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媒介渊源
广播与电视可以说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和支配力的大众传媒。广播和电视均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们的问世,凝聚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许多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智慧与努力,给大众制造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接收方式和视听新体验。更由于在媒介从业者和广播电视节目编创者多姿多彩的思维、创意推动下,使其在技术手段上不断改进,愈发呈现出强大的传播感染力效果,也因而成为大众狂迷的并影响大众生活和观念的强势媒介。依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商业发达的“当下”回溯人类的技术进步,似乎可以一言以蔽之:因为需求才会发展。这也符合广播与电视媒介的基本发展规律。
综观20世纪,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个一百年时间,既是一切现代技术突飞猛进大发展的一百年,几乎所有新技术、新发明又是集中围绕和满足人们“个体”体验和需求,如计算机迅速向家庭电脑的转化,到如今的便携式平板电脑(iPad),智能3G手机,乃至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电熨斗等,都以节省人们生活中的时间并提供便捷的愉悦体验为核心观念。但是,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想到,这被节省的生活时间在人们便捷的愉悦体验过程中已被商业和市场这“看不见的手”悄悄偷走了,比如洗衣机代替了你洗衣服的时间,也许这时间被用在了电视上或其它什么别的上面,形成了一种时间上的替换式消费。尤其是互联网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发展,更是把这种时间上的替换式消费强化成互动性消费。正如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在其《数字麦克卢汉》一书中提出了“补救性媒介”理论和“人性化”趋势的演化理论。他认为,一切媒介都是“补救性媒介”,补救过去媒介之不足,就像电视媒介填补了广播媒体影像化和直观化的不足,新媒体又填补了电视媒体及时性和互动性的不足,从广播媒介到电视媒介再到新媒体,使媒介变得越来越更具人性化,因而也更使个人有能动性、能够也越来越主动去进行选择媒介和影响改进媒介。
进入21世纪,广播和电视两种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及其技术形态又不断产生了一系列的新趋势和新进展。虽然两者各自的走向和传播方式略显差异,但是在技术、创作和传播等方面依然有很多相似性。
一、广播与电视在技术特性上的亲缘关系
广播电视作为一个习语词,不仅仅是个泛称,而是源于两者技术特性上的亲缘关系。在中国的辞书《辞海》中,对广播的概念定义为:“利用无线电波或导线播送声音、音像节目,统称‘广播’。广播分为无线和有线两大类。通常‘声音广播’被称为广播,播送音像的广播为电视。”从上述概念定义来看,广播是一个包含广播电台和电视两个媒介的名词。此外,两者在技术特性上有明确的共通特征,都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作为传播手段,以声音(广播)或音画结合(电视)为传播符号来远程传播信息。
1.广播的产生与发展
广播的诞生要比电视早很多年,但两者技术上的发现与推进均在19世纪初叶。无线电广播成为传播家族的一个新成员最早的端倪始于1865年,英国科学家克拉克•麦克斯威在电磁波理论的研究中提出了电波存在的设想。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奇•鲁道夫赫兹用实验论证了电磁波的存在。人们为了纪念他对科学上的贡献,就把无线电波称为“赫兹波”,并以“赫兹”作为频率单位。真正使无线电通讯进入实际运用阶段的科学家是“无线电之父”——意大利的发明家卡格列谟•马可尼和俄国的物理学家亚历山大•斯捷潘诺维奇•波波夫。
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无线广播电台,也是第一个获美国联邦政府所发的实验执照的广播电台是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KDKA广播电台。它于1920年11月2日正式开播,首次播送的节目是哈丁•科克斯总统选举,在当时曾轰动一时。1922年11月14日,伦敦ZLO广播站正式开始在英国广播每日节目。该站在1927年改为英国广播有限公司,即BBC。20世纪20年代是欧美国家的广播电台先后建立并迅速发展的阶段。1922年,美国私办商业广播电台已达到200多家,也是在这一年,法国邮电部也建立了法国的第一座广播电台,通过312米高的巴黎埃菲尔铁塔进行定时广播;1923年,德国建立了无线电广播电台;到1924年,法国出现了私营的广播电台;1924年,意大利建立了无线电广播电台;1926年BBC已建立了29座发射台,覆盖80%的人口居住区;1925年,日本第一家私营广播电台——东京广播电台开始试验性广播;1926年,以东京广播电台为基础,合并了大阪和名古屋两家电台,成立了日本广播协会(NHK);同期,中国、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无线电广播也相继问世;1926年,中国出现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由刘翰创办;1928年,中国国民党北伐成功,在南京创办“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呼号为XKM;1939年,国民党在重庆创办对外广播台——“中国之声”(Voice of China)。
