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水利名人(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孙叔敖:兴修水利第一相

“孙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国霸。”孙叔敖用三年时间治理楚国,积极辅佐楚王推行改革,整顿吏治,布政于道,施教于民,使得楚国国力迅速增强。楚庄王饮马黄河,观兵周疆,问鼎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治国先治水,治水以兴邦。楚国由蛮夷小国发展成泱泱大国,关键在于孙叔敖的治国方略——将施政的重点放在治水。孙叔敖为相期间,主持修筑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一期思雩娄灌区,兴建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云梦通渠,开凿了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使得楚国仓廪充实,武备完善,国势兴盛。可以说是这三大水利工程成就了楚国的辉煌。历史事实昭示了孙叔敖治水兴邦、终成霸业的雄才大略,以及泽被民生、利及千秋的治水功绩。

孙叔敖:循吏第一人

公元前614年楚穆王病逝,子熊绎立,他就是春秋时代著名的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周初,周成王盟会诸侯,作为小方国的君主楚庄王,在盟会上受到冷遇和轻慢。楚庄王回来后立志发奋图强,扩大疆土。楚庄王虽怀鸿鹄之志,由于初为人君,深知自己年轻力薄,一时难以执掌大权,还需要一个洞察、识别忠臣的过程。于是他佯作荒淫,沉湎于酒色,“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伍举、苏从等冒杀身之祸,直谏楚庄王罢淫乐,理朝政,并以“一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励之。是冒死直谏,还是诱溺酒色,从中楚庄王认清了清浊贤佞。于是以“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的大志,整顿吏治,重贤臣,远小人,在贤相孙叔敖等一批忠臣的辅佐下,着力发展经济,提倡勤俭,改革兵制,使国势日益强大,具备了争霸中原的条件。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亲领大军,攻打陆浑之戎,直抵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饮马黄河,观兵周疆,问鼎中原。后楚庄王又两次兴兵伐宋,晋国不敢出兵,宋遂臣服于楚。鲁、郑、陈相继俯首。楚国就这样,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春秋时期的江南霸主,创造了先秦发展史上的奇迹。史载,当时楚国都城“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曰朝衣鲜而暮衣敝”,一派繁华景象。

楚庄王的立威定霸,与孙叔敖的奉职循理、忠心辅佐是分不开的。《吕氏春秋·情欲》说:“世人之事君者,皆以孙叔敖之遇荆庄王为幸。……孙叔敖日夜不息,不得以便生为故,故使庄王功绩著乎竹帛,传乎后世。”楚庄王、孙叔敖“主明臣贤”,(《韩诗外传》)其霸业政绩,永垂史册,是一位奉职守法、善施教化、仁厚爱民的好官吏。可见孙叔敖在楚庄王建立霸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据《荀子·非相》所记:“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突秃长左,轩较之下……”,身材短小,又是个秃顶,且左手长右手短,可谓其貌不扬。不想,这丑陋之人却是绝世奇才。

据《淮南子·道应训》载,他出任令尹时,吏民皆来祝贺,有一狐邱丈人告孙叔敖说,人有“三怨”:“爵高者,士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处之”。孙叔敖答以“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孙叔敖一生谨守这三点,终于助主完成雄楚之霸业。

孙叔敖当上令尹后,积极辅佐楚王推行改革,整顿吏治,布政于道,施教于民。他“奉国法而不党,执刑禄而不骫”。他改革军队,整顿军制,起到“不戒而备”的作用。他改制马车,方便驾驶,利于运输。他改革币制,方便百姓……据《史记》和《孙叔敖碑》记载,孙叔敖为相之初,“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他关心民众,注重从生产入手,“考天象之度,敬授民时”。做到不违农时,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自然的潜力,使楚国的生产得到发展。同时还注意社会福利事业,做到“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列女传》更称其时“道不拾遗,门不闭关,而盗贼自食”。

孙叔敖治国功绩卓著,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抓住了治国的根本。在农耕时代,农业的发展是国家振兴的根本之道。在诸侯争雄、浴血拼争的年代,一个小小方国要在强国如林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只有发展农业。仓廪实,才能治武库;武库备,才能国势盛。孙叔敖抓住农业的命脉——治水。

在孙叔敖为相期间,发动人民“于楚之境内,下膏泽,兴水利”。《绎史·孙叔敖碑》说:“宣导川谷,陂障源泉,灌溉沃泽,堤防湖浦,以为池沼,钟天地之美,收九泽之利,以殷润国家,家富人喜。”孙叔敖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的治国理念与实践,楚人艰苦奋斗开疆拓土的精神,为楚庄王争霸中原奠定了基础。唐人樊询说:“昔叔敖芍陂,能张楚国。”直接指明水利对楚国强雄,具有密切关系。

