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春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有感于《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作者简介】 潘勇堂,男,大学文化程度,中学高级教师,现在宜都市教研室从事教师培训工作。从教30余年,无论是教学,还是教学管理,始终遵循“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参与过《初中数学素质教育导学》、《校本课程实例》等书的编写,课题研究成果获得过市政府科技进步奖,多次受到本市党政及教育部门的表彰。


读一本好书,能给我们带来心智的启迪和美的陶冶,能润泽人的心灵、滋养人的生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肖川教授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突破了传统教育学语言的框架,把教育学的思考深深地植根于丰富、开阔的现代社会生活视野之中,拓展了教育学的问题视野,增强了教育学对现实社会问题,对时代问题深深的、久久的思考。《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共分为“教育的方向”、“教育的真义”、“教学的智慧”、“教师的解放”、“文明的星空”、“语言的世界”等九编。肖川教授以其独到的敏锐与智慧引领我们穿越教育的迷雾,宏观上从教育的方向与真义、教学、教师等方面把握了教育的几大块主阵地,教育的真谛尽在其中。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虽为随笔,却并不缺乏学术专著的深沉与厚重,更有在轻灵与明快之间时时闪耀着的思想火花。无论是性情之下的奔放之作,还是沉静思索之后的细腻笔触,读来都耐人寻味,弥漫着人文主义的浓香气息,发散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智性光芒。用肖川自己的话来说,他的书是为教师而写就的,他力图反映出教师的需要与趣味。读罢此书,我想,与其说是在为教师而写作,不如说是为所有身在教育、心系教育、执著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乃至探求人生真谛、追寻幸福人生的人而写作,包括关注教育的家长和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教育亦然。教育的方向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究竟应该为怎样的社会培养怎样的人。”肖川教授的回答是“为幸福人生奠基,为自由社会培养人——为民主社会培养好公民。”而唯有自主发展方能有幸福人生,唯有自主发展方能实现自由社会。因此,我们的教育要“造就自主发展的人”。这是教育的方向,是肖川教授之于教育的了悟,也是统领全书的灵魂所在。肖川教授认为:“基础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负责。基础教育要带给学生希望、力量,带给学生内心的光明、人格的挺拔与伟岸,带给学生对于自我、对于生活、对于未来和对于整个人类的自信,以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自由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

“为自由社会培养人,这就成了教育的使命。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使个体识文断字、知书达理,有谋生之技能,可以独善其身并兼济天下,教育还要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奠基,为理想之社会培养人。这个理想社会,就是自由社会、民主社会、开放社会、多元社会、法制社会。”肖川教授的思想充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贯穿着他对教育终级价值的矢志不渝的追求和向往。实际上,这也是民主、自由、公正、公平、平等、人权、博爱、宽容的种子,引领着教师坚守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探索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并对教育、社会与人生进行深入的、持续的思考。

反观我们现实的教育、身边的教育,真是狭隘的、片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多地追求的是学生的分数,虽然我们口头上让学生、家长、老师淡化分数,让学生学得自信、学得开心,但由于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学校声誉,关系到教师的考评、工资与职称进档晋级,关系到学生的升学,所以,从表面上淡化分数,又怎能改变对分数重视的现实呢?课程开不齐,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使教师没有享受到工作的乐趣,学生又怎么能享受到幸福的童年?怎么能引领学生走向幸福的人生呢?

“如果我们没有教孩子们任何他们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譬如:如何去学习探究,如何快乐的活着,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如何面对冲突和挫折,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单纯教给现成的知识,那又有什么意义?”如今的许多教育方式所培养出来的很大部分学生是只会读、写、算的学习机器,而要出真正的人才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状元”很多,然而其未必就是“人才”,状元的出现,还很有可能埋没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可塑之人才,因为大家的目光都被状元所吸引。这是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所不可避免的事实。人人呼吁改革,但是又没有人知道该由谁来改革。其实能改变这些现状的,只有我们这些教师——最基层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心、精神养育应从整个人生出发,以学生的整体生命为教育和关怀的起点,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因此,我们不止于向学生告诉事实与知识,更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如何获得真知的方法。我们的工作不能只限于对学生进行今天的教育,不应该仅为了完成一节课的内容,不应该只看到学生的当前,我们应该为他们的一生幸福打好基础,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提供有利的帮助。“眼界决定境界,方向决定方法。”面对日益功利化的当今教育改革的价值趋向,作为知识分子一员的教师更需要坚定社会道义与民族责任,坚守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不懈地追求教育要为幸福人生奠基、为自由社会培养人、为民主社会培养和造就自主发展的好公民的终极价值。

在读过《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之后,对自己的生活现状与工作现状更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作为一个人,一个生活者,一个开启学生智慧与心灵的教育者,应自觉地追求人格的崇高境界,要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有思想就要乐于接受思想。而接受思想就要善于学习。书中这样写道“作为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保持内心的开放和鲜活,才会有不断增长的与人分享的内在需要。”只有教师本身的成长才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教师需要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多读、多想、多交流、多实践,持之以恒,靠长期积累不断丰富自身文化底蕴、提炼教育思想。大量的阅读是我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中不断思考才能将知识化为己有,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别人交流探讨,是对自己的又一次提升,把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传播给我们的学生,这便是真正意义上教学。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的重要品质,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是值得一读的好书,从书中我们知道教师不仅在于教,更在于学,并且要时刻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教育,在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同时,也为自己构筑一个精神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