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茶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茶诗

我国是诗的国度。茶入诗,不仅年代久远,且数目众多。茶诗对推动中华茶文化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历代诗人以茶为媒、以茶抒情、以茶养性、以茶雅志,创作了无数绚丽多彩、脍炙人口的茶诗,成为中华茶道的重要内蕴。读一首好诗,犹如品味一壶芬芳的好茶,使人心旷神怡,乐在其中。

一、晋代茶诗名作

中国早期茶诗——西晋左思的《娇女诗》

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娇女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茶诗,诗中描写左思与自己的一对娇女纨素、蕙芳一起戏茶、玩耍,从中得到乐趣的生动场景。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

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

贪华风雨中,眒忽数百适。

止为荼荈据,吹嘘对鼎立。

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衣被皆重地,难与沉水碧。

任其孺子意,羞受长者责。

瞥闻当与杖,掩泪俱向壁。


最有趣的场景是在园林里,两个小女孩急着为了要喝茶,帮着大人干活,她们守在茶炉旁边,双手按地,半趴在地上对着正在烹茶的风炉用嘴吹气,希望能使炉火旺一些,早点喝到煮好的茶。等她们站起来,却发现原来白净的小脸已被黑烟熏染,衣袖(用细缯与细布制成的衣服)也被烟熏黑了,即使放在碧水中也难以洗干净。少儿茶趣,被诗人描写得活灵活现。

二、唐代茶诗名作

(一)诗僧皎然的茶诗

释皎然(俗名谢清昼)是唐代著名诗僧,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茶人,精于诗文和烹茶技艺。下面这两首禅茶诗作既有禅意,又有茶趣,堪称僧人习茶经典诗偈。第一首是《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诗中讲述了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佳节的一个秋高气爽之日,皎然与陆羽(处士:古时称有才有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在山中寺院对饮香茗,观落英缤纷,闻菊黄吐香,这样的场景岂是泛酒俗人所能体会茶香高雅。该诗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却雅俗分明,把饮酒与品茶孰雅孰俗一语点破。俗人饮酒,雅士品茶。

第二首是《饮茶歌·诮崔石使君》:44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诗人从友人赠送的剡溪名茶开始讲起,白瓷盏里茶汤漂着沫饽散发着清香,犹如天赐而来的琼浆玉液。然后转到今人最为称道的“三饮”之说:“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今茶俗常解“品”字由三个“口”组成,而品茶一杯须作三次,即一杯分三口品之,或出于此诗。另外,此诗中还首次提到“茶道”一词。茶叶出自中国,茶道亦出中国。“茶道”之“道”非道家的“道”,而是集儒释道三教之真谛。儒主“正”,道主“清”,佛主“和”,茶主“雅”,构成了中国茶道的重要内涵。

皎然这首诗既是佛家禅宗对茶作为清高之物的一种理解,也是对品茗育德的一种感悟。而禅宗历来主张“平常心是道”的茶道之理,是对抛却贪、嗔、痴的一种解读,当你端起茶杯,放下一切的瞬间,再来体会“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之意,得到的羽化人生境界,烦恼顿去,是何等洒脱。三碗得道,通过对“涤昏寐”、“清我神”、“破烦恼”的描述,揭示了禅宗茶道的修行宗旨,表达了对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赞赏。

(二)元稹《宝塔体茶诗》

著名诗人元稹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故而与白居易成为莫逆之交,并称“元白”。元稹写过一首形式独特、不拘一格的咏茶诗,后人誉之“宝塔诗”,此种体裁少见。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诗首句就点出茶的主题;第二句写了茶的本性,叶香芽嫩;第三句写“诗客”、“僧家”等茶人,泛指文人雅士;四、五句写“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碗转”的茶具,以及“黄蕊色”(黄花般汤色)“曲尘花”(酒曲所产生细菌,色微黄如尘。这里指碾碎了的茶叶粉末。花:指茶汤面的饽沫)的茶汤;六句写“明月夜”、“朝霞晨”的品茗环境;最后一句则点题而出,以此来安慰白居易,此去虽暂别西京,做客东郡,亦是自由自在,前途有为。

