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稳态转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经济增长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研究

揭示经济增长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研究的一个分支,主要是以Kuznets(1955)开始的。Kuznets(1955)提出,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收入不平等,但是一定时期之后,收入不平等将减少。Kuznets(1963)进一步明确提出收入不平等与人均GDP之间存在一个倒“U”形曲线。他主要通过在发展过程中人口从农业/农村向工业/城市的转移来进行解释。工业活动比农业活动具有更不平等的收入分配,在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转移将导致更加不平等的收入分配。Kuznets的假说提出之后,很多经验研究支持了这一结论,Anand和Kanbar(1993)扩展并建立了正式的模型。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倒“U”形曲线假说受到Anand和Kanbur(1993)等许多学者的挑战,在很多实证分析中并没有发现对库兹涅兹假说支持的证据。

一 支持倒“U”形曲线假设的经验研究

库兹涅茨之后,许多学者运用时间序列数据、跨国的横截面数据或面板数据,对经济增长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一些研究结果支持了倒“U”形曲线假说。Adelman和Morris(1973)利用发展中国家数据的检验结果支持倒“U”形曲线假说,Paukert(1973)对56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收入不平等随着经济增长而提高,速水佑次郎和神门善久(Hayami and Godo, 2009)基于《2003年世界发展指标》的数据,研究了44个国家和地区1990~2000年的基尼系数和人均GDP的关系,结果显示,基尼系数对人均GDP的二次回归,线性项系数为正,二次项系数为负,与倒“U”形曲线假设一致,但是它们在常规水平的统计上都不显著;在加入了表示国家类型的虚拟变量后,方程的线性项系数为正,二次系数为负,并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从而支持了倒“U”形曲线假说的统计证据。

Aghion等(1999)提供了有关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影响的更进一步理论和实践证据。他们发现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加深主要来自技术进步,因为技术进步对技术劳动者有利。他们也提出,随着新技术在工人中充分地扩散,收入不平等程度将有所缓解。

二 与倒“U”形曲线假说不一致的经验研究

一些研究结果也表明,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假说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并不成立。例如,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就是在高增长中保持相对稳定收入差距的典型代表。费景汉等人(Fei, Rams and Kuo, 1979)对中国台湾的实证分析发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台湾不仅保持了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基尼系数从0.53下降到了0.331。Ravallion和Chen(1997)通过对东欧和中亚部分转型国家进行考察,在对64个国家和地区的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1982~1994年,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之间呈现了非常明显的反方向变化关系,换句话说,经济增长降低了收入不平等程度。Deininger和Squire(1998)运用108个国家682份有关基尼系数和五等分法在内的高质量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表明:以单个国家为基础进行检验时,数据分析对表达倒“U”形关系理论仅仅提供了微不足道的支持;而且大约90%的被调查国家不存在倒“U”形曲线这种关系。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目前并不存在统一的认识,经济增长是提高还是降低了收入不平等水平,还需要根据具体国家的实际情况确定;另外,基于多国数据进行的研究大多支持倒“U”形曲线假说,而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检验的结果则大多拒绝倒“U”形曲线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