2.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电视的诞生与广播路径类似。1817年,瑞典的布尔兹斯(Jons Berzelias)发现了具有质光体的物质“硒”(Selenium)。1873年,英国人约瑟夫•梅(Joseph May)发现“硒”具有光电转换能力,在理论上说明可以利用电讯号传播图像,这是最早提出的电视传播原理。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科夫(Paul Nipkow)通过小孔成像的原理,把影像分成若干单个的像点,设计发明了扫描版(Scanning Disc),将影像以线条状扫描到一块涂着硒元素的感光平板上,然后借此把人或景物的影像传播到远方的想法。其后,保罗•尼普科夫发明设计了“电视望远镜”的仪器,并向柏林皇家专利局申请了专利被批准。专利书中对其发明仪器的技术特性陈述为:“这里所述的仪器能使处于A地的物体在任意一个B地上被看到。”这一发明专利的申请,也形成了现代电视的雏形。到20世纪末,收音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传播工具,当时在美国有一位收音机王国的“国王”萨尔诺夫,他管理着世界上最大的通讯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萨尔诺夫当时是一位有权有势的精明企业家。他认为,通讯领域像一座冰山,无线电广播只是冰山的一角,在萨尔诺夫心中有一个更加雄心勃勃的计划:既然声音能传送,为什么图像不能传送呢?当他听说有人在进行用无线电传输图像的新试验后,便决定投入资金和精力搞一项新发明,他要把庞大的收音机听众变成更庞大的电视观众。他进行了一生中最大的一场赌博。
与此同时,欧洲也在加速进行电视发明。这是一个以旋转轮子为基础的发射瞬时无线电图像的机械系统,是由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发明的,1926年他在伦敦成功地演示了他的电视接收机,虽然这种系统并没有被整个欧洲所采用,因为其系统设备笨重,传输的图像质量差,接收不稳定。尽管如此,电视在欧洲也已成为一种现实存在,并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在纽约市,发明家查尔斯、詹金斯每周三次从第五街播放电视节目,观众是名流崇拜者俱乐部成员,人数虽很少,但很热诚。全国广播公司试用了新的机械方法,但是萨尔诺夫知道,只有有了更好的系统后他才能大规模地生产和销售电视机,而只有产生清晰的图像后,广告大户才舍得在电视上花钱。1923年,美籍俄国人瓦德米尔•兹沃尔金在美国发明光电摄像管和光电析像管(显像管Iconoscope Tube),现代意义上的电视出现。
1929年1月,一个素不相识的,看上去有点呆头呆脑的戴眼镜的科学家前来拜访萨尔诺夫。他挑战似的把东西放到萨尔诺夫的桌子上,陌生人满怀信心地向萨尔诺夫解释了他的理论,说他可以在两年内拿出一种可以投放市场的电子电视系统。这位科学家就是弗拉基米尔•兹沃尔金,与萨尔诺夫一样,也是俄罗斯国移民。他说他只需要10万美元。萨尔诺夫递给兹沃尔金一根雪茄,当即同意向兹沃尔多提供他所需要的支持,两人同时建立了牢固的商业关系。与此同时,1921年,法国人舒尔兹(Schulze)发明一种电视装置,获法国政府核准的专利。这种装置可以将动态图像传送出去,至此,电视的研制进入成功阶段。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电视竞赛中欧洲领先于美国。但大体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美国人将希腊文中的Tele——“远”字和拉丁文的Vises——“视”字合成一个新的英文单词:television意为“看见远处的画面”。由此,“电视”作为特指物品专用名词正式出现。1936年11月2日,设在亚历山大宫的英国广播公司最终选择了电子式的EMI系统,放弃了贝尔德的机械系统,英国在伦敦市郊的亚历山大宫开办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电视台,并于1936年正式开始播放电视节目,这是世界电视史的重要里程碑。但是在欧洲大陆,电视掌握在政府或邮电部门手中,而不是由商人来经营。当时,电视服务行业在全球还没有形成竞争。而在美国,1938年,萨尔诺夫在与兹沃尔金第一次会面后的第九年,研制出了可投入市场的电子式电视系统。萨尔诺夫非常高兴,他意识到,需要大规模地推出他的新创造,以吸引公众注意,促进宣传和销售。他选择了1939年4月在纽约弗拉兴草地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而罗斯福总统则是在电视上露面的第一位总统。到那时期,在美国已先后建起了17座实验电视台,而苏联的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电台也开始了试验电视广播。1939年11月26日,德国转播德国和意大利足球比赛实况,这是世界电视史上第一次电视实况转播;1941年5月28日,美国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试播彩色电视节目;1942年月,世界著名的埃菲尔铁塔(法国巴黎)被作为临时发射塔播发电视节目,埃菲尔铁塔是世界上最早一座高度超百米的电视发射塔。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萨尔诺夫让每个家庭都拥有电视机的梦想变成了泡影,不到一年的时间,大多数人都忘记了世界博览会和博览会上展出的电视机,在接下来的六年里,为民主而进行的殊死战斗压倒了一切。
