及欧亚大陆桥一带,公元前3世纪或2世纪期间移居到欧洲东部某些地区。公元5~6世纪时,日耳曼人向西移动,也引起斯拉夫人的大迁徙。斯拉夫人向西进入奥得河和易北—萨勒河之间的地区,向南进入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匈牙利和巴尔干地区,向北沿着第聂伯河上游迁移。从公元6世纪开始,斯拉夫人向拜占庭帝国的巴尔干属地迁移;至7世纪,南部斯拉夫人已在巴尔干半岛定居。他们深受拜占庭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宗教的影响。公元9~10世纪,从拜占庭那里接受基督教。

公元7~12世纪,各斯拉夫民族先后建立国家。623年西部斯拉夫建立萨摩公国,这是最早的斯拉夫国家。830年,大摩拉维亚国建立。10世纪初捷克公国建立;965年波兰王国建立。东斯拉夫人于9世纪末建立基辅罗斯。南部斯拉夫人于681年建立了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

南部斯拉夫人大批到巴尔干地区定居,其中斯洛文尼亚人在阿尔卑斯山的东部、萨瓦河和德拉瓦河上游地区定居;克罗地亚人在巴尔干半岛的西部定居;塞尔维亚人在巴尔干半岛的中部定居。

公元9世纪和10世纪,塞尔维亚人和黑山人先后成立公国。14世纪,在塞尔维亚公国的杜尚王朝时期,黑山成为该王朝的一部分。杜尚死后,国家分裂。1878年,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达400多年的塞尔维亚人不堪忍受土耳其人的统治,大批外迁。

杜尚王朝时期,国势强盛,杜尚大帝不断扩张。领土范围包括今阿尔巴尼亚、希腊的大部分,其领土从多瑙河一直到达爱琴海。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黑山被划作边境省。1516~1851年黑山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

斯洛文尼亚的领土边界在15世纪固定下来,直到19世纪中叶才发生改变。伦巴地人于568年攻入意大利以后,斯拉夫部落和阿瓦尔人开始在西潘诺尼亚平原和阿尔卑斯山东部一带活动。到7世纪末,在这个区域的斯拉夫人都处在阿瓦尔人的统治下。623~658年,易北河下游和卡拉凡克山脉之间的斯拉夫部落在萨莫大公的领导下建立了他们的第一个国家。这个大公国在萨莫死后崩溃了,但一个名为卡兰塔尼亚的公国仍保存在今天的卡林提亚地区,7世纪中叶,它发展成为第一个斯洛文尼亚人的国家。8世纪中叶,斯洛文尼亚人不得不接受法兰克人的统治并信奉了基督教。13世纪,斯洛文尼亚地区并入波西米亚鄂图卡的斯拉夫帝国,1278年鄂图卡失败后,斯洛文尼亚地区归属哈布斯堡王朝。

克罗地亚人在9世纪建立了自己的国家。11世纪末,克罗地亚发生王位继承问题,匈牙利国王趁机吞并了克罗地亚。匈牙利人被土耳其人打败后,克罗地亚归奥地利统治。拿破仑战胜奥地利后,克罗地亚同斯洛文尼亚一起并入法兰西帝国的伊利里亚行省。拿破仑失败后,斯洛文尼亚归奥地利统治,克罗地亚归匈牙利统治。1868年,匈牙利和克罗地亚缔结协议,承认克罗地亚是一个拥有特定领土的行使政权的国家。

保加利亚人的祖先是古保加尔人,而古保加尔人属于古突厥人。一部分古突厥联盟到达今天的保加利亚东北部,与迁徙至这一地区的斯拉夫人逐渐融合,于681年建立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893~927年在位的西美昂可汗在战争中连连打败拜占庭军队,把保加利亚的领土扩张到加里波利半岛和希腊南部的科林斯地峡。924年,与拜占庭结盟的塞尔维亚帝国也被征服。之后,西美昂废弃了原来所用的“克尼亚兹”称号,自封为“保加利亚人和希腊人之恺撒”,或称“沙皇”。大约也是在这一时期,保加尔人完全斯拉夫化,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保加利亚人。西美昂死后,保加利亚帝国的大部分土地被拜占庭收回,部分土地归塞尔维亚。1018年,第一保加利亚帝国被拜占庭皇帝巴西尔二世灭亡。1185年秋天,保加利亚贵族伊凡·阿森和彼得·阿森兄弟发动暴动,经过两年多的战争,拜占庭皇帝伊萨克·安吉洛斯被迫承认保加利亚的独立,这就是第二保加利亚王国。1204年十字军灭掉拜占庭之后,保加利亚借机吞并色雷斯和马其顿,并在1230年占领伊庇鲁斯专制国,其疆土极其庞大,成为巴尔干半岛最强大的国家。拜占庭复国之后,新兴的塞尔维亚帝国对巴尔干发动了一系列进攻,保加利亚不得不与拜占庭结盟抵挡塞尔维亚人的进攻。14世纪中期,保加利亚已经丧失了马其顿和多布罗加,剩下的国土又被伊凡·亚历山大沙皇分为特尔诺沃王国和维丁王国两个国家,国家实力大为削弱。1396年保加利亚陷于土耳其的统治之下。1870年成立独立于君士坦丁堡总主教区的保加利亚教会。1876年保加利亚发动反对奥斯曼帝国的武装起义。1878年,北部保加利亚成为独立的公国。1885年保加利亚南北两部统一。后来保加利亚在历次战争中,领土几经变化,今日保加利亚的疆界是根据1947年巴黎和约确定的。

