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华水崇拜(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序

古人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管子》);“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太一生水》)。又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八章》);“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水,是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上分布最广的一种物质,浮天载地,高高下下,无处不在。水是生命之源,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万千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现代人经常仰望星空,不断叩问“哪个星球上有水?”因为有水的地方才会有生命的存在。“水生民,民生文,文生万象”。水养育了人类,它给万民带来的恩惠远远超过世间其他万物;同时,人类作为大自然的骄子,不但繁衍生息须臾离不开水,创造文化更少不了水的滋润和哺育。

文化者,人文教化之谓也,民族灵魂之光也。中华文明是地球上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之一。中华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考察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不难发现,水与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孕育、发展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中华文化中的许多方面都有水文化的光芒在闪耀。比如,人们习惯把黄河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中华文明的摇篮,在一定意义上道出了中华文化与水之关系的真谛。

水文化是一个非常古老而十分新颖的文化形态。说它非常古老,是因为自从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有了人类的活动,有了人类与水打交道的“第一次”,就有了水文化:说它十分新颖,是因为在我国把水文化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提出来进行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的事。

那么,何谓水文化呢?

水文化是指人类在劳动创造和繁衍生息过程中与水发生关系所生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以水为载体的文化集合体。而人水关系不但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始终,而且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举凡经济、政治、科学、文学、艺术、宗教、民俗、体育、军事等各个领域,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水文化因子,因而水文化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

需要指出的是,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是创造文化的主体。而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自身并不能生成文化,只有当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水发生了关系,人类有了利用水、治理水、节约水、保护水以及亲近水、观赏水等方面的活动,有了对水的认识和思考,才会产生文化。同时,水作为一种载体,通过打上人文的烙印即“人化”,可以构成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物质的——经过人工打造的水环境、水工程、水工具等;制度的——人们对水的利用、开发、治理、配置(分配)、节约、保护以及协调水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以及组织形态、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精神的——人类在与水打交道过程中创造的非物质性财富,包括水科学、水哲学、水文艺、水宗教等。与此同时,这些在人水关系中产生的特色鲜明、张力十足的文化成果,反过来又起到“化人”的作用——通过不断汲取水文化的养分,能滋润我们的心灵世界,培育我们“若水向善”“乐水进取”等方面的品格和情怀。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之从神秘的殿堂中走出来,让广大民众了解和认知,也就成了一个大的问题。目前,水文化还是个方兴未艾的学科,有关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书籍虽说也能摆一两个书柜,但大多因为表达过于“专业”,不太适应大众的口味和需求。有道是,曲高和寡。就水文化而言,深入深出,只有少数专家学者能消费得起,而大多数人则望而却步,敬而远之,更遑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

但用什么方式把水文化表达出来,让“圈外人”都能看懂、理解,当然,如能在懂得、感悟的基础上会心一笑,那是再好不过了。思来想去,还是深入浅出最好,但如何走出水文化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做到平易亲和,生动活泼,让广大读者乐于接受呢?这需要智慧,需要创意。

好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匠心独运,诸位编辑在思维碰撞、智慧对接中策划出“图说”——这种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讲述人与水的故事;继而经过多位水文化学者和绘画专家的经之营之、辛勤耕耘,终于有了这套《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要说明的是,尽管这套丛书有九册之多,但在水文化的宏大体系中,不过是冰山一角,管中窥豹。

在设计这套丛书的编写内容时,一方面,我们注意选择了水与人们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命题,如衣食住行中的水文化、文学艺术中的水文化等,力求展示人水关系的丰富性和广泛性;另一方面,也选取了一些“形而上”的命题,如先秦诸子论水、治水与中华文明、中华水崇拜等,力求挖掘人水关系的深刻性和厚重性。在表达方式上,我们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人水关系的故事,强调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的有机融合。至于书中的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则是为了让图片和文字相互陪衬,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从而为读者打开一扇展现水文化风采和魅力的窗口。

虽然我们就丛书编纂中的体例、风格、表述方式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达成了共识,并力求“步调一致”,落到实处,但因整套丛书由多位作者完成,每个人的学养、文风和表达习惯不同,加之编写的时间比较仓促,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靳怀堾

2014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