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研究:珠江三角洲的发展路径和趋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珠三角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与方法

科学客观地评价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政府和企业都具有重大意义。本章首先分析影响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然后参考已有重要文献的评价指标和研究方法,确定珠三角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选取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一 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而实现的。技术创新能力受到企业R&D活动以及政府科研投入、政策环境、高校科研、外资企业技术溢出、产业集聚、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

1.企业形成创新主体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科技创新主体是开展整个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是产业创新中最重要的能动要素。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科技创新最为重要的主体。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购买等方式,提升技术水平,采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技术创新只能在企业内完成并通过市场来实现,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可以使科技成果密切联系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

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组织保障直接影响着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的技术水平对技术创新能力有积极的作用。技术水平高的企业对新技术的认识更为深刻,更有可能识别出创新的机会。企业的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装备水平和人力资源水平上;企业创新的组织保障是常设性科研机构的存在,它是企业科技活动的稳定依托,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程度。

企业科研经费的持续增加是企业创新主体意识提升的直接反映。在大部分经济发达国家,企业的经费无论是在经费来源还是经费支出上,都占绝大部分。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过去广东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投入薄弱。但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广东的企业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活动,创新主体意识大大提高,在科技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逐步上升,企业经费支出占比大幅提升。2008年广东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为857.07亿元,其中企业资金705.34亿元,占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的比重达82.3%;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来看,2008年企业支出768.81亿元,全省支出共844.65亿元,企业支出占科技活动经费总支出的比重达91.0%。数据来自《2008年广东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其实,广东省早在1998年就明确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在一批骨干企业中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财政投入2亿元,每家企业补助200万元,地方配套一部分,企业投入占最大比重,建立了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截至2008年,全省共有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322家,经过近10年的持续投入,这批企业的研发中心在增强企业竞争力,构建广东工业骨干产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大增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2.政府科研投入和政策推动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财政科研投入是保障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政府科研投入能直接推动社会科技进步,是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资金来源。此外,财政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具有带动作用。按照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强度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企业自身的积累、复制和惯性作用,与上一时期的技术创新投入强度成正比;第二,政府财政支持和政策环境的推动力,与政府的财政科技投入直接相关;第三,市场的拉力,与技术创新投入能够带来的经济收入直接相关。杨秧:《大连市技术创新效率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8。财政科研投入主要体现在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和政府属科技研究机构数和人员力量上。

政府除了在科研资金上提供支持外,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也能大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进程中,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主要表现在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构成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中国的“政府主导型经济”特征已经成为学者共识。

中国政府一直重视制定推出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政府相关部门多次颁布关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提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加强投融资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和健全保障措施等多层次具有很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新产业和工业园区迅速发展,并成为各地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政策推动作用一个典型的体现。在推动高新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不断地给予政策支持和经济扶助,推动制度创新。广东省政府相关部门先后出台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九大产业发展规划对广东制造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指明灯作用。

3.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大学是企业技术方面的主要对外交流对象,是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技术依托。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作用渗透到企业技术创新的方方面面,高校与企业的这种知识交流互动,对企业甚至行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产生巨大影响。虽然部分大中型企业有较强的研发力量,但在基础性、应用性研究方面却常常无能为力。相反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主要放在基础性、应用性研究上,两者结合势必能大大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

产学研合作是广东依靠技术进步加快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省部合作通过共建产学研创新联盟、示范基地,派驻企业科技特派员,实施高校与企业对接等方式,在突破关键技术、开发新产品、修订技术标准、培养技术管理人才上效果显著。2005年,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政府省部产学研合作国家层面的试点工作正式展开。近5年来,广东省财政累计投入10亿元,地方各级政府累计投入60多亿元,两部一省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和《关于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多项政策保障文件。佛山、东莞等地市也纷纷出台配套政策,设立专项资金。2009年,佛山、东莞、中山、珠海等多个地市政府所有科技项目中产学研合作项目数量和金额比例高达80%以上。来自省部产学研合作的统计调查报告的显示,在接受调查的4400家企业中,5年来超过75%的企业实施了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4214项,各级政府投入33亿元,企业投入441亿元,新增产值4633亿元,出口创汇84亿美元,新增利税总额476亿元,新增专利8465项,培养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5.2万人。《广东,好一个自主创新大舞台——来自省部产学研合作的统计调查报告》, 《科技日报》2010年3月22日。

