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业的发展现状
林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森林和湿地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提供清新空气、创建优美环境的源头和根本,这两个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都在林业工作的职责范围之内。林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使命。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从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要求出发,充分认识林业在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增强加快林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正处在“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造林绿化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创造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森林面积、蓄积量持续增长,森林质量得到改善,林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这个相持阶段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相持阶段的脆弱性。以退耕还林为主的重点工程造林大都处于幼林阶段,管护难度非常大,造林不成林极易反弹,不加强后续工程建设极易复归旧态。二是不确定性。由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尚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影响林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如驾驭不好就会导致徘徊或倒退。三是反复性。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实现四个转变:①工作重点由实施层面向决策层面转变;②工作方法由战术性向战略性转变;③思维方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④工作成果由资源优势向生态优势加产业优势转变。
2.以质量为中心,努力提升我国造林绿化水平。林业首先要抓好生态工程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地实施退耕还林、世行造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必须坚持按照中央提出的“总结经验、搞好规划、完善政策、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要求,继续稳步推进。对此,应科学把握加快森林培植与强化资源培育的关系,抓住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林业,加大林业投入的有利时机,全力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推进林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在发展速度上,加快推进由单纯追求数量向质量和数量并重,突出质量的转变,把质量管理贯穿于林业建设的全过程,提高绿化的成效,巩固绿化成果。二是在发展模式上,加快推进由单纯的绿化向建设生态功能型的转变,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子。三是在发展空间上,加快推进由单位辖区绿化向参与社会造林的转变。积极履行改善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法律职责和应尽的义务,使全民义务植树和生态工程建设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四是在组织管理上,加快推进由部门办林业向社会办林业的转变。突出林业体制改革,创新林业经营机制,促进部门义务植树、机关庭院绿化美化、荒山荒地造林等方面的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3.以资源为依托,全力推进林业产业建设。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是林业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不重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林业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不重视林业产业发展,林业就会失去持久的动力。林业产业建设必须在建设和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山地、林地、树种和劳动资源,积极培育和壮大林业产业。就我国而言,应把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依托项目,借用外力,林企联合,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