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职场交往,一举一动皆有讲究
恰到好处地做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人际交往中最常规、最基本的方式,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相互沟通的出发点。恰到好处、不失分寸的自我介绍,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广交朋友,而且有助于自我展示、自我宣传。女性在社会交际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自我介绍的技巧和方法。
1.自我介绍的形式
(1)工作式自我介绍。
这种形式的自我介绍,主要适用于工作中。它是以工作为自我介绍的中心。工作式的自我介绍的内容,应当包括本人姓名、供职的单位及其部门、担负的职务或从事的具体工作事项,缺一不可。其中,姓名应当一口气报出,不可有姓无名,或有名无姓。供职单位及其部门,最好全部报出,但具体工作部门有时也可以暂不报出。另外,有职务最好报出职务,职务较低或者无职务,把目前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报出即可。
(2)交流式自我介绍。
交流式的自我介绍主要是为了达到与交往对象进一步交流与沟通的目的,希望对方认识自己,并有可能与自己建立关系的自我介绍,主要适用于社交活动中。交流式的自我介绍的内容,应当包括自我介绍者的姓名、工作、籍贯、学历、兴趣以及与交往对象的某些熟人的关系等等。但有些时候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而应按具体情况而定。
(3)应酬式自我介绍。
应酬式的自我介绍,适用于各种公共场合和一般的社交场合。它的对象,主要是进行一般接触的交往对象。对自我介绍者来说,对方属于泛泛之交,或者早已熟悉。进行自我介绍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更明确身份而已,因此,这种自我介绍内容要短小精悍。应酬式的自我介绍的内容一般只包括姓名与供职单位。
(4)礼仪式自我介绍。
礼仪式自我介绍,适用于报告、演出、仪式等一些正规而隆重的场合,它是一种表示对交往对象友好、敬意的自我介绍。礼仪式的自我介绍的内容包含姓名、单位、职务等项,但是还应多加入一些适当的谦辞、敬语,以表示自己真诚交往的态度。
(5)问答式自我介绍。
问答式的自我介绍,讲究有问有答,一般适用于应试、应聘和公务交往。在普遍性交际应酬场合,也会出现此类方式的问答。
2.自我介绍的时机
(1)应聘求职时。
(2)在社交场合,与不相识者相处时。
(3)第一次登门造访,事先在电话里应自我介绍。
(4)在公共聚会上,打算介入陌生人组成的交际圈时。
(5)前往陌生单位,进行业务联系时。
(6)拜访熟人遇到不相识者挡驾。或是对方不在,需要请不相识者代为转告时。
(7)有求于人,而对方对自己不甚了解,或一无所知时。
(8)在出差、旅行途中,与他人不期而遇,并且有必要与之建立临时接触时。
3.自我介绍的注意事项
(1)繁简适度
做自我介绍时,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其内容应繁简适度。自我介绍总的原则是简明扼要,一般以半分钟为宜,情况特殊时也不宜超过3分钟。如对方表现出有认识自己的愿望,则可在报出本人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即“自我介绍三要素”)的基础上,再简略地介绍一下自己的籍贯、学历、兴趣、专长及与某人的关系等。介绍的时间长短,要看对方是否有兴趣、有空闲、有要求。
(2)实事求是
当然,在进行自我介绍时,应该实事求是,既不能把自己拔得过高,自吹自擂、夸大其词,也不要自卑地贬低自己。介绍用语一般要留有余地,不宜用“最”、“极”、“特别”、“第一”等表示极端的词语。
(3)讲究态度
进行自我介绍,态度一定要自然、友善、亲切、随和,应落落大方。既不能唯唯诺诺,又不能虚张声势、轻浮夸张。语气要自然,语速要正常,语音要清晰。这样做有助于自我放松,并使对方对自己产生好感。
(4)方式灵活
自我介绍的方式因不同的场合而异。如果你应约参加一个宴会,因为迟到,宴会已经开始了,而你的主人又没能把你介绍给来宾,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应该走到宾客面前,这样做自我介绍:“晚上好!各位,很抱歉来迟了。我叫×××,在××公司做公关工作。”这样一番介绍,即可避免别人想与你谈话却不知你是谁的尴尬局面。还有在介绍自己的同时,最好根据自己的名字或职业的特点,设计一个具有幽默感的开场白,这样别人会对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5)巧借外力。
自我介绍除了用语言之外,还可借助介绍信或名片等证明自己的身份,作为辅助介绍,以增强对方对自己的了解和信任。
介绍他人认识时要有礼
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需要与他人之间架起人际关系互动的桥梁,互不认识的双方,经过第三者介绍,就可以相互认识,并进一步交往了。自我介绍的礼仪我们已经讲过了,介绍他人相识的礼仪又是怎样的呢?