4.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在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技术溢出效应是指外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实现技术转移过程中对东道国带来的外部经济。阿罗最早用外部性解释技术溢出效应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从产业带动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来看,技术溢出对东道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外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通过技术转让和技术溢出,对东道国同行企业及其他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常认为,国外直接投资在产业内的外溢效应主要是通过示范效应、市场竞争效应以及外资企业人员培训和流动效应等发生作用。蒋殿春、夏良科:《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 《世界经济》2005年第8期。示范效应是指外资企业在产品工艺技术和质量标准方面给国内企业树立先进典范,从而激发国内企业模仿、学习、创新。市场竞争效应是指由于外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技术优势,势必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竞争压力的加大使得国内企业不得不借助于技术革新等手段来改进生产效率或提升产品服务质量以维护原有的市场。人员培训和流动效应是指通过企业间的人员流动和购买外资企业的先进设备、产品或技术,更新改造生产方式等产生的正面作用。

广东制造业具有鲜明的出口导向特征,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广泛存在。2008年末,广东共有194331个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其中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13.2%,外商投资企业占4.8%;从业人员1883.32万人,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35.3%,外商投资企业占18.3%。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主导的特征尤其突出,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广东近70%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外资企业,近80%的产业总产值由外资企业实现,60% ~70%的产品技术来自外资。东莞、深圳等地的电子信息产业群,大多由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日本、韩国等外资企业形成。

5.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产业集聚有利于技术创新活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由行业中许多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这种集成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会产生协调效应,产生1+1>2的效用。协同创新的机理就是通过不同创新主体间的相互合作、整合,从而提升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可以促进知识和技术在同一产业内部不同公司间的扩散,从而为产业技术创新带来正的外部效应。同一行业中的企业间存在知识交流,不同行业的企业间也存在着知识的流动和扩散。魏后凯(2002)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的企业技术创新强度与行业集中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行业集中率也许可以解释制造业创新强度差异的20%左右。

“一镇一业”的专业镇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截至2008年底,全省技术创新专业镇达到277个,基本覆盖各类特色产业。这种产业集群大大提升广东各大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广东省自2000年开始实施了专业镇技术创新战略,建立起以镇级为单位的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运用创新平台解决企业所面临的种种技术问题。

6.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一般认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其规模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微观经济学认为,垄断竞争市场最有利于技术进步,而垄断竞争市场意味着企业规模庞大。创新活动具有规模经济性,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企业规模的高度集中能够实现创新带来的超额利润。Schumpete(1942)的研究发现,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拥有一定的寡占性市场支配力,是创新活动不可缺少的诱因,大企业的研究组织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提出了两条著名的假说,其中一个假说是企业规模越大,技术创新就越有效率。熊彼特也有类似的假说,大规模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更好。

然而,一些研究也表明,小企业具有机制灵活、创新效率高、模仿能力强、能迅速把创新引入市场等优势,加上面临的竞争压力往往大于大型企业,因此在技术创新效率和时间上都明显优于大企业。哈姆贝格和曼斯菲尔德认为在许多产业中,小企业也能对技术进步作出重要的贡献。Scherer, F. M. , Innovation and Growth: Schumpeterian Perspective, Cambrige, Mass. , MIT Press, 1984.魏后凯(2002)的研究表明,国内大型企业和科技型小企业均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关资料表明,英德日美等国家企业研发总支出的80% ~97%是由1000人以上的企业完成的,62% ~90%是由5000人以上的企业完成的。美国企业所掌握的专利,约有81%由1000~5000人的企业所占有。数据来源于魏后凯:《企业规模、产业集中与技术创新能力》, 《经济管理》2002年第4期。1995~200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中大型企业的数目仅占大中型企业总数的30.81%,而拥有的发明专利数则占大中型企业总数的63.69%。因此,本文认为在当前经济条件下,较大的企业规模将促进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

2008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广东有大型企业423个、中型企业6140个、小型企业46040个,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5204.28亿元、6376.33亿元和6032.3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9.5%、36.3%和34.2%,相应的总产值比重分别为32.8%、34.2%和33.0%。

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涉及多个指标,属于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其中最直接最常用的方法是效率评价。效率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产出与投入比,即以各种资源作为投入,以各种效果作为产出,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建立适当的模型来进行综合比较,进而分析最终的资源配置效果。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借助某地区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情况,分析技术创新产出的贡献程度,即技术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的高低,来评价该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

