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让家庭教育更有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克服自卑

对自己过于没信心

在父母看来,孩子是最无忧无虑的。但事实上,孩子也有自己的苦恼,自卑就是其中最可怕的一种。自卑,简单地说就是自己轻视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这是对自我潜能的一种压抑、对他人能力的一种过高判断的心理。生活中很多孩子在学习及生活上存在困境,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尽管他们不是本身有什么缺陷或短处,但他们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往往还会自惭形秽,感到自己就是比别人差。自卑的孩子通常会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不如别人,甚至是样样不如别人,常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待自己,而且对周围人的言行、态度反应也是格外的敏感。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往往在内心深处隐藏着永不消散的愁云。

孩子的自卑,使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害怕在做事时失败,因而也就会在学习或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退缩。在做事过程中,只要遇到一点挫折,他们就会轻易地放弃,他们更无法去坚持一件比较难的事。虽然他们十分渴望获得成功,但由于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就是自己努力也是白费力气,失败了还会遭人嘲笑,不如早早地就退出,因而他们不去参与任何竞争或竞赛。这样的孩子在集体生活中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也很少主动与同伴交往,他们一般没有太多的朋友,或者过分依赖于某一个能保护自己的同伴。一般有自卑感的孩子都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由于他本身就对自己缺乏信心,于是就怀疑自己不会招身边的人喜欢,这样使他对别人的言行态度往往就十分敏感,特别是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更是反应过激,有时为了维护强烈的自尊感,就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相反地,由于他们的自我评价比较低,因而特别希望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肯定自己,所以往往会比一般孩子更渴望教师和家长的赞许。

孩子自卑心理的形成有着多种原因,其中主要是受家庭环境和他人对孩子的态度这两方面的影响。从这两方面中可以看出,父母在这中间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也就是说,孩子的自卑,父母往往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但在现实中,很多父母意识不到孩子的自卑有时就是自己造成的,他们对孩子的这种缺陷不用教育去排除,还把这种缺陷一股脑儿地认为是孩子“不争气”。孩子不是生来就有自卑心理的,这种心理是后天教育不当养成的。孩子是脆弱的,他们很容易受到伤害,大人成熟的心理是体验不出来的,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的举动很正常,对孩子的教育也很到位,但他们不知道他们有时正培养着孩子的自卑心理。

比如,在公众场合谈论孩子身体上的缺陷,如肢体残缺、聋哑、过于肥胖或矮小等;指责孩子不及他人的地方,如体育和语文成绩不如别人等。

有的是在生活中孩子的一次不起眼的经历,如在多次经历失败后又遭遇同学的嘲笑。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有可能会怀疑自己不如他人,渐渐地就会产生深切的自卑感。

还有的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家境的贫困,使他在吃、穿、用等各个方面都不及其他人,很可能由此也会产生自卑感。即使是家庭条件不错,但如果父母关系紧张,孩子也有可能因为很少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而产生自卑心理。

孩子不能客观地对自己进行评价,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父母的态度和评价来认识自己,因而父母的态度和评价,对于孩子自卑心理的产生,具有重要的诱发和强化作用。父母对孩子有很多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如当孩子在学着独自解决一个问题时,父母就催促孩子赶快完成;有的家长嫌弃孩子做事拖拉;有的家长在孩子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时,不去鼓励孩子,而是找孩子在做这件事时所暴露出的不足。他们的本意是下次要孩子做得更好,但他们不知这些做法会使孩子感到他总是不被认可,这就有可能使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

自卑是孩子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是一种人格缺陷。孩子过多地否定和贬低自己,抬高别人,影响了对自己正确、客观的判断,不能客观地、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孩子的自卑,很多家长由于忙于工作,不会注意到这种现象,或者有的家长根本就无法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更谈不上能尽早发现而去及时补救孩子的缺失。更有很多家长任由孩子的自卑心理伴随孩子成长,他们不知道这样不仅仅会使孩子得不到很好的成长,还会给孩子成人后的生活带来更大的痛苦和折磨。

孩子是被你骂差的

孩子胆子小,在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面前,也会显得畏首畏尾、懦弱谨慎。由于胆小,他们往往还优柔寡断,对一件简单的事也不能快速地做出判断。对于这种现象,有的家长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假如胆小的是一个女孩,他们会认为这是女孩的特征,是女孩固有的羞怯与腼腆;如果是一个男孩,他们会觉得这个儿子很乖,不会像其他男孩一样到处去惹事。他们不知道这种胆小是自卑心理在作祟。与此同时,他们会感到孩子的做事能力极差,几次三番地说,也不会使孩子有太大的改观。他们一边有孩子“温柔和乖巧”的喜悦,一边又有孩子能力差的忧愁。

就是有的家长知道孩子有自卑的心理,但在他们的心里,自卑就是“无用”的等同语,他们也试图改变孩子自卑的心理状况,但他们想改变的是孩子的“没有用”,而不是孩子自卑的心理。那些认为孩子“温柔和乖巧”的父母也一样,他们更不会去矫正孩子这种自卑的心理,而是想通过自己的教育使孩子能干起来。

当看到孩子做不好一件最简单的事时,我们就可以看到他们的父母会使用如下的字句:

“你看你,连碗都端不好!”

