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关注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实意义

在大学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尤其是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研究高校毕业生尤其是贫困学生的就业促进和就业改善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高校毕业生作为我国青年储备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人才强国、科技兴国的重大历史使命,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毕业生作为青年中的优秀部分和主导部分,其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和主导着青年群体的价值观,这一群体价值观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发展趋势,因而也就成了时代变化的晴雨表。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首先有利于这一群体自身发展和人生价值实现,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自身信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引导他们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促进实现高校毕业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社会人力资本的投入,提升社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但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不高的负面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并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读书无用论”“上大学的不如搬砖的”等错误导向性的观念,已经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流行开来,切实对农村家庭和学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一些农村学生很早就辍学打工。从长远来看,这对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影响较大,并最终会影响到农村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进一步拉大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使农村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进程中的滞后区和短板。因此,高校毕业生这个特殊群体能否就业、就业质量如何,不仅仅关系着个人的命运前途,也事关国家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升,事关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大局。党的十九大决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更充分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这为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指明了方向。

在社会整体就业压力大的形势下,中央及河南各级政府、各类高校一直非常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相对高校毕业生“能否实现就业”而言,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后的群体内部差异、就业质量差异问题的关注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转型日益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亟须从重视“量”到更加重视“质”的转变,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也需要更加细化、更加精准。“如何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问题更加受到高校毕业生群体和社会各界重视和关注。对此,也需要学界给予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项目研究应用性较强,侧重于实证调查。就项目研究本身而言,具有一定的研究借鉴和现实指导意义:一是项目研究中采用的调查、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以调查问卷实证研究形式建立的数据库能够为同类研究提供基础参考;二是调查对象选取时充分考虑了样本的性别、学历、职业、所在产业、所在单位类型等各个方面的比例,有关研究成果能够较为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近几年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整体和结构状况;三是项目有关成果能够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为政府决策和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基础参考;四是项目进行的高校毕业生基础信息和就业质量之间的比对分析及有关成果能够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五是项目有关研究结论也有利于引导高校毕业生群体自觉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就业质量意识,从根本上提升自身就业层次和水平;六是专项研究贫困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本研究以问卷调查(3000份,贫困生样本占比约为50%)为基础,利用卡方检验来分析不同样本就业取向的差异性;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对就业影响因素根据累积方差贡献率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均值差异进行检验;在调查分析基础上,对河南贫困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的建议。研究更加聚焦,抓住了当前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关键和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