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无敌
梁惠王曰:“晋国①,天下莫强焉②,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③;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④;南辱于楚⑤。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⑥,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⑦;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⑧,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⑨。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①晋国:这里的晋国指魏国。韩、赵、魏三家分晋,所以梁(魏)惠王自称魏国为晋国。
②莫强焉:没有国家比它更强。
③东败于齐,长子死焉:指马陵(今河南省濮城北)之役。魏国伐韩,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孙膑伐魏救韩,惠王派庞涓、太子申为将抵御。魏国战败,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
④西丧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战后,秦国又屡次打败魏国,迫使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和上郡的十五个县城,约七百里地。
⑤南辱于楚:魏国与楚国交战,被楚将昭阳击败于襄陵,失去八座城池。
⑥比(bì):介词,替、给。一:副词,都、全。洒:洗。这里指洗恨雪耻。
⑦易耨(nòu):及时锄草。易,疾、速、快。耨,锄草。
⑧弟(tì):古同“悌”,敬爱、顺从兄长。
⑨梃(tǐng):棍棒。挞(tà):本义指用鞭子或棍子打,引申为攻打。
〔译文〕
梁惠王(对孟子)说:“晋(魏)国的强大,当时天下是没有国家比它更强的,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但到了我这时候,东边和齐国打一仗,杀得我大败,连我的长子都牺牲了;西边又败给秦国,丧失了河西之地七百里;南边又被楚国抢去了八座城池。我认为这是奇耻大辱,希望能够替我国所有的战死者报仇雪恨,您说要怎么办才行?”
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归服。(何况魏国是个大国呢?)您假如向百姓实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够深耕细作,早除秽草;使身强力壮的人在闲暇时间讲求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待人忠诚守信的道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那秦国、楚国剥夺了他们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作来养活父母,使得他们的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离西散。秦国、楚国使他们的百姓陷在痛苦的深渊中,您去讨伐他们,那还有谁来抵抗呢?所以说:‘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请您不要疑虑!”
〔解读〕
为了实现仁政理想,孟子以论辩为武器周游列国,虽然在齐、宋、邹、薛等国屡遭挫败,但他仍以极大的热情游说魏王。从两人的一问一答中可以看出,此时的魏国国势逐渐衰落,陷入了东败于齐、西丧于秦、南辱于楚的困境。
此时的魏王有重振国威的强烈诉求,希望通过战争一雪前耻。然而孟子并没有正面地回答他,而是从仁政的角度进行阐述,反对君主为满足开疆拓土、报仇雪恨的欲望而进行战争,可谓避其锋芒又一语中的,让人不能不被说服。孟子论述了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物质生产方面要减轻刑罚和赋税,让百姓深耕细作;教化方面主张孝悌忠信的道德品质。如果做到了养民而又教民,即使只有棍棒,也可以和拥有坚甲利兵的秦楚军队相抗衡了。论辩到这一层次还不够,孟子又从反面说明了不施行仁政的后果,那就是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处于这样状况下的国家,如果魏王再去征伐,是没有人会抵抗的,这便是“仁者无敌”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