在后人感念孙叔敖治水的千秋功业之时,也为其为官清正廉洁赞叹不已。孙叔敖“三得相而不喜,三去相而不悔”。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轻车简从,吃穿简朴,“妻不衣帛,马不食粟”。楚庄王二十年前后(约公元前594年),孙叔敖患疽病去世。死后,家里竟穷得徒有四壁,连棺木也无钱购置,妻与子过着“披褐负薪”的贫困生活。相传,楚庄王对孙叔敖的去世异常悲痛,日夜思念。后有楚国艺人模仿孙叔敖,才让楚王稍有宽慰。《吕氏春秋》《荀子·非相》中将其称为圣人。孙叔敖生不宠权,死无积财,堪称念国忧民、“奉法守职”的“廉吏”。他的清正廉洁也成为今日为官者的楷模。

期思雩娄灌区: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

img

思雩委灌区图

公元前605年,孙叔敖主持兴建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一期思雩娄灌区。灌区位于今河南固始,是河流、陂塘的综合治理工程。孙叔敖总结前人的经验,利用源泉湖浦的地理条件,截引河水,灌溉农田。他组织乡民在史河东岸凿开石嘴头,引水向北,称为清河;又在史河下游东岸开渠,向东引水,称为堪河。利用这两条引水河渠,灌溉史河、泉河之间干旱的土地。因清河长90里,堪河长40里,共100里范围内的农田灌溉有了保障,后世称其为“百里不求天灌区”。

经过后世不断续建、扩建,灌区内有开凿的渠道、有人工陂塘。引水入渠,由渠入陂,开陂灌田,形成了一个“长藤结瓜”式的灌溉体系。这一灌区的兴建,为大面积发展水田作物提供了有利条件,使水稻的大量种植成为可能。

楚庄王在期思陂建成后不久,即破格重用了孙叔敖为令尹。自此以后,楚人推广了截引河水的工程技术,大大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满足了楚庄王开拓疆土对军粮的需求。

因此,《淮南子》称:“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楚庄王知人善任,深知水利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任命治水专家孙叔敖担任令尹(相当于宰相)的职务。

《中国水利史稿》称,我国“堤防之设,始于楚相孙叔敖”。他主持修建的期思雩娄灌区比魏国的西门渠、秦国的都江堰,还早二三百年。期思雩娄灌区的修筑不仅促进了当时楚国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而且为后来的水利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云梦通渠: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

楚地地势低洼,河道纵横,水患频仍。杨水作为汉水的支流,穿行于云梦泽的湖沼之中,汛时“萦连江沔”,冬时细流涓涓,冬竭夏盈造成的夏涝春旱,影响了农业生产;而动荡不定的河道也不能保证四季通航的条件。

楚国东有云梦湖泊之饶,南有长江舟楫之利,大规模的水运船队能够航行于长江中下游的广阔水域。然而,自楚国国都荆州向北却无天然水道,北上运输困难重重。荆州北上运输,往往需顺长江而下至汉江口,再溯汉江而上至潜江、沙洋,这一水道里程约740公里左右,而由荆州至沙洋、潜江一带直线距离不到70公里,二者相差670公里,这在很大程度上滞阻了楚国水上交通运输的发展,也妨碍了楚国霸业向北的扩张。

img

孙叔敖墓

为了疏通河道,防洪排涝,为了弥补通江达汉的杨水天然航道的不足,公元前6世纪初,由丞相孙叔敖主持,楚人在自然水系的基础上,对部分杨水河道进行了开凿和疏通,形成了一条外接长江、上通沮漳、下达汉水的杨水人工运河。既解决了农田夏涝春旱的矛盾,又解决了北上交通难题。《史记·河渠书》载:“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邗沟江淮之间,……渠皆此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魏王象《皇览》说:“孙叔敖激沮水作云梦大泽之池也。”谭其骧在《黄河与运河的变迁》中据此考证:“西方一渠当为杨水,是沟通长江与汉水的一条人工运河。工程的关键是在郢都附近,拦截沮水与漳水作大泽,泽水南通大江,东北循杨水达汉水,所经过的地方正是当时所谓云梦,约当在长江沙市一带到汉水沙洋一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史称“云梦通渠”,昭示了孙叔敖以水兴邦的雄才大略,体现了楚人非凡的创造能力。

云梦通渠,要比吴国公元前486年开挖沟通江淮的邗沟(后人认为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早100多年,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运河。

杨水在我国历史上曾有过三条不同时期的人工运河。除春秋时期孙叔敖主持开凿的人工运河——“云梦通渠”外,在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第二次系统开凿了杨水人工运河——“杨夏水道”。“杨夏水道”由江陵入杨水到达今沙洋一带入汉江,然后逆汉江经襄阳至洛阳、开封、长安等地。杨夏水道在隋朝南北大运河开凿前,是历代统治者南北漕运的重要枢纽。杨水运河的第三次系统开凿是在北宋时期,史称“荆襄漕河”。这是我国江河间第二条南北大运河,沟通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京师的漕路,成为北宋一项具有重要政治经济意义的大事。