在南部斯拉夫的马其顿地区,马其顿受拜占庭统治。公元9~10世纪,马其顿属于第一保加利亚王国。976~1018年曾建立马其顿国家,但此后又属拜占庭,1186年建立的第二保加利亚王国曾占领马其顿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后又成为塞尔维亚的一部分。

14世纪中期,当奥斯曼帝国入侵巴尔干半岛的时候,穆斯林居民便开始大量涌入,聚居于今天的阿尔巴尼亚、波黑、科索沃、马其顿和保加利亚等地。

奥斯曼帝国的入侵造成了民族的大迁徙,造成不同民族的杂居和民族分界线的错综复杂。从1459年开始,受拜占庭文化影响的塞尔维亚开始受到土耳其人的统治,长达400多年。许多当地的巴尔干人由于战乱死亡或逃亡国外,塞尔维亚人不堪土耳其人的残暴统治,大批外迁。“16世纪他们西迁到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斯拉沃尼亚的‘边屯区’,被奥地利当局招募为‘边屯民’。1690年科索沃佩奇大主教阿尔塞尼耶三世带领三四万户塞尔维亚人,渡过多瑙河,在伏伊伏丁那定居。土耳其则鼓励已经皈依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迁入科索沃。”赵乃斌、汪丽敏主编《南斯拉夫的变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第4页。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使得原本在这一地区生活的各民族迁徙频繁,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民族地理分布。“经常是一个民族和另一个民族交错生活在一起,甚至某些民族的迁移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其发祥地已经成为其他民族世代生活的地方,比如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即起源于科索沃,而自从阿尔巴尼亚人跟随土耳其人来到这个地方后就定居下来直到现在。”王联主编《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76页。

18世纪,巴尔干各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开始进行反抗奥斯曼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些国家获得了独立。但是,当时的国际环境出现了变化,众多列强开始与奥斯曼帝国抗衡,都想瓜分巴尔干这块“肥肉”。因此,在巴尔干半岛上不断发生战争,战争各方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列强的支持和鼓动下,巴尔干各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战争的结果是,边界划分频繁,民族关系更加复杂,民族仇恨越发强烈。例如,1878年3月签订的《圣斯特法诺条约》,俄国为了获得更大的势力范围,意欲帮助保加利亚人建立一个“大保加利亚”,其疆域北起多瑙河,南至爱琴海,东到黑海,西至亚得里亚海。它把整个马其顿、塞尔维亚东南部和阿尔巴尼亚的一小部分都包括进去,被称为“圣斯特法诺保加利亚”,总面积达16.7万平方公里,比今日的保加利亚多出一半的领土。但是,德、奥、英、法等列强不可能同意这样的安排,《圣斯特法诺条约》仅维持了三个月,就提出重新划分版图,于是《柏林条约》诞生了。结果是,“圣斯特法诺保加利亚”被分为五个部分:保加利亚公国实行自治;东鲁梅利亚省半自治,仍属奥斯曼帝国;马其顿和东色雷斯,属奥斯曼帝国统治;“保加利亚波莫拉维亚”划归塞尔维亚;北多布罗查划归罗马尼亚。这对保加利亚当然是沉重的打击,“大保加利亚”梦破碎,保加利亚对此耿耿于怀,在以后的历次战争中,它时刻不忘恢复曾经的大国版图。

塞尔维亚人长期把黑山人称为居住在深山老林中的塞尔维亚人,而把马其顿人视为南方的塞尔维亚人。此外,克罗地亚人也习惯把斯洛文尼亚人看做是居住在阿尔卑斯山区的克罗地亚人;波黑境内的穆斯林一直被称为信奉伊斯兰教的塞尔维亚人或信奉伊斯兰教的克罗地亚人,1948年在全国人口登记时被界定为“身份不明的穆斯林”, 1953年改为“民族身份不明的南斯拉夫人”, 1961年又被称为人类学上的穆斯林,直至1971年才最终被承认为民族学上的穆斯林,也就是穆斯林终于成为一个民族。金重远:《巴尔干:历史与现实》,《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了塞尔维亚,而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则在奥匈帝国的统治之下。为了抵御土耳其人向中部继续扩张,奥匈帝国在克罗地亚境内的斯拉沃尼亚建立了“边屯区”。16世纪30年代以后,受奥斯曼帝国压迫的塞尔维亚人和其他民族向边屯区逃亡,被安置在这里。1878年当塞尔维亚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时,克罗地亚仍处在分裂状态,一部分在奥匈帝国的统治之下。奥匈帝国的统治者们为了不让南部斯拉夫人建立统一的斯拉夫国家的愿望实现,“鼓动受鄙夷的塞尔维亚少数民族反对歧视他们的克罗地亚人”,“对塞尔维亚东正教教会做出让步;以塞尔维亚人而不以克罗地亚人填补低级行政职务的缺额”,“引导克罗地亚人把民族敌意的矛头大都对准塞尔维亚人而不是对准他们的匈牙利主子,这是扼杀新生的南斯拉夫运动的一种有效方法”。〔英〕艾伦·帕尔默:《夹缝中的六国——维也纳会议以来的中东欧历史》,于亚伦、王守义、王爵鸾、冯世则、张蓉燕、赵振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125页。

