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让家庭教育更有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摆脱依赖

依赖是多方面的

当孩子对一件事和一个人,在心理上有很强的需求时,他就会对其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因为孩子的心理是不成熟的,也正是这种不成熟的心理,使他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容易产生依赖,其依赖性也就越强。可是,一说到孩子的依赖性,很多人仅仅只会联系到孩子对父母的依赖,父母也只会注意到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好像孩子要想克服依赖性强的缺点,父母只要教会孩子自立就可以了。其实这对依赖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孩子最初的依赖性仅仅只是对父母,但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就会对很多东西产生依赖性。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只是对亲情的依赖,当然,还有自己小时候由于弱小需要保护的那份渴望。渐渐地,孩子对一切自己感兴趣的物、对异性和某种思想等等都会产生依赖,这些依赖有的产生过早,有的就不该产生,但所有的依赖最初的起源都是孩子对父母的依赖。

现在的青少年,他们处处都离不开父母,生活中的事情都要依赖父母才能完成。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包办了孩子的一切,从吃饭时的盛、端、喂一条龙服务,到生活中的吃、住、行全程跟踪。有一些家长还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在父母看来,这是父母在尽自己的责任,但等到孩子长大以后,父母就会发觉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做。这时,这些父母就会陷入对孩子能力差的抱怨和纠正的漩涡中。家长对孩子“爱”得过分的话,就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过分依赖,这种依赖心就会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也将影响他未来的生活,甚至影响他长大成才。

所以,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最大失误是: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只知道一味地宠爱孩子,不知道在爱中贯穿些教育元素。他们把“养孩子”当作了是对孩子的教育。他们对于孩子的溺爱,有的是以“孩子小”来作为借口,还有的是孩子小时候的“可爱”软化了父母的心。当孩子长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孩子的“低能”给他们带来了恐惧,于是就表面收起爱的心肠,板起面孔来,把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来个“教育突击”。

对于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很多家长进行“突击教育”的时候,他们也知道对孩子“慢慢地放手”。不可否认这是“突击教育”很明智的做法,但问题往往就出现在对孩子“慢慢地放手”的过程中。很多父母没有什么策略,他们只是把“慢慢地放手”定义在减少帮孩子做事的数量上,他们不知道培养孩子做事的兴趣,教孩子做事情的办法,不会处理要孩子做事与父母爱孩子在孩子心里的矛盾关系。他们觉得教育是很严肃的事——这没有错,但很多父母把这种严肃显现在脸上,而不是在内心真的重视。而父母这种在孩子小时候的“无微不至”。到孩子大一点时的“突击教育”,这种反差使孩子会在心理上感到很突然,孩子不成熟的心理也会接受不了父母的变化,这就会使父母与孩子在感情沟通上出现不畅,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孩子大了就不愿与父母沟通的原因。

很多父母只认识到孩子对父母有依赖性,他们不知道孩子长大后,这种依赖性会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以及一些不同的对象。当你调节不好自己孩子心理的时候,孩子很快就会转嫁这些依赖。因为当孩子依赖惯了,有了很强的依赖心理后,一旦失去依赖,就会造成他们心理的失衡。依赖不了亲情时,他们就会转移依赖的目标,去寻找新的安慰。因为孩子的依赖是一种天性,父母既要给予孩子一定的依赖,又要教会孩子自立。很多父母注意不到这点,在教育孩子自立的时候,完全推开孩子对自己的依赖,于是,就过早地把孩子撵向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依赖一些社会的元素,比如某个团伙、网吧,还有的依赖朋友……孩子的自立能力没有培养好,新的问题却出现了:早恋、迷恋网吧、追星、与人打斗……

大事小事父母包办

现在有很多天资聪颖的孩子,学习成绩也非常好,但在生活和情感上却是一个低能儿。就是到了十七八岁,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性还是很强,比如:孩子不敢自己一个人在家,非要有人陪伴才行;孩子的衣服自己洗不了;自己不会做饭,父母要是没做饭,孩子就下饭馆去填饱肚子;孩子出门时不知道自己该带什么东西;穿衣服不知道怎样搭配,需要父母指导……这些孩子在遇到一些任务、一些事情、一些困难的时候,他们已经养成了习惯,首先想到的不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而是采取等、靠的方式,向他人寻求帮助。就是一件举手之劳的事情,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孩子也习惯于依赖他人;再一个,这样的孩子渴望别人对自己友好,如果人家不太友善,他们心情就会沮丧。孩子有这种情绪,他就会靠别人来决定自己的心情,这种不正常的心理就是情感上的依赖。