1.介绍他人相识的原则
介绍他人相识,应遵循“尊者优先”的原则和顺序。即先将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将主方人士介绍给客方人士;将男性介绍给女性;将晚到者介绍给早到者,等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所要介绍的双方符合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顺序时,应按照先职位再年龄、先年龄再性别的顺序做介绍。如介绍年长位低的女士和年轻位高的男士认识时,应该先将这位女士介绍给男士。
另外,在做介绍时,应用热情友好的目光注视对方,并且面带微笑;被介绍的双方一般应起身站立,面含微笑;在介绍者介绍完毕时,被介绍的双方应依照礼仪顺序握手,彼此问候。
2.介绍他人相识的形式
(1)标准式
标准式,即以介绍双方的姓名、单位、职务等为主,这种介绍方式适用于正式场合,因此叫作“标准式”。
(2)简单式
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中,为他人介绍时可能只是介绍一下双方姓名,甚至只是提到双方姓氏而已,例如:“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王总,这位是李总。希望大家合作愉快。”
(3)推荐式
在比较正规的社交场合,介绍者经过精心准备将一个人举荐给另一个人时,通常会对前者的优点加以重点介绍,例如:“这位是田佳先生,这位是张天董事长。田先生是经济学博士、管理学专家。张总,我想您一定有兴趣和他聊聊吧。”
(4)礼仪式
礼仪式的介绍,是一种较为正规的他人介绍,因此,适用于正式场合。在为双方做介绍时,其语气、表达、称呼上都要规范,态度要谦恭。
(5)引见式
一些普通场合的介绍,可以使用引见式,即介绍者将被介绍双方引见到一起即可。
3.介绍他人相识时的注意事项
(1)介绍者为被介绍者介绍之前,一定要征求一下被介绍双方的意见,切勿上去开口即讲,显得很唐突,让被介绍者感到措手不及。
(2)被介绍者在介绍者询问自己是否有意认识某人时,一般不应拒绝,而应欣然应允。实在不愿意时,则应说明理由。
(3)介绍人和被介绍人都应起立,以示尊重和礼貌;待介绍人介绍完毕后,被介绍双方应微笑点头示意或握手致意。
(4)在宴会、会议桌、谈判桌上,视情况介绍人和被介绍人可不必起立,被介绍双方可点头微笑致意;如果被介绍双方相隔较远,中间又有障碍物,可举起右手或点头微笑致意。
(5)介绍完毕后,被介绍者双方应依照合乎礼仪的顺序握手,并且彼此问候对方。问候语有“你好”“很高兴认识你”“久仰大名”“幸会幸会”等,必要时还可以进一步做自我介绍。
从小名片中看出大修养
在社交场合,名片是自我介绍的简便方式,也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当前已成为人们社交活动的重要工具。因此,名片的递送、接受、存放等也要讲究相关的礼仪。讲究名片的相关礼仪,更能体现职场女性的修养和风范。
1.交换名片的时机
(1)与他人接触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重视,应该交换名片。
(2)当你被作为第三人介绍给对方时,应当主动递交名片。
(3)因自身的需要而初次拜访时,应交换名片,以加深印象。
(4)希望认识对方时,可以通过名片进行初步的沟通。
(5)对方向自己索要名片。
(6)当对方提出交换名片时,应当立即做出回应,交换名片。
(7)自己的情况有所变更时,应交换名片予以通知。
(8)打算获得对方的名片时,应主动交换名片。
2.递交名片的礼仪
(1)递交名片的姿势
递交名片要双手递过去,以示尊重对方。将名片放置于掌中,用拇指夹住名片,其余四指拖住名片反面,名片的文字要正向对方,以便对方观看。名片的持有者在递交名片时,动作要从容,表情要亲切、自然,并大方地说:“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多关照。”
另外,要把自己的名片事先准备好,整齐地放在名片夹、盒或口袋中,以便易于掏出,在适当的时间得体地递交给对方。
(2)递交名片的时间
递交名片的时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名片的递送应在介绍之后,在尚未弄清对方身份之前不应急于递送名片,更不要把名片视同传单随便散发,这种名片往往被认为没有价值。
