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茶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茶画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墓葬中,有一幅敬茶仕女帛画,反映了汉代皇室贵族已经烹用茶饮,足见茶韵融入画意由来久远。我国历代都有茶画名作,如唐代的《调琴啜茗图卷》,宋代钱选的《卢仝烹茶图》,刘松年的《斗茶图》,元代赵孟兆页的《斗茶图》,明代唐伯虎的《事茗图》,清代薛怀的《山窗清供图》等等。

(一)唐代茶画欣赏

1.(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

图2-3 【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

阎立本,唐代早期画家,擅长画人物肖像和人物故事画。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南宋摹本;辽宁省博物馆收藏北宋摹本。

画面有5位人物,中间坐着一位和尚即辨才,对面为萧翼,左下有二人煮茶。画面上,机智而狡猾的萧翼和疑虑为难的辨才和尚,其神态维妙维肖。画面左下有一老仆人蹲在风炉旁,炉上置一锅,锅中水已煮沸,茶末刚刚放入,老仆人手持“茶夹子”欲搅动“茶汤”,另一旁,有一童子弯腰,手持茶托盘,小心翼翼地准备“分茶”。矮几上,放置着其它茶碗、茶罐等用具。这幅画不仅记载了古代僧人以茶待客的史实,而且再现了唐代烹茶、饮茶所用的茶器茶具,以及烹茶方法和过程。

该画描绘了唐太宗遣萧翼赚兰亭序的史事。古籍记载: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于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同当时名士谢安等人会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之兰亭,修祓禊之礼(在水边举行的除去所谓不祥的祭祀)。当时王羲之用绢纸、鼠须笔作兰亭序,计行,324字,世称兰亭帖。王羲之死后,兰亭序由其子孙收藏,后传至其七世孙僧智永,智永圆寂后,又传与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得序后在梁上凿暗槛藏之。唐贞观年间,太宗喜欢书法,酷爱王羲之的字,唯得不到兰亭序而遗憾,后听说辨才和尚藏有兰亭序,便召见辨才,可是辨才却说见过此序,但不知下落,太宗苦思冥想,不知如何才能得到,一天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荐:监察御史萧翼,此人有才有谋,由他出面定能取回兰亭序,太宗立即召见萧翼,萧翼建议自己装扮成普通人,带上王羲之杂贴几幅,慢慢接近辨才,可望成功。太宗同意后便照此计划行事,骗得辨才好感和信任后,在谈论王羲之书法的过程中,辨才拿出了兰亭序,萧翼故意说此字不一定是真货,辨才不再将兰亭序藏在梁上,随便放在几上,一天趁辨才离家后,萧翼借故到辨才家取得兰亭序,后萧翼以御史身份召见辨才,辨才恍然大悟,知道受骗但已恨晚,萧翼得兰亭序后回到长安,太宗予以重赏。

2.(唐)周舫《调琴啜茗图卷》

周昉,又名景玄,字仲朗、京兆,西安人,唐代著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

图2-4 【唐】周舫《调琴啜茗图卷》

画中描绘五个女性,其中三个系贵族妇女。一女坐在盘石上,正在调琴,左立一侍女,手托木盘,另一女坐在圆凳上,背向外,注视着琴音,作欲饮之态。又一女坐在椅子上,袖手听琴,另一侍女捧茶碗立于右边,画中贵族仕女曲眉丰肌、秾丽多态,反映了唐代尚丰肥的审美观,从画中仕女听琴品茗的姿态也可看出唐代贵族悠闲生活的一个侧面。此画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3.(唐)《宫乐图》

图2-5 【唐】《宫乐图》

《宫乐图》,又名《会茗图》,纵48.7厘米,横69.5厘米。描绘了宫廷仕女们围坐在长案旁,边品茗,边娱乐。图中共12位妇人,或坐或站于长案四周,长案正中置一大茶海,茶海中有一长炳茶勺,一女正执勺,舀茶汤于自己茶碗内。另有正在啜饮品茗者,也有弹琴、吹萧者,神态各异,生动细腻。此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二)宋辽茶画欣赏