孙叔敖开人工运河之先河,是当之无愧的人工运河之鼻祖。虽然孙叔敖兴修的“云梦通渠”,从规模和效益上不如杨水后两个时期的人工运河,更无法与隋朝的南北大运河相提并论,但其意义却非寻常。南北大运河遵循的是“云梦通渠”的基本构思和流向。可以说是“云梦通渠”为其设计与构想,勾画出了最基本的运河蓝本,开拓出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后来,隋朝的南北大运河的开凿,也无不受“云梦通渠”的启迪与影响。

芍陂: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

在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左右,孙叔敖又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明嘉靖《寿州志》称:安丰塘“旧有白芍亭,汩而为湖,因名芍陂”。南北朝时梁曾在寿春县南部设置安丰县,因芍陂在安丰县境内,所以又称安丰塘至今。

陂塘一般是在原来自然湖泽的基础上经过人工围筑而成的蓄水工程,其作用主要是蓄水灌溉,兼有防洪、排涝以及养殖等方面之利。陂塘多建于丘陵地区,主要是利用丘陵起伏的地形,在蓄区周围筑堤,形成一定蓄水量的人工湖,引水灌溉。被誉为“淮河水利之冠”的芍陂就是这样的陂塘蓄水工程。芍陂选址科学,工程布局合理,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

芍陂位于安徽寿县南,当时这里是楚国的东北疆。芍陂位于大别山的北麓余脉,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河倾斜。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发,形成涝灾;雨少时又常常出现旱灾。孙叔敖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组织当地人民修建堤堰,将东面的积石山、东南面龙池山和西面六安龙穴山流下来的溪水,汇集于堤堰围成的低洼的芍陂之中。堤堰上还修建五个水门,以石质闸门控制水量,“水涨则开门以疏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不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涝成灾。后来又在西南开了一道子午渠,上通淠河,扩大芍陂的灌溉水源,使芍陂达到“灌田万顷”的规模。孙叔敖之后,芍陂历代为利,惠泽人民。

img

芍陂今景

据《水经·肥水注》载:“陂周百二十里许,在寿春南八十里。……陂有五门,吐纳川流。”陂成之后,改变了当地无雨则旱、多雨则涝的局面,使这带成为著名的产粮区。并很快成为楚国的经济要地。楚国更加强大起来,打败了当时实力雄厚的晋国军队,楚庄王也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300多年后,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国被秦国打败,考烈王便把都城迁到这里,并把寿春改名为郢。楚国之所以东徙寿春,并以此与秦对抗,芍陂的修筑带来的灌田无垠、仓廪充实的丰饶景况,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战国后期寿春一带的繁荣与芍陂的效益也有直接的关系。

img

《芍陂纪事》

芍陂是世界最大的人工塘,塘堤周长约25公里,水面达5万多亩,是寿县古城墙内面积的近10倍,蓄水最多时能达到近1亿立方米,灌溉着约70万亩农田。鉴于安丰塘在灌溉、航运、屯田、济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千百年来,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重对它的修治和利用。如东汉章年间,庐江太守王景主持整修芍陂,可灌田万顷,“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后汉书·王景传》)。东晋称芍陂为“龙泉之陂,良畴万顷”,(《晋书·伏滔传》)唐代称芍陂“陂径百里,灌田万顷”。(《旧唐书·地理志》)因其良好的灌溉条件,东汉、三国、唐肃宗、元忽必烈均在此广为屯田,大获其利。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对安丰塘进行了维修和加固,又沟通淠河总干渠,引来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三大水库之水,使其成为淠史杭水利工程中的一座重要的反调节水库,至今仍发挥着显著的灌溉效益。1988年1月国务院确定安丰塘(芍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丰塘:无字的丰碑

img

安丰塘,位于今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中部地区,为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地

时光流逝,斯人远去,但孙叔敖的治水工程仍在造福人民。为了追思先贤的圣德,感戴孙叔敖的恩情,后人在安丰塘北堤建有孙公祠,在湖北沙市公园建有孙叔敖衣冠冢,在期思集立碑并建有楚相孙公庙。

沧海桑田,孙叔敖修建的期思雩娄灌区、云梦通渠在历史的云烟中已失去了踪迹,只有安丰塘仍旧波光潋滟,滋润着广袤的大地,成为俯卧在大地上的一座无字的丰碑。当你漫步在安丰塘,古塘的风采尽收眼底。塘西北的孙公祠,松柏掩映,古风犹存。碑石上,记载着楚国令尹孙叔敖的丰功伟业。塘东北端立着的石碑上,镌刻的“芍陂”二字,龙飞凤舞,韵味不凡。祠内存有宋代著名诗人、改革家王安石的诗——《安丰张令修芍陂》,诗中云:“桐乡赈廪得周旋,芍水修陂道路传。目想僝功追往事,心知为政自当年。鲂鱼鲅鲅归城市,粳稻纷纷载酒船。楚相祠堂仍好在,胜游思为子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