希特勒控制了法国和德国的广播电视机构,电视用于粉饰纳粹行径,也成为希特勒暴政的帮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国家的电视台遭空袭,被迫停播。这期间,美国有6家电视台照常播出。1945年5月,英国一位名叫克拉克(Clark)的年轻工程师提出利用卫星建立全球电视通讯网的大胆设想。1945年5月7日,苏联电视台恢复了战后的播出,这以后几年中有法国、英国等近10个国家恢复电视的广播业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为电讯革命揭开了新篇章。萨尔诺夫的电视机制造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不仅接收性能好,而且价格便宜。他很快就投入到工业生产之中,现在对于实现他的每家都拥有一部电视机的梦想,可以说是最好的时机。他建立了工厂,大量生产电视机,并在美国各地进行销售。这一次,他时来运转了。
随着战后大萧条的结束,人们渴望过奢侈的生活,吃、穿、娱乐……美国人开始无休止地消费。
一开始人们只是好奇,但是很快这种能在家中接收瞬时图像的机器就受到全国公众的喜爱,顾客们被多种多样的电视机所吸引。
1946年,全美国只销售出一万台电视机,三年后就达到200万台。不到十年,73%的美国家庭有了电视机。
随着电视机销售的兴旺,电视节目制作迎头赶上,与之相关的技术不断发展,一门新的艺术诞生了。1953年,全世界有2亿2千多万人收看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加冕典礼,英国广播公司为此制作的节目录像带被飞机运往大西洋彼岸。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超过了无线电广播的收听率,无线电广播的局限性开始变得显而易见了。政治家们很快掌握了在电视上推销自己的技术,艾森豪威尔率先于1952年利用电视促进他的总统竞选活动,他的对手阿德莱•史蒂文森对这种新媒体不适应而竞选败北。
推销员的笑容很快成为每个政治家都必须掌握的技巧。肯尼迪仅在电视上露了一面,就赢得了全国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了面色灰白、局促不安的尼克松。在收音机里听两人辩论的人都认为尼克松赢了,但是,凡是在电视里看到肯尼迪风范的人都肯定他将是下一届美国总统。到肯尼迪政府结束时,电视已成为最重要的媒体。
1952年5月2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超短波电视会议,决定采纳西北德电视公司所用625线标准为欧洲共同的电视标准;1953年4月20日,英、法、德、荷、比五国第一次试办电视联播节目;1954年,美国正式开办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1956年,磁带录像机问世,从此电视节目制作的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同年5月29日至6月2日,欧洲电视学会在意大利召开会议,讨论电视的审美学,这是电视问世后世界上第一次在学术范畴里研讨电视节目。
在此期间,中国的电视业也初步建立和曲折发展。1948年,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向美国购置了6部50瓦超短波发射机,在南京开始作电视试验,因政权面临崩溃,试验夭折。直至1957年3月16日,台湾以一部小型发射机,公开试播电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后,开始逐步发展自己的电视事业。1957年,中国政府派相关工作人员赴捷克斯洛伐克、苏联、民主德国等地考察电视传播事业。1958年4月30日,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第一套3个频道的黑白电视中心设备及黑白摄像机,并于当天在生产厂进行开路试播成功。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宣告诞生,开始试验广播。1958年9月2日正式开始播出节目。1958年到1960年,先后有上海、黑龙江、辽宁、天津、广东、吉林、山西、四川、江苏、陕西、福建、甘肃、安徽、浙江、云南、湖北等16个省、市建立电视台并播出电视节目。1973年5月1日,我国彩色电视试验广播开始。10月1日,北京电视台彩色电视转入正式播出。至此,我国彩色电视广播开始形成。
在我国逐步推进电视建设与发展的时候,世界电视已经开始进入卫星传播、内容探索和“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发展阶段。1960年8月,美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回声号”上天。1962年7月10日,美国太空总署发射卫星“电星一号”,进入环绕地球运行轨道运行。1973年,英国独立广插事业管理局的工程技术人员研制出“电视报纸”传送技术。1977年,英国独立电视台公开播映电视报纸,这是世界上第一家供免费收看的商业电视报纸。电视报纸的问世,改变了电视节目“画面”的构成因素,电视观众“看”的概念开始发生变化。