从函数观点看,创新被认为是将一定的投入要素转化为以新产品或新工艺改进为代表的产出结果的过程,R&D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张华胜:《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4期。因此,围绕R&D的投入产出过程选择有关变量构造测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是关键的分析思路。然而,影响产业技术创新水平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不容忽略。因为即使相同的投入,在不同的组织结构、环境条件下,产出也是不同的。Basil Achilladelis和Nicholas Antonakis(2001)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是产业行为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创新速度与其所处创新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包括科学技术进步、原材料可获得性、市场需求与社会需求、竞争、政府法律、公司科技与市场的特殊性等密切相关。从技术创新内涵和受到的激励与制约因素出发,创新的基础条件及创新环境无疑与产业技术创新紧密相连。

我国国家统计局用技术开发经费投入、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技术转让、新产品销售、新产品出口六项指标为基础建立技术开发能力综合指数指标,反映我国的技术开发能力。国家计委产业发展研究所评价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采用三类指标:一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显示性指标或产出类指标,如市场占有率、生产率、新产品产值率、专利数;二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直接因素指标,如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技术人员投入;三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间接因素指标,如产业结构、创新环境、经营管理水平。陈丹:《产业技术创新传导机理及测度模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6。这些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产业技术创新的状况,指标的设置较为全面并且大多数指标测度方法科学可靠。

本章立足于R&D投入产出的分析思路,参考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计委产业发展研究所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的设置,从珠三角各市的统计数据特点出发,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的基本原则,选取了创新的资源投入、创新的产业环境、创新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创新的产出能力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专利申请量等37个二级指标,构建珠三角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见图2-11)。

图2-11 珠三角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1.创新的资源投入

研究与开发(R&D)投入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如前所述,R&D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创新投入指标。对于创新的资源投入指标,本文选用R&D费用和人员两个方面的指标,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研发人员投入强度,这也是现阶段学术界衡量创新资源投入的典型指标。这样不仅从总体上检验研发支出对创新产出的影响,还可考察各种研发支出对区域技术创新的贡献大小。

研发经费投入方面,本文选取企业科技经费内部支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新产品开发经费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4个指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指统计年度内各执行单位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即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包含在企业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中。财政科技拨款指统计年度内由各级财政部门拨付的直接用于科技活动的款项,包括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科研基建费及其他科研事业费。公共的R&D支出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基础设施中的一个要素,其中有一部分通过项目以及其他方式被用于企业的R&D活动。

研发人员投入方面,本文选用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三个指标,并均应用投入强度的概念,采用更为科学的相对量指标,来衡量珠三角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水平,具体选取如下:

(1)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2)大中型工业企业科学家和工程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3)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4)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地区生产总值;

(5)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地区生产总值;

(6)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地区生产总值;

(7)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地区生产总值。

2.创新的产业环境

与企业家、发明家个人相比,大企业的研究组织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企业所赖以生存的产业环境对创新的投入产出起着关键作用。其中,企业规模、利润率、劳动生产率都是影响产业创新的重要因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都是衡量企业规模的良好指标。

劳动生产率是产业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赖于技术创新,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所在。据此本文选用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这个二级指标。

至于利润率的测量,本文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值、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用率3个二级指标。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

(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

(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8)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9)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用率;

(1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创新的社会经济环境

社会经济环境是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又一原因。朱高峰(2001)认为,社会环境对制造业的发展有很严重的制约,包括政府的管理、决策的程序、资本运营体制等,都还存在很大的制约因素。创新作为一个社会活动,离不开相应的社会经济环境,在一定的科技投入与产业体系下,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产业的技术创新无疑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评价创新能力时社会经济环境不得不考虑。经济总值、进出口贸易情况、社会基础设施、教育水平、政府研究支持都是影响创新的重要社会经济环境指标。本文选用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总量,用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来测量进出口贸易情况,而社会基础设施的测量则选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

政府拥有稳定和足够的科研机构能为企业创新提高有力的支持,并有助于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因此,县级及以上政府部门属研究与开发机构数和从业人员数是判断一地创新环境的良好指标。

教育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奠基,为科技发展提高强大的人力资源。因此,教育水平是不可忽略的创新社会环境,本文选用各市的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和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作为二级指标。

(1)地区生产总值;

(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3)进出口贸易总额/地区生产总值;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区生产总值;

(5)县级及以上政府部门属研究与开发机构数;

