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低成本经营的目标
农业产业化低成本经营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包括龙头企业、原材料基地、相关的保障连接机制等三个大方面,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低成本经营,每个大方面各个环节都必须实现低成本。
一、农业产业化低成本经营的总体目标
依据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三大要素(龙头企业、原材料基地、相关的保障连接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经过科学论证立项,做到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利用现有企业的加工优势,农村原材料资源优势和多年来农业综合开发积累的成果,不断改革,调整结构,培育和完善与市场及龙头企业相适应的区域基地,利用现有的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加以改革调整,形成龙头与基地紧密联系的纽带,或形成龙头企业与原材料基地融为一体的集团公司;不断地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战略性地低成本扩张,走出一条“适应市场、城乡一体、工农结链、优势互补、合理布局、盘活存量、省费兴业、良性循环”的低成本、高产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路子。按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我国农业新经济的特点,低成本建设农业产业化,应实现以下10项发展目标:
1.农产品优质化
发展优质、无公害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按照国际食品卫生和质量标准要求,建设一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如鄂东南地区,根据山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一批优质稻、优质油、良种猪、特种淡水产品及茶、麻、果等种类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2.农业生产布局区域化
所谓区域化就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科学论证确定主导特色产业定位,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实行规模化经营。如湖北省,区域化生产可以长江、汉江、京广铁路和107国道、106国道沿线建设水果、茶叶、芝麻生产基地;以江汉平原、大别山南麓、幕阜山以北和沿江丘陵地带为重点发展优质稻、优质油菜及特种水产品;在汉江流域、长江流域、富河流域及城市郊区等重点发展肉羊、菜牛、商品猪、水禽、奶牛生产基地。
3.农产品加工一体化
依托龙头企业组织原料生产加工,推进区域专业化布局和生产基地建设,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延伸产品链条,重点培植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在支持和反哺农业中的主导作用,创造名牌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
4.农产品流通市场化
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学习借鉴美国安利公司的经验,“缩短商品流程”,建立工厂(基地)——营业代表——消费者商品流程体系和连锁营销制度,扩大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
5.农产品生产标准化
国际农产品标准主要包括质量标准、重量标准、包装标准等三个方面内容。质量标准包括农产品新鲜程度、甜度、各种农药化学成分的残留,是一种具体的可以量化的规定。重量、包装标准就是要有利于流通、快速交易,如包装的组合、重量单位。我们要按国际标准化的要求,遵循标准从市场中萌生、政府部门统一认可、标准吸收提炼、标准推广的步骤,组织标准化生产,实现农产品质量等级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范化,确保农产品按交易规范顺畅进入市场交易。
6.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合理化
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土地、山水等各种资源,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非农产业就业机会,减少农业从业人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村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从而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拓宽农业增收渠道。
7.农业信息传递手段现代化
加大投入,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户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产品种植技术,提供农产品价格、市场、销售等国内外信息服务。
8.农村建设城镇化
瞄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学习美国华盛顿、纽约以及德国巴伐利亚州促进农村发展的经验,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在布局建设上消除城乡界线,从飞机上俯瞰到处都一样,形成乡村道路连接城市城乡一体布局。虽然我们没有外国的经济实力,但这个做法是可行的,我们可以高标准规划方案,分步实施,分期建设。这样以农业产业化为新农村建设经济动力,可以促进农村城镇化现代化发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同时根据增长极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由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小城镇聚集一定数量产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信息中心、交通运输中心和决策中心,对广大农村产生吸引和辐射作用,带动整个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
9.农产品竞争国际化
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培植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积极组织我国农产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10.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要使农业产业化具有生命力,同样必须追求农业产业效益最大化。发展效益农业,必须彻底革除自给自足的温饱型农业的传统观念,依靠低成本经营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解决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的问题。农业产业化低成本经营的目标程序主要由两大体系组成,即农业产业化低成本的结构体系,农业产业化低成本经营的组织和论证立项体系。
二、农业产业化低成本经营的结构体系
农业产业化低成本经营组织结构的起始点是由低成本生产要素组织建立的生产基地,核心是龙头企业(包括加工企业和销售市场),终端是消费市场。它们之间互为依存,紧密结合,并通过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集团公司把它们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加工、消费链条(如图1-1)。
图1-1
三、农业产业化低成本经营的组织体系论证立项
如果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提高,不仅农民增收困难,而且在分散的小块土地上实现农业现代化也很困难。因此,与国际接轨就必须把农民和农产品加工及销售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组织起来,发展行业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发挥这些由企业家组成的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这些协会和农民合作组织与政府部门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能够弥补企业和市场的部分缺失功能,同样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这是当前和今后农产品生产、销售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所必须采取的组织方式,也是低成本建设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当然,这种组织不是行政性的组织,而是以市场为纽带、民主治理的办法组织起来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组织。
对某一地区主导产业的确定、商品基地的建设、龙头企业的兴办、市场体系的培育以及中介组织的发展决不能拍脑袋决策、盲目决定,一定要进行实地调查、科学分析、市场预测、可行性研究,再立项申报,在此基础上,才能组织项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