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全新的考试招生方式
学考和选考科目,在哪一学年哪个学期考?3门选考科目,到底选感兴趣的还是选容易得高赋分的?这两所大学相同的专业对选课科目的要求是否一样?高二就确定的大学专业一定适合自己吗……在启动新高考的省份,学生从高一开始,就需要对此类问题做出选择和规划。毫无疑问,这对于十六七岁的高中生而言,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它的艰难,并不是考虑的不周全,而是每一个选择项之间本来就没有最好与最差之分。
全新的“3+3”高考模式和多元录取改革,前者核心为考试,后者核心为招生,最先在上海市、浙江省实施,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试点,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借鉴依据。
在这两个试点省市,加加减减的高考科目再次出现新变化,高考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选考科目成绩组成,因此,被称为“3+3”高考模式。
同时,沪、浙两地也改革了高校招生机制,探索“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到2016年,相关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提前向社会公布了各专业(类)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
以“3+3”高考模式、多元录取机制为核心的高考综合改革,按照国家要求,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各省(区、市)陆续公布了改革时间表。依据教育部门公布的方案,2014年,先行试点的有上海、浙江;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个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借鉴上海、浙江的试点经验,结合本地教育改革发展实际,推进高考考试招生改革。到2019年左右,高考综合改革将陆续推广到其他省份。
新高考改革内容并不是齐头并进,在某些省份、高校,有的内容提前试点,如综合评价招生、多元录取改革等,先于“3+3”高考模式启动。其中,2016年实施综合评价招生的高校明显多于2015年,直接关乎高考生的大学志愿。如果以为新高考目前还未在本地实施,本届考生仍实行旧高考模式,而漠视高校多元录取改革推出的新举措,自然而然会错失上好大学机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上海市、浙江省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情况,在“3+3”高考模式和多元录取机制方面带来的深刻变化,为其他地区学生、家长做出合理选择提供了一定借鉴。
首先,在高考考试科目方面,实施“3+3”高考模式,“大三门”在总成绩中起决定作用,数学成为提升高考区分度的核心科目。
以上海市为例,2017年的高考不分文理科,6月统考语文、数学、英语,被称为“大三门”,每门满分150分。其中,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说测试,一年举行两次,另外一次安排在1月,学生可选择最好的一次英语成绩计入总分。另外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考科目,俗称“小三门”“6选3”,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计入总分时,由五等细分为11级,每级按获得该次考试有效成绩的考生总数的相应比例划分,位次由高到低,按比例赋分。其中,最高的A+级70分,最低的E级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为3分。“大三门”加“小三门”,高考满分为660分。
上海市的学业水平考试推行“等级考+合格考”,只有合格考通过的科目,才能进入等级考。其中,合格考通过率98%,通过即获40分。这样,学生选入等级考的科目分数区分度仅有30分,3科总计90分。因此,高考总成绩的高低主要由语文、数学、英语“大三门”决定。因数学已不分文理,该学科较弱的学生会下力气提高分数。同时,英语有两次考试,因第二次考试紧邻等级考和语文、数学统考时间,为集中精力复习这两科,学生通常的选择是把首考作为重点,在1月份的英语考试中即获得满意分数,分散等级考和6月份高考压力。
浙江省的“3+3”高考模式与上海有所不同,高考总成绩为750分,英语两次考试时间分别在10月和6月;“小三门”每门总分100分,为“7选3”,比上海市多了1门技术,可以考2次,成绩有效期为2年,分别在4月和10月,考试时间比学考各延长30分钟,考题以“必考题70分+加试题30分”呈现,以学考合格为前提,起点赋分40分,分为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
比较上海市与浙江省的“3+3”高考模式,差异主要在于“小三门”,前者选考科目考一次,每门70分,区分度小,使高端人才扁平化;后者“小三门”可考二次,每门100分,其中的30分加试题同样难以拉开区分度,学生选择性相对较大,但也增加了具体操作难度,出现了规则内的功利投机行为。然而,长期来看,选考增加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仍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其次,在多元录取机制改革方面,高校招生趋于多样化,原来的“高校主导”“批次主导”向“专业主导”转变。
2017年,上海学生高考除不分批次录取外,上海市普通本科高校还依据自身办学特色和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6门等级考科目中,分专业(类)自主提出了选考科目要求,并予以公布,明确高校各专业对学生选择科目的具体要求。
根据公布的2017年上海本科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上海市37所本科高校共设置1096个的专业(类)中,提出3门科目要求的有281个。其中,组合最多的是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有217个专业(类),再次是物理、化学、地理组合,有22个专业(类);提出2门科目要求的有85个,仅有物理、化学一种组合,涉及专业(类)主要有医学、生物、化工、机械类等;提出1门科目要求的有75个,全部仅对物理提出要求,涉及专业(类)主要有工科、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械类等;没有提出科目要求的有655个,涉及专业(类)主要有管理、法学、艺术等。所有专业(类)中,提出最多的选考科目是物理,其次是化学,再次是生命科学,接着为地理、历史、思想政治。此外,还有一些高校未提出选考科目要求。
