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建制沿革
五指山的行政建制沿革复杂,历史时期多变,历代王朝对五指山的开发程度差别很大。自汉代海南设郡直到明清以前,五指山的发展都十分有限。为五指山的建制画出“坐标”,应是研究五指山历史和文化的肇端。
一 建制沿革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海南岛始设珠崖、儋耳二郡,五指山属于珠崖郡。这一时期,黎族是五指山地区的主要人口,但是,随着中央王朝对海南管辖地域的扩大,黎族中的一部分开始逐渐转为具有汉族特征的“熟黎”,并同汉族进行深入的文化交流。一般认为,五指山同其他黎族地区类似,以“峒”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历史上,五指山行政区划变动较大,但是,“峒”这一社会单元却相对稳定。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罢郡之后,海南直到隋代一直处于脱离中央管辖的“自治”阶段。魏晋时期,吴国曾出兵海南,但是并未建立有效管理,中央势力只到广东等地。
隋代大业六年(610),隋炀帝在海南设郡,五指山属临振郡管辖。唐代龙朔二年(662),唐高宗设立万安州,也部分管辖五指山等地。宋代基本延续唐代建制,在海南设立四州,五指山分属于不同地区管辖。宋王朝还曾设镇州以管辖中部山区的黎族,只是这一建制很快被裁撤。宋代虽有部分郡县管辖五指山等地,但是这一时期的五指山仍旧处在较原始和落后的状况,同北部地区的汉族和黎族相比,五指山黎族各峒与汉族的联系相对较少。元代基本延续宋代旧制,增设定安县,五指山基本归定安县管辖,部分归吉阳军管辖。
明清时期,广东地方官员对五指山的管理更加深入。从明代开始,海南逐渐将一府三州十县的行政格局固定下来,其间虽有变化,但是这一建制一直延续到清代末年。五指山仍旧归定安县管辖。这一时期黎族对汉族政权的反抗也比较剧烈,仅明代就有大、小冲突数十起,行政建制同招抚、征讨等治黎方略息息相关。地方建制成为双刃剑:一方面,地方行政机构成为黎族和汉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另一方面,地方管理制度也成为黎汉矛盾的焦点。清代则延续明代建制,主要分崖州、儋州、万州三部分,分别位居海南北部、西部和东南部,五指山仍属于定安。清代最重要的事件是张之洞在五指山开辟“十字路”,并令冯子材设立抚黎局等机构,这也是中央王朝对五指山经略的重要转折。
近代时期,五指山先后由国民政府、日本侵略军以及共产党琼崖武装管理。民国初期,国民党政府废除传统的州府建制,先于民国元年(1912)设立崖县(今三亚市)、定安县、陵水县三个县级行政区,五指山各乡镇分属于这三个县管理。后又于民国24年(1935)3月设立琼崖绥靖公署,分为白沙、保亭以及乐安三县,五指山再次分属于三个县管辖。民国25年12月,广东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后被划归为琼崖绥靖公署,五指山受到该公署的管辖。抗战时期,五指山地区成为海南岛的抗日根据地,国民党和共产党武装分别在这里建立了抗日政府,坚持抗战。内战时期,五指山又成为共产党琼崖武装的最主要的革命根据地——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因五指山当时分属于白沙、保亭和乐东三个地方管辖,所以也被称为白保乐根据地。该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为渡海作战奠定了基础。
当代五指山的行政建制经历过多次变迁,历史线索较为清晰。其中,少数民族区域自治阶段的行政建制变化最为复杂,1949年3月,琼崖区党委根据中央建设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区的意见,设立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将白沙、保亭、乐东等几个县全都纳入行政委员会的管理,成为海南第一个具有民族自治特色的行政建制。1951年1月,海南军政委员会撤销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设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筹)。
1955年10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通什镇召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正式更名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区人民政府遂更改为自治州人民委员会。
1986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设立通什市。当时的自治州包括保亭县的通什镇以及畅好、红山、毛道、南圣区,琼中县的五指山、毛阳区和乐东县的番阳区,通什市为黎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后因海南岛经济特区的设立,黎族苗族自治州于1987年12月被撤销,仅保留通什市建制。
有学者将“通什”(Tong za)这一名称解释为树林间的田地,或山谷之间成片的田地。“通什”即按照黎语翻译的海南话,读音为hong da,又名冲山。有学者认为,“通”即树林的意思,“什”则是田地。也有学者将冲山解释为黎语的“山高水寒”之意。按照汉字的字面意思,“什”与“十”通,“通什”则又有“四通八达”的意味。五指山地处黎族中心腹地,是海南中部地区的核心,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枢纽,它俯瞰周边六个黎族、苗族自治县,是黎族、苗族的文化聚集地,也被黎族人视作其文明的起始地之一。
2001年7月,五指山市正式成立,下辖通什镇、南圣镇、毛阳镇、番阳镇、水满乡、畅好乡和毛道乡等7个乡镇。
二 历史时期
五指山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括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古代五指山、近代五指山以及当代五指山。
古代五指山是指汉代以来中央王朝对五指山的经略,汉代之前的五指山尚处于原始时期,部分考古发掘证明这里在汉代以前已经有人居住,并且进行一定的生产活动。但是,这一时期的五指山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同周边地区的交流也比较罕见,处在相对封闭的状态。汉代以后,随着中央王朝的进入,海南以行政建制的方式进入庙堂的视野,五指山也随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的几次战乱打破了传统的中原文化格局,大批移民向南迁徙,海南受其影响,成为移民的重要落脚点,移民的到来对五指山的开发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唐宋时期,海南开始走向繁荣,五指山的生黎部分地转变为熟黎,开始接受中原文化,并逐渐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明清时期,海南文化达到鼎盛,中央王朝对五指山的开发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海南道潘思榘率兵进入五指山腹地——黎族地区,安抚黎众。光绪十五年(1889),两广总督张之洞在五指山开通十二条道路。晚清时期,五指山的风土人情也在文化上受到更多的关注,陆续有西方人类学家和探险者光临此地,五指山也被世人所熟知。
近代五指山是指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对五指山的管辖和治理。民国时期是海南文化史上的里程碑,这一时期海南人才辈出,是继明代之后海南文化史上的又一高峰,其中,华侨对海南的贡献最为突出。五指山也随着整个海南岛的开发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抗战时期,海南被日本占领,五指山随即成为日本在海南掠夺资源的主要地区。日本非常重视对五指山地区的开发,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五指山的发展。同时,五指山也成为中国军民对抗日军的重要战场,残留在海南岛的国民党军队和冯白驹率领的共产党军队以五指山为根据地,借助这里的天然地形对抗日本侵略者,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重新接管海南岛,专门制定《开发海南岛草案》,以促进海南的开发和战后海南的发展。
当代五指山是指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五指山的管理,这一时期主要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时期,这一时期的五指山地区包含的范围最大。其次是通什市时期,通什作为海南地区的重要行政建制,其地位曾经同海口相当,通什与海口两地分别代表海南岛的南北两个核心区域,这两个行政建制分别管理汉族和黎族这两个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的民族生活的地区。最后是五指山市时期,五指山市的成立是“五指山”这一地名首次以行政建制的方式出现,地方特色鲜明,很具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