塞尔维亚人与阿尔巴尼亚人的争端主要源于科索沃。12世纪时,科索沃已经成为塞尔维亚公国的组成部分,科索沃的普里兹伦曾是杜尚王朝和乌洛什王朝时期的首都。1389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入侵巴尔干半岛的过程中,在科索沃与塞尔维亚军队打了一场著名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塞尔维亚被打败,但他们英勇抗击侵略的精神一直为后人传颂,因而,科索沃是塞尔维亚人无法割舍的一块土地。科索沃战役后,塞尔维亚公国被占领,土耳其人推行伊斯兰化,导致大批塞尔维亚人逃亡,1690年开始,塞尔维亚东正教大主教两次率领塞尔维亚人迁出科索沃。与此同时,已被伊斯兰化的阿尔巴尼亚人涌入科索沃及其他塞尔维亚地区。塞尔维亚人始终把科索沃视作自己民族的发源地,而阿尔巴尼亚人则把它看做自己国家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科索沃阿族问题上,南斯拉夫联邦与阿尔巴尼亚形成严重分歧。科索沃的大多数居民是阿尔巴尼亚族,所以与阿尔巴尼亚联合的呼声很高。他们称南斯拉夫是占领者,要求他们离开科索沃,并在一些城镇组织了反抗南斯拉夫当局的军事活动。在20世纪60~70年代,阿尔巴尼亚对科索沃阿族的独立主张采取同情但不完全支持的政策。20世纪80年代,开始公开宣传“大阿尔巴尼亚”计划,全力支持跨国的阿尔巴尼亚人与所在国的分裂。阿尔巴尼亚领导人多次声称科索沃属于阿尔巴尼亚,认为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已不可能共处,塞尔维亚人最好离开科索沃。

马其顿共和国中也有阿尔巴尼亚族。冷战以后,马其顿共和国境内的阿族激进分子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开始尖锐起来,他们成立若干政党,秘密组织非法武装,目标是逐步实现阿族聚居的西部地区的独立,与科索沃的阿族一起建立“大阿尔巴尼亚”。2001年1月22日,科索沃阿族极端分子进入马其顿境内,与“马其顿阿族解放军”里应外合,向马其顿边防军及警察发动袭击。虽然局势被控制住,但马其顿境内的阿族始终是一个难解的问题。

(三) 宗教因素

依据宗教心理学对宗教冲突根源的解读,宗教是基于信仰的文化,信仰主体将信仰对象放置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由此产生强烈的心理定势,并带有明显的排他性。一旦信仰主体认为自身的宗教文化受到外来因素的破坏,就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章远:《西方学界对宗教因素与地区冲突议题的研究综述——以科索沃宗教冲突研究为例》, http://www.cssn.cn/news/157418.htm。转引自龚学增《宗教纷争与国际地区冲突》,《中国宗教》1999年第3期。

从巴尔干半岛各民族的发展看,宗教对民族意识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054年,巴尔干半岛上的罗马教会正式分裂,西半部受罗马天主教教会影响,东半部属于东正教教会的势力范围。奥斯曼帝国的入侵带来了伊斯兰教,从此,这三个宗教成为巴尔干半岛上主要的宗教,也成为各民族冲突的重要因素之一。克罗地亚人曾受法兰克王国的影响,皈依基督教,接受拉丁文化,此后一直受奥匈帝国统治,罗马天主教是这里的主要宗教;居住在巴尔干中部地区的塞尔维亚人受到拜占庭帝国的统治,9世纪,拜占庭皇帝派遣基里尔和梅托迪兄弟传播基督教,大部分南部斯拉夫人皈依了东正教。而在波斯尼亚的南部斯拉夫人在土耳其人占领后,由于受到宗教压迫而改信伊斯兰教,成为穆斯林斯拉夫人。在这一地区,宗教历来是民族不和的重要因素,统治者利用各民族宗教信仰的不同挑起事端,把自己的宗教凌驾于其他宗教之上,不承认其他民族的存在。阿尔巴尼亚7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它也是欧洲最大的伊斯兰教国家;保加利亚人中有98%的人信奉东正教,其境内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土耳其族。罗马尼亚人是从拜占庭和保加利亚斯拉夫人那里接受基督教的,教徒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阿尔巴尼亚人中除70%信奉伊斯兰教之外,20%信奉希腊东正教,10%信奉罗马天主教。波黑的情况尤为典型:境内信奉不同宗教的不同民族混居,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约150万,占该共和国总人口的31.3%,信奉天主教的克罗地亚人约80万,占17.7%,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人最多,约200万,占43.7%。公元7世纪,斯拉夫人到达波斯尼亚。一部分人受塞尔维亚影响接受了东正教,另一部分人受奥地利、匈牙利和克罗地亚的影响接受了天主教。15世纪奥斯曼帝国占领这一地区后,不仅大量移民,更重要的是通过传播伊斯兰教同化当地的居民,而且如果信奉伊斯兰教就能得到许多优惠和特权,这样,使部分斯拉夫人改信伊斯兰教。而到奥匈帝国统治时期,当权者推行天主教,排挤其他宗教,穆斯林的地位一落千丈。“尽管都是斯拉夫人,但巴尔干各民族之间冲突的外在表现就是宗教冲突。信奉天主教的克罗地亚人自视甚高,自称是欧洲人,并把他们的同胞塞尔维亚人和马其顿人说成是巴尔干人。塞尔维亚人则保持了作为东正教教徒的尊严,不仅顶住了天主教的诱惑,而且还大力排斥伊斯兰教。”金重远:《巴尔干:历史与现实》,《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穆斯林的地位跌宕起伏,时而被承认为一个民族,时而又不被承认。在保加利亚和马其顿的穆斯林,同样被认为是被伊斯兰化的斯拉夫人而没有被认为是独立的民族。他们在夹缝中生活,直到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面临政治经济危机、民族主义浪潮席卷巴尔干时,他们才向外寻求援助,纷纷提出建立独立的穆斯林国家。

