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构成
经脉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构成。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在人体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内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归于一个脏或一个腑。有手或足经、阴或阳经、脏或腑经三部分。手经行上肢,足经行下肢;阴经行四肢内侧而属脏,阳经行四肢外侧而属腑。头面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后头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躯干手三阳经行肩胛部;足三阳经则足阳明经行于前(即胸腹面),足太阳经行于后背、足少阳经行于身侧面,手三阴经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则行于腹面。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为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四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太阴、阳明在前,少阴、太阳在后,厥阴、少阳在中。手足三阴和三阳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手足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手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手足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手足阳明与太阴为表里。相为表里的经脉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手太阴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属大肠而络肺;足少阴属肾络膀胱,足太阳属膀胱络肾等。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都在四肢末端交接,并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内侧面之前、中、后顺序为太阴、厥阴、少阴;外侧面之前、中、后顺序为阳明、少阳、太阳。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则从足趾走向腹腔和胸腔,交于手三阴经。从而形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路径。
一、十二经脉循环
十二经脉是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即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在示指端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经鼻翼旁流注于足阳明胃经,经足大趾端流注于足太阴脾经,经心中流注于手少阴心经,经小指端流注于手太阳小肠经,经目内眦流注于足太阳膀胱经,经足小趾端流注于足少阴肾经,经胸中流注于手厥阴心包经,经无名指端流注于手少阳三焦经,经目外眦流注于足少阳胆经,经足大趾流注于足厥阴肝经,经肺中则流注于手太阴肺经,完成一个循环。
有歌诀云:肺交大肠胃交脾,心经交到小肠里,膀胱交肾包交三,胆经交给厥阴肝,周而复始不停转,昼夜环流五十圈。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不同于十二经脉的“别道而行”的八条经脉,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脉、阳脉的总称。奇”有“奇特”“奇异”之意,奇经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的经脉。它有一定的循行路线,既不直接属某一脏腑,也无表里相配。它们与十二经脉交会及交叉,联系密切。其中督脉、阳维、阳与经脉中的阳经联系;任脉、阴维、阴与经脉中的阴经联系;带脉与足经联系;唯有冲脉,说法不一,大致与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以及任脉联系。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溢蓄盛衰作用。任脉,“起于中极之下”,行于胸腹正中,上至颜部承浆,诸阴经交会,故称“阴脉之海”,有调节诸阴经气血的作用。督脉,“起于下极之腧”,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人中,诸阳经均来交会,故称为“阳脉之海”,有调节全身阳气的作用。任、督二脉呈现左、右各自不同的升、降运动。任脉属阴、却与足三阴经的运动相反;督脉属阳、却与足三阳经的运动相反。正当左侧足三阳经的经气反运上升的同时,其左侧的“督脉”则运行下降;当左侧足三阳经的经气正运下降的同时,其左侧的“督脉”则运行上升。其右侧之足三阳经和右侧“督脉”的升、降运动亦如上运行。