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原经济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定位
一 全面深化改革的评价标准体系
1.生产力标准是评价改革的根本标准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其中,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现实的物质力量,是生产方式矛盾运动中最活跃的、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最终决定力量。由此必然得出,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资料生产。所以衡量改革取得多大成果,归根到底要看它是否促进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离开了生产力这一根本标准,就不能客观地评价改革。
首先,生产力标准是衡量一个社会制度优越与否的根本标志。在一个社会中,生产力发展速度越快,证明这个社会的结构越合理,制度越具有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它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
其次,发展生产力是衡量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全面深化改革的直接目的就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变社会发展中那些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旧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全面深化改革没有可以借鉴的现成经验,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如何科学把握、客观评判改革取得的成果?在这里,就有一个坚持生产力标准的问题,即看改革是否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新、旧体制并存并发生矛盾的时候,如果离开了生产力标准,就会使改革陷入停顿。因此,只有坚持生产力标准,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困难,完成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转化,才能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目的。
2.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是评价改革的最高标准
发达的生产力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物质财富的分配不是直接取决于生产力,而是取决于生产关系。所以当我们坚持生产力标准的同时,不能忘记生产关系的重要性,不能忘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是评价改革的最高标准。首先,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活动的主体。由此,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最终的价值标准。其次,生产力发展的本身包含着人的因素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因素——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马克思从生产力和人的本质力量关联的角度出发,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就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社会主体力量的发展。生产力和社会关系是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同方面,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发达的生产力。因此,生产力发展绝不是外在于人的单纯的物的增长,而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积极展现,是人的潜能、个体价值的发挥和发展。最后,改革的内在动因源于人的需要。同时,人的自身潜能的挖掘有助于获取满足自身需求的物质。由此,改革与人的发展相互规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便成为检验改革的最高标准。
人民群众是创造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也是推动各项改革的主体。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改革的推动者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的期盼作为最高追求,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做到正确对待群众、永远相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改革,共享改革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说明,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造福人民。所以,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际上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中心。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发展生产力,而落脚点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社会文明标准是评价改革的综合标准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社会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状态,它的最高境界就是社会和谐。文明以文化的进步作为自己发展的基础,它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反映了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所以,社会文明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性概念,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可见,只有统一两个文明才能窥视社会进步的全貌。
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推进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在内的综合改革。所以检验改革的标准也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标准在内的多方面标准,我们应当从这些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来检验和评价总体的改革。这样,全面深化改革就囊括了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能有效地把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的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使社会文明状态成为评价、衡量改革的综合标准。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要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切从社会历史的主体即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出发,尊重历史和客观实际,用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标准,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标准,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提高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标准,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正确的把握和客观的评价。
二 中原经济区的界定
为寻找中华复兴、中原崛起的突破口,河南省制订了《中原经济区规划》,并计划通过申请将这一规划上升至国家战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专家认为,一旦中原经济区上升至国家战略,将为国家平衡科学可持续发展,以及全国“三农”问题的破解提供范例。中原经济区跳出了行政区划的束缚而着眼于整个中原地区,涉及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陕西6个省份的全部或部分地区。中原经济区有两个目标:一个是中部崛起、中华复兴,实现国家平衡科学可持续发展;另一个是新型城镇化,探索出一条城镇化的新模式。
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支撑中部,东承长三角,西连西北大关中,北依京津冀,南临华南长江中游经济带,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的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其区域范围主要包括河南全部和河北南部、山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安徽西北部等地区。
中原经济区以河南18个城市为主体,还包括安徽的淮北、宿州、阜阳、亳州,山东的菏泽、聊城,河北的邯郸、邢台,山西的晋城、长治、运城等周边省份的约12个地级市。建设中原经济区,要以郑州、洛阳、开封、邯郸为“大十字”的核心和龙头,以郑州、洛阳、开封三大古都为骨干,以中原城市群为依托,沿三线(陇海线、京广线、京九线)、两河(黄河、淮河)和高速路网推进。依托中原经济区把郑州、郑汴新区建设为全国中心城市,把商丘、安阳、南阳和信阳分别建设为辐射豫鲁苏皖、豫冀晋、豫鄂皖接合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及重要战略支点城市。
三 中原经济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优势
1.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近年来,学者对国外城市发展不断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城镇化率超过30%后,城镇化速度会大幅提升,这时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城镇化率会不断提高,直到60%以上,而后城镇化发展则又步入平稳阶段。同样,我国的城镇化也是以这个趋势发展的,1996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30%以上(30.48%),就在同年全国城镇化水平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之后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态势,这意味着我国从1996年开始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到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9.95%,表明我国已经到了城镇化向高级阶段提升、飞跃的关键时期。1996年,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开始提速,每年以1.2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到2004年河南省城镇化率达到28.9%,接近30%,增速每年增加1.7~1.8个百分点,河南省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到2010年,河南省城镇化率达到38.8%,已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河南省城镇化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一段时间河南省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快、发展空间大、后劲足,河南省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不仅符合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顺应了我国城镇化提升和飞跃发展的潮流。