公元2世纪,阿尔巴尼亚国土被罗马帝国占领,逐渐受罗马文化的影响,一些地区接受基督教。395年,阿尔巴尼亚被划归东罗马帝国。1077年罗马教皇格列高里七世趁拜占庭帝国政治危机严重之时,在翟齐大公的协助下,在提瓦尔地区建立了天主教大主教区,从而把阿尔巴尼亚北部地区的所有主教都联合起来,阿尔巴尼亚北部地区成为罗马天主教的势力范围。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阿尔巴尼亚(除北部地区外) 又归属君士坦丁堡牧首区(伊斯坦布尔) 所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期间,在国家租税制度方面实行宗教歧视政策,强制推行伊斯兰教,并迫害基督教教徒。“规定凡是伊斯兰教教徒都可进入上层社会;若农民改信伊斯兰教,则可免交某些捐税。”晓明主编《南联盟拉响空袭警报》,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第8页。到17世纪中叶,绝大多数阿尔巴尼亚人信奉了伊斯兰教,在各地建有清真寺和宗教学校。19世纪下半叶,土耳其统治者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把阿尔巴尼亚民族分为三种信仰不同宗教的民族:阿尔巴尼亚穆斯林为奥斯曼民族,东正教居民为希腊民族,天主教居民为拉丁民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统治时期,阿尔巴尼亚宣称是无神论国家,国内禁止宗教信仰。东欧剧变后,阿尔巴尼亚成立共和国,宣布宗教信仰自由。现在,阿尔巴尼亚65%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20%信奉东正教,13%信奉天主教(详见表1-1)。

表1-1 东南欧国家的民族构成和宗教信仰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网上资料综合而成。

这里重点提出穆斯林的问题,它既是一个民族问题,又与宗教密切相关。奥斯曼帝国在征服大片欧洲土地的同时,大力推行移民政策和伊斯兰化运动。受影响最深的是巴尔干西部的阿尔巴尼亚、科索沃、西马其顿和波斯尼亚等地。

伴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占领,一些土耳其人涌入巴尔干。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这些移民在巴尔干总人口中约占2% ~3%。波黑的原始居民是南部斯拉夫人。在拜占庭帝国的长期影响下,一部分居民信奉了东正教,使用基里尔字母,成为塞尔维亚族;另一部分居民受奥匈帝国影响,接受了罗马天主教,使用拉丁字母,成为克罗地亚族。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波黑后,这里的不少居民皈依了伊斯兰教,仍使用斯拉夫语,从而出现了穆斯林。按照伊斯兰教的教规,伊斯兰教的信徒可以享有某些特权,如可以减免赋税和在行政部门任职等。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条件要比信仰东正教或天主教的斯拉夫人优越。在奥匈帝国统治波黑的40年(1878~1918年) 里,穆斯林的地位明显下降。奥匈帝国大力推行天主教,排挤和迫害其他宗教信徒。波黑的穆斯林的民族属性既得不到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的支持,也得不到奥匈当局的承认。1918年后,波黑属于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波黑穆斯林的地位上升至第二位,仅次于塞尔维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黑被划入所谓的克罗地亚独立国。天主教徒成为优等民族,波黑境内的塞尔维亚族和穆斯林遭到残酷迫害和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波黑境内穆斯林居民的民族属性仍未被确定,只是一个宗教群体。1971年南联邦承认这部分人为穆斯林族。但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不同意穆斯林享有民族地位,因为这种承认完全是基于宗教信仰的原因,而没有其他的民族特征。他们认为穆斯林是伊斯兰化的斯拉夫人,不能称其是一个民族。

马其顿穆斯林是被伊斯兰化的马其顿斯拉夫人,他们讲马其顿语,信奉伊斯兰教。据统计,到19世纪末,马其顿全境约有40%的居民是穆斯林。他们是从安纳托利亚来的奥斯曼移民(土耳其族)、阿尔巴尼亚人和阿尔巴尼亚穆斯林以及皈依了伊斯兰教的吉普赛人、希腊人、瓦拉几亚人、塞尔维亚人等。马细谱:《巴尔干穆斯林的由来与发展》,《世界民族》1999年第3期。

保加利亚有穆斯林人110万,其中土耳其族人80万、吉普赛人近30万。保加利亚人口学家把土耳其族人又分为保加利亚土耳其人和保加利亚穆斯林。保加利亚穆斯林特指被伊斯兰化的保加利亚斯拉夫人。他们讲保加利亚语,信奉伊斯兰教。