古代烹茶,大多为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茶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箩把茶筛分,然后用带柄的茶铫煎茶。实际上,元稹的这首宝塔诗表达了六层意思:茶——茶人——茶具——茶汤——品茶环境——品茶境界。全诗构思精巧,趣味盎然,不愧是古今流传的绝妙茶诗。宝塔诗从一言起句,依次增加字数,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叠成两句为一韵。直至从一至七字,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声韵和谐,节奏明快。以宝塔诗写作的诗歌,并非少数,但以宝塔体所写的茶诗,古代仅此一首,弥足珍贵。

(三)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七碗茶歌》)

唐代诗人卢仝,自号玉川子,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卢家场村),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卢仝性格清高介僻,见识不凡,诗作自成一家,语尚奇诡。他在饮茶歌中,描写了他饮七碗茶的不同感觉,步步深入,诗中还从个人的穷苦想到亿万苍生的辛苦。在中国七千多首茶诗文库中,在后世影响最为广泛,意义最为深远的还得首推这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以下简称《七碗茶歌》)。

图2-1 卢仝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


当时,唐代饮茶之风盛行,卢仝极嗜此道,悟得茶中三昧,孟简寄贡品阳羡茶给卢仝,卢仝于是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又称《七碗茶歌》)回谢,竟成中国茶文化经典之作。后代文人墨客在品茗咏茶时,每每引用“卢仝”、“玉川子”、“七碗茶歌”、“清风生”等词语,可见卢仝《茶歌》对后世的影响之深、之广。苏轼有“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的名句;杨万里饮茶时“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端生”;清代汪巢林赞卢仝“一瓯瑟瑟散轻蕊,品题谁比玉川子”;明代胡文焕则自夸:“我今安知非卢仝,只恐卢仝未相及”;当代佛教名人赵朴初先生也题诗:“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卢仝凭借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勤奋的茶道实践,赢得后人尊重,被称为茶界“亚圣”。

三、宋代茶诗名作

(一)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茶诗发展至宋代,首屈一指的人物当属苏东坡。苏东坡对茶一往情深,一生写过茶诗数以百计,经典之作颇多。以下这首诗就是至今仍被世人津津乐道的《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诗中苏轼把壑源新茶赞为仙山灵草,并且强调这种茶是不加膏油的。苏轼用他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感受,将茶之美和人之美相提并论,写出了“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名句,这是苏轼品茶美学意境的最高体现,也成为后人品评佳茗的最好注解。后人常把苏轼另一首诗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与之相对成联。

(二)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留下的茶诗并不多,仅有两首,而其中的一首《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却是宋代茶诗中可与唐代卢仝《七碗茶歌》相媲美。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斗茶又叫“茗战”,源于唐代,兴于宋代。这是一首描写斗茶场面的诗作。“林下雄豪先斗美”,从茶的争奇、茶器斗妍到水的品鉴、技艺的切磋,呈现的是一种高雅的斗茶赛。水美、茶美、器美、艺美、境美,直至味美,入眼处,斗茶场面无处不美。这种美还体现人在斗茶氛围中的反差心态,获胜者往往喜气洋洋,高高在上宛如天山之石英不可及。失败者往往垂头丧气,哭笑不得,犹如战败降将深感耻辱。正因为有了茶,屈原可招魂,刘伶亦得声,商山四皓不用食林芝,首阳山上伯夷、叔齐也无须去采薇;正因为有了茶,长安酒市疲软,成都药市不景气。世人无须羡慕芳龄少女只因为斗茶,所得财富满箱而归。不过,斗茶若能达到蓬莱山仙人的境界,便会有卢仝那样乘此清风欲归去的感觉。

这首诗写得夸张而又浪漫,似行云流水,诗中有不少为后人反复传颂的佳句,的确可与卢仝《七碗茶歌》比肩。

四、明清茶诗名作

(一)文徵明《次夜会茶于家兄处》

文徵明是明代成化隆庆期间诗坛成名人物,他写的茶诗和与茶相关茶叙诗等约在150多首,为明代写茶诗最多的诗人。除诗作外,文徵明还是一位出色的书画家,绘画造诣深厚,有代表作《惠山茶会图》等。据蔡羽序记,正德十三年(1518)二月十九日,文徵明与好友蔡羽、王守、王宠、汤珍等人至无锡惠山游览,品茗饮茶,吟诗唱和,十分相得,事后便创作了《惠山茶会图》。文徵明的诗歌主要描写平静闲适的生活,诗风也显得疏淡平和。在悠闲的光阴中赏泉、煮茶、品茗是他平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而有了大量茶诗的诞生。

