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弋阳腔与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并列为南戏四大声腔。
弋阳腔大约产生于元末明初,盛行于明代中叶,并流传南北各地,形成四平腔、青阳腔、徽池雅调、京腔等众多支派,史称“弋阳诸腔”,现在称为“弋阳腔系”。在清代,弋阳腔及其支派在全国许多地方流行,繁衍成各地高腔。
但高腔并不等于弋阳腔。由南戏繁衍而出的余姚、海盐、弋阳、昆山等四大声腔,起初都唱高腔。高腔主要特点是:只用锣鼓伴奏,不用管弦乐器伴奏,即所谓“干唱”,加上人声帮腔,即所谓“一唱众和”。因其帮唱的腔调常常翻高八度,故谓之高腔。至明代嘉靖、隆庆年间,昆腔经过改革,摒弃了高腔唱法,逐步采用了管弦乐器伴奏,而余姚、海盐两腔在明末已渐趋式微,清康熙以后不见踪影,故南戏声腔只剩下弋阳腔唱高腔了。所以,全国各地现存唱高腔的剧种莫不与弋阳腔有渊源关系。
明清剧坛,弋阳腔与昆山腔比翼齐飞,但相对而言,昆山腔走的是“雅化”的道路,受到上层人士和文人的欢迎;而弋阳腔尽管也出现在宫廷官衙、富绅庭院,但更多的是继续走民间戏曲的道路,演出于旷野草台,出没于民间庙会、节庆的各种祭祀和娱乐活动中。所以,通俗化是弋阳腔的特点,便于在民间广泛流行,故有“弋阳子弟遍天下”之说。现在,我国古老戏曲中,昆腔以其优美典雅、文化底蕴丰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弋阳腔以其高亢激越、流传广泛深受平民百姓欢迎,也被列入国家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珍贵的文化宝藏。
由于弋阳腔走的是民间戏曲通俗化的道路,故历代文人很少进行专门研究,即使偶尔有些文字记载,也是只言片语,语焉不详。清代中叶以后,由于梆子、皮黄和各种民间歌舞小戏剧种的勃起,弋阳腔在江西本土逐渐衰弱,民国年间几乎近于绝响。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没有弋阳腔的专门论著。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些专家学者开始关注、研究弋阳腔。在弋阳腔的发源地江西,省政府主管部门花大力气,将行将灭亡的弋阳腔、湖口腔、都昌高腔(青阳腔)进行抢救,在省会城市南昌建立省赣剧团,挖掘、记录、整理弋阳腔、青阳腔资料,并培训演员,进行传承;开始进行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演出,并取得很大成绩,在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当时任省赣剧院副院长的流沙先生潜心研究弋阳腔,编撰有《弋阳腔史料注疏》一书(省赣剧院油印本)。后来由于“文革”,这本书没能正式出版。“文革”后,我开始跟随流沙先生进行戏曲史的研究工作。此后,流沙先生和我又陆续发现了不少有关弋阳腔的史料。根据这些史料,在流沙先生的指导下,我完成了国家艺术科研“九五规划”项目——“弋阳腔发展史稿”,该书由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出版。完成该书以后,我想把收集的弋阳腔史料编辑出版,以利于关注弋阳腔的学界朋友进行研究。这一想法得到先生的赞同。这本书是在流沙先生《弋阳腔史料注疏》一书的基础上由我们两人共同扩容而成,由我重新加以注释和简析。这本书的出版,完成了我的老师流沙先生的遗愿,也算是对已故老师的纪念。
苏子裕
2014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