(四) 大国争夺

应该说,这个地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冲突频频的,冲突是近代各大国争夺势力范围的结果。从近代开始各列强对巴尔干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压制他们联合统一和形成国家的愿望,从而导致了巴尔干的民族冲突和宗教矛盾日益复杂。自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以来,“土耳其人一直对巴尔干各族人民管理不利,却长于对党派和民族间纠纷推波助澜。如果他们的敌手是毫无民族观念、劫掠成性的军阀,苏丹们便采取一种简便而并非独创的政策,即挑拨互相猜忌的巴依和邻人们火并,然而往往还要经过多年的流血和厮杀,才能谋得解决的办法”。〔英〕艾伦·帕尔默:《夹缝中的六国——维也纳会议以来的中东欧历史》,于亚伦、王守义、王爵鸾、冯世则、张蓉燕、赵振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46~47页。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夺巴尔干,利用这一地区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挑拨离间,造成民族之间更大的仇恨。

在巴尔干这块土地上发生了多次战争,结果是造成更多的仇恨、对立和分裂。

16世纪中期以后奥斯曼帝国开始衰落,而欧洲国家相继崛起。17世纪中期,威尼斯和匈牙利是奥斯曼帝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而到了18世纪,崛起的俄罗斯帝国与摇摇欲坠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克里米亚和黑山进行了一系列战争。1877~1878年发生了第十次俄土战争。沙皇俄国以拯救受奥斯曼土耳其压迫的斯拉夫兄弟为旗帜,于1877年4月24日正式向土耳其宣战。5月,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宣布共同与俄国对土耳其作战。战争最终以俄国的胜利结束,1878年3月,双方签订了《圣斯特法诺条约》。该条约规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完全独立;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获得自治,但仍归属奥斯曼帝国;成立大保加利亚国,允许俄国势力在保加利亚的存在等。《圣斯特法诺条约》是沙皇俄国事先拟订好的,胁迫奥斯曼帝国接受,但奥斯曼帝国背后的支持者——英国和奥匈帝国则联合对俄国施压,要求修改该条约。在德国首相俾斯麦的调停下,1878年7月签订了《柏林条约》的最终议定书,修改了《圣斯特法诺条约》。《柏林条约》确认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独立,而保加利亚则获得自治权,仍属奥斯曼帝国统治;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由奥匈帝国占领和治理,但仍属于奥斯曼帝国。于是,1881年罗马尼亚独立,1882年塞尔维亚独立,1910年黑山独立;1885年保加利亚与东鲁梅利亚合并,于1908年独立。柏林会议使巴尔干问题更为复杂化。

应该说,1878年的《柏林条约》使巴尔干地区开始成为“火药桶”。正如历史学家萨瓦·佩科夫在《柏林条约和巴尔干》一书中所说:“柏林条约产生了一连串的民族问题,不仅出现了马其顿问题,而且对保加利亚人民和其他巴尔干人民来说,都制造了民族问题。另外,该条约还引发了在此之前业已存在的巴尔干其他一切有争议的问题,并使它们尖锐化。”马细谱:《巴尔干纷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55页。在列强的干预和巴尔干新兴资产阶级对领土欲望的驱使下,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和领土纠纷往往形成军事冲突,甚至导致战争。而每次战争虽然在外来势力的调停和国际条约的约束下暂时解决了,但却又为一场新战争埋下了冲突的伏笔。马细谱:《巴尔干纷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56页。

在这期间,巴尔干国家内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国内市场面临饱和,因此,国内的资产阶级积极推行向外扩张的政策,需要团结起来共同打败土耳其。而觊觎巴尔干这块土地的列强也在寻找机会介入巴尔干问题,以趁机重新划分这一地区的势力范围。1911年,意土战争爆发,使巴尔干地区各民族反对土耳其、争取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1911年3月13日,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经过多次谈判签订了《塞保同盟条约》,提出双方互相保证各自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如果其中一方遭到侵犯,另一方应全力支援。同年5月29日,保加利亚和希腊签署了《希保防御同盟条约》,规定当土耳其攻击缔约国一方领土或者破坏条约或一方根据国际法基本原则所享有的权利时,双方应予以帮助。同年9月,黑山和保加利亚达成共同对土耳其作战的协议。这样就形成了四个巴尔干国家反对土耳其的联盟,称为巴尔干同盟。巴尔干同盟向奥斯曼帝国提出给予马其顿和色雷斯自治权的要求,但遭到拒绝。在沙皇俄国的支持下,1912年10月,黑山对土耳其宣战,希腊、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也相继对土耳其宣战。1913年5月,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土耳其的战败和签订《伦敦和约》而告终。根据这项和约,马其顿被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希腊瓜分,阿尔巴尼亚独立,但受到俄、英、法、德、奥、意六国的监督,爱琴海诸岛问题由德、奥、英、俄四国处理。《伦敦和约》的签署使土耳其几乎丧失了其在欧洲的全部领土。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之后,巴尔干同盟各国因领土分配不均而矛盾激化:保加利亚想独占马其顿;塞尔维亚没有得到亚得里亚海出海口,要求马其顿偿付赔款;希腊企图扩大在马其顿的占领区;罗马尼亚要求从保加利亚获得南多布罗加。

20世纪初,已获得独立的希腊、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等国家的人民,对仍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本民族同胞的解放斗争极为同情,并给予大力支持,因为当时阿尔巴尼亚、马其顿、色雷斯、克里特、爱琴海诸岛屿仍为奥斯曼土耳其统治。1908年克里特人曾要求与希腊合并,因此希腊萌生了恢复过去地跨欧亚两洲的希腊—拜占庭帝国的想法,“大希腊主义”思想由此产生。

保加利亚从来没有忘记“圣斯特法诺保加利亚”的被瓜分,时刻想恢复过去的辉煌,独占马其顿和色雷斯,拥有萨洛尼卡和卡瓦拉等港口,进入爱琴海。Bulgaria, “Shaking Off the Nationalist Heritage? ”in J. F. Brown, Nationalism, Democracy and Security in the Balkans, Dartmouth, 1992, p.112.