“真是笨死了!这么简单的题都解不出来!”

“真没出息,脑子用来做什么的?”

从这些父母教育的言行来看,不少父母在教育中喜欢批评孩子,或者说批评总是多于表扬,或说批评与年龄成正比,孩子年龄越大,父母对孩子就越是挑剔,父母忘记了孩子在牙牙学语时自己的赏识心态。他们不知道孩子的心智发育是不成熟的,还没有自我评价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最先往往来源于父母对他们的判断。父母的这些言语往往对孩子起一种负面的暗示,父母说多了,在孩子的心里就会烙下了“我不行,我没有能力”的印记。以后每当尝试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最先想到的是:“是的,我可能真的不行,还是不要去做了。”这样,父母就在无意中把自卑感慢慢地植入孩子的心里,自信在孩子身上渐渐地也就荡然无存了。

于是,孩子的表现就使大人不满意:

(1)小事做不好,大事不会做。

(2)一件突发的小事也会被吓得大哭。

(3)事情本知道怎么做,但就是不敢下手。

……

对于孩子来说,因为他自卑,在做一件事时,他没有自己的思想,他总是先揣摩别人的心理,然后再试图迎合别人的方式和方法,因为他觉得别人比自己强,这样在做事时就会六神无主,他会感到这样做也不好,那样做也不合适。一件小事做不好,他们就更没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应该确切地说,自卑的孩子没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当一件事一下子蹦出来,他们就会无所适从,薄弱的心理承受能力,会使他们非常紧张。这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折磨,于是孩子做事时就会害怕。

大人的苦恼是,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和能干……可孩子总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他可能在身体上也很健康,在不经意的一些事情上也可以看出他们比较聪明,但当遇见事情的时候,孩子总显得很“胆小而无用”,和其他的孩子相比差别很大。于是,孩子做错一件事情时,很多大人把孩子的“胆小”就定义成主要是孩子的“不用心”而造成的。

于是,对孩子自卑胆小的矫正就变成了“要孩子专心”的教育,要孩子专心与矫正孩子的自卑胆小心理,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上的张冠李戴,得不到教育效果不说,往往还会加重孩子的自卑胆小心理。比如,孩子不专心你可以说“你看你,连碗都端不好!”作为一个不自卑胆小的孩子来说,父母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只会觉得父母是不满意自己心思没在端碗上,而把碗给打翻了;而对于一个自卑胆小的孩子来说,他就会以为:自己没有用,一些事情做不好不说,连碗也端不好!这不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加强了孩子自卑胆小的心理。

所以说,对于孩子胆小自卑的矫正,父母常常不是在矫正孩子的这种心理,而是在所谓的“教育”中,不断地在加强孩子的这种自卑胆小的心理。正确地说,这不是在培育孩子,而是在毁一个孩子,这样,你还要求自己的教育有效果吗?

发挥孩子的优势

孩子胆小,从心理上说是孩子自卑的一个方面,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不仅有碍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在孩子长大后也会显得胆小怕事,人更会显得懦弱。改变孩子的这种状况,最忌讳的就是用批评、斥责的语言,家长要随时随地用语言鼓励孩子去做一些事,成功了,就多加赞赏;即使不成功,也要想方设法使孩子对失败感觉不到太大的压力。在做事的过程中多找孩子的优点,使孩子有信心面对事情,这样才能充分发掘孩子的优势和潜能。

美国加州大学的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森在审视家庭教育时指出:“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在矫正孩子的胆小自卑时,要多给孩子以赞赏,孩子也就会慢慢地有胆量面对困难,孩子有信心了,“胆子”就会大起来,做事就会有主见,一个能干的孩子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但他的胆子很小,最大的问题是上课极少主动发言,做事情也是畏畏缩缩的。在学校里,老师曾试图改变他的这种自卑胆小的状况,老师叫他当副班长,负责班里的卫生工作,可他死活不肯。老师要求急了,他就流起眼泪来。在家里,妈妈就是叫他接一下电话,他也会拿着话筒不说话,即使说了,声音也小得很。这个孩子在家里也不太说话,看起来是很懦弱的一个人。父母对于孩子的状况已经束手无策了。

如果要改变孩子的这种状况,就要知道造成孩子这种心理的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个孩子的自卑心理呢?

