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到精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概念

《内经》说:凡谈气化,无不涉及阴阳、五行;论阴阳、五行,又无不信其气化。气是阴阳的内容和统一体,阴阳是气的属性和功能表现。

阴阳者,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为神明之府。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之气而长养百骸。阴阳有名而无形,人生有形而不离阴阳。五脏主藏精气而为阴,六腑司纳运主消化而为阳。火为阳,水为阴。上焦为阳,下焦为阴;血为阴,气为阳。外侧为阳,内侧为阴。阴在内,阳守其外;阳在外,阴使其内。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阳互根;阴中有阴,阳中有阳,相互依存。阴阳之中复有阴阳,阴阳相合,阴阳交感,万象乃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阳化气,阴成形。形气相感,化生万物。阳消阴长,阴消阳长,阴阳消长,相互转化。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阴阳之理,极则生变。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长。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邪实为阳,正虚为阴。表证属阳,里证属阴;热证属阳,寒证属阴。气为阳,味为阴。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阳主升,阴主降。阴阳升降,维持平衡。所以阴阳是人体的状态变量,阴阳的量变并不引起阴阳本身的质变,而是引起人体状态的质变。人体状态有阴阳平衡、阳盛、阴盛、阳衰、阴衰、阳盛阴衰、阴盛阳衰和阴阳双衰8种,可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对人体而言都是质变,对人体阴阳而言,其质发生了变化。换言之,人身阴阳质的变化到一定程度,人体状态就发生变化,即阴阳的量变,引起人体状态的质变。人体阴阳的量变可以是渐变,也可以是突变。如高热脱阳可由阳盛状态变为亡阳状态,阳证变阴证就是质变。人的生命实际上就是阴阳自和及阴阳之气在人体中的稳态适应性的调节和循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诀,精气乃绝。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主要是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如在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时,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又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人体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组织结构之间,以及每一组织结构自身各部分之间,既有联系又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故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在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时,阴阳学说则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阳)是以物质(阴)为基础的,没有阴精就无以化生阳气,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地化生阴精。没有物质(阴)不能产生功能(阳),没有功能也不能化生物质。这样,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于相互对立、依存、消长和转化的统一体中,维持着物质与功能、阴与阳自和相对的动态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如果阴阳不能相互自和为用而分离,阴精与阳气的升降出入停止,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结。在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时,阴阳学说又认为: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平衡的破坏意味着生病。疾病的发生,就是阴阳失调的结果。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导致阴阳失调,而出现各种病理变化。无论外感病或内伤病,其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不外乎阴阳的偏盛或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如阳气偏盛,就会产生“热”的证候,热邪持续不退,消耗阴液就会引起口干咽燥,颧红烦热等“阴亏”证。反之,阴气偏盛,就会出现“寒”的证候,寒邪久羁,消耗阳气,就会造成肢冷畏寒,水肿腹泻等“阳虚”证。在指导疾病的诊断方面,阴阳学说应用于诊断学中,旨在分析通过四诊而收集来的临床资料和辨别证候,掌握疾病的阴阳属性,作出明确诊断。在指导养生防病和疾病治疗方面,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阴阳变化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就可延年益寿。故主张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顺应自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精神内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所以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主要是确定治疗原则和归纳药物的性能。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原则。而药物的性能为寒、热、温、凉四类,温热药属阳,寒凉药属阴。了解药物的阴阳属性,益于指导临床。古代医学应用阴阳学说解释自然界、人体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各种状态的物质属性及其变化规律。故只要认识阴阳学说的普遍性,掌握阴阳属性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自和、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的关系,就能够用以解释人体与外界的各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