2.经济发展环境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
2010年,河南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之比为14.1∶57.3∶28.6,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14.5个百分点。根据河南省目前的产业结构状况,其工业化仍处于中期阶段,推进工业化进程还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2010年,河南省工业化率为5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为38.8%,落后全国平均水平11.15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河南省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工业化率,这就意味着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滞后,会阻碍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低水平、重复性建设造成有限的能源和资源严重浪费。除此之外,河南省工业结构不够合理,缺乏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这也是其工业化发展的一个“瓶颈”所在。要解决这个问题,出路就在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使生产要素和人口集聚达到一定规模,使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支撑服务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服务业发展提供保障。因此,从所处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省情来看,当前,河南省应该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3.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带动“三化”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
2011年国家将中原经济区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有利于提高河南省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指出,河南省“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支撑和推动‘三化’协调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指出中原经济区的定位之一是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具体来讲,就是“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率先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在多年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河南省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其基本特征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和谐发展。其要义就在于以农村城镇化为突破口,推动城镇化向农村延伸,让一部分农民就近转移,这完全符合河南省当前的省情,大大缓解了河南省大量农村劳动力亟待转移与城镇承载能力不强的矛盾,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是一条符合河南实际,具有中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4.现代工业化的优势
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大省,河南省的“新型工业化”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所占GDP的比重看,河南省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从1980年的41.2%上升至2009年的56.6%,工业已成为支撑河南省发展的主力。从2006年开始,为进一步集中科技资源,河南省设立了“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相继实施了“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关键技术”等51项重大科技专项。2010年前8个月,河南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32亿元,同比增长22%。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开始形成。2009年以来,河南省风电、盾构、耐火材料行业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继成立。集聚区是以若干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功能区。围绕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河南省推进企业和项目加快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布局。
目前,河南省已确定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2009年,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共引进项目4274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达1200亿元;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16.9平方公里,在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上投资627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72.78万人,共实现营业收入12645亿元。
不仅如此,河南省工业的发展更是有龙头产业的带动。中信重工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矿山和水泥设备制造商。它长期致力于“高端技术生产高端产品,赢得高端客户占领高端市场”,在“云层”中完成了由巨亏到大幅盈利的华丽转身。“十二五”期间,中信重工将向经营规模达到500亿元的目标迈进。刚刚获得的第三季度报表显示,华兰生物实现净利润1.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9.89%;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75亿元,预计今年净利润增长20%~40%。自H1N1出现后,华兰生物率先进军流感疫苗研究与生产领域,目前其产品占有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40%。可见机遇总是青睐这样的先行者。
5.农业化的优势
在中原经济区,农业生产举足轻重。2008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9000多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7%,即1/6强,其中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近1/2。中原经济区是全国土地耕种强度最高,农副产品供给能力最高的地区,无论是粮食产量,还是肉、蛋、奶产量在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中原经济区主体的河南省,2009年在遭遇特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省粮食总产量仍达1078亿斤,实现连续六年增产,连续十年居全国首位。河南省用占全国1/10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1/6的粮食,成为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不仅确保了一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还向外省调出粮食和粮食制成品300多亿斤,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2009年全省油料、棉花、水果产量分别达到532.98万吨、51.75万吨、755.9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一位、第四位、第六位,全省肉、蛋、奶产量也分别达到615.01万吨、382.85万吨和301.28万吨,分别居全国的第三位、第一位和第四位,花卉、食用菌、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业进一步发展,创出了一大批有市场价值的品牌。作为全国第一粮食大省,河南省的粮食加工能力位居全国首位,肉类总产量也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畜牧养殖大省和食品工业大省,全省各类粮食加工企业达2624家,所生产的面粉、挂面、速冻食品、方便面、味精等的市场占有率均为全国第一,河南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类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饼干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调味料生产加工基地。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已占工业增加值的1/4,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同时,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恶化,近年来国际粮食安全危机四伏,并逐步成为国际经济、政治竞争的利器。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粮食安全形势,党和政府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希望河南省在粮食安全中承担更艰巨的责任。《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全国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均将河南省列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