1.(北宋)宋徽宗《文会图》

图2-6 【北宋】宋徽宗《文会图》

赵佶,宋徽宗皇帝,1101年即位,在朝29年,轻政重文,一生爱茶,嗜茶成癖,常在宫廷以茶宴请群臣、文人,有时兴至还亲自动手烹茗、斗茶取乐。亲自著有茶书《大观茶论》,致使宋人上下品茶盛行。喜欢收藏历代书画,擅长书法、人物花鸟画。描绘了文人会集的盛大场面。在一个豪华庭院中,设一巨榻,榻上有各种丰盛的菜肴、果品、杯盏等,九文士围坐其旁,神志各异,潇洒自如,或评论,或举杯,或凝坐,侍者们有的端捧杯盘,往来其间,有的在炭火桌边忙于温酒、备茶,其场面气氛之热烈,其人物神态之逼真,不愧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郁郁乎文哉”时代的真实写照。此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2.(南宋)刘松年《茗园赌市图》

刘松年,宋代宫廷画家。浙江杭州人,擅长人物画。宋代刘松年所绘之《茗园赌市图》,充分显示了流行于当时宋朝社会点茶之饮茶方式的盛况。整个布景约可分为三部份:手提茶贩、挑担小贩及斗茶会。右侧妇人右手提竹茶炉,左手托玉川先生到处卖茶,竹茶炉上有正在煮水的汤瓶,提梁上用绳子绑着分茶罐和茶扇。玉川先生是整套点茶工具,底部是茶盘,上面有茶碗、茶托、茶筅以及汤,上左缘有茶杓。老人经营的挑担茶贩远较手提茶贩完备,左右两只提篮,陈列各式各样茶器,左边篮面斜贴卷标,注明「上等江茶」,江茶指江南茶,以阳羡茶为代表,分团茶、末茶两类。末茶系直接从散茶(干茶叶)研磨而来。茶器比右边妇人的完备,件数多,清洗工具也完备。担子上空用竹架成防雨盖,比较不受天气限制。此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2-7 【南宋】刘松年《茗园赌市图》

3.(南宋)刘松年《卢仝烹茶图》

图2-8 【南宋】刘松年《卢仝烹茶图》

《卢仝烹茶图》生动地描绘了南宋时的烹茶情景。画面上山石瘦削,松槐交错,枝叶繁茂,下覆茅屋。卢仝拥书而坐,赤脚女婢治茶具,长须肩壶汲泉。

4.(南宋)刘松年《撵茶图》

《撵茶图》为工笔白描,描绘了宋代从磨茶到烹点的具体过程、用具和点茶场面。画中左前方一仆设坐在矮几上,正在转动碾磨磨茶,桌上有筛茶的茶罗、贮茶的茶盒等。另一人伫立桌边,提着汤瓶点茶(泡茶),他左手边是煮水的炉、壶和茶巾,右手边是贮水瓮,桌上是茶筅、茶盏和盏托。一切显得十分安静整洁,专注有序。画面右侧有三人,一僧伏案执笔作书,传说此高僧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书圣”怀素。一人相对而坐,似在观赏,另一人坐其旁,正展卷欣赏。画面充分展示了贵族官宦之家讲究品茶的生动场面,是宋代茶叶品饮的真实写照。此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2-9 【南宋】刘松年《撵茶图》

5.张文藻墓壁画《童嬉图》

图2-10 【辽代】张文藻墓壁画《童嬉图》

张文藻墓壁画规格:纵170厘米,横145厘米。1993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7号辽墓出土。壁画图右有四个人物,四人中间放茶碾一只,船形碾槽中有一碾轴。旁边有一个黑皮朱里圆形漆盘,盘内放有曲柄锯子、毛刷和绿色茶碾。盘的上方有茶炉,炉上坐一执壶。画中间的桌子上放着些茶碗、贮茶瓶等物。壁画真切地反映了辽代晚期的烹茶用具和方式,细致真实,具有史料价值。

6.(辽)妇人饮茶听曲图

图2-11 【辽代】《妇人饮茶听曲图》

河北宣化下八里韩师训墓出土。壁画右侧一女人正端杯饮茶,桌上还有几盘茶点,左侧有人弹琴,形像逼真。

7.辽代壁画

图2-12 辽代壁画

河北宣化下八里村6号墓辽代壁画。壁画中共有6人,一人碾茶,一人煮水,一人点茶,反映了当时的煮茶情景。

8.张世古墓壁画《瀹茶敬茶图》

张世古墓壁画,河北宣化下八里张世古墓出土。壁画中桌子上放着大碗、茶碗,一人正在将茶汤从壶中注入另一人端着的茶碗中,形象逼真。

图2-13 【辽代】《瀹茶敬茶图》(局部)