(3)递交名片的顺序。
递交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
3.接受名片的礼节
接受他人名片时,应起身站立,面带微笑迎向对方,恭敬地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接住名片的下方两角,并轻声说:“谢谢”,“能得到您的名片十分荣幸”。当着对方的面,用30秒钟以上的时间,仔细通读对方的名片;不懂之处应当即请教:“尊号怎么念?”随后郑重其事地将名片放人自己携带的名片盒或名片夹之中。要像尊重主人一样爱惜他的名片,千万不要弄脏或弄皱、反复把玩、乱掖乱塞。须知,污损了对方的名片等于污辱了对方本人。
4.索要名片的礼仪
一般情况下,作为女性,不宜主动索要别人的名片。如果遇到你很尊敬的人,你很想认识他,需要向他索要名片,或者因为公司的事务必须要得到他的联系方式时,要注意以下礼仪。
(1)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先把自己的名片递给对方,以此求得对方的回应。如果没有回应,可以委婉地问一句:“以后我怎样与你联系?”对长辈、嘉宾或地位、声望高于自己的人,可以说“以后怎样才能向您请教?”对平辈和身份、地位相等的人可以问“你能不能给我留个电话号码?我好再联系你。”这两种说法都带有“请留一张名片给我”之意。
(2)切忌像收集名片似的,直言相要,并且逢人便要。过分热衷于名片的交换,反而有失礼仪,使人敬而远之,甚至遭人鄙视。
(3)无论他人以何种方式索要名片,都不宜直言“不给”而拒绝他人。假若真的不想给对方名片,在措辞方面一定不要伤害对方,如可以说“不好意思,我忘记带名片了”,或者说“非常抱歉,我的名片用完了”。这些都比直言“不给”来拒绝对方显得有礼貌得多。
5.名片的存放
存放名片的方法大体上有四种,它们还可以交叉使用:按姓名的外文字母或汉语拼音字母顺序分类;按专业或部门分类;按姓名的汉字笔画的多少分类;按国别或地区分类。在参加社交活动之前,要提前准备好名片,并进行必要的检查,以免漏掉。随身所带的名片最好放在名片夹里,千万不要放在手提包、钱包里,这样既显得不正式,又感觉杂乱无章。另外,在自己的办公抽屉里也应经常备有名片,以便随时使用。在社交场合,如果感到要用名片,就当事先预备好,不要使用时盲目翻找。
在社交活动结束后,应立即对收到的他人名片加以整理,以便今后方便使用。不要将它随意夹在杂志报纸中,或是扔在抽屉里不管。
握手礼仪,你不可不知
握手是一种基本的社交礼仪,也是一种无声的动作语言,其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尽管只是短短几秒钟的动作,却显示出你对别人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是诚恳相待还是居高临下。正如著名作家海伦·凯勒所说:“手能拒人于千里之外,也可充满阳光,让人感到很温暖。”因此,作为一个有修养的职场女性,我们必须要正确运用握手的基本礼节。
1.握手的时机
何时宜行握手礼?这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微妙的问题,它通常取决于交往双方的关系,现场的气氛,以及当事人个人的心情等多种因素。
(1)高兴与问候
遇到较长时间未曾谋面的朋友要握手,表示久别重逢而非常高兴。被介绍给不相识者时要握手,表示自己乐于结识对方。在社交性场合,偶然遇到同事、同学、朋友、邻居、长辈或上司时要握手,表示高兴与问候。
(2)欢迎与道别
在家中、办公室里以及其他一切以自己作为东道主的社交场合,迎接或送别来访者时,要握手,表示欢迎或欢送;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同相识之人道别,要握手,以示自己的惜别之意和希望对方珍重之情;拜访他人后,在辞行时,要握手,表示“再会”;在重要的社交活动,如宴会、舞会、沙龙、生日晚会开始前与结束时,要与来宾握手,表示欢迎与道别。
(3)理解与慰问
对他人表示理解、支持时,要握手。得悉他人患病、遭受其他挫折或家人过世时,要握手,表示慰问。
(4)祝贺与感谢
他人给予了自己一定的鼓励或帮助时,要握手表示感激。向他人表示恭喜、祝贺时,如祝贺生日、结婚、生子、晋升,或获得荣誉、嘉奖时,要握手以表示贺喜。向他人赠送礼品或颁发奖品时,要握手表示祝贺。应邀参与社交活动,如宴会、舞会之后,要与主人挥手,表示谢意。
2.不宜握手的时机
(1)对方手部负伤时。