正当右侧足三阴经的经气正运上升的同时,其右侧的“任脉”则运动下降;当右侧足三阴经的经气反运下降的同时,则右侧的“任脉”则运行上升。其左侧之足三阴经和左侧“任脉”的升、降运动亦如上运动。冲脉,与足少阴经脉并行。能涵蓄十二经脉的气血,故称为“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带脉,起于胁下,绕腰一周,状若束带,能约束诸经。阴维脉、阳维脉,与六阴经联系,会合于任脉;阳维脉,与六阳经联系,会合于督脉。它们分别调节六阴经和六阳经的经气,以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和平衡。阴脉、阳脉,均起于足跟,分别上行交会于目内眦。它们能调节肢体的运动和眼睑的开合功能。由于奇经八脉的所属穴位大多数散见于十二经脉之中,唯有任、督二脉各有专穴,所以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
三、十五络
十五络有本经别走邻经之意,共有十五支,包括十二经脉在四肢各分出的络,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及脾之大络。十五别络的功能是加强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与调节作用。从络脉分出的更细小的络脉称“孙络”。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络脉叫作“浮络”。络脉与络脉之间可以相互吻合,“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灵枢·经脉》)。络脉从大到小,分成无数细支遍布全身,将气血渗灌到人体各部位及组织中去,这样就使在经络中运行的气血,由线状流行扩展为面状弥散,对整体起营养作用。络脉自经脉的一定穴位别出之后,就以分出之处的穴名而定名。如手太阴经的络脉,自列缺别出,因此,这支络脉的络穴就名为“列缺”。在十五络脉中,十二经脉的络脉都是从四肢肘、膝以下分出,络于相互表里的阴阳两经之间,从阳走阴或从阴走阳,为十二经在四肢互相传注的纽带。任脉之络脉分布在腹部,络于冲脉;督脉之络脉分布在背部,除别走太阳之外,并能联络任脉和足少阴经脉;脾之大络分布在侧身部,能总统阴阳诸络。这三者在躯干部发挥其联络作用,从而加强了人体前、后、侧的统一联系。有歌诀云: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手厥阴络名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隆记,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为屏翳,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名君须记。
四、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总称,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脉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故将其划分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经筋的作用主要有联缀百骸,维络周身,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或者说,经筋的舒缩有调节气血流量、流速的作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经筋也分手足三阴三阳,其数目与经脉相同,其循行道路也多与经脉相接。十二经筋的走向及分布,基本上和十二经脉的循行相一致。但是,十二经脉有顺逆之不同,而经筋走向皆起于四肢指爪之间,在踝、膝、臀、腕、肘、腋、髀、颈结聚,终结于头面等处,沿行于体表,不入内脏,而与他经相结。故经筋与经脉起始之处相同,而终结之处则异。十二经筋分布:手太阴经筋,起始于大拇指之上,沿大指上行,结于鱼际,行寸口外侧,上行沿前臂,结于肘中,向上经过上臂内侧,入腋下,出缺盆部,结于肩髃前方,其上方结于缺盆,自腋下行的从下方结于胸里,散布于膈,与手厥阴之筋在膈下会合,结于季胁处。手阳明经筋,起始于第二手指桡侧端,结于腕背部上,向上沿前臂,结于肘外侧,上经上臂外侧,结于肩髃部。分出支经绕肩胛,夹脊旁,直行的经筋从肩髃上走颈,分支走向面颊,结于鼻旁颧部,直上行的走手太阳经筋之前,上左侧额角者,结络于头部,向下至右侧下颌。足阳明经筋,起始于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结于足背,斜向外行加附于腓骨,上结于胫骨外侧,直上结于髀枢(大转子部),又向上沿胁部,连属于脊椎。其直行者,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其分支之筋,结于外辅骨部(腓骨),与足少阳经筋相合,其直行的沿伏兔(髌骨外缘)上行,结于髀(大腿)面,而会聚于阴器,再向上分布到腹部,至缺盆处结集,再向上至颈,夹口两旁,合于鼻旁颧部,相继下结于鼻,从鼻旁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经筋散络于目上,为目上网(下脸),阳明经筋散络目下,为目下网。另一分支之筋,从面颊而结于耳前部。足太阴经筋,起始于大趾内侧端,上行结于内踝,直行向上结于膝内辅骨(胫骨内髁部),向上沿着大腿内侧,结于股骨前,会聚于阴器部,向上到腹部,结于脐,沿着腹内,结于肋骨,散于胸中,其内的经筋则附着于脊旁。