1981年,日本广播公司首次推出高清晰度电视。高清晰度电视由1125行扫描线组成,每秒钟60幅画面,其清晰度和逼真程度与电影相差无几,其缺陷是无法使用现行的电视机。1982年9月5日,美苏两国首次利用卫星传送“电视桥”节目,两国音乐工作者通过电视屏幕对话,开创了世界电视史上电视节目即时双向传播的历史。1988年3月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正式开拍高清晰度电视剧,成为美国第一家制作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公司。1988年3月,“欧广联”召开欧洲各成员国会议,研究欧洲跨国电视传播问题,协调电视节目的内容和时间配额,“以利于欧洲传统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
20世纪90年代,电视传播在全球进一步普及,从技术应用到节目制作,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已迫近发达国家,全球联手推动电视传播质量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已日见明显。新时代电视的发展趋势逐步以数字电视、卫星直播、光纤传送、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传播技术的日臻完善,为电视节目的制作、传播注入了无穷活力。同时,新技术的介入也使得当代电视的传播范围逐步国际化、传播对象个体化、传播方式多样、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3.广播与电视的技术特性
从上述广播与电视的纵向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在技术特性上的亲缘关系:一是都伴随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叶科学的大发展和电子技术的革命性创新而产生,是现代物理及化学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广播是源于电磁波的被发现和逐步认识,电视则源于硒(Se)元素及其的光电作用被发现和逐步认识。二是两者都存在相似的对现实世界的信息进行跨地域远程传播的特性,只不过广播侧重于用声音符号,电视则利用声画结合的符号。三是在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中,都不可或缺地应用信息采集系统、编播系统、发射与接收系统三个技术环节。这三个技术环节既是保证信息被选定、制作和信息被受众还原接收的基本流程,又是广播和电视编导群体制作节目所要参照的基本技术标准。甚至广播电视节目的编导观念的形成也深受其限制和影响。
二、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理念上的源流关系
所谓的广播电视节目,是指广播电视机构制作、播出内容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其作为媒介平台传播内容的主要形式和构成单元,其核心特点是按时间段划分节目单位,按时间顺序播出节目内容。
当前,世界各国的广播电台与电视台的数量众多,技术也进一步得到加强。其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更加丰富,不仅形式趋向多样,而且对现实社会的各领域的争议、生产、社会大众的生活都进行着全面反映。
如果仔细梳理世界各国的广播电视发展史,均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广播电视作为传播平台一出现,即都以新闻节目和文艺节目为主要传播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广播开始了强化为战争的服务,各个国家尤其重视对外广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广播进入了全盛阶段,成了现代新闻传播的主要媒介。除了新闻节目以外,广播中还出现了评论、教育、服务节目等,其作用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且日益增强。
1910年,美国的福斯特(Foster)在纽约市通过电台转播了恩里科•卡鲁索的大都会歌剧院歌唱演出。其后,他的广播内容主要以编播报纸要闻为主,成为最早的广播简讯节目。1920年8月31日,“世界汽车之都”美国的底特律市建立了一家试验性电台,主要播送了当时州长的竞选性新闻,被史论者认为是第一次广播新闻。也是在同一年的11月2日,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电工设备制造企业之一的美国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在美国匹兹堡开办了呼号为KDKA的商业广播电台,被认为是世界上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它是美国无线电爱好者弗兰克•康拉德力主建造的,也是美国第一家向有关当局申请商业执照,首次进行商业性广播的电台,并且该电台首次创办了主要播送新闻的定时广播节目。