科索沃在1170年由塞尔维亚王国占领,但早在公元前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伊利里亚人就已在这里居住。科索沃被土耳其占领期间,许多塞尔维亚人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纷纷逃出这一地区,而阿尔巴尼亚人则迁移到科索沃,成为这里的主要民族。

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大国梦,一旦时机来临,它们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参加不同的利益集团,争取更多的领土。

“东南欧各国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后,纷纷提出领土要求(即巴尔干战争),应该说这是东南欧这个民族混杂地区所建立的民族国家首次发生系列战争。”Ferenc Glatz, Minorities in East-Central Europe, Europa Institut Budapest, Budapest, 1993, pp.13-14.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使阿尔巴尼亚摆脱了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获得了自治。应该说这次战争是巴尔干一些国家为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而进行的反对压迫、争取独立的斗争,但1913年塞尔维亚、黑山、希腊和罗马尼亚一起反对保加利亚挑起的“同盟战争”,却主要是巴尔干同盟内部因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的《伦敦和约》战果分配不均使矛盾激化导致的,而欧洲列强则分别支持巴尔干各国。1919年7月,保加利亚宣布投降。8月10日,主要交战双方签订了《布加勒斯特和约》。保加利亚没有恢复《柏林条约》以前的“圣斯特法诺保加利亚”,反而因此失去了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获得的大部分土地,只得到了西色雷斯地区和皮林马其顿地区,这两处面积23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0万。罗马尼亚则从保加利亚手中得到了南多布罗加。阿尔巴尼亚独立,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人口近80万,但在塞尔维亚和希腊境内仍有不少阿尔巴尼亚人。塞尔维亚得到了新帕扎尔和桑贾克的一部分,包括普里什蒂纳和普里兹伦两市在内的科索沃和梅托希亚;整个马其顿西部和中部地区包括斯科普里、奥赫里德和比托拉等市在内,塞尔维亚的面积由此几乎扩大了一倍。黑山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也获得了新的领土和居民。希腊得到的领土和人口最多:北伊庇鲁斯(包括雅尼那市) 和马其顿南部,包括萨洛尼卡、色雷斯、德拉马、卡瓦拉和爱琴海上的一些岛屿。

这个结果同样引发了各国的不满,由于领土的重新划分,巴尔干各国之间原本存在的矛盾更加激化,这促使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分别依附于各大国而期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巴尔干

两次巴尔干战争使巴尔干半岛的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塞尔维亚通过战争显示了自己的实力,成为巴尔干的一个强国,因而也成为奥匈帝国的眼中钉。奥匈帝国外交大臣巴尔赫托尔特公然声称,决不允许塞尔维亚在亚得里亚海取得一个出海口,并决心建立一个独立的阿尔巴尼亚以抑制日益强大的塞尔维亚。奥匈帝国认为,塞尔维亚已成为全体南部斯拉夫人联合的中心,这样会直接威胁到奥匈帝国的存在和壮大。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保加利亚都投入重兵,结果却均以失败告终,损失极为惨重。保加利亚统治集团对此深为不满,准备卷土重来,并把塞尔维亚锁定为复仇的对象。

两次巴尔干战争后,奥匈帝国力图通过削弱甚至摧毁塞尔维亚的途径来扩展自身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这自然遭到俄罗斯的坚决反对,随后又引发协约国和同盟国在此地的冲突,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俄国鼓励塞尔维亚的壮大是想借塞尔维亚来加强自己的势力,插手巴尔干事务,这样,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加深了。萨拉热窝事件恰恰为奥匈帝国干涉塞尔维亚提供了口实,从而,不可避免地在巴尔干这个地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南线战场正是在巴尔干地区进行的。

在这场战争中,奥匈帝国与俄国分属于对立的两大阵营,巴尔干各国为了报复本国疆域的改变,实现自己的大国梦想,都参加了不同的阵营: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希腊加入以俄、法、英为首的协约国;保加利亚加入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1908年10月,奥匈帝国曾以保护侨民为由派兵吞并了原来由其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而这个地区也有很多的塞尔维亚人,塞尔维亚本想得到波黑却被奥匈帝国抢占了先机,因此,两国对立。战争期间,奥匈帝国在克罗地亚及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利用当地的民族主义分子对塞尔维亚族居民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当局强行驱逐塞族居民,对违抗者实行大批屠杀和监禁,在波黑建立了集中营,关押塞族人。