(2)对方手在拎东西时。
(3)对方与自己距离较远时。
(4)对方所处环境不适合握手时。
(5)对方手中忙于他事,如打电话、用餐、与他人交谈时,等等。
3.伸手的先后顺序
一股情况,握手时双方伸手的先后顺序分为以下几种:
(1)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应由年长者先伸手。
(2)长辈与晚辈握手,应由长辈先伸手。
(3)老师与学生握手,应由老师先伸手。
(4)女士与男士握手,应由女士先伸手。
(5)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应由已婚者先伸手。
(6)社交场合的先至者与后来者握手,应由先至者先伸手。
(7)上级与下级握手,应由上级先伸手。
(8)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握手,应由职位、身份高者先伸手。
在一些特殊场台,握手时的伸手顺序应注意的原则:个人需要与多人握手,应由尊而卑,即先年长者后年幼者,先长辈,后晚辈,先老师后学生,先女士后男士,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上级后下级,先职位、身份高者后职位、身份低者。在公务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职位和身份。而在社交与休闲场合,则主要取决于年纪、性别和婚否。在接待来访者时,应由本人首先伸出手来与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前者是表示“欢迎”,后者则表示“再见”。
4.握手的姿势
握手用右手,应握得有力,但也不要用力过大。眼要注视对方,切忌一面握手,一面斜视他处,或东张西望甚至与另外的人打招呼,这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是失礼的。有时,为了表示敬意,握手时还要微微点头鞠躬,握住的手还要上下微摇。男子之间可以握得较紧、较久,以示热烈。男子对女性只能轻握,也不宜握得太久,老朋友也不例外。
通常是站着握手,除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站立者外,不要坐着与人家握手。如两人都坐着,可以微曲上身握手。人多时不要交叉握手,可待别人握毕后再握,或者与主人握手后,向其他人点头致意。在室外握手时,男子应脱帽,军人应行举手礼。但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则应稍稍欠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和女性握手时,往往只握一下女性的手指部分。
5.握手的注意事项
(1)注意握手的时机
握手固然是一件体现礼仪和修养的事情,但也应该掌握时机,不能滥用。一般来说,作为一名职场女性,当遇到朋友、同事或客户的时候,应该用握手来表达一下关心和问候;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与相识之人道别时,或当自己作为主人迎送客人时,起身握手告辞为好;当需要感谢他人的支持、鼓励或帮助时,用握手表达感情;在他人遭遇挫折或不幸,用握手表示慰问、支持;在遇到颁奖、演讲、发言时,需要与主持人及嘉宾握手;还有就是被介绍给不相识者时,要大大方方伸出手来,借这个动作传达想要结识对方的意愿。
(2)注意尊重对方
这是一个必须遵循的礼节:年龄长者、地位高者、女士先伸手。你应该尊重对方是否愿意与你握手的权利,而不是先伸手强迫对方与你握手。作为女士的你,需要主动的把你的手伸出去来表示礼貌,而且不要轻易拒绝与他人握手,不然对方可能会觉得尴尬。同时握手时,另外一只手不要拿着报纸、公文包等东西不放,也不要插在口袋里,而是自然垂放;尽量不要用很脏的手与他人相握,可以用言语解释一下“对不起,我的手有点脏,就不和您握手了”,这样就不会失礼,但要早一点说,不能对方的手伸出良久才说;不能在与人握手之后,马上擦拭自己的手,这些都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3)清楚伸哪只手
一般情况我们都应该用右手和别人的右手实施握手礼。我们中国人有的在用右手握手时,再以左手加握,即用双手握手,以示亲切。这种做法已为外国人所熟悉并逐渐采用。但男子对女子一般不用两手加握。
(4)控制握手的时间