于是,即使父母特别忙,他们也会听到孩子的求助声:

“妈妈,我的东西收拾好了没有?快一点儿嘛!”十七岁的儿子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

“妈妈,你还不回来呀?我的肚子都饿死了!”上高二的儿子打电话催促说。

“妈,今天我该穿什么衣服呀?在哪儿?”女孩胡乱地扯着柜子里的衣服,焦急地说。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自幼就有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重关怀,这种过度的宠爱,往往导致孩子的日常生活严重依赖亲人,也造成了孩子长大以后生活自理能力极差的后果。面对孩子的这种局面,家长往往很矛盾,他们对自己孩子这种依赖性在内心中很是不满,但他们还是替孩子在做着事情。替孩子做事已经是家长的习惯了,以前是孩子小不会做,现在是孩子不愿做,可能也做不了。父母面对孩子的这些状况是无奈的,同时,在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时,他们都会有一种紧迫感,因为孩子即将上大学,或走向社会,要开始独立生活了,再要是不能自立,那是要吃苦的,于是他们只有来个“突击教育”。

这里的“突击教育”,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方式突然转变,以使得孩子改变由于父母先前对待孩子那种态度所带来的缺陷。这种教育方式在目前的家庭中很是常见:父母一般都会和孩子先谈一次,他们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要自立,你已经长大了,要学会做事,并告诉孩子,从今以后要干吗干吗——这看起来很多人觉得是不会有问题的。但这时的父母常忽略的问题是:孩子会感到太突然了,他会很恐慌。原因是父母告诉他,他将要承担生活中的一些事,而这些事中有很多是自己一无所知的,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该怎样去做;再者,多少年来自己习惯的生活模式就要被打破——困难总会令任何一个人心烦的。还有,孩子会有一种失落感。这就像在一个公司里,一个员工的薪水一直是5000元一个月,一天老板突然跟他说改为4000元一个月,就是能力不值4000元的员工,他也会不高兴的。

这样的家长在培养孩子自立的问题上,他们这种突然的做法并没有考虑到孩子内心的想法。孩子也依然保持着他的习惯,当孩子向父母求助或遇到一件事在期待父母时,更多的家长采取的做法是:

孩子把事情做得好或歹,父母都不予理睬。他们对孩子全面放手,因为已经对孩子有言在先——孩子要去锻炼自己。

“事情太急,还是帮孩子一回吧!”父母有时会这样想。

“孩子太可怜了,还是我来做吧。”父母生出怜悯之心。

抱怨孩子:“真笨,这点小事都不会。”

……

这就是他们培养孩子自立的方式方法。家长的想法是:孩子都这么大了,应该会做事了。以前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什么事都不做,一是孩子有惰性,还有一个就是自己太溺爱孩子。现在要逼一逼孩子,不然,孩子就没法过即将到来的独立生活。

家长的想法看似没有什么错,其实他们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状态不说,他们还高估了孩子的现状。这个时候的孩子,对自己生活上的一些事,他是把握不好的。就拿洗衣服来说,一件衣服,先放多少水,放多少洗衣粉合适,泡多长时间,衣服要重点搓哪些地方,搓多长时间……这些细节在一个能熟练洗衣的大人看来,可能是一件小事,但对于一个从来没洗过衣服的孩子来说,就是一件难事。

孩子要做很多事情,这些只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孩子才会全面地掌握。但父母在“突击培养”孩子做事的过程中,往往是用语言指导的,这就使孩子不太容易弄清楚如何去做事。当然这大部分是父母指导不太清楚的结果,因为不管父母有多聪明,他们对生活琐事都是一边总结一边教给孩子的,出现一些偏差是很自然的,孩子学不会也就不会很利索地去做事了。