手少阴经筋,起于小指内侧,结于腕后锐骨处,向上结于肘内侧,上入腋内,交手太阴经筋,循行于乳的内侧,而结于胸部,沿膈向下,联系于脐部。手太阳经筋,起始于小指之上,结于腕背,上沿前臂内侧,结于肱骨内上髁后面,入于腋下。其分支走肘后侧,向上绕肩胛部,沿颈旁出走足太阳经筋的前方,结于耳后乳突部,分支进入耳中,直行的出于耳上,向下结于颌,上方的连属于目外角。足太阳经筋,起始于足小趾,上行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部,下方沿足外侧结于足跟,向上沿跟腱结于腘部。其分支结于小腿肚(踹外),上向腘内侧,与腘部一支并行上结于臀部,向上夹脊旁,上后项夹,分支入结于舌根,直行者结于枕骨,上向头顶,由头的前方下行到颜面,结于鼻部;分支形成“目上网”,下边结于鼻旁。背部的分支,从腋后外侧,结于肩髃部位,一支进入腋下,向上出缺盆,上方结于耳后乳突(完骨),又有分支从缺盆出来,斜上结于鼻旁部。足少阴经筋,起始于足小趾之下,入足心部,同足太阴经筋,斜走内踝下方,结于足跟,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向上结于胫骨内髁下,同足太阴经筋一起上行,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沿膂(脊旁肌肉)里夹脊,上后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筋会合。手厥阴经筋,起始于手中指,与手太阴经筋并行,结于肘部内侧,上经上臂的内侧,结于腋下。分支进入腋内,散布于胸中,结于膈部。手少阳经筋,起始于第四手指端,结于腕背,走向臂外侧,结于肘尖部,向上绕行于上臂外侧,上循肩部,走到颈部会合于手太阳经筋。其分支当下额角部进入,联系舌根,一支从下颌处沿耳前,连属目外眦,上达颞部,结于额角。足少阳经筋,起于足第四趾,上结外踝,再向上沿胫外侧结于膝外侧。其分支另起于腓骨部,上走大腿外侧,前面结于伏兔(股四头肌部)后面的结于骶部,其直行的,经侧腹季胁,上走腋前方,联系胸侧和乳部,结于缺盆,其直行的上出腋部,通过缺盆,走向足太阳经筋的前方,沿耳后上绕额角,交会于头顶,向下走向下颌,上方结于鼻旁,分支结于外眦,为眼的外维。足厥阴经筋,起始于足大趾的上边,向上结于内踝前方,向上沿胫骨内侧,结于胫骨内髁之上,再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器部位而与诸筋相联络。由于经脉藏于经筋之中,经筋护卫经脉,促进调节经脉中气血正常运行的作用。当经筋出现弛、纵、卷、孪、翻、转、离、合时,最先受影响的是藏于其中的经脉,致使经脉被卡压阻滞,引起气滞血瘀。既然经脉中往来运行的经气似渠中之“流水”,十二经筋似有形质的渠道里的“边岸”。若边岸出现坍塌堵塞渠道,经气运行自然受阻停滞。明代薛己著《正体类要》曾提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合”。提出经筋损伤会导致蕴藏其中的经脉阻滞的病理。《灵枢·经筋篇》说:“十二经筋”分配在一年四季的十二月之中。如在某月内遭受了“风寒湿邪”的侵袭,而引起某道经筋路线“固定的段落”拘急疼痛,多为寒邪阻滞。“不通则痛”,凡出现像条索状拘急牵掣疼痛,多为十二经筋受病。
五、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为十二经脉别出正经,起于四肢,行于体内,联系脏腑,上出颈项浅部。阳经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上达头面后,仍回到本经;阴经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上达头面后,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合。十二经别不仅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而且因其联系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以补充正经之不足。十二经别与正经不同之处,在于其“离、合、出、入”的特点。每一经别从其所属正经分出,称为“离”(别),进入胸腹腔称为“入”,于头颈部出来称为“出”,又与表里经脉相合称为“合”。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为“六合”。即足太阳—足少阴(一合);足少阳—足厥阴(二合);足阳明—足太阴(三合);手太阳—手少阴(四合);手少阳—手厥阴(五合);手阳明—手太阴(六合)。
六、十二经皮
十二经皮为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在体表一定部位上的反应区,即经脉之气散布区域,大体分为手足三阴三阳。在体表的皮肤也是按经脉来分区,称十二皮部。十二皮部属于人体的最外层,又与经脉气血相通,为机体卫外的屏障,具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情变化的作用。《素问·皮部论》说:“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这样,皮—络—经—腑—脏,成为病情传变的层次;脏腑、经络的病变能反映到皮部,如“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等,从外部的诊察和施治则可推断和治疗内部的病情。药物外部敷贴法就是结合皮部理论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