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两个演化世界
经典文献对人们认识的影响之深,可以用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提及发展模式问题,研究者往往会想到钱纳里等(1988)的工作,这个工作以试图寻求各国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著称,即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份额与之对应。但是,这种认识容易产生的一个误解是: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某个数值时,仿佛产业结构的份额达到某个数值才算正常。
我们之所以说这是误解,是因为在钱纳里等的比较研究中,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即使在同一发展阶段上(或相同人均GDP水平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效率也可能不具有可比性。如,根据Mitchell(1998)的历史数据,中国的人均GDP大致相当于美国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水平。在人均GDP可比的两个时间段上,美国服务业比重为60%,中国为40%。需要注意的是,19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一直高于第二产业,服务业发展沿着比较效率的路径“正确”演进着,因此导致了20世纪20年代服务业的高比重。中国服务业的比重达不到这个高水平,是由服务业自身的劳动生产率低下所致,也就是说,中国的服务业不具有充分的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认为,在观察发达国家历史,并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时,产业效率是一个关键特征,但不幸的是,这个重要问题却被文献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
由此引出了本章关于经济增长的演化路径问题。图3-1展示了真实世界的情景,在那里,我们表征了经济增长的两个演化世界:发达国家“正确”的演化世界和欠发达国家演化的“迷途”与可能摆脱困境的出路。
图3-1 经济增长的两个演化世界
注:图中圆圈表示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在波动中变化的趋势。
为了分析方便,首先介绍一个经常为库兹涅茨使用的概念:相对劳动生产率。以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为例,记:GDPi为产业增加值(i=2, 3); EMi为产业就业(i=2, 3),则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可以写为:
下文中,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把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标准化为1,因此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就是一个没有量纲的相对值。
在图3-1中,被标准化的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等于1)分为上、下两部分,纵轴代表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上半部分是真实的发达国家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一般高于或接近于第二产业,但是,在S型成长曲线规律的作用下,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减速甚至被第二产业超越,袁富华(2012)系统分析过这种现象。下半部分是真实的欠发达国家的世界,在这里,产业结构同样发生着变化,但是却呈现另一番景象: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于第二产业,正好与发达国家相反。于是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第三产业在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已经很大了——超过了60%,但是劳动生产率却低于第二产业,换句话说,这些穷国经济被一个效率低下的第三产业包围了,社会资源流向规模庞大而效率缺乏的第三产业,经济陷入低增长怪圈。两个世界的经济结构演化与发展情景泾渭分明。
产业结构逆转与良性发展问题。有两种可能性主导着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一种可能性是沿着目前的路径继续演化——经济朝着服务化和低效率路径持续演进,这种情况将导致发展中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差距继续扩大。另一种可能性是重塑经济结构,让劳动力和资本向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第二产业倾斜,提高经济整体效率,这种景象在图3-1中是用箭头分叉表示的。但是,有没有通过提高服务业生产率促进整体生产率的可能?回答这个问题比较困难,关键是,发展中国家凭借什么发展生产率超过第二产业的服务业?对于创新普遍缺乏的穷国来说,这方面的困难似乎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