自立是逐渐培养的

培养孩子,就是教孩子去跨越人生的台阶,生活、学习和工作……人的一生有无数级台阶,孩子在攀登这些人生的台阶时,不同的父母的做法是不尽相同的。有的是牵着孩子的手搀扶着上,有的是抱着孩子直接上,还有的是先教会孩子再叫孩子自己上……但是结果是,被家长牵着、搀扶着和抱着的孩子,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性,常常把父母当成他们生活的保姆和“拐棍”。这些孩子往往在长大后难立足于社会,更别说大有作为了。

孩子依赖父母做事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同样,想要纠正孩子的这一行为,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到的。在培养孩子自立的过程中,家长的耐心尤为重要,过于仓促或激烈的矫正方法,不但会使孩子误认为自己长大后由于很多不足父母就不再喜欢他,而且会对他的心理造成伤害。所以说,对孩子自立的培养,最有效果的教育方式,就是从小就注意对他的自立教育。

杰姆夫妇是美国有名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他们十分注重孩子从小自立能力的培养,在他们的儿子一周岁左右刚会走路的时候,他和年轻的妻子一次把孩子带到公园的广场,等到要上台阶时,小男孩猛地挣脱开了母亲的手,孩子想自己爬上去。

如果是中国妈妈,这时肯定会惊出一身冷汗,她们不会允许孩子做这样的冒险,她们怕孩子摔倒、摔伤。对于孩子的这种举动,中国更多的妈妈要么是把孩子抱上去,要么是因孩子的这种“不轨行为”而“怒火中烧”。

这位美国妈妈则不同,当孩子手足并用地向上攀爬时,杰姆夫妇没有阻止孩子的意思,更没有抱他上去的想法。当孩子爬上第三个台阶时,孩子可能感到台阶有点高了,他回头看了一眼他的妈妈,眼睛里充满着求助。但杰姆夫妇并没有伸手去扶孩子,而是用充满慈爱的眼神来鼓励他。小男孩放弃了让父母抱他上去的想法,手脚并用很吃力地向上爬了起来。孩子那身崭新的衣服也被弄得都是灰尘,小手也脏了,但孩子最终还是爬上去了。杰姆夫妇这才上前抱起儿子,并在孩子那苹果般的脸蛋上满怀赞赏地亲了一口。

在美国,不仅是家庭教育指导师会这样教育孩子,很多家长也都会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在美国的学校,有专门“收破烂”的地方。就是一些百万富翁的儿子,你也可以经常看到他在校园里拾垃圾,他们把收集起来的破纸、冷饮罐送给学校,向学校换取一些报酬。在中国,这种做法可能会遭到别人的笑话,自己也会拉不下脸来。但在美国,这些“拾破烂”的孩子不会觉得有什么难为情,反而觉得自己挣了钱,还会在同学面前感到自豪。有的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在孩子八九岁时,家长就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里去打工、送报挣零花钱,家长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家族就注重孩子小时候自立能力的培养。小洛克菲勒小时候的零花钱是要自己“挣”的,他给父亲做“雇工”。父亲平时便要他到田里干活,有时还要他帮着妈妈挤牛奶。他把账目记在自己的本子上,然后再与父亲一起结算。小洛克菲勒做得很认真,在这中间他感到有无穷的趣味。更有意味的是,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严格按照这种方法教育孩子。当然,孩子不是只要做了就行,家里还要定期检查孩子们做事的效果,效果不好或有谁不用心,那就一分零花钱也不要想从父母那里得到。

或许在中国,有很多父母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这样做。可能很多人还觉得这样做是对孩子的折磨,父母肯定也是个吝啬鬼。但洛克菲勒的家族让孩子这样做,当然不是因为吝啬,也不是父母有意苛待孩子,而是想通过这种方法,鼓励并培养孩子艰苦自立的品格。孩子的劳动过程更是孩子接受考验和磨炼的经历。

如果中国的家长知道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孩子就很难给家长带来完全依赖父母的困惑。当然,一不小心孩子有了很强的依赖性,大事小事都是父母包办。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不要太急,要逐渐矫正孩子的依赖心,且在矫正时讲究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会有效果。