无论见面多么高兴,或是能够与对方相识感觉多么荣幸,你最好还是要控制一下握手时间,尤其是作为女性,应当优雅地伸手,如果对方长时间握住自己的手不放,那就一定要礼貌但是坚决地把自己的手抽回来。毕竟长时间的握手,再加上心情激动很容易出汗,如果握手之后马上擦去手上的汗水,会使对方误会,但如果不擦,黏湿的手心又会觉得不舒服,所以,握手时间以3~5秒为宜,即可以表达心情又不致使对方不便。
(5)注意握手的力度
有些女性与人握手,总是轻轻伸出手指,浅浅一握,甚至整个手掌都是直的,这个动作自以为优雅,其实却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应该稳妥地握住对方的手。
(6)握手时要配合友好的身体姿势
一个良好得体的握手礼,一定是身体略微前倾,脸上带着愉快的微笑,说着“很高兴见到你”之类的话语来握手。在实施这个礼节时,非常忌讳握手的人左顾右盼或者心神不宁,这样很容易让别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握手时要脱掉手套,如因故来不及脱掉就握手时,须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女士除非穿着晚装、戴着装饰手套,否则不能隔着手套与人握手。
谢意与歉意,你应这样表达
在人际交往中,受到别人的帮助一定要马上表示感谢,做错了事情也一定要学会道歉。只有懂得表达谢意与歉意的女性,才能被认为是懂礼节、识大体的女性,也才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爱戴。
1.表达谢意
答谢是对别人的好意或某种高尚行为的一种回报,它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口语方式。
职场女性在得到上司、同事、客户明里暗里的关照后,一定要当面说一声“谢谢”。受到他人夸奖的时候,应当说“谢谢”,这既是礼貌,也是一种自信。旁人称赞你的衣服很漂亮、英语讲得很流利时,说声“谢谢”最得体,反之,要是答以“瞎说”“不怎么样”“哪里啊”“谁说的”“少来这一套”,便相形见绌了。获赠礼品及受到款待时,也不要忘了郑重其事地道谢。
表示感谢,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心实意。为使被感谢者体会到这一点,务必要认真、诚恳、大方。话要说清楚,要直截了当,不要连一个“谢”字都讲得含混不清。表情要加以配合:正视对方双眼,面带微笑。必要时还须专门与对方握手致意。表示感谢时,通常应当加上被感谢者的称呼,例如:马小姐,我专门来跟您说一声“谢谢”,“许总,多谢了”,越是这样,显得越是正式。表示感谢,可以顺便提一下致谢的理由,比如:“王老师,谢谢上次您在制作广告方面的帮助”,免得对方感到空洞或“茫茫然不知所谓”。
除了“谢谢”两个字,表达谢意还有许多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一般来讲,当面口头道谢效果最佳;专门写信道谢,如获赠礼品、赴宴后这样做,也有很好的效果;打电话道谢,时效性强一些,且不易受干扰。感谢他人,还有场合方面的考虑。有些应酬性的感谢可当众表达,不过要显示认真而庄重的话,最好“专程而来”,在他人不在场之际表达此意。
2.表达歉意
如果自己的言行有不当、冒犯之处,打扰、麻烦、妨碍、伤害了别人,最聪明的方法就是及时向对方道歉。例如,因为不了解实际情况而当众错怪了部下,应当胸襟坦荡一些,马上以适当的方式向部下真心实意地道歉,这样才会被原谅,才称得上是强者。
道歉应当及时。知道自己错了,马上就要说“对不起”,拖得越久,就越会让人家“窝火”,越容易使人误解。及时道歉,还有助于当事人“退一步海阔天空”,避免因小失大。在态度上应当自然大方,堂堂正正,完全彻底,不要遮遮掩掩,欲说还休。不要过分贬低自己,说什么“我真笨”,“我太傻了”,这可能让人看不起,一些素质不高的人也会因此得理不饶人,得寸进尺。
道歉语应当文明而规范。有愧对他人之处,宜说“深感歉疚”“非常惭愧”;渴望见谅,需说“多多包涵”“请您原谅”;有劳别人,可说“打扰了”“麻烦了”;一般场合,则可以讲“对不起”“很抱歉”“失礼了”。
有些道歉的话当面难以启齿,写在信上寄去也可以。对西方国家里的女性而言,令其转怒为喜、既往不咎的最佳道歉方式,便是送上一束鲜花,婉言示错。这类借物表意的道歉方式往往会有极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