原来,这个孩子自幼多病,他的母亲用含着泪水的眼睛看着他长大,母亲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得太多了,因此,母亲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这就使母亲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母亲不允许孩子做错事,不允许孩子贪玩,更不允许孩子学习成绩落在别人之后。母亲完全用一个完美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只有在孩子表现得非常优秀时,母亲才会感到满意,如果孩子表现得不好,母亲就很生气,就用打骂、挖苦、吓唬的手段来“教育”孩子。

这位母亲对孩子的期望比一般家庭的母亲高,她认为对孩子高要求,孩子也会有大的进步,取得的成就也就会更大。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带有强烈的期望,对孩子的不断要求给了孩子相当大的压力,这种影响慢慢地会使孩子在无意中学会追求完美,给自己定一个高标准。如果自己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他们不会责怪父母高压政策下的打骂逼迫,而是把失败归咎于自己,认为自己努力不够或者是自己的能力不行,产生了处处不如人的自卑感。

这个孩子就是这样,由于母亲的要求过严、过高,孩子常常为达不到母亲的要求而灰心丧气,天长日久形成了这样的心理:我很差,我不如别人。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孩子的皮肤很容易过敏,他常常把自己的脸上、头和双手抓得伤痕累累。出于对孩子的爱护,母亲常常把孩子关在家里面,不让孩子跟别的孩子有太多的接触。这使孩子养成了内向的性格。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就会这样评价自己:我的身体、相貌都不如别人,我什么也做不了。

另外,他的母亲有时由于工作的原因,常常被不好的情绪所困扰,孩子常常看到妈妈在家里发泄情绪,孩子做事时总处于一种不安的情绪中。

找到了孩子自卑胆小心理的根源,再加上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就能够帮助孩子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中走出来。

首先,作为母亲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过去这位母亲总是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养的,加之这个孩子要比其他孩子的成长过程复杂得多,倾注了母亲更多的心血,孩子就应该绝对听从母亲的话。后来这位母亲认识到,要改变母亲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与孩子友好相处。这位母亲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平等的人,允许有缺点,允许犯错误,允许孩子失败。这位母亲知道,只有改变了自己看待孩子的观念,她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孩子。

母亲的这种改变,使孩子渐渐乐于亲近母亲了,在家里变得爱说话了。

针对孩子皮肤容易过敏的症状,母亲除了带孩子去治疗外,还教育孩子要正视自己的疾病,告诉孩子:人的疾病和人的美貌一样属于正常的表现。母亲给孩子讲贝多芬、拿破仑和霍金等名人克服自身困难的故事,这强化了孩子对自己疾病的正确认识,从这些人的事迹中孩子也获得了克服困难的经验和勇气,从而树立起了他的自信心和他战胜挫折的勇气。

孩子有很多特长,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发挥特长和爱好,母亲鼓励孩子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学习班学习。母亲还带孩子去郊游,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时,母亲和孩子也加深了交流……这些活动充实了孩子的生活,同时又让孩子在一次次的快乐中找到了自我,并逐渐抛弃了自卑。

在面对孩子的不足时,母亲也是用赞赏的态度来鼓励孩子。

母亲所有的教育效果,在不久就得到了显现——孩子在初三的一次模拟考试中,成绩不太理想,回来后他很郁闷地对母亲说:“我计算了一下自己在全校的排名,可能我这次上重点高中有点悬。”

这时的母亲并没有像往日那样一味地去责怪孩子,而是马上说:“我的儿子是百里挑一的。”孩子不解,母亲就给孩子算了一笔账:

“你小学毕业时全市有15万人上初中,但只有1200人上了你现在的这所重点试验初中,你的成绩在班里也是中上等的,这样算下来不是百里挑一吗?”

孩子听了很开心,一下子搂住了他的妈妈——孩子变化很大。

在孩子身上发现有胆小自卑的心理后,母亲能及时认识到教育方法不当是造成孩子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从而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她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并采用有针对性的办法帮助孩子,这才使她的孩子从自卑的泥潭中走了出来。

比较是自卑的根源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对孩子都不是百分百的满意,在父母的心里或多或少地对孩子都有一些意见。有的意见,在父母心里可以保留;有的意见,一些父母却有不吐不快的感觉。他们不知道一个人吐露自己的意见,同时更是发泄着自己的不快,当然这种发泄有时还夹杂着生活的情绪,这样,一些父母所谓对孩子的教育就开始了。

其实,对于孩子的不足,大人有意见是正常的,但教育不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发泄自己的不满,而是要求教育者引导教育对象把事情做对,并具有做这种事的能力。

父母对孩子会有很多意见:好睡懒觉、衣装不整洁、迷恋网络、学习成绩不好、学习成绩下降……要知道孩子总是孩子,没有缺点是不可能的,父母对孩子的缺点有意见,要想把自己的意见消除掉,还要从孩子的缺点入手,用正确的方法来教导孩子。如果家长用数落来教育孩子,虽然能倾吐自己的不快,但对孩子的教育毫无意义,相反,还会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理。

比如看到孩子的成绩,有的家长就会有意见,他们便对孩子说:

“你看,杨阿姨家的某某这次考了98分,你怎么才67分?”

“你看,你表姐多听话,学习多努力,哪像你,天天上网,作业也不好好做,什么时候也能像她一样啊!”

