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章 必须总是追溯到最初的约定
即使我同意这些到目前我一直在批驳的观点,专制的拥护者也不会获得更多的进展。在让一个群体屈服与治理一个社会之间,总是会存在巨大的差异。散居的人,无论他们人数有多少,相继臣服于某个人,在我看来,这仅仅是一个主人和一群奴隶,我看不到是一个民族和他们的领袖。可以说这是一种聚集,而非联合;在那里既没有公共福祉,也没有政治体。即便这个人奴役了半个世界,他也总不过是一个个人罢了;他的利益与其他人的利益相分离,总不过只是他的私人利益。这个人一旦死去,他的帝国在他之后仍将是一盘散沙,毫无纽带,如同一棵橡树被火吞噬之后,解体倒地,成为一堆灰烬。
格劳秀斯说,一个民族可以献身臣服于一个国王。那么根据格劳秀斯的说法,在献身于一个国王之前,民族就已经是民族了。这一献身本身是一次公民行动,它的前提是一次公共商议。因此在考察一个民族选举国王的行动之前,考察一下一个民族是通过什么行为成为民族的,这一举措是有意义的。因为这一行动必然先于前者,它才是社会的真正基础。
事实上,如果没有先前的约定,除非选举的结果是全体一致,哪里会有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选择的义务呢?一百个希望有一个主子的人又从哪里获得权利来替那十个不想要主子的人进行表决?规定选举的多数原则的法律,其自身是通过约定建立的,前提是人们至少有一次达成了全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