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鼓山曹洞宗文献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鼓山藏经与刻经略述

鼓山涌泉禅寺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其文化底蕴与历代住持注重佛教文化事业是分不开的。鼓山涌泉禅寺系中国佛教禅宗曹洞宗祖庭,历代高僧辈出,明末清初时的永觉元贤、为霖道霈师徒,乾隆时的兴隆,清末的净空、妙莲,以及近代虚云、圆瑛等住持高僧,佛学造诣精湛,对佛法的弘扬和著述,以及经藏的刊刻和流通都不遗余力。此外,历代著名的士大夫、文人居士与鼓山结缘者众多,如朱熹、李纲、蔡襄等,可谓举不胜举,客观上推动了鼓山佛教文化的发展。山中历代名人摩崖题刻极为丰富,多集中于灵源洞深处,著名者有宋蔡襄、李纲、赵汝愚、朱熹、张元干,明徐、谢肇淛、曹学佺与近现代太虚法师、郭沫若等人的题刻。鼓山石刻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当代,前后延续近千年,篆、隶、行、草、楷俱全,被誉为“东南碑林”。清初元贤著《鼓山志》共12卷,其中艺文志部分即有7卷。清代黄任编辑《鼓山志》共计14卷,而其中艺文篇幅几乎占了一半。由此足见历代文人吟咏之盛,亦可佐证涌泉寺道场之兴、声誉之隆。鼓山摩崖石刻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鼓山涌泉禅寺所藏经籍极为丰富。鼓山藏经殿位于法堂东侧之下,殿正中有一座释迦如来舍利塔,两侧各陈列有6架楠木大橱,有许多宋、元、明《大藏经》所未收入之诸多珍稀佛教经籍。内藏有明代《永乐南藏》《永乐北藏》,清代《乾隆大藏经》,贝叶经七种,以及历代高僧大德刺血书写的佛经657册。还藏有近代涵芬楼影印本《日本续藏经》,以及杂藏善本等,共计20346册。此外,还有鼓山历代僧人著述及刊刻的佛教典籍共计2万余册。康熙五十三年(1714)与乾隆七年(1742)朝廷又两次颁赐大藏经,分别为《永乐北藏》和《乾隆大藏经》。据鼓山藏经殿中《修藏经记》碑载:“鼓山涌泉寺,闽之大丛林也。寺中相传有藏经万余卷,分贮一十二橱。左六橱明正统五年锓板,国朝康熙五十三年圣祖仁皇帝钦差副都统王应虎送寺供奉;右六橱大藏之经,雍正十三年锓板,乾隆七年高宗纯皇帝御赐,主持僧兴五供奉。”陈经:《修藏经记——僧滋亭上人修补藏经并整顿寺务记》,道光三十年(1850)勒石。至1929年,藏经达4万余册。日人龙清池所编著《鼓山、怡山藏逸佛书录》记载,鼓山藏书73种为各藏经所未收,多为明版,部分为清初版。鼓山涌泉禅寺所珍藏的佛经法宝之丰富为国内罕见,这些都得益于鼓山涌泉寺历代住持之重视和护法居士保护之热忱。鼓山藏《永乐南藏》,据天字函第十册卷尾印经牌记:“泉州府晋江县安平镇信官黄征明捐资叁伯贰拾两正,施印大乘藏经全藏,敬奉鼓山涌泉寺常住。伏愿夙愆冰泮,现业雪消。契如来五时之法味,证涅槃三德之真常。时岁次甲午年拾月望旦谨识。”参见林世田、苏品红《鼓山涌泉寺所藏大藏经及应采取的保护措施》,载《周绍良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黄征明为明末清初时福建晋江安平金墩人,累官至兵部侍郎掌兵部尚书事,南明隆武帝赐一品官服,所以《永乐南藏》应该在顺治十一年(1654)施印捐献于鼓山。鼓山藏《永乐北藏》《乾隆大藏经》为清代朝廷所颁赐。黄任《鼓山志》载:“康熙三十八年,御书敕赐涌泉禅寺额。五十三年,钦颁御藏四橱,副都统王应虎送入寺,供于佛殿。乾隆七年,御赐藏经七千二百四十卷。十年,巡抚周学健装潢修造六橱,供于法堂。”黄任:《鼓山志》卷二《寺院二》,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鼓山初刻,光绪二年(1876)鼓山补刻本。涌泉寺的法堂,曾藏有极为珍贵的元刊本毗卢版《大藏经》,可惜毁于“文革”之中。

鼓山涌泉寺除了收藏众多珍稀的佛教藏经外,还有着悠久的刻经历史,自宋朝起,便刻印佛教经书,至明清时期成为全国刊刻和流通佛教经典和著述的重要中心之一。因刊刻的佛教经籍校勘精良,不少为鼓山所独有的著述,其中亦不乏有上乘之作,故其影响遍及全国各地乃至日本及东南亚等地。鼓山现藏佛典经版万余块,极富有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虚云老和尚曾感叹说:“石鼓涌泉,自华严开山,兴圣阐化,演曹源之一滴,跨石门以千年。其间列祖列宗,谛造艰难,凡属后昆,饮水思源,皆当敬念。即以流通经教一端而论,溯自闽王贡写本之秘笈,岁久无征。元刻剩《般若》之残篇,待补全帙。有明而后,南板初来,梵箧散藏,继得全书。逮于清初,乃颁《龙藏》之赐书。迨及康熙,复锓永通之板片。”虚云:《鼓山涌泉禅寺经板目录序》,载观本编《鼓山涌泉禅寺经版目录》,鼓山刻本,1934,第2页。

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刊刻之《鼓山涌泉禅寺经板目录》一书统计,鼓山涌泉寺刻经自明万历年间(1573~1620)起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止,能确定是鼓山刻本的有251种。明刻本中多为万历年间(1573~1620)与崇祯年间(1628~1644)的刻本,著名的有《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五灯会元》《建州弘释录》等;清刻本中大多为康熙年间(1662~1722)所刻,共有141种,几乎均是精椠之本,其中著名的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顿悟入道要门论》《鼓山永觉禅师广录》《旅泊庵稿》等,而康熙五年(1666)所刊刻的《楞伽阿跋多罗宝经》4卷,原为宋代文豪苏轼所书,鼓山涌泉寺据镇江金山寺宋本翻刻,以镂工精良著称;民国所刊刻的经籍中著名的有《三坛传戒正范》《禅关策进》《告香仪轨》《楚石和三圣诗集》等。参见周书荣《谈福建的印经与经书流通》,《佛教图书馆馆刊》1998年第49期。民国时期,由于弘一对鼓山刻经给予高度评价,并且刷印《华严疏论纂要》分赠给国内及日本相关寺院和研究机构,鼓山涌泉寺经版与经书开始被世人所重视。民国二十四年(1935),上海佛学书局派何子培居士来鼓山协商有关流通事宜。寺中派人清点经版,发现完整无缺的尚有188种(其中方册145种,梵册43种),于是鼓山涌泉寺委托上海佛学书局刷印,代向全国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