“你看,以前你还是不错的,现在怎么退步了,真是让人生气!”

像这样的话,父母在说的时候,似乎还要追求对孩子的教育效果,于是在亲友面前,在大庭广众场合下,他们都会对孩子进行这番说教,孩子做得越不好,他们的批评越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父母不知道,在孩子的心里,最烦父母的是:叨唠、批评、拿自己与别人比较。实际上,拿孩子与他人比,只能使孩子产生自卑和抵触情绪。因为,孩子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任何一个孩子都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因各种原因达不到父母所期望的目标。父母拿别人的优势对比孩子的弱点,除了让孩子自惭形秽,抬不起头外,也极大地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当这样的比较多了,孩子听麻木了,自尊也没了,自然也不会求上进了。

对于家长来说,家长的思维是,以为有比较才能给孩子树立榜样,以此来刺激孩子上进。他们往往只看孩子不足的表面,而不去分析孩子不足的原因。为什么现在的成绩不如以前好?也许是这次考试难度加大了,也许到了新环境不太适应,也许因某事使孩子出现波动等等。他们更不知道在孩子的学业上、情绪上有一个阶段性的问题。所以,家长不去找原因、分析原因,更不去关注孩子的心灵,而是一味地比较、批评孩子身上的“缺陷”,这样的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只看到孩子的缺点,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渐渐地就会产生偏见,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1)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学习刻苦,在一次期末考试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他把这个进步告诉了他的妈妈,但他的妈妈听后就问他:

“真的吗?你一直没有小敏成绩好,你没有抄袭其他同学的吧?”

(2)一旦发现孩子连续几次有比较愚蠢的举止,不如其他的孩子,于是就给自己的孩子下断言:

“这个孩子完了,这么简单的问题,所有的孩子都会,就他不会,肯定是智商有问题。”

(3)看到孩子坐在教室的后排,你就会有自己孩子不被老师重视的感觉:

“你看其他的孩子都坐在前面,这多好呀!你总是学习不认真,只能坐在后排。”

……

于是,一些父母把在意见中对孩子的“比较教育”,变成了在偏见中对孩子的“比较加数落教育”。就拿第一个例子来说,孩子本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了自己的成绩,他想把自己的进步与父母一同分享,改变父母那种由于自己的不足而给他们带来的不快心情;另外,孩子还想得到父母的表扬。结果他的努力并没有改变原有的糟糕状况,反而落个“作弊”的罪名,他会觉得还不如保持原状的好。

家长的这些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与进取心,在孩子看来,自己做什么都不会得到承认,他在大人的心里就是一个无用的人,自己就是和别人有差距,就是一个不可能超过别人的笨蛋——孩子的自卑心理就在大人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了。

所以说,用比较的方法教育孩子,往往就是在告诉孩子,他处处不如人。用其他孩子的优点攻击你的孩子,直到孩子在自卑中彻底垮了,家长才会在孩子无用的悲叹中罢手。

对孩子不要有偏见

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向两组不同的孩子先后出示同一张照片,心理学家向第一组孩子说:这是一个罪犯;心理学家对第二组测试的孩子说:这是一个哲学家。他先后让这两组孩子根据他给的这张照片,用文字来描述这个人的眼睛。

第一组的孩子是这样描述的:

他的眼睛充满着阴险、仇恨……

第二组的孩子却是这样描述的:

他深陷的双眼充满着智慧,看着他的眼睛就有一种被教育的感觉……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仅仅因在事前得到了不同的提示,评价结果就有天壤之别。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也会有这样的错觉:

成绩不好的孩子往往是智力不好,成绩好的智力肯定会出众。

文静的孩子才是读书的料。

好打架斗殴的孩子是不会成才的,他迟早会进监狱。

所以说,偏见是一个人头脑中存在关于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从心理学上说,就是一个人在他心中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甚至无法改变。偏见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父母当中,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偏见会造成或加大孩子的自卑。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存在着对孩子的偏见,这是他们对孩子认识的一个偏差。好孩子就会听话,否则就不能算是一个好孩子;对孩子有偏见的父母,“坏孩子”就会永无出头之日,这是一些父母最大的悲哀,他们不知道自己糟蹋了多少好的“根苗”。

“孟母三迁”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孟子小的时候很不争气,家住在墓地边,孟子就经常学着筑拜坟墓;孟母举家搬到集市边,孟子就经常学着小商小贩沿街叫卖。孟母又再一次举家搬到了一个学馆旁,孟子就经常在学馆旁边学礼仪,孟母看到了之后就很高兴。有人说环境对孩子来讲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很多不足是可以弥补的。孟母并没有把她的孩子看成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坏孩子,否则,孟母也不会几次搬家了。首先得到了母亲的肯定,这才是孟子学业日进,终成一代哲人的关键。