罗马尼亚于1916年8月参加协约国,条件是要求得到特兰西瓦尼亚的全部领土以及布科维纳和巴纳特。

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代表在凡尔赛宫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这一条约的内容绝大部分与巴尔干国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战胜国与奥地利签署的《圣日耳曼条约》、与保加利亚签署的《纳伊条约》、与匈牙利签署的《特里亚农条约》和与土耳其签署的《塞夫勒条约》等。根据《圣日耳曼条约》和《特里亚农条约》,奥匈帝国将2/3的土地归还给了邻国,剩下的一小部分归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18年,成立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罗马尼亚收回了特兰西瓦尼亚等地区;保加利亚又一次割地赔款,将南多布罗加割让给罗马尼亚,将西部边界地区和斯特鲁米察地区割给塞尔维亚,将西色雷斯割让给希腊。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都覆灭了,巴尔干半岛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南斯拉夫王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塞尔维亚王国基础上成立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包括塞尔维亚王国、黑山王国以及“一战”以前归属奥匈帝国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面积24.8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190万。以塞尔维亚王国的国王卡拉乔尔杰维奇为首,实行君主立宪制,提出“一个国家、一个国王、一个民族”的口号,否认不同民族的存在,大力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政策,扶植塞尔维亚资产阶级,歧视和排挤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资产阶级。1921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政党在制宪议会上纠集了若干小党,不顾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议员以及共产党议员的反对和抵制,以微弱多数强行通过了确保国王专权、贯彻中央集权制和否认不同民族存在的《维德节宪法》,这就埋下了民族不和的种子。赵乃斌、汪丽敏主编《南斯拉夫的变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第14页。1929年,国王发动政变,把国名改为“南斯拉夫王国”,并改变了行政区划,把原来的33个州改为九个行省和贝尔格莱德特区,使塞尔维亚人在五个行省中占多数。黑山王国并入后,没有平等地位。国王在政府和军队中委派塞尔维亚人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在宗教政策上给予东正教教会更多的权利。1931年11月,政府批准了塞尔维亚东正教会新章程,意味着塞尔维亚东正教会获得了许多权力和利益,引起了天主教教会的不满。克罗地亚民族主义分子逃往国外,在意大利和匈牙利法西斯势力的培植下,成立了乌斯塔莎组织。这个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意的挑拨和纵容下,屠杀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据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乌斯塔莎”政府制定的“种族灭绝”政策使约70万塞族人、5万犹太人和吉普赛人惨遭杀害。可以说,南斯拉夫王国是一个集中了大部分南部斯拉夫人的国家,但由于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新的国家又无法达到真正的平等,因此,这个国家自始至终都存在极端不稳定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铁托的铁腕政策下这一地区还能维持稳定,而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这里就成为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被引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保加利亚损失惨重,面对在塞尔维亚基础上成立的南斯拉夫王国,更加深了它对塞尔维亚的仇恨,这也使巴尔干再度陷入分裂和对峙之中,给巴尔干带来极其不稳定的因素。20世纪20年代初,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组成小协约国;1934年,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希腊等国又组成巴尔干协约国。但保加利亚却始终游离于这些组织之外,双方的猜疑和仇恨不断加深。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没有得到领土的意大利趁机染指巴尔干,它胁迫、拉拢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使它们成为自己的附庸;德国则积极靠近保加利亚,使之成为其同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法西斯集团的保加利亚吞并了从奥赫里德到斯科普里一线以东的马其顿大部分地区、科索沃东部地区以及塞尔维亚东南部的一块领土。保加利亚否认马其顿民族的存在,于1941年下令马其顿的所有行政机关和学校都必须使用保加利亚语,保加利亚占领当局还从居民中驱赶塞尔维亚人。阿尔巴尼亚也迫害和驱赶塞尔维亚人、黑山人和马其顿人,捣毁梅托希亚地区的移民村。1941年4月至1944年10月,阿尔巴尼亚驻科索沃的法西斯军警和民族主义分子几乎把科索沃的塞族和黑山族居民都驱逐干净了。铁托的游击队获胜后,科索沃省重新回归塞尔维亚,但原先被驱逐的塞族人仍不敢回家。鉴于部分巴尔干国家和民族参加了轴心国集团,而另一部分则参加了反法西斯阵营,在两个敌对阵营的激烈斗争中,在战争的条件下,民族清洗和屠杀不断发生,巴尔干各有关民族之间的矛盾和仇恨进一步加深。例如,“克罗地亚独立国”就是当时在德国当局的利用和怂恿下组建起来的,波黑、斯拉沃尼亚和达尔马提亚的一部分也属于这个独立国,它对境内的塞族和其他民族实行消灭政策,取消塞尔维亚人的民族资格;保加利亚在德国法西斯的支持下,占有了罗马尼亚南部的南多布罗加和南斯拉夫的部分地区。

在战局发展有利于盟国的情况下,大国开始对自己的势力范围予以关注。1944年,苏联军队占领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英国开始为苏联在巴尔干影响的扩大而担心。英国怕苏联像沙皇俄国时期一样意欲重建在其控制下的“大保加利亚”。为了确保英国在希腊的地位,英国承认苏联对保加利亚的领导权。1944年10月,英国与苏联达成百分比谅解,即将东欧国家这样来划分各自的影响力:罗马尼亚,苏联占90%,西方国家占10%;希腊,英国与美国占90%,苏联占10%;南斯拉夫,苏联与西方国家各占50%;匈牙利,苏联占80%,西方国家占20%;保加利亚,苏联占80%,西方国家占20%。即使是这样划分,大国仍纠结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够大,因此,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大国仍不断介入巴尔干地区的矛盾,挑起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形成了两大阵营,东南欧大部分国家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各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同样属于东南欧的希腊,由于属于西方阵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走上了与其他东南欧国家截然不同的道路。

可以看出,近一个世纪以来,巴尔干半岛战争不断,它不仅是战争的导火索,有时还是主战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大家普遍认为,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火药桶”。但同时也说明,在巴尔干半岛的历次战争背后都有大国的影子,从过去到现在都有大国的插手。