(6)县级及以上政府部门属研究与开发机构从业人员;

(7)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

(8)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

4.创新的产出能力

衡量技术创新产出的指标有许多,其中专利产出和新产品效益指标是两种可以测度的显在创新产出指标,它们可以反映技术创新所带来的许多效果。

专利产出是度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常用指标,我国专利法保护的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其中,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如产品的制造方法或工艺、材料的配方、药品的配方等。因此,发明专利申请量是体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最好说明。而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是历来沿用的专利统计指标。据此本文选用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3个二级指标来说明产业技术创新的专利情况。

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开发研制,但尚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投产一年之内的新产品。与专利指标相比,新产品效益指标的优点是不仅能够反映创新成果的商业化水平,而且包括过程创新的一些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工艺创新或其他类型创新活动的最终商业价值大多要通过现实的产品或服务来体现。在我国可以获得的有关新产品效益的统计指标,主要包括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三个方面。新产品销售收入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新产品所实现的收入,它几乎代表了所有技术创新投入要素或相关要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新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因此,本文使用新产品效益和专利产出指标来衡量技术创新的产出水平,出于周全性考虑,把其相对量与存量都纳入二级指标。具体指标设置如下:

(1)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3)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4)专利申请量/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5)专利授权量/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6)发明专利申请量/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7)专利申请量/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

(8)专利授权量/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

(9)发明专利申请量/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

(10)专利申请量;

(11)发明专利申请量;

(12)专利授权量;

(13)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

(14)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

三 评价方法与数据选取

1.评价方法

如前文所述,已有文献中度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有指标构造法(包括因子构造法和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法(DEA方法),或者是两者的结合。指标构造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建立一个较为全面测量技术创新能力的多指标框架,而且权数不需要人为确定,避免了主观性的影响,它成为当前国内学术界既流行又成熟的实证检验方法。DEA方法也具有权数不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的优势,但DEA方法是由现有变量与最优前沿的距离决定效率,潜在条件是给定的投入与产出变量无需验证,“黑箱”中的技术创新产出到底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目前还没有形成定论,而且它对指标的选取较为敏感。综合考虑,本文对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选取的是现阶段学术界对创新能力或竞争力评价比较通行的数学处理方式,即主成分分析方法来进行资料的处理并求得最终的评价结果。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是一种将多个变量通过线性变换以选出较少个数重要变量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又称主分量分析。它首先是由K.皮尔森(Pearson, 1901)对非随机变量引入的,H.霍特林(Hotelling, 1933)将此方法推广到随机向量的情形。原理是设法将原来变量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变量,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可以取出几个较少的总和变量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变量的信息。章文波、陈红艳:《实用数据统计分析及SPSS 12.0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第249页。

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Z1(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达,即VVarZ1)越大,表示Z1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Z1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Z1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Z2即选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Z1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在Z2中,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cov(Z1,Z2)=0,则称Z2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第四,……,第P个主成分。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步骤如下:

(1)指标数据标准化,即按照上文中提到的方法将各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2)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判定,通过相关软件,我们可以得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各分项指标的构成要素的相关矩阵。

(3)确定主成分个数m,通过相关矩阵得到特征值,累计特征值及主成分的载荷。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大小按特征根顺序排列,是一次递减的,即λ1λ2≥…≥λp≥0,各主成分的贡献率为:

i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i= 1,2, …,p

根据主成分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大于或等于某一百分率的原则(我们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定位100%,各分项指标定位80%),决定选取主成分的具体数值。

(4)计算产业创新能力,根据运算结果,计算上一步所确定保留的主成分C1,C2, …,Cm的数值,假定前m个主成分分别为(mk):

将某一地区的各项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代入,可以得到C1,C2, …,Cm的数值,然后根据这m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进行加权累加即可以构造一个地区的产业创新能力,数学运算式如下:

其中Vi为一个地区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或分项指标能力,λi1,λi2, …,λim为前m个特征值。

(5)对测算结果进行解释,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原始数据,对其中所蕴含的经济学含义做出解释。同时,针对计算结果反映的珠三角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利与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数据选取

由于缺少制造业层面的技术经济指标,本章以工业替代制造业,通过比较珠三角各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考察广东省工业的技术创新现状与趋势。选取统计年鉴中2008年珠三角9市的相关数据,建立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指标体系,使用SPSS 13.0版本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除专利指标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广东子站外,珠三角各市数据均出自《广东统计年鉴》(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