对现在的孩子来说,除了学校外,在家里待的时间最多,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每一个父母的行为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在家的小雨馨显得特别的调皮,他总是不能叫父母省心,外面一有孩子的哭声父母就得赶快跑出去,看是不是小雨馨又和别的孩子打架了。在小学的时候,小雨馨的个头特别的小,四合院里的孩子都欺负小雨馨。可是后来小雨馨长得特别的快,人家都说小雨馨跟吃了催肥剂似的,几年之后小雨馨就长成大个子了,他开始欺负院里别的孩子。小雨馨胳膊腿因为捣蛋都骨折过,到了小学六年级时,小雨馨又迷上了上网,天天都是到了天黑才能见到他回家。

可在学校的小雨馨又是一个安分的孩子,因为自己在家时老是惹祸,在学校老师把他看得很严。当然,他知道老师也不喜欢他,在老师的眼里,他是班里最坏的孩子,因为老师总是赞扬听话的孩子。他感到其他同学都比自己强,与班里其他同学相比,他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他的自卑是老师的偏见造成的。

当然,小雨馨小学升初中的成绩也是一塌糊涂。

不难看出,小雨馨是这样一个孩子:

调皮不听话,常常和别人打架,成绩也不好,由于迷恋网络也会整天不见踪影,他还是一个自卑的孩子。

但小雨馨的父母和新学校的老师,对于小雨馨在小学时的表现并没有偏见,没觉得他是个不可救药的孩子,特别是孩子的父母,他们在孩子上初中后,首先就想办法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

孩子父母知道,对待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应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先让小雨馨学会自我肯定,帮助孩子从自己的学习中获得满足和动力。让小雨馨懂得:做该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好,这本身就是成功,也是对自己最好的肯定。假如小雨馨画了一只鸭,他们不会挑剔这里不好、那里不像,而是对小雨馨的每一个成功之处都予以发现,并发出由衷的赞赏:“看,那鸭尾巴画得真好呀!”或者幽默地说:“你为鸭涂的颜色真漂亮!我敢说这可是世界上最秀气的一只鸭子了!”

他们每次对孩子的赞赏完全是诚恳的,丝毫没有应付的意思,这样小雨馨开始好好学了。小雨馨的学习也真是刻苦,每天晚上大概都是10点半左右才睡觉,可在小学的小雨馨8点就钻进被窝了。

不久,小雨馨的成绩提了上来。到初中第一学期末,虽然不过是班里中上游水平,但他的父母已经挺满意小雨馨的成绩了,因为从小小雨馨就不是那种能安下心来学习的人。到了初二,父母觉得小雨馨真正对学习开始开窍,因为成绩开始大幅度上升,小雨馨还对物理特别感兴趣,竟然还在家里做起了小实验。小雨馨的成绩已经在学校名列前茅了。

一个在小学里的坏孩子,在老师的眼里一无是处,老师也不愿意在这样的孩子身上白下功夫,他们认为,这样的孩子不会有大的出息,偏见使他们不会对孩子花太大的力气。但小雨馨的父母对孩子没有偏见,而是觉得作为家长,只要对孩子的教育引导正确,孩子就会走到正轨上来。

不能带有偏见去教育孩子,孩子自卑心理出现以后,你还要有一定的办法对其进行纠正。

陈晓是高一年级的一名女生。由于她是从一所普通中学考进这所重点中学的,所以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排在最后。她的父母很着急,于是就拿很多其他成绩好的孩子给陈晓做榜样,希望孩子从中取取经。但在潜意识中,孩子就把自己和他们进行对比,并努力找自己的不足,这样,陈晓情不自禁地夸大自己的缺点,甚至毫无根据地臆造出许多自己的缺点,还总爱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在她自己看来,她在这些孩子面前一无是处。由此,她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在那些自以为无力战胜而实际上稍加努力就能战胜的困难面前,她也都轻易退缩了。这样,使她产生了非病理性的自卑。

父母为了矫正她的这种心理,对孩子的现状并没有抱怨和指责,即使有时孩子有过错,也不会把这种过错当作成绩不好的原因。他们对于孩子初中时的成绩和高中的成绩的落差,给予理解,并耐心倾听孩子倾诉,同时引导孩子回忆过去初中时代的学习生活,让孩子重新得到过去成功的体验和自己与其他孩子相比的本来优势。

在这里,父母没有因为孩子是从普通中学考上来的,而产生“不如人”的偏见。她的父母还注意发掘孩子身上的亮点,比如从初中的普通中学考入高中阶段的重点中学,这本身就是其能力的体现,等等,以使孩子能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在此基础上,父母还和孩子一道分析原来的成绩水平和现在的成绩水平之间有多少差距,在班级里所处的位置是怎样的?并比较两个学校学生整体水平的差异,以及初中和高中知识的难度差异,使孩子能认识到成绩下降的客观原因。

另外,对于孩子“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和“臆造出自己弱点”的情况,父母提出:“既然你在初中成绩名列前茅,为什么这些缺点和弱点在当时没有影响到你呢?”“如果你真的一无是处,怎么有能力考入重点中学?”帮助孩子使用正确的自我评价。接着,父母与孩子共同商定学习目标,根据其实际的成绩,定出一个合理的近期目标,使得孩子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成功,而不苛求尽善尽美。