在浙江省,2017年计划在浙招生的近1400所高校里,公布了涵盖2.37多万个专业(类)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其中有500多所高校(主要是独立学院、民办、高职)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各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中,最多的是物理,涉及设限专业(类)的81%;其次是化学,涉及64%;再次是技术,涉及36%;此外,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分别涉及32%、19%、15%、13%。同时,3门科目组合中,物理、化学、生物组合,可选考95%的专业。与上海的情况基本类似。永康市第一中学高二学部主任王新晓经历了浙江省的多次高考改革,他认为与以前文理分科的情况相比,新高考把高中选考科目与大学专业相结合,使学生的选择空间变大了,可选择的专业更多了。
学生选考的“小三门”科目,在将来填报高考志愿时,与高校公布的专业要求相对应,如果两者出现误差,那么,就可能出现学生与所喜欢的专业“失之交臂”的现象。比如,心仪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须在“小三门”等级考中选考物理,这是高校招生录取改革中的显著变化之一。同时,“专业主导”引发了志愿填报的变化,在上海市,高校选科要求一致的专业被合并在一起,称之为“志愿单位”,投档不再是以前的“投档到校”方式,改成了“投档到志愿单位”,每个“志愿单位”相当于一所独立的招生院校,只要学生选考的“小三门”中有1科符合高校的选科要求,就具有填报资格。
另外,在选考科目配置方面,学生有了自主选择权,学业及生涯规划被提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任重而道远。
高考科目和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发生的新变化,使学生对大学专业的选择已不能等到高考出分后再确定,而是提前到了高二阶段。以上海高考为例,对于2017年高考生,从2015年以来,与高考相关的考试安排如下:
高一第二学期末:2015年6月底,2门合格考:地理、信息技术。
高二第二学期末:2016年5月下旬,1门等级考:地理(具体时间为5月7日9时至10时,用于2017年秋季高考招生,也标志着2017年高考提前一年拉开序幕);5门合格考: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
高三第一学期末:2017年1月,1门高考:英语。
高三第二学期末:2017年5月下旬,5门等级考: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参加2-3门);6月7日至8日:3门高考:语文、数学、英语;6月8日后,高校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专项计划招生等。
从时间安排看,上海学生“小三门”等级考有一次选择机会,从高二第二学期末开始,理论上讲,这是学生高考选考的开始,也是确定大学专业的一个刚性节点,但实际上,从确定选考科目到上网报名,是一个相对漫长的选择时间,因为学生选考的科目与大学的专业要求关联,而全国各大学相同的专业对应的科目要求却不尽相同,如临床医学专业,上海交通大学的选考科目要求是物理或化学,南开大学的选考科目要求是化学或生物,南京大学的选考科目要求是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再加上诸多不确定因素,如学生所擅长的科目、感兴趣的专业等,可能连自己都不太清楚。从试点省市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情况来看,高中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已被摆上重要位置。
学业规划并不是简单地选择科目和专业,而是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在先行试点的上海市,2014年改革启动后,一些高中从高一开始为学生开设“生涯规划”课,聘请专家教授介绍高校专业等,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发展个性,综合各方面因素,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然,也有人认为,高中阶段甚至包括大学本科教育,最根本的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必要的思维能力,进行通才教育、素质教育,在研究生阶段去接受更为确定的专业学习,如国外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都秉持这样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由选课和换专业。但是,这在现阶段国内大学还很难实现。
相对于上海市,浙江省的高考时间安排看似简约,但实际操作的难度较大。语文、数学、英语在每年6月进行统考;英语有2次考试,还有一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7选3”科目每年有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据此形成的高考“时间窗”是:2014年启动职业技能考试,2015年10月开始实施选考科目多次考试,2016年10月实施外语科目多次考试,2017年全面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该安排顶层设计的本意是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在特长科目上展现出更多的优势,但在2015年10月开始实施的选考科目考试中,令学生、学校感到“一地鸡毛”。比如,高一第二学期的期末,准备在高二的10月参加选考的学生,就要决定选考科目,并基本学完该科目课程,如其选考化学或物理,意味着以前两三年学完的课程要在一年内完成,为此,学校须加快教学节奏。另外,有的学生要想在选考时获得高赋分,还得在外通过补课增强学习的深度和系统性。
