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斗智六字:计、策、韬、略、谋、猷
《计篇》之“计”,从字形上看,就是“言之十”,一般来说,方位有八方,即东、南、西、北和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但还有空间上的上、下,总共十个方向,这才是全方位的。建立理论、进行企划、提出看法、拟定计划,那就是“言”,“言之十”就是全方位的,这才是“计”,周到周全,算无遗策,滴水不漏,有十足的把握,绝对不会漏算哪一面,方方面面俱到。如果只算到十面的一两面,那漏洞太多,就谈不上是“计”了。
前面不加“始”,我们也知道《计篇》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必须十拿九稳、十全十美。“计”字就是中国的智慧韬略之一,在中国斗智的书中,大概经常出现的有六个关键字。第一个就是“计”,《孙子兵法》的《始计》、《用间篇》就满足这个严格的标准。第二个就是“策”,“计策”二字常常合用,“策”字在《易经》来说,就是用蓍草占卦,一根蓍草就叫一策,策就像“大衍之数”一样的,也是要求“不忒”。策也有鞭策的意思,马鞭也叫策,如果觉得进度慢,拖延了进程,马上就得挥鞭要求,让马跑快一点,各方面要赶上,照预定的计划策动。跟《易经》和《孙子兵法》关系极为密切的《三十六计》,每一计都要考虑周全。从“瞒天过海”到最后的“走为上计”,都是如此,不然跑不掉,也骗不了任何人。《战国策》这部书,也是说在战国时候那些游说的纵横家留下的很多辉煌的外交谈判、游说上纵横捭阖的业绩,谈判、游说一定要有整套方案,先去见谁,再去见谁,见到了如何打动人家,都要有一套完整的方案。那就叫策,而且执行时,进度要管控,直到最后圆满完成。
还有“韬”和“略”,《六韬》、《三略》这两部兵书我们很熟悉。“韬”字左边是“韦”,就是熟而软的牛皮,有弹性,不像皮革是比较坚硬的。韬作为剑囊,是用来装利器的,利器藏在里头,光芒不外露,不形于色,就是外面有一个包装,这就是“韬”。成语“韬光用晦”就是如此,平时收敛低调,有弹性,很难被人看出来。初出茅庐者处事生硬,一下就被人家看破手脚,所以国之利器不可以轻易示人,要把利器锋芒要藏在韬里头。《六韬》这部兵书的名称来由我曾经简单提过。因为太公兵法是以武王伐纣战争为例,武王伐纣强调行动的隐秘性、计划的隐秘性,很多的阴谋诡计一定要隐藏,剑一旦出鞘就要成功,没有出鞘以前,绝对不能让人家有所防范,就要隐匿。所以韬不是堂堂之正的阳谋,而是阴谋。这种以小博大的革命战争,采用的就是“韬”字诀,外面看不出来,内部的人才清楚,像《用间篇》里面就提到严守军事机密的重要性。
《三略》之“略”是大纲的意思,不涉及细节,像建国方略、建国大纲,“略”很重要,不能啰唆,要讲要点,这个功夫非常重要,尤其那种重要人物、高级决策者,哪有那么多时间看你啰里啰唆的。详细的资料只能作为背书,最后给领导人看的可能就只有一张纸,但是要点全在上头。二战中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就是如此要求下属,在英国几乎快被打垮灭亡的时候,他撑到美国参战,最后胜利。在那种非常繁忙、日理万机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军情,所以他常常要求下属练习在多长时间之内把事情说清楚。跟重大人物面谈,往往只有几分钟时间做简报,如果唧唧歪歪讲半天不入正题,机会就结束了。要言不烦,“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成功就在这里头,“略”的意义就是如此。《三略》这部兵书就是强调要点的重要性,即战略,战略的层次又比战术高,战术可能就涉及很多细节,战略是高瞻远瞩,定大方向的。“略”也有权益的说法。像“略”字,字面上看是各人有各人的田,“田”字就是方格跟方格之间有界限,即利益的划分线,如果侵略,他要到你的田里头来,那就不可以,你就要捍卫这种攻防。所以“略”字有权益分配的关系,划定势力范围很清楚,井水不犯河水,不能乱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还有两个字,一个是《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的“谋”,“谋”跟“计”都是言旁,但是不一样,是某之言,一家之言,某一个人提的企划方案、对策决策,大家都没有定案,哪一个方案最好或者综合大家方案之长,才能定出一个最后的定案。以前那些最主要的军师就是所谓的主谋,一些政军的重要决策都要跟这位老兄研究研究,因为他是幕僚头,所有的谋由他主导,整个团体提出来,然后他润饰决定之后再上呈,作为提供决策时的重要参考。不像“计”是各方面都算到了,“谋”则不一定,可能有甲谋、乙谋、丙谋、丁谋,未必是代表全部。另外一个字就是“猷”,“猷”也是一种大的谋划、大的策略,甚至大的治国治军的方案。很有智慧、很全面的,也很有深度、广度。
计、策、韬、略、谋、猷这六个字,就是中国兵法智慧中最关键的字眼,值得我们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