对孩子有偏见,就是对孩子的心灵施暴,这样的行为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伤害,其中最大的伤害就是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卑,使一些本当杰出的孩子沦为平庸。

贫穷造成的自卑难治疗

一个人的穷困是可以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的,贫穷是可以“医治”的,但由于贫穷造成的自卑心理很难再愈合了。很多人因为贫困造成了心理的自卑,他们有着自贱、消极畏难、等待依赖等心理。这种心理对一个人的影响来说是潜移默化的,有时这种心理可能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在现实中,很多人并不能注意到孩子由于家庭的困境给心理造成的影响。贫穷带来的自卑是孩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生活在自我圈子里的一种自怜状态。这种自怜往往是先来源于家长本身,因为家庭贫困,家里的一切开支就会在经济上有所限制,在吃用方面,就会比人低一个档次——这在一般人看来是很正常不过的,这种正常的现象慢慢地就会先转化为父母这样的一个心理:我是属于穷人的这个下等阶层,我一切都是不如富人的。接下来,父母的这种心理就会影响到孩子,当然,影响孩子的还有孩子自己对现实的观察——这是孩子自卑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父母的心理状态只是起到一个强化的作用。如此一来,孩子就会根深蒂固地认为:

自己的一切都不如任何人,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都是这个世界最下等的人,自己没有优势可言!

这种自卑心理形成以后,就是看到身边的人在买一件超出他消费能力的上衣,对自卑者的心理也是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又强化了孩子的自卑心理。于是,一些孩子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经济紧张,再加上有同学的歧视,逐渐产生的自卑心理,严重时孩子会不敢去公共场合,害怕遇到一切人和事。躲避、苦闷、孤独和压抑常常会一起涌上心头。这种心理会给家人带来苦恼:

(1)在学习上积极性不高。

(2)对于他认为比自己富裕的孩子,不愿意和他们交往。

(3)不愿参加学校的一些集体活动。

……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自卑的孩子看到别人的经济优势,同时对于自己内心的羡慕,他会觉得那是自己的贪念,为此自己会感羞愧;另一方面又因贫穷感到一种令自己恐惧的愤恨。因贫穷而造成的自卑感使孩子沉默寡言,孩子也就会越来越孤僻,这种强大的心理压力使孩子不能专心地努力学习。

自己的生活和周围人生活的差距,使孩子痛苦不堪,无法自拔!校园中很多条件好的同学,身着使他眼花缭乱的各色新潮服装,如公主王子般飘来飘去的男生女生,这些都时刻刺痛着自卑的孩子——孩子陷入因贫穷而造成的孤苦自卑的境地,他就会对这样的场景产生厌恶的情绪,或者逃避这样的现实,因此孩子就不去和人交往。

很多家长常常遇见孩子的这些状况,家长给出的教育方式是:

(1)在学校的集体活动中,家长想方设法使孩子得到与其他孩子一样的待遇,以此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2)“家庭条件你是知道的,还要和人比,一点也不争气!”用语言批评孩子。

(3)孩子不好好学习,他们会教育孩子说:

“反正爸爸是不行了,你要不好好学习就会和我一样。”

“知道自己不如人(指在经济上),就要好好干。”

父母的这些说教与做法,不能改变孩子的一些状况,更不能改变孩子的自卑心理。当然,更多的父母也不会想得这么多,他们只想通过教育改变孩子的现状。他们以为:

孩子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可能是所要的衣服、要带的食品等东西与其他的孩子相比太自惭形秽,家长就努力地给孩子以最大的满足,以期自己的孩子条件也“优越”起来,希望孩子因而能高兴,自己也能得到一种负了责任的安慰。但孩子却不能得到这种快乐,因为孩子明白,这次“优待”仅仅是暂时的,家里更为了这次“优待”花了不少力气。为此孩子就会有打肿脸充胖子的感觉,自己也会因为虚伪而难受。大人花了很大的劲,孩子却“不领情”,家长反过来就会认为孩子太不懂事,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家长陷入了困境:出力不讨好!