郑宇是个16岁的男生,今年已经高二了。如果妈妈不来收拾,他的房间总是凌乱不堪的。郑宇从来不知道收拾自己的房间。从郑宇上幼儿园开始,十一年以来,妈妈都是在每天晚上郑宇睡着后过来为孩子整理房间,并且把郑宇第二天要带的东西备好。每天早晨,郑宇也是靠妈妈催他起床,如果哪一天妈妈上夜班不在,郑宇肯定就会上学迟到。郑宇的大小事情都要由父母安排好的,哪天父母一旦不在,他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

孩子在小的时候由于自理能力相当差,对父母产生依赖心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孩子逐渐成长,到了完全可以照顾自己时还依赖父母,这就不正常了。郑宇的父母很着急,他们要改变孩子的这种状况。

对于孩子的现状,郑宇的父母急在心里但慢在手上,他们知道矫正孩子任何一个缺点都不能太急。他们先给郑宇提出一些要求,让郑宇自己完成。有时父母也帮一下郑宇,当然,在帮的过程中,父母给孩子更多的是一些方法上的指导。

中国人有这样一种心理:孩子就是长大了,在父母的眼中也还是个孩子。一个16岁的孩子,还正是学习紧张的时候,这使更多的父母会觉得孩子还小,负担不起太多的东西,叫他去做事,会于心不忍——这也正是一些父母在教育上欠缺的地方。

其实,随着孩子生理的发展,他们的身体活动能力在增强,孩子内心的自主性也开始发展,独立性也在逐渐增强,这是一个人在生长过程中必然的现象,这也正是家长帮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好时机。这时坚持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让他们自己完成,对于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是很有效果的。当孩子看到用自己的双手完成了许多事,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便会增强,从而减少对家长依赖的心理。

在改变郑宇的过程中,郑宇的父母根据情况对郑宇提出一些适当的要求。他们的要求也不高,难度也不会太大,都是郑宇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知道,难度大的事会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还有可能产生自卑心理;要求过低孩子会觉得没有挑战性,不能激起郑宇做事的兴趣。所以,郑宇的父母尽可能让他从小事做起,并要孩子和自己一道参加家务劳动,在劳动中教孩子做事,这样就培养了郑宇的自理能力,逐渐使郑宇变得有独立能力。

郑宇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运用一定的策略,改变孩子已形成的依赖心理。郑宇的父母发现孩子有依赖性,先了解孩子依赖心理形成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比如,郑宇每天早上的起床问题就让家人费了不少心思。郑宇每天都要父母叫醒,有时要叫好几次,可郑宇总赖在床上不起。一旦上学迟到了,反而会责怪父母没有及时把他拉起来。面对这样的情况,父亲对郑宇说:“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但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晚上你可以先上好闹钟,早晨靠闹钟叫你,今后再没有人叫你起床了,迟到了你自己来负这个责任吧。”当然,父亲对郑宇是很了解的,他知道儿子是很注重自己在班级里的形象的,他会觉得迟到很丢人。这样的明确要求效果很明显,以后只要闹钟一响,郑宇就立即跳下了床。

值得提醒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对孩子有耐心,不要因孩子做得不好去批评他们,或和孩子赌气不让他们做了,父母亲自去做,这样的教育心态就会使你的教育前功尽弃。无论孩子做得好不好,都要尊重他们的行为,因为能做就是最好的。夸奖了孩子,孩子就会感觉到自己被认可;针对孩子的不足,要委婉地告诉孩子:“如果再努力一点,你做得就会更好了!”让孩子的能力得到展现,孩子就会相信自己的能力,他就会感受到自尊和自信,这样,对于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也就不难了。

别让孩子成“网虫”

网络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网虫”已成为时尚和先进的代表,青少年便成了这群“代表”的大部分,而网络所给人带来的担忧,也正是发生在这群青少年身上。那些具有网瘾的青少年上网时间失控,他们在网上废寝忘食,玩得是如痴如狂。他们有的深陷网络的世界里,欲罢不能;有的性情大变,直至打骂父母;有的放弃自己的学业,整日沉沦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有的为了筹集上网的费用,甚至去偷去抢,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大量的事实已经向人们发出警示:网络已直接地威胁到青少年的健康,而经常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中小学生,更是严重的受害者。

