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1978~2018)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1997~2012年:应对外部冲击和有效扩大内需

这个阶段宏观经济失衡的特点发生新变化,在15年间,除2003~2007年外,大部分时间表现为需求疲软,供给过剩,与上一阶段失衡的方向正好相反。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带来产能的迅猛扩张,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强化了市场约束,相对于市场需求而言,产能出现过剩。与此同时,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凸显出来,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分别从1997年的9.2%回落到1999年的7.7%, 2007年的14.2%回落到2009年的9.4%(见图2)。如何应对外部冲击的影响,缓解内需不足的压力,进而稳定经济增长并保障就业目标实现,成为这一阶段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由长期实施的紧缩性政策转变为扩张性政策。自1998年下半年后的一个时期,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8年后的一个时期,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进一步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直至2012年底。

图2 1997~2012年GDP、固定资产投资和CPI增速变化

(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

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源于外部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支撑作用。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和人民币贬值后,中国出口贸易快速增长,贸易平衡逐步转变为每年高达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美元的顺差(见图3)。巨大的外部需求弥补了国内需求不足,使中国经济在1993年后采取紧缩政策的背景下,仍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速。亚洲金融危机初期,亚洲国家货币纷纷贬值,大部分货币兑美元汇率贬值幅度超过10%,而中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出口竞争力受到较大影响。从1997年8月开始,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增长开始放慢,到1998年更加明显,比上年出口增速降低20.4个百分点,加之外商直接投资大幅下降和国内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

图3 1978~2002年中国净出口额变化

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制定了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战略方针,决定由中央财政向商业银行发行长期国债,主要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增加投资。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江泽民:《关于一九九九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1998年12月7日)》,载《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第658~659页。1998~2001年,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5100亿元,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发电设施以及大型水利工程,扭转了投资快速下滑的势头。199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1997年的8.8%回升到13.9%。与此同时,采取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下调准备金率,并连续下调存贷款利率,增加货币供给。采取措施促进外贸增长,多次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在完善宏观调控的同时,加快了改革开放步伐,特别是加快对石油、通信、铁路、电力等部门进行战略重组,推进公司化改制,实行政企职能分离和建立新的政府监管框架。同时,积极推动入世谈判,并于2001年顺利加入了世贸组织,中国出口随之大幅增加,使经济扭转了下滑态势,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

(二)2003~2007年:入世后的经济繁荣期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到二〇二〇年力争比二〇〇〇年翻两番”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载《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第15页。。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深化改革的目标,调动了地方政府加快发展的热情。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升温,尤以房地产投资为甚,加之入世后外贸出口迅速增长,出现了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双顺差”(见图4),外汇储备不断增长,央行被动购汇并不断释放基础货币,人民币流动性迅速增长,为扩大投资创造了条件,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7%, M2增长一度达到20%,推动经济增速回升到10%,到2006年和2007年,经济增速进一步上升到12.7%和14.2%。与此同时,投资增长过快、流动性过剩、物价结构性上涨压力增大等问题显现出来。虽然没有出现类似于1985年、1988年和1993年那样的经济全面过热局面,但汽车、钢铁、电解铝等部分产业领域重复建设较为突出,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快,通过成本推动物价总水平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开始显现。

图4 1997~2007年中国外贸净出口额变化

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2004年底中央政府将实施近七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将长期建设国债规模从2002年的1500亿元缩减到2004年的1100亿元,2005年进一步缩减到800亿元。2007年中又将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200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王一鸣:《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统一》,《求是》2011年第24期。,进一步将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举措,防止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

(三)2008~2012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外部需求急剧收缩,造成中国出口下滑,工业生产大幅回落,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在外部冲击和内在条件变化的交互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速从2007年的14.2%放缓至2008年的9.6%和2009年的9.2%。针对经济增速明显回落但物价涨幅仍在高位的情况,2008年初,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由“双防”,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调整为“一保一控”,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王一鸣:《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统一》,《求是》2011年第24期。。到2008年第四季度,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对中国经济形成较大冲击,中国政府果断出台应对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并提出“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国务院召开省区市人民政府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第1版。,宏观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一是提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计划两年增加约4万亿元投资,重点投向“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交通等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社会事业等五个方面。二是启动轻工、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石化、有色、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遏制和扭转工业增速下滑。三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2008年9月后先后五次下调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四是着力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加大支农惠农力度,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通过实施一揽子经济计划,迅速扭转了经济快速下行态势,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复苏。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仅为6.2%,但在一揽子计划实施后经济增长实现V型反转,2009年第二、三、四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回升到7.9%、8.9%和10.7%,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复苏。产业振兴措施较快扭转了工业快速下行的压力,2009年第一、二、三、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分别为5.1%、9.1%、12.4%和18%,形成强劲回升势头。经济迅速复苏稳定了就业,2009~2010年城镇就业人员分别增加了1219万人和1365万人,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大大提升了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由中低收入国家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应对危机中过于倚重短期需求政策,对深化改革重视不够,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大规模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而基础设施投资周期长,回报率较低,加之要求地方资金配套,增加了地方债务积累;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过度扩张,风电、多晶硅等出现重复建设倾向,产能过剩开始从工业消费品领域逐渐深入到工业投资品领域;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2009年和2010年实际信贷规模达到18万亿元左右,带来了流动性过剩问题,增大了后期的资产价格上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