四 中原经济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挑战
中原经济区居于全国之中,以河南省为主体,涵盖周边省份的与河南省相邻的地区。中原经济区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重要,矿产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基础雄厚。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原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态势。但相比于其他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在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经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进行彻底解决。
1.传统发展理念尚未打破
发展观念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大影响。传统的发展观维护传统的发展方式,一旦形成,会产生惯性,短期内难以被消除,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尽快摆脱贫困,解决温饱问题,中原经济区形成了GDP增长主导型的经济发展观念,而该观念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粗放型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经济结构失衡、地区城乡差距等问题,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进入21世纪,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但是中原经济区本身发展滞后,从整个区域环境来看,还没有真正形成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传统发展理念间接制约了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整体上层次偏低,经济发展依然主要依靠传统产业部门支撑。2014年,中原经济区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之比为13.7∶41.0∶45.3。其中,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约低10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内部看,第一产业的农林牧副渔五大产业构成仍然偏重于农业,农业大而不优。第二产业内部层次不高,突出表现为“一高两低”,即资源性工业比重高,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占比低。第三产业内部新兴服务业比较薄弱,发展滞后。例如河南省2014年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三大传统服务行业增加值之和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但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与租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之和仅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5.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在金融危机和气候危机双重压力下,中原经济区如果不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势必会影响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首先,中原经济区科技教育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省为例,2014年,河南省全社会研究开发费用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0.95%,远低于全国1.7%的平均水平。创新主体发展水平低,全省仅有25%的大中小企业建有研发机构。高水平研发团队和领军人才缺乏,全省仅有院士17人。能够解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的高新技术和自主创新成果少。其次,推动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有待深化,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科技创新管理的统筹协调不够,有限的科技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国家和省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有些也没得到很好落实,这些因素直接阻碍了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4.民生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偏低
2014年,中原经济区人均GDP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3/4,人均财政收入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2014年,全区城镇化率为36.4%,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其中河南省城镇化率为37.7%。河南省以外的外省12个地级市的城镇化率仅为34.4%,山东省菏泽的仅为19.6%。同时中原经济区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迹象: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2.4∶1扩大到2009年的2.97∶1;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绝对差距由2000年的2515元扩大到2009年的6178元。农村水、电、路、气和教育、卫生、文化设施建设严重落后于城镇。中原经济区是农业大区,人口多,收入低,城乡差距大,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5.开放程度低
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工程。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中原经济区的开放型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带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从总体上看,中原经济区开放程度比较低,对外贸易规模小。例如,2009年河南省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0.6%。由此可见,其开放型经济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带动作用还非常有限。另外,中原经济区地处内陆腹地,大部分地区是传统农业区,居民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保守,民众容易小富即安,还没有把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放到全国、全球发展大趋势中去审视。可以说未来中原经济区产业的升级、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放的程度,取决于引资的效果。
6.城乡经济发展失衡
中原经济区贫困区域面积广大,乡村贫困人口众多,且贫困人口数量居全国首位。河南的贫困县和贫困人口主要分布于京广铁路以东的豫东地区和开发条件差的豫西南地区。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位居全国前列,但单位农业劳动力的产出和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究其原因,城市化的滞后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另外,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以及农产品的价格水平偏低也是重要原因。现有的“市带县”的行政区划,本意是想通过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周围县域经济的发展。可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城市往往以极化效应为主,反而延缓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樊新生等对1980年以来河南的市、县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县域经济增长处于较低的水平;各市区对周围县域经济的带动不明显,存在很强的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只存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豫西、豫北地区,但扩散的强度和空间范围较小,并且受这种扩散效应影响的地区的数量和面积有所减少。
7.社会问题相对复杂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中原经济区也面临着种种社会不和谐因素,其中的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以河南省为例,如城市下岗职工较多,再就业压力大;社会收入分配机制不完善;社会治安状况有待改进;农村征地矛盾比较突出;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社会上对河南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等等。典型的例子是河南省的“爱滋病村”,其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至今仍未完全得到解决。及时、妥善地处理好这些社会问题,有利于维护河南省的形象,改善河南省的投资环境,保持河南省的稳定。
8.资源环境压力沉重
中原经济区面临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以河南省为例,2014年,河南省总人口为1.07亿人,人口密度达610人/平方公里。众多的人口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加剧了人地矛盾,严重影响了河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工业粗放式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浪费了资源,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一方面,城市环境问题严峻。2014年和2015年,驻马店、郑州、安阳等分别进入国家环保总局的“十大污染城市”名单。另一方面,大量“五小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甚至直接威胁到了村民的生存。河南的沈丘、浚县都出现了“癌症村”,河南省排放的污染物甚至还殃及邻省。由于河南省人口稠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十分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