因此,家庭、社会、学校和政府都在齐抓共管,但作为沉迷网络的个体而言,其中的关键还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对于孩子沉溺于网络,他们要么无动于衷,要么费了吃奶的劲,也不能把孩子从网络里拉回来。

有这样一个男孩子,他才刚刚15岁。他从12岁开始,就迷恋网络游戏,本来成绩还不错,但现在已是一塌糊涂了。他一有空闲,就背着家人往网吧里跑。有时早晨索性就不去学校,在网吧一待就是一天一夜,急得家人到处找。对于父母软硬兼施的阻挠和苦口婆心的劝说,孩子始终我行我素——父母的教育没有丝毫效果。

有一些父母,由于自身水平不高,他们缺乏对孩子教育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们自己还面临生存的危机,生活的压力使他们根本顾及不到孩子。他们还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自己只要提供一些经济和物质方面的条件就可以了。他们对于孩子的缺点,要么抱怨孩子缺乏领悟知识的智商,要么攻击学校的教育水平;他们还总在抱怨学校或孩子在榨取或挥霍着自己的钱财。

还有一些父母,他们有一定的教育能力,但缺乏教育经验和时间,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筹莫展。

要想从网络中把有网瘾的孩子拉回来,这不是一件简简单单就能办到的事,它需要家长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因素。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父母这样说:“现在孩子大了,我和他妈妈也轻松多了!”说这句话的,如果是十三四岁孩子的父母,那么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就是:孩子渐渐长大了,不用像孩子小时候一样,再去关注他的吃、穿、住、行而劳心费神了,自己可以松口气了,也放松了对孩子的关注。这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只注意孩子的身体,而不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不清楚孩子大有大的烦恼,有时比小时候还更令父母费心。

很多孩子上网,正是家长缺少对孩子特别的关爱,他们与孩子没有进行必要的沟通与交流,使得孩子有了许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不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使得许多学生形成心理“真空”。孩子在家里缺乏依赖,那他只有在网上寻求心理的安慰。从孩子这一方面来说,上网成瘾,这是对网络的一种依赖,如果要根除孩子的网瘾,家长要更多地从孩子的情感世界入手。

孩子沉迷于网络,感到趣味无穷,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也正是他情感上出现了空虚,他感到了生活的乏味。有人问一些青少年“网虫”为何沉溺其中,他们的回答是,“学习太紧张了”“老妈太烦了”“日子过得太无聊”……说法虽然不一,但总结起来,可都是“心里不痛快”这一条。这也就是说,如果使孩子的生活快乐起来,他们就不会那么迷恋网络了。

现在的孩子在大人看来很幸福:不愁吃不缺穿,是很幸福的!但很少有父母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早出晚归的父母成了“夜爸爸”“夜妈妈”,他们工作归来时,孩子已经入睡,孩子更多的时间是独处的。他们和同伴一起也只有竞争。也就是说,他们要么是孤独,要么面临着竞争的恐惧。如果有幸与多日不见的父母共处,这又很可能变成这些天自己过错的“批斗会”——父母总不放心自己的孩子,但他们又不会和孩子交心。在父母看来,指出孩子的缺点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脆弱的心灵需要依偎,但现实中他们又可以依赖谁?于是网吧便成了他们的天堂,他们可以玩游戏或聊天,忘却考试,忘却竞争,忘却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压力。在游戏中还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输了还可以重来,失败的挫折感可以在重复中淡化,这和生活中在学习上“成王败寇”的教育体制有天壤之别。

不给孩子心理的依靠,孩子就会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来依赖。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大人的冷落把孩子推向网络的。孩子面对一些压力的时候,心理上无所依赖,为了找到安慰,“功能齐全”的网络自然就成了孩子的首选。

明白了孩子有网瘾的原因,父母也就会知道孩子在网吧中千呼万唤难回头的理由。再面对孩子沉溺于网络时,父母那泰山压顶般的批评斥责,不妨改成用心打开孩子的心门,听听孩子心灵的倾诉;与其在网吧围追堵截,不如用心去多想一些别的策略和方法……想让孩子正确地使用网络,父母就要先学会搂住孩子,搂住的不仅仅是孩子的人,更重要的是搂住孩子的那颗需要依赖的心。