在一些中学,多次选考的实施情况难尽人意。浙江省嵊州市马寅初中学教师反映,为了在高二第一个学期的10月选考时获得最大收益,有的中学在保证“大三门”课时的前提下,削减甚至停止选修课,增开“7选3”选考课,并在实际选考中尝到甜头,涌现出不少满分学生。基于这种情况,在下一次选考中,另外一些中学要求已选考过的非满分优秀学生,均参加二次选考,这样就减少了其他学校获得高赋分人数的可能,保持了本校的升学优势。这样的功利选择,动机不纯,却在考试规则内。此外,按照现行高考方案,如果选考科目和英语首考成绩均达到理想值,那么,在高三的10月之后或高三后阶段,部分浙江考生复习的科目可能只剩下语文和数学,这是否符合改革的初衷,同样值得思考。
不管是上海市还是浙江省,以前一次高考的压力,在“3+3”高考模式下被分散到高二和高三。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和家长的思想认识尚未跟上改革的步伐,面对三五次与高考相关的考试,仍被分数所牵制,感到更为紧张、焦虑,继续参加各种培训班,再次跳进应试教育的怪圈。
哲学家朱莉安说,只有尊重你放弃的选项,才能让你选择的选项变得更有价值。面对艰难的选择,给学生自主权,引导他们遵从内心的愿望和想法,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大学专业、自主选择今后的职业和人生,获取足够的奋斗动力,改变学习的态度和方式,那么,对考试的过度焦虑状态也将有所缓解。
此外,在高中推行新高考改革方面,出现学生走班上课、教师分层教学等新变化,促使中学改变教学方式,重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结构。
“3+3”高考模式刚开始实施时,在一段时间内,高中新、旧高考模式并存,统考科目与选考科目并存,对中学的师资、教室、人员分配、学生选课、分层分段教学、学情监测等带来深刻影响,严峻挑战既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出现了部分课程师资短缺和学生不适等暂时情况。《解放日报》曾报道,在临近首个地理等级考时,上海市复旦中学的地理老师苏老师从2015年9月一开学,每周15节地理课,横跨高一、高二年级两个不同学段,课时量基本达到极限。
“6选3”“7选3”分别可以有20种、35种组合,学业水平考试与选考科目标准不一样,导致教学内容不一样,由此组合的班级也不一样。因组合太多,大多数高中没有足够的教室和师资,加上学生“走班”学习,以前的行政班被打破,部分学生将出现一段自由学习时间,给班级管理和学生的自我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倒逼中学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如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17年高考产生了27种选课组合。其中,3种组合每种只有1人选择,3种组合每种只有2人选择,16种组合每种组合少于10人,占学生总数比例不到10%。
在县级中学,众多的选课组合同样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出现了师资配备失调现象。因历史、地理等报考人数多,相应科目老师严重缺少,有的老师既带毕业班,也带高二甚至高一年级,有的学校高中老师不够用,就从初中借调;而选报人数少的物理科目,老师不得不暂时“转行”,支援选报人数多的技术科目。永康市第一中学是全县唯一一所浙江省一级的重点中学,2015年7月,入学一年的640名学生上报了34种选课组合,很多组合只有一两个人选,受教室、教师资源所限,学校不得不整合,确定了27种组合。选课后,高一的16个固定班级被打破,新形成了14个教学班,为方便没有课程的学生自习,专门留出2个空教室。由于选考历史的学生增多,学校新招了一批老师,缓解历史“师资荒”,这却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在下一次选考时,如果选历史的学生特别少,那么历史老师就会多出来。面对学生选课与老师需求出现的“潮汐现象”,永康一中的管理者尚未寻找到破解良策。这些需要在实践中逐一化解的现实难题,在资源更为匮乏的乡镇中学,将体现得更为突出。
试点省市的实践说明,高考改革关系多方利益,涉及千千万万个家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初始,老师、教室的资源配置,高中生学业的指导规划,一次或两次选考机会的抉择,高中教学的管理升级等,都需要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在推进中日渐完善,使“3+3”高考模式不变成“皇帝的新装”。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曾撰文表示,“围绕高考招生改革存在4个主要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大学、中学、考生(家长),他(她)们的目标函数并不一致,很容易在多次博弈中出现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相互冲突的‘囚徒困境’等情况。”面对几十种选课组合,刚升入高中的高一学生,在小学、初中9年应试教育中,普遍被训练成了“刷题”机器,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一般按照老师、家长的意愿被选择。秦春华担忧学生的选择权被替代,“由于学生的成绩不同,为了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中学最有可能采取的竞争性策略就是‘田忌赛马’:以自己的‘上驷’对其他中学的‘中驷’,以自己的‘中驷’对其他中学的‘下驷’,以自己的‘下驷’对其他中学的‘上驷’”。实际上,在浙江省2015年10月的首次选课考试中,在“田忌赛马”的逻辑下,部分中学学生的选择权的确被学校或老师所替代,选课变成了一种中学选择策略的博弈。
改革在推进中总会遇到难啃的“硬骨头”,人们的认识仍然非常有限,“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在探索实践的进程中,学生作为高考的主体,有些事情无法掌握,有些事情可以局部掌握;可以掌控的事情,如果不主动作为,将会错失机会,使可控的事情转化成了不可控的。面对新高考,适应是最大的智慧,从沪、浙两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中汲取营养,跳出单纯刷题提分的惯性思维,问一问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一想有哪些独特的能力可以帮助自己参加大学的自主招生选拔,测一测目前的学习状态与选拔条件的差距有多远,写一写缩小差距的近期、远期选课计划,试一试按计划付出的行动是否让自己更接近梦想,经过这样的思考、规划、行动,学生就会发现最好的自己站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