1933年,美国第32届总统罗斯福通过无线电广播先后进行的四次“炉边谈话”(3月12日第一次“炉边谈话”:拯救金融;5月7日第二次“炉边谈话”:复兴工业;7月24日第三次“炉边谈话”:蓝鹰行动;10月22日第四次“炉边谈话”:实行新政)则是广播为政治服务的很好证明,成了美国政治史上重要事件和广播史上的里程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兴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也办起了对外广播。20世纪60年代以来,广播的技术手段迅速发展,调频广播、调幅广播、立体声广播并存;广播的种类也越发趋向于多样化,除了综合性电台以外,还出现了各种专业电台,如新闻广播电台、经济广播电台、音乐广播电台、服务性广播电台和教育性广播电台等;广播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其影响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0世纪70年代,由于电视传播的逐渐普及,广播传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国家广播的收听率明显下降,影响了广播电台的进一步发展。面对电视的冲击,广播开始调整节目创作观念:一方面,开始强化和注重节目的时效性、广泛性、服务性,受众的参与性以及节目样式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开始重视对“黄金时间”的合理利用,考虑受众的生活、工作、作息等时间段对节目接受的心理,与此同时,用多频率、多种语言节目,扩大传播覆盖区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又逐步开办专业广播频率,及发展数字广播,改善了声音质量,以适应现代听众对音质的接受要求。
从电视诞生之初,节目的构成与广播一样,也是以新闻节目和文艺节目为主要内容构成: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于1929年在英国试播,世界第一部电视剧是1930年英国播出的《花言巧语的人》;1932年苏格兰工程师约翰•罗吉•贝尔德和英国BBC合作推出了初具雏形的电视新闻;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亚历山大宫开始定期播出黑白电视节目,这一天重要的节目是转播歌舞表演和报纸新闻。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正式播出的电视节目,因此,1936年11月2日也被认为是“世界电视的诞生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台在欧美国家普及,其节目构成也是以新闻节目和文艺节目为主。1953年6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现场直播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西敏寺教堂(Westminster Cathedral)的登基大典,全英国约有2000万人直接目睹了女王登基的现场实况。相比英国电视的节目观念,美国电视在商业化的方面进行了很多推进工作。美国 CBS电视台的《现在请看》是最早的节目化电视新闻。1954年美国的NBC电视台推出的《今夜》,是最早的具有访谈性质的电视新闻节目。
纵观广播与电视的发展,国外与国内的广播电视节目在创作理念上,都存在着明显的相似的源流关系。这些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理念上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节目内容定位,创作方法及呈现手段,以及运营方式等几个方面。
1.现实主义原则的节目内容定位
在广播与电视的节目内容定位上看,现实主义原则为主的理念一以贯之。从广播电视发明之初,直至如今,作为大众媒介的广播电视依然以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为节目的主要题材。举凡广播电视的各种类型节目,尤其是新闻与文艺节目的制作,现实主义原则和理念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拟态真实”的创作方法与呈现手段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理念渊源的另一个特点是,其对现实社会的真实表达多从“拟态真实”出发。众所周知,广播电视作为媒介,其对真实的表现手段是通过“截取和重组”完成的——广播电视节目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时间段的概念,是通过一个物理时间段呈现一个事件的过程。在呈现一个新闻事件过程中,记者通过相对客观的调查、寻访事件经过等来龙去脉,这是对真实的一个截取过程,再以所掌握的情况素材重组,形成一条完整的新闻。文艺节目也存在同样的创作过程,节目编导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理解,以自身的情感、情绪对真实加以适当的选取,重新加入必要的文艺表现手法,最终呈现的节目在截取与重组中得以完成。
3.节目运营方式
广播电视作为现代媒介,随着数字化的进程和近些年来“新媒体”的博兴,逐步呈现“跨区域”发展的态势。随着商品化观念的影响,制播分离逐步成为主流,2010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第一批“三网融合”作为试点地区(城市)的名单包括:北京、上海、大连市等12座城市。政府对“三网融合”的推进,以及“新媒体”促发的媒介融合趋势,使得广播电视竞争方式发生转变,也逐步影响到广播电视作为媒介的运营方式转变。