给孩子的比网络更多

网络对青少年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当网络与孩子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由于它对孩子的害处,使网络在青少年面前的益处淡化了很多。多少孩子受到了网络的毒害而遗憾终生,多少个家庭因为网络而痛苦一世。网络对于孩子的害处,“地球人都知道”。于是,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从整治环境入手,加强管理“白”网吧,彻底铲除“黑”网吧;另外,在主观上,父母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家长要尽量多抽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更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给予他们一定的依赖。在使用网络上,要对孩子加以正确引导,不要因为有弊端就拒网络于千里之外。家长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充分利用网络的大量信息以及易被接受的特点,发挥网络优势,引导孩子通过网络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更要让孩子学会判别自己行为的对错。

阿哲的童年就不幸福。从他刚记事起,他就整天看着父母吵架,倾听着父母在他耳边种种发泄的话语——直到他的父母离婚。父母离婚后,他跟了父亲,他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吵架、发泄没有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孤独,父亲离婚后很少和阿哲交流,因此阿哲从小就养成了非常内向的性格。在他读初二的时候,阿哲迷上了网络游戏,虽然他的功课原先还不错,可迷上了网络后,他的功课一落千丈了,但上网的时候还是他最快乐的日子。

爸爸在沉闷的心情和忙碌的工作中,不知道自己怎么样才能解决儿子的问题,直到孩子后妈的出现。父亲结婚对后妈的唯一要求就是带好阿哲,父亲找的是一位有教育经验而又善良的后妈。

有一天,阿哲的计算机坏了。后妈看到阿哲呆滞冷淡的目光,而且在计算机坏了以后阿哲表现得很烦躁,后妈决定要借着这个时机拯救这个孩子。

看到孩子要上网的时候,后妈主动提出,在孩子课余陪他一起去到网吧去上网。因为后妈知道,戒除网瘾的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孩子会不配合,更会出现反复。阿哲要想戒除网瘾就不能碰计算机,但这里有个间隔期。这个时间对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的一个星期,有的一个月。后妈遵循了教育规律,不断尝试采用各种办法,她要利用陪阿哲上网的机会,耐心地打开阿哲心中的一个个死结,最终使阿哲彻底戒除网瘾。

在和阿哲一道上网的过程中,后妈还向阿哲请教了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后妈还了解了阿哲上网喜欢做什么,喜欢玩哪些游戏;在上网时碰到一些问题时,后妈还和阿哲一起讨论,后妈进入了属于孩子的领地,和阿哲相处得很融洽。阿哲每次上完网回来,后妈都和阿哲交流,倾听阿哲的满足感。后妈没有以成人的眼光发表正误的评论,而是在观察阿哲的过程中逐步改进自己的方法。阿哲上网归来了,后妈总是做一点阿哲喜欢吃的东西。阿哲感到新的家庭很温暖,同时,有后妈的陪伴,上网的次数和时间也得到了控制。一段时间以后,后妈用爱渐渐地征服了阿哲的心。

不久,阿哲生日到了。在吹灭生日蜡烛后,后妈搬出了她刚买来的一台新计算机。阿哲没有想到后妈会给他一台新的计算机作为生日礼物,他高兴得很,在心理上似乎和这个后妈又亲近了许多。在这个时候,后妈趁热打铁,说:“这是给你的生日礼物,希望你学习、娱乐两不误。”后妈没有多说,接下来只是和孩子一道庆祝生日。

面对孩子的网瘾,后妈的策略是,先走入阿哲的生活,摸清孩子的状况,给予亲妈一般的照顾和温暖,把阿哲的心从网吧夺回来。后妈很是理解孩子,对阿哲也很有耐心。在以后的生活中,后妈已经完全走入了阿哲的生活。孩子已经感到家的温暖,偶尔孩子上网时间太长,后妈及时提醒。她还限制阿哲的上网时间,对阿哲的上网时间做了一个规定。阿哲也很听话,因为家庭的幸福温暖占据了他的心,在他心中对网络的需求似乎不似先前般那么强烈了。因此,后妈在戒除阿哲的网瘾上,她知道“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在实施这些措施期间不可强行禁止,否则会更糟,管了人管不住心。