“反正爸爸是不行了,你要不好好学习就会和我一样。”“知道自己不如人,就要好好干。”父母说这些话的本意是要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困境,是为激励孩子振作起来。但孩子从这样的话中就领悟不到这样的意思,他们对一句话的理解往往是一句话最能刺激人的那一部分,对他的刺激越大,他感受就越深。父母的教育就会变成:爸爸不如人,自己也不如人。他们还可以从父母教育他的话中为自己的这种认识找到证据,那就是自己学习也不好。

所以,父母的这种教育就像一个人对待自己皮肤的瘙痒,皮肤痒他不去用手挠挠,而是用针扎、用刀刮,使痒的部位痛起来,以得到皮肤不痒了的目的。很显然,这样的教育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用孩子的优点淡化贫困的忧患

孩子自卑的表现为敏感多疑、孤僻内向等。自卑往往源于孩子很小的时候。自卑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消极的影响,长期生活在自卑阴影中的孩子,会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甚至一生都被自卑所困扰,影响了自己的发展前途。孩子一生下来,并没有自卑心理,而这些自卑感往往都是后天养成的。贫穷有时是使孩子产生自卑感的原因之一。由于贫困造成自卑的孩子,往往缺乏富裕的家庭生活体验,缺乏对金钱客观公正的认识,这样的人对自我评价会有较大偏差。这样,就造成了一些孩子的自卑心理的三大条件。

自卑情绪是一种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对孩子的身心很容易造成极大的伤害。由于贫困使孩子有自卑的情绪,他会沉浸在自怜的泥潭中无力自拔,结果沉沦于对生活心灰意冷的“自卑情结”。

有的孩子受到自卑的刺激后,就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仇富,他们为了迅速改变自己的状况,往往孤注一掷,变得极端自私,形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狂热的“优越情结”。此种人格类型与第一种的极度自卑完全相反,由于其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且妨碍甚至损害他人,注定将会走向失败。作为贫穷孩子的父母,要使孩子正视贫富差距的存在,清楚人与人之间交情的厚与薄不是以金钱论之的。

那么,父母要怎样帮助孩子走出自卑的阴影呢?

朱德卢是北京一所重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家境十分不好,朱德卢自进入大学后,自卑的心理慢慢强烈起来。在中学时因为成绩好,老师和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待他,因此他也就忽视了因家庭的贫困给自己带来的窘境。现在为了让他上学,家里已经是债台高筑。到了北京后,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朱德卢借了不少钱以掩饰自己的贫困生活。本以为北京会有很多机会,能通过打工来补贴自己,但实际上很难。朱德卢用了许多办法来提升自己的素质,但往往都是因为经济的不足而半途而废,这使他感到自己脱离不了贫穷,走不出社会底层的地位,自己不会有好的前途,不用说去光宗耀祖,甚至找个女朋友成家都很困难。在朱德卢的脑海里,始终深刻着自己家的画面——昏暗的平房里,简单得没法再简单的破烂家具,摇晃晃的……于是,在三个月后,他向学校提出了退学,但学校只建议他回去休息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看看再说。

从心理学上看,朱德卢是属于适应障碍伴随的自卑。由于在中学成绩拔尖,一直受到师长和同学关注和重视,这使他的心理能得到满足,从而也就忽视了家境本身的贫困。进入大学后,一方面人们不再如过去那样关注他,这就使朱德卢失去了原来心理满足的基础——这才使他认识到了自己贫穷的家庭与其他人的差距,而朱德卢又过分夸大地看待了这种落差,妄图以借钱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贫困。另一方面,到北京后的不满意,又导致了朱德卢的挫折感。另外,对于贫穷和成功,朱德卢不能做到正确的认知,这就形成了自卑心理。

对于孩子的归来,朱德卢的父母没有说一句抱怨的话,他们在朱德卢高中班主任的帮助下,决定自己来改变朱德卢的现状。

父母对朱德卢进入大学以后受到的冷落似乎很理解,父亲在与儿子闲聊的时候,总是谈到儿子中学时的一些事:哪次得了奖,哪次考了全县第一……这些辉煌的过去使朱德卢体验着过去的成功,也使他得到了一种积极的自我感受。父亲还使朱德卢逐步认识到,过去受重视和现在不受关注的原因:上中学时因为同学的地域相近,包括老师在内彼此较为了解,而北京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在环境上也远远大于过去等等。

针对朱德卢渴望改变家庭的现状,父母告诉他,父母最大的快乐是孩子完成学业,自己已过惯了贫困的生活。父母还告诉孩子,他应该感到骄傲,因为他是在逆境中成长的大学生,在北京,这比很多人都强,贫穷并不意味着自己一无是处。

这样,朱德卢认识到自己目前已经拥有的精神财富,以及这些财富对将来成功之路的帮助。在与父母的交谈中,他树立起了合理的人生目标,而不是追求立即摆脱贫穷。假期满了后,朱德卢又回到了北京,这次他的心思已经全部用在学习上了——这是一对普通父母正确教育的结果。

对于因贫穷而自卑的孩子来说,在他心中对贫困往往也是敏感的,自我价值会在他心里飘摇不定,因而极需要得到外界对他经常不断的优势强化。强化孩子的方法也很多,如:让孩子为自己记一本“成功簿”,让孩子每周记下自己的成功,并告诉孩子,所谓“成功”,不一定要了不起的成就,任何的小进步,以及为这种进步所做出的努力,都有资格记载入册;为孩子准备一些小奖品——每当孩子做出了一点成绩,或做了一件令他自己感到自豪的事——要及时奖励孩子,这些奖品让孩子在贫困中找到成功的感觉和乐趣。这样做,可以避免孩子的自卑心理;孩子有了自卑的心理,这样做的话可以去除孩子的自卑感,当然,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这才是有效果的教育。

