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思路和结构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技术创新路径的理论称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它循着两条路径发展:一是关注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二是关注市场需求。前者是希克斯-速水-拉坦-宾斯旺格(Hicks-Hayami-Ruttan-Binswanger)假说。该假说假定,一种要素相对价格的提高,会诱使能够节约该要素的技术类型的创新。其核心如下:如果没有市场扭曲,要素相对价格将反映要素相对稀缺性的水平与变化,农民会被诱使去寻找能节约日益稀缺的要素的技术。因此,从社会的角度看,研究机构在决定其技术创新方向时,应该将要素的稀缺性考虑进去。速水和拉坦在《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一书中,利用日本和美国农业技术演进的历史证实了这种理论。后者是施莫克勒-格里利切斯(Schmookler-Griliches)假说。该假说假定在其他情况不变时,对一种商品的新技术的可得性,是对该商品的市场需求的函数。发明一种新技术的相对利益,取决于适于该技术的商品的价格与市场规模。因此,最优化就要求一个科研机构将资源更多地分配到开发适用于具有较高价格或较大市场前景的商品的新技术。
但是,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过度强调了需求层面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而忽略了技术创新的供给方面的力量。尤其是,技术创新实际上是服务于资本攫取剩余价值的需要,其本质是资本控制劳动的工具。因此,忽视技术创新的供给主体资本力量对技术创新演化路径的影响是难以解释技术创新向何处去的问题。资本一直试图控制农业领域,将其转变为其剩余价值的源泉。但是,农业利用其与自然的联系抵制资本的控制和剥削,而资本则利用技术创新突破农业领域的障碍。
我们认为,像其他商品和服务一样,技术创新也是由其供给方和需求方力量共同决定的,因而,技术创新的演化路径也应从其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展开分析。就需求层面而言,我们主要探讨了农户要素禀赋结构转变和规模变化对技术需求的影响;就供给层面而言,我们主要研究了农业的价值目标转变和资本控制农业对技术供给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农业技术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第1章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中国农业发展,旨在定量测度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升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我们利用非参数的DEA方法测度了1978~2011年中国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进一步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两部分,解读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中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2章诱致性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述评,旨在系统地梳理现有主流技术的创新理论,并指出其不足之处,为我们分析框架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第3章农民时间的经济价值的提高与中国农业的资本深化,重点讨论要素禀赋结构转变对农业技术创新路径演化的影响。非农就业机会的增长推动了中国农民时间的经济价值的提高,而后者导致农户投资结构转变——用资本品替代劳动力,推动了中国农业的机械化进程和节约劳动力的生物技术创新的采用。
第4章农地流转、农户规模与农业技术创新,旨在研究农户规模对农民技术采用,进而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农民非农就业机会的增长必然推动农村土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重组。随着农民人口的减少,现有农户规模慢慢扩张,推动了具有规模偏向的农业技术的采用,从而增强了这类农业技术创新的市场诱致性力量。
第5章农业的价值目标转变与可持续农业发展,在系统梳理农业的价值目标演变的基础上,探寻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模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农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体系。
第6章资本控制、农业技术创新与微观经营方式,在系统梳理马克思技术创新思想的基础上,揭示技术创新的本质——资本控制劳动的工具。本章利用马克思技术创新理论,探讨农业技术创新的两条基本路径:机械化和标准化。
第7章农业技术创新、动态“刘易斯转折点”和人口红利,旨在探讨农业技术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节约劳动力的农业技术创新的采用能够有效释放农村劳动力,因而,“刘易斯转折点”是动态的,因此,节约劳动力的农业技术的采用能够有效地延缓中国人口红利的获得。但是,转变发展方式,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尽快转向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的全要素生产率,刻不容缓。
第8章结语,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