给予、限制还不能完全纠正阿哲的网瘾。许多家长只懂得限制孩子上网,而不懂得如何转移孩子对上网的注意力,培养孩子新的爱好。有些孩子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与生活,再加上父母教育方法失当,这使孩子倍感挫折与失败,于是孩子就把多余的精力用在网络上,感受学习上没感受到的那种成功。又由于孩子特殊身份的制约,孩子的言行受到许多约束,孩子内心的许多要求难以满足,而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得以发泄,使自身得以解脱——这是孩子迷恋网络的又一大原因。因此,后妈要给阿哲的比网络更多,除了限制、给予外,还要有“转移”。

在双休日,一般来说,孩子上网时间长一点都是家长允许的,虽然说是满足了孩子,但一定程度上是在加大孩子的网瘾,这也是好多父母意识不到的。阿哲后妈的做法是,叫孩子在双休日有上网以外的选择,比如郊游、看亲妈、购物等,把阿哲带到其他他感兴趣的事件中。当然,这一系列的事都要阿哲感到快乐,使阿哲觉得原来有比上网更快乐的事,这样就逐渐淡化了阿哲对网络的依赖。

后妈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使孩子走向了正轨,阿哲的精神状态也改变了很多。在以后的时间里,后妈还像朋友一样和阿哲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教会阿哲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对阿哲讲怎样正确对待计算机网络——这样的教育方式,使阿哲受益匪浅,阿哲后来以很好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

面对孩子的网瘾,父母抱着非常沉重的心情来看待是不正确的。要相信孩子是会转变过来的,相信他们是懂道理的。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上网有种怕的感觉,怕孩子学坏,又怕使孩子生怨,再由怨生恨,父母就会和孩子产生一种情绪的对立,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把孩子推向网吧。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沉迷网络无法自拔的孩子,多数是缺少关爱和满足感的。当成长的规律使孩子需要这样满足的时候,却在现实生活里无法得到这样的满足,那孩子只要在偶尔一次尝试之后,他的心就被虚拟的网络世界霸占了。你不占据孩子的心,给孩子的没有比网络更多,孩子又没有人可依赖,那么,孩子只有依赖网络。

所以,学会倾听你的孩子,让他说出心里的愿望。倾诉你的感受,只谈对事的感受,不要人身攻击;安排能发挥他特长的家庭活动,让他体会到胜利的感受;面对有网瘾的孩子,立即停止打骂,给孩子真诚和真实的夸赞,这样的夸赞也是对事不对人。这样,你给孩子的就会比网络更多,抢占了孩子心灵的那块“地盘”,教育也就会有效果了。

依赖是悲剧的开始

从孩子跨进青春期开始,并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的时候,他们脆弱的心理极会依赖一些东西。这包括情感上和一些情感以外的事和物。因为他们这个时候的独立意识是不成熟的,这种意识加强着孩子的依赖性。于是,孩子表现为离不开父母、沉溺于网吧、拉朋结党……这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如果父母处理不好,对孩子的成长就会很不利。因为孩子的任何一种依赖,也就意味着放弃对自我的主宰,这样往往不能使孩子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也不利于父母培养孩子控制自己的能力。如此,孩子遇到一些事就容易失去自我,遇到问题时,自己不积极动脑筋,往往人云亦云,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往往是因为父母对孩子溺爱的结果。比如,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一代孩子和上一代相比,不仅经济条件宽裕许多,而且每一个孩子都有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正因为如此,很多孩子长大后仍生活无法自理,小到吃饭穿衣,大至社交活动。孩子什么事都依赖父母,这就严重影响了孩子独立人格的发展。所以,为人父母者,不可过度溺爱孩子,否则要为自己孩子的依赖性付出代价。

中国有句话叫“慈母败子”,这里的“慈母”就是指对孩子溺爱的母亲。韩非子有句话:“人之情性,莫先於父母,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没有哪种感情能比得上父母爱子女的。但是只有“爱”,没有“法”,就不可能培养出好孩子来。

有一个中国古时候的故事,说一个从小就被母亲溺爱的少年,在被砍头前要求再喝一口母亲的奶汁。他的母亲悲伤地解开衣服来喂他,没想到这少年一口将母亲的乳头咬下。这位少年恨他妈妈的溺爱害了他。