四 冷战时期的巴尔干

冷战时期的巴尔干平静了一段时间。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就国际方面的因素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欧洲东部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并进而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从此,欧洲出现了两大阵营的相互对峙,并发展成冷战的局面。在此形势下,巴尔干地区内部的矛盾受到了制约和掩盖。就国内因素看,东欧各国都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多民族国家还仿效苏联确立了联邦制,最明显的例子是南斯拉夫联邦。这在当时的条件下起到了缓解民族矛盾的作用。苏联的联邦制是1922年在列宁的倡导下建立的,它是以主体民族为单位组成的加盟共和国联合成为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国家。这在当时,对新建立的、民族关系复杂的国家来说,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原则上体现了民族自决权。按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对民族自决权的论述,它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各被压迫民族拥有摆脱压迫民族的政治独立自主权,即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的权利;第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也是民族自决权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三,承认各民族参加国家和社会管理,包括决定和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民主权和平等权。许新、陈联璧等:《超级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原因探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1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1948年与苏联决裂后,南斯拉夫联邦在社会主义阵营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为了摆脱经济困境,以铁托为首的南联邦领导人在政治和经济各方面进行了改革。在政治体制上,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由强调集中为主转为强调民主为主、强调共和国和自治省的党组织决策为主等。在经济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的原则,改革价格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在民族问题上,南联邦的领导层特别提出各民族平等的原则,共产党执政初期也的确非常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同时,南联邦当时正处在经济建设的大发展时期,民族矛盾暂时没有明显表现出来。

在制度上,铁托作了有利于抑制塞族强权的安排。例如:在历史上首次承认“讲塞尔维亚语的穆斯林”为另一民族并建立了波黑共和国;首次承认过去所谓“塞尔维亚语的马其顿方言”为另一种语言,并承认马其顿民族并建立了马其顿共和国。此外,铁托还设立一个“南斯拉夫族”,鼓励人们放弃原有族群认同而去改宗这一新的群体。到1981年,在人口调查中填报这个民族的人数已达121万,占全南联邦人口的5.4%。铁托时代的这些做法,对于压抑“二战”前南斯拉夫地区严重的塞族强权、维护民族平等和联邦的稳定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一些民族情绪强烈的塞尔维亚人中却积累了很大不满。1980年铁托去世后,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出现反弹,这一地区民族之间的矛盾终于再次浮出水面。

鉴于冷战初期具有上述国际和国内的有利条件,东南欧几乎没有发生较大的民族冲突,政局也相对稳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那里的民族冲突已彻底消除,或者像某些政治家所说的那样,民族问题已经解决。事实上,鉴于政治经济发展中隐藏着深层次的问题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矛盾时隐时现,这特别反映在东南欧多民族地区。

在科索沃,那里的阿尔巴尼亚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曾提出建立单独的共和国的要求,但遭到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势力的反对和无情的镇压。1968年,在科索沃一些城市和在马其顿的一些阿族人聚居区发生了大、中学生的游行示威,造成几十人受伤、一人死亡。1974年的宪法给予科索沃的阿族人自治权,1981年在科索沃又发生大规模骚动,阿族人再次要求成立共和国。

在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匈牙利人问题一直是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两国的一个麻烦。

南斯拉夫联邦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民族矛盾得到一定缓解,但某些地区长期存在对少数民族的不信任,如1969年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发生的“公路事件”以及之后的一些歧视政策,使斯洛文尼亚人反塞尔维亚的立场更为坚定。

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在1951年以决议的形式第一次承认国内存在少数民族,并给予他们一系列权利,包括在他们的聚居区实行相应的民族教育的权利。当时占全国人口9%的土耳其人属于少数民族范畴。在政府的重视下,包括土耳其人在内的保加利亚各少数民族有了受教育的权利。保政府还在土耳其族为主的地区拨款修桥筑路,增加社会服务设施。但由于国际大环境的变化,1958年保加利亚共产党作出决定,宣布停止执行对境内少数民族土耳其人的优惠政策,禁止境外土耳其人来保加利亚从事宗教和教学活动,严格限制一切穆斯林宗教团体的活动,并取缔了亲土耳其的民族主义组织。此后,保加利亚官方和学术界便不承认在其境内存在少数民族。

1948年罗马尼亚颁布宪法和教育改革法,强调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方面完全平等。教育改革法规定,不管少数民族人数的多寡,在各级教育单位除必须学习罗马尼亚语外,都可以用母语进行教学。于是,在罗马尼亚境内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匈牙利人在克鲁日市成立了匈牙利大学,在特尔吉穆列什和亚什两地的大学中设立了匈牙利语言文学系。克罗地亚人、捷克人、希腊人、亚美尼亚人、保加利亚人和犹太人等也都拥有各自的语言学校或班级。这些举措曾受到罗马尼亚境内少数民族的拥护。一段时期内,罗马尼亚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人由此认为民族问题在罗马尼亚已经解决,在国内已不存在民族问题。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遭到破坏,不仅少数民族语言的学校或班级纷纷被关闭,学生也被强行并入罗马尼亚语学校。

但总体说来,在两大阵营对峙的局势之下,在各国政权尚能控制局面的形势下,东南欧地区的形势是平静的,没有发生较大的民族冲突,南斯拉夫联邦也保持了多年的政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