自卑使心理变态

孩子的自卑虽然不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也不是病理性心理异常。自卑只是在某种情景下心理失衡的一种表现。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感不是人的最坏情感,更不是一个人变态的征兆,相反它是每个人在追求更大的价值和完美的人生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心理反应。”在阿德勒看来,人在生活中时刻可能产生自卑感,生活的一些不足,都可能使人产生灰色情绪,而且这种情绪还会因为自己与周围人的比较而加剧。显然,孩子的自卑是先由一种正常的情感带来的。虽然自卑会使孩子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消极心理,但孩子自卑没错,关键是看父母怎样对待孩子的自卑。

孩子的自卑感在他的心里并不是如影随形的,这种感情的情境性很明显。孩子的自卑感通常产生在有失败的体验之后,尤其是孩子经历过多次失败,往往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就会对这种失败耿耿于怀而难以自拔,进而把失败归咎于自己的无能。这时,我们就要注意引导自己的孩子,不然,孩子就会陷入自卑的泥潭。孩子产生了自卑心理,父母又不知去矫正孩子,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沉默寡言,甚至自暴自弃等现象。很多悲剧,往往就是人的自卑心理导致的。

广西的马某生在贫困农家,全家的生计是靠父母给别人熨衣服来维持的。一个月里,通常家里也只有二百多元的收入。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马某很小的时候就因为懂事被大人们称为“小大人”。家庭的清贫和父母的辛劳,使马某立志成为一个孝子,并要以自己的学习成绩来报答父母。马某虽是个不爱说话的老实孩子,但因学习成绩优秀,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

但家庭的贫困,使马某早早地背上自卑包袱。这对马某的成长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马某从小由于自卑便不苟言笑,性格比较内向,也没有太多的朋友。马某的学习成绩在初中时一直很好,但上了高中以后,成绩就开始下滑了。这与他的自卑心理有很大的关系,自卑成为马某学习的极大障碍,并且使他在交际上也很吃力。马某也曾试着提高自己的交际水平,当他面带笨拙的笑容主动与人交往时,却总是弄巧成拙,常常被同学嘲笑,甚至还被同学捉弄,这使马某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多余的人。于是,马某自卑的性格得到了强化,马某逐渐变得更加孤僻、古怪,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亦遵循“物极必反”定律。比如,极度自卑的人,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向它的反面——极度自尊。马某就是这样,他有时对周围的人变得十分不友好,容易产生敌对心理,常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发雷霆,以此掩饰内心深处的自卑,维护着自身的尊严。

贫穷让马某的自卑心理继续恶化。马某就读的云南大学,地处昆明闹市,校内外处处洋溢着大都市的气氛,而且,不少经济条件优越的同学,都配戴着时尚的名牌“装备”,他们处处显示出自己的富足。这种贫富反差,刺痛了马某的神经,让本来就自卑的马某陷入心理失衡的泥潭,自卑的包袱又加重几分。

自卑还使马某羞于和女生交往,更重要的是马某还有明显的容貌自卑心理。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找个女朋友时,马某说自己长得丑,根本就不会有人喜欢。容貌自卑进而使马某对自己的感情产生了绝望。当目睹校园里亲密的“恋人”们成双成对,马某自卑的心严重失衡了,这使马某向绝路又迈出一大步。

马某自卑的心理在一步步地强化,这使他到了变态的地步,于是,马某走上了不归路——他残忍地杀害了四个同学。

马某在给家人的留言中说道:“这样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马某是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这个专业不好找工作,马某本想考个好大学,将来能找个好工作来报答辛劳的父母,但现实却是无情的:马某长期处于自卑的心理阴影中,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学习成绩也就不会太好。对于成绩平平又无任何关系的马某来说,前途只是一片阴暗。对前途的绝望,使马某的心理到了崩溃的边缘。

因此,孩子有了自卑的心理,教育者,特别是孩子的父母要及时纠正这种心理状态。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可能没有太多贫穷的孩子,但自卑的根源不仅仅是因为贫穷这一方面。比如,现在的父母都尽量去满足孩子的要求,使孩子从小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什么是责任。孩子在家中无法无天,到外面一受人欺负就说“我告诉妈妈打你”,这往往是孩子自卑的开始。孩子一做事,父母就会嚷嚷:“当心、小心”;一些无知的家长当众嘲笑孩子,揭孩子的短;经常以亲戚朋友的孩子的长处比自己孩子的短处,还带着一些嘲讽挖苦的口气。殊不知在父母这样的教育中,孩子的自信正在慢慢地丧失,自卑正在渐渐地滋生。

作为孩子成长摇篮的家庭,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在你的教育中应该对孩子多赏识赞扬,少批评指责;常放手孩子,让孩子去锻炼;帮孩子树立自信,这才是最有效果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