(三)元代茶画欣赏

1.(元)赵原《陆羽烹茶图》

图2-14 【元】赵原《陆羽烹茶图》

元代赵原所作《陆羽烹茶图》,纵27.0厘米,横78.0厘米,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此画以陆羽烹茶为主题,用水墨画形式勾勒出远山近水,一派闲适恬静的意境呼之欲出。草堂上的陆羽,按膝斜坐于榻上,旁边有一小童,正在拥炉烹茶。图上题诗云:“山中茅屋是谁家,兀会闲吟到日斜,俗客不来山鸟散,呼童汲水煮新茶。”

2.(元)赵孟頫《斗茶图》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水晶宫道人,湖州人,元代著名书画大家。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图2-15 【元】赵孟頫《斗茶图》

赵孟頫的《斗茶图》从人物的设计及其道具等的安排,较多地吸取自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的形式,图中设四位人物,两位为一组,左右相对,每组中的有长髯者皆为斗茶营垒的主战者,各自身后的年轻人在构图上都远远小于长者,他们是“侍泡”或徒弟一类的人物,属于配角。图中左面这组,年轻者执壶注茶,身子前倾,两小手臂向内,两肘部向外挑起,姿态健壮优美有活力。年长者左手持杯,右手拎炭炉,昂首挺胸,面带自信的微笑,好像已是胜券在握。右边一组,两人的目光全部聚焦于对垒营中,其长者左手持已尽之杯,右手将最后一杯茶品尽,并向杯底嗅香,年轻人则在注视对方的目光时将头稍稍昂起,似乎并没有被对方的踌躇满志压倒,大有一股“鹿死谁手”还未知的神情。图中的这两组人物动静结合,交叉构图,人物的神情顾盼相呼,栩栩如生。人物与器具的线条十分细腻洁净。

赵孟頫的《斗茶图》是绘画中以斗茶为题材的影响最大的作品。整个画面用笔细腻遒劲,人物神情的刻画充满戏剧性张力,动静结合,将斗茶的趣味性、紧张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斗茶图》展现的是一副充满生活气息的风俗画。画面比较简单,只画了四个人物和几幅盛有茶具的茶担。与一般茶画不同的是,画中的人物模样看起来不像文人墨客,而像走街串巷的货郎,说明当时“斗茶”活动已经广泛流行于民间。

(四)明清茶画欣赏

1.(明)丁云鹏《煮茶图》

故宫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明代画家丁云鹏所作《煮茶图》,就生动地描绘了卢仝饮茶的画面。丁云鹏(1547—1628年),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此图正是描绘了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的意境。画中卢仝坐在芭蕉蕉林下、假山之旁,手执团扇,目视茶炉,正在聚精会神煨煮茶汤。图下一长须仆捡壶而行,似是汲泉而去,左边一位赤脚婢女,双手捧果盘而来。画面人物神态生动,描绘出了煮泉品茗的真实情景。

图2-16 【明】丁云鹏《煮茶图》

图2-17 【明】丁云鹏《煮茶图》

无锡市博物馆收藏有丁云鹏的另一幅《煮茶图》。全图纵140.5厘米,横57.8厘米。图中描绘了卢仝坐榻上,背后开放的白玉兰花和假山生动雅致。卢仝双手置于膝上,榻边置一煮茶炉,炉上茶瓶正在煮水,榻前几上有茶罐、茶壶,置茶托上的茶碗等,旁有一须仆正蹲地取水。榻旁有一老婢双手端果盘正走过来。

2.(明)唐寅《事茗图》

《事茗图》是唐寅所著茶画中一幅体现明代茶文化的名作。此画左上角,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事茗图》,不管是画还是书,都是明代书画中的上乘佳作。画的正中,一条溪水正从云雾缭绕的山间潺潺流下,朦胧有韵;近处,巨石苍松,清晰生动。在小溪的左面,几间房屋在松林掩映下犹如世外桃源。饱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雅意境。

图2-18 【明】唐寅《事茗图》(局部)

3.(清)汪承霈《群仙集祝图》

图2-19 【清】汪承霈《群仙集祝图》

清代汪承霈《群仙集祝图》。此画纵27厘米,横235.1厘米,为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以工笔方式描绘了斗茶会上的各种人物形象,他们有的在准备茶碗,有的自己先饮为快,有的评头论足,有的在察言观色。人物造型写实,神态各异,极富生活气息。

(五)现代茶画欣赏

齐白石《煮茶图》

近代名家齐白石的作品《煮茶图》。图中蒲扇一把斜置于火炉一旁,一把长柄茶壶正安放在火炉之上,似乎正在煮水准备沏茶。恬淡悠然,自在安详,跃然纸上。

图2-20 齐白石《煮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