现在,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呵护有加”成了家庭教育的方向,自己的孩子受委屈是父母最大的忌讳。这些父母让孩子在家庭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对孩子的任性采取百依百顺的态度。在父母的溺爱下,孩子在做事时无法建立基本的抑制,不能很好地抑制自我和建立独立本能,这样往往使孩子走向毁灭。

十六岁的王明,是一个刚进高中的女学生。这个孩子有个习惯,就是稍遇到一点困难就受不住,回家对父母哭丧着脸,抱怨这抱怨那。每天正常的生活自理都不会做,许多事情都由父母代劳完成;在学校受到一点委屈,就要求父母出面交涉。王明不仅对父母依赖性强,而且情感上也脆弱,家里人根本说服不了她的任性。

由于以前在家过于依赖父母,上高中时离家很远,学校是寄宿制的,这样王明的学校生活就显得很吃力,很多事情都是靠同学的帮忙,不然,她就不知道该怎么做。

如果说王明父母的溺爱是根源,那么,王明对李清的好感则是悲剧的开端。

由于王明需要同学的帮助,这样,同班的一个大男孩李清就走进了王明的心。李清是班里最调皮的一个孩子,父母离异,也没有人去管他,在班里表现很不好。但这个孩子是个热心肠,他常常帮着王明做一些事,比如说帮王明打水、买饭等。

这样,他们平静地过了一个学期。在高一下学期,少女特有的情感开始在王明心中骚动。她把在家对父母的依赖全都嫁接到李清身上。由于常得到帮助,王明觉得李清很能干,对身边的其他同学开始不屑一顾,认为他们太差,李清正好是她眼中完美无缺的男子汉形象。这样,王明越来越崇拜李清、迷恋李清了。王明常以各种借口去接近李清,哪怕只是一小会儿,心中也会感到莫大的安慰——王明坠入“情网”了。

李清本来就是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孩子,他感觉到了王明对他的好感,自然也就心领神会,在学习和家庭失败的同时,心里也获得不少安慰。一对初露人生芬芳的中学生,就这样深深地陷入了“爱河”中。

王明成绩本来还不错,坠入“爱河”以后,她在心里就不再把学习当作是第一位的了,加上李清本来就成绩不好,受到这种影响,王明的成绩自然就下降得厉害。

面对李清和王明的这种状况,一个是没人管,一个是管不了。学校对王明和李清的事似乎也拿不出什么有效的措施,只有批评教育。面对学校很厉害的批评,李清倒无所谓,王明却感到在学校抬不起头来。王明很矛盾,她开始讨厌学校,因为有李清的存在,又舍不得离开。而李清早就不想待在学校了,这样,他们想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直到离学校不远的镇上开了一处网吧,他们似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领地——他们常常沉溺于网吧中。他们成双入对地进出于网吧,逃课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这样,一个从调皮蛋过渡到“网虫”,一个则是从规规矩矩的好学生堕落到网中的“瘾君子”。

这样的生活又过了一学期,在此期间,没有人真正的关怀这样一对孩子。就在高二上学期的一天,他们在网吧里待了很长时间,当他们精神恍惚地从网吧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十一点了。这个时候,他们不敢回家或者是回学校了,他们无处可去,就躺在河滩的草地上看着天上的星星,由于太累就睡着了。

第二天,人们在相隔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他们的尸体。

原来,在当天夜里零时,河上游的水库放水,他们被水淹死了。

当他们的亲人在为他们悲痛的时候,或许仅仅把这起悲剧算在水库的头上,没有多少人会想到“依赖、网吧”等字眼,更不会想到他们父母教育的失职。依赖的罪与罚,往往是极其隐蔽的。

因此,要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告诉孩子:哪怕你完成得没有别人好,那终归也是你自己的劳动成果。只有一次一次的不好,才能换来以后的完善。如果孩子总是习惯依赖别人,那么他的一生将始终依靠他人。父母一定要从小就开始鼓励孩子独自去完成一些事情,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对事情的判断能力。孩子应该成长为一棵大树,而不是一根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