慧泉珍重著茶经,出品旗枪自义兴。

寒夜清谈思雪乳。小炉活火煮溪冰。

生涯且复同兄弟,口腹深惭累友朋。

诗兴扰人眠不得,更呼童子起烧灯。

这首诗描写了在一个寒冷的冬夜,诗人与自己的家兄围坐在小火炉旁,长夜清淡,促膝相叙。他们一边敲冰煮水,一边欣赏煮茶时泛起的雪白乳花散发着阵阵茶香。回想当年陆羽为了写《茶经》考察无锡的惠泉,以及宜兴产地“一旗一枪”的阳羡茶。当下,相伴惟香茗,沟通了脉脉亲情。茶烟飘馨,温暖了寒冷的冬夜,为了口腹之欲,不但打扰了家兄,同样也感念诸多朋友相助。于是诗人夜不能寐,诗兴大发,忙呼茶童起灯写下了这首充满茶香亲情的诗篇。

(二)乾隆《坐龙井上烹茶偶成》

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

寸芽生自烂石上,时节焙成谷雨前。

何必团凤夸御茗,聊因雀舌润心莲。

呼之欲出辨才在,笑我依然文字禅。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一生嗜茶,常与群臣茶宴,并别出心裁地以松子、佛手、梅花烹茶,发明了“三清茶”。在茶宴时,他用摹有御制诗的茶碗,盛上“三清茶”,赐与众臣。君臣一起品茶、作联、赋诗,其乐融融。茶宴过后,众臣还可携碗而归,留作纪念。他还是一位鉴水大家,他曾自制银斗,精量全国各地名泉名水,以轻重定优劣,并作《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记录了各地泉水的重量,认定北京玉泉山的泉水是最好的。这首茶诗是乾隆巡视江南期间,在杭州西子湖畔品味龙井茶时的即兴之作。

图2-2 乾隆画像

乾隆在诗的开头便一语道破好茶需要好水冲泡的真谛,认为用龙井泉水烹煎龙井茶是极为独特的且韵味尤佳“一家风味”。每到了谷雨节气前,把肥沃土地里茶树上露出的寸寸茶芽,采下制作成品质特殊的龙井茶(陆羽认为茶生于烂石者为上。所谓烂石是指风化比较完全、土质肥沃的土壤)。此景此情,不由让乾隆感叹道,看看眼前雀舌(像麻雀舌头形状)般的绝妙香茗,如佛心加持,入口甘甜,滋润本性,又何必常常去颂扬宋代宫廷里的“龙团”和“凤饼”贡茶呢。乾隆在此句中的“心莲”,巧妙地点出了莲花佛意,照见本来面目的当下的一种禅悦,为后句引出辨才禅师作一有效的铺垫。这句话同时也道出了乾隆所品用龙井茶是用龙井茶坯制成的“雀舌茶”。

乾隆一生嗜茶如命,留下了不少与茶有关的传说。浙江杭州的“十八棵御茶”树,是他敕封的;福建安溪的“铁观音”茶,是他赐名的;福建崇安的“大红袍”茶,他曾为之题匾。相传乾隆南巡,微服游苏州时,曾在一茶馆饮茶休息。茶馆中春意融融,茶香袅袅,乾隆一时兴起,不自觉地拿起茶壶给自己和随从们斟起茶来。这下可难坏了众随从,下跪谢主龙恩吧,只恐暴露了皇帝身份;不跪呢,又是大逆不道。幸好有一位随从十分机灵,他连忙躬身下步,面朝皇上,在桌子上用右手的中、食二指轻叩三下,以示双膝下跪,三谢龙恩。其他随从心领神会,纷纷效仿。乾隆见状,也十分高兴,轻声夸道:“以手代脚,诚意可嘉!”这一动作,既简单,又深含寓意,后被民间流传下来,成为现在人们常用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