广播的两次前瞻性改革,都与技术进步紧密相连。纵观广播事业的发展,在业已形成的纪实化传播大背景和受众浅层化“读图”习惯影响下,广播基于自身的限制,在与电视和网络等媒介竞争中,曾经的整体优势已经削弱。不能否认的是,在多元媒介竞争的状态下,广播的现状只是打破了过去主流强势地位的一种角色转换。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广播事业伴随着新闻事业的改革,还是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从发展的角度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两次媒介改革”,广播始终走在前列——第一次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广播的“珠江模式”或叫“广东模式”,以倡导“口语化传播”和“即时直播”为标志。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促动了电视业的口语直播发展,开创了直播时代。第二次是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期,以倡导“互动传播”和“移动传播”为标志。这一阶段电子传播技术手段的繁荣,给全国各地广播频率专业化探索和建设提供了必要保障。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1993年《东方时空》栏目标志的电视新观念开始,广播电视的运营已经由最初的节目与节目的竞争,逐步发展到栏目与栏目,频道与频道的竞争模式。自2003年上海文广更名为东方卫视后,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除中央电视台之外,在中国落地率和人口覆盖率最高的省级卫星电视频道。近年来,战略合作的频道合作已成为主流。上海广播电视台与宁夏电视台合办的宁夏电视台综合频道,开创了中国省级各卫视之间跨频道合作的先例。深圳卫视甚至在香港设立了直播室,联合香港媒体的节目和信息,2006年5月1日推出了区域特色十分鲜明的电视节目《直播港澳台》。2003年以来,湖南卫视推出的真人秀《超级女声》和2004年上海东方卫视推出的《莱卡我型我秀》,直至2010年上海东方卫视推出的《中国达人秀》,2012年浙江卫视协同上海灿星影视文化制作公司推出的《中国好声音》,2013年浙江卫视和江苏卫视先后推出的《中国星跳跃》和《明星水立方》,都秉承了跨区域合作的运营模式。
三、传播特征上的相似关系
广播电视作为传播媒介,两者存在着共同的传播特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中国的广播率先调整传播观念,除了节目的编排方式和内容的调整外,最突出的变化是强调“口语化”主持风格,平民化传播视角和热线电话的互动。而中国电视则在1993年央视的“晨间电视”栏目《东方时空》推出后,继承发扬了广播的一系列传播特征。
从电视的起源来看,其近亲不是电影,而恰恰是广播。广播与电视的某些相似之处,概括起来共有四个相同的传播特征:系统性、固定性、综合性、连续互动性。从受众的接受方式上,电视也和广播具有相同的传播特性。收音机和电视机则更适合供个人车载和家庭使用,每个受众所要接受的信息和内容不尽相同,所以受众在使用广播电视媒介时往往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此外,听广播与看电视的另一个共同点是观众的注意力具有间歇性。英国学者约翰•埃利斯在《视觉虚构》一书中提出一种“瞥视规则”的观点:看电视时受其支配,而电视的声音是清晰的,甚至不看银幕也是如此。所以电视强调音响,以此吸引观众目光并传递信息。由于这种原因,因此,电视更多地依赖对话。
1.节目播出时间固定化
电视节目的播出表的安排吸取了广播的优点,使观众可以在固定的时间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既为观众提供了方便,也固定了观众群。
2.栏目化的节目传播形式
广播节目的最显著特征是节目的栏目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各级电视台基本上做到了节目栏目化。中央电视台1991年就开设了80多个专栏,近些年,随着播出频道的增加和播出时间的延长,目前栏目还在增加并在周期性地调整,这种调整随广播电视媒体竞争压力和观众审美品位的不断提高,其周期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快。
3.节目的连续化
电视节目连续化的特点也是从广播节目中借鉴而来的,连续化特征分两类。一类是节目的连续化,如几十集上百集的电视连续剧、电视纪录片,在指定时间、指定栏目中播出。一些大型文艺娱乐节目或真人秀,尽管每期内容在变,但形式上是一致的。这些栏目可以连续达到几十期或者几百期,甚至长年坚持下去。
4.节目包装的统一化
在同一类节目中,包装和表现形式大体一致,比如,使用同一个或几位主持人,节目式样也要大体一致。如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栏目,均采用了固定的“群主持”,固定的片头、结构、音乐甚至色彩基调等统一包装风格。
美国学者戴维•索伯恩提出电视是“片段戏剧结构”的观点,电视节目或电视剧常被广告所中断,所以国外电视节目,尤其是港台、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电视连续剧,往往15分钟左右便是一个较完整的片断。从编导吸引观众在广告之后能继续收看的角度出发,每个段落都要有一个局部的生动点,都要在广告插播之前掀起一个小高潮,这样观众才能耐着性子看完广告。这种结构,是电视和广播的传播特征导致的必然共同结果。
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具有区别于其它传媒的独特属性,根据大众的不同年龄、职业、性别、文化层次,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有目的性地设置了不同栏目,以适合不同人群的需求。首先具有其它传媒所共有的兼容特性,即首要功能是传播消息。同时,它在传播内容上和表现形式上又具有广泛的兼容性特征。其次,广播电视具有现场性。当然,两者也有一点差异——广播可以在现场传送,具有现场性,但没有可视性。只有电视可以完全做到具有现场可视性,这是电视有别于其它以文字和图像为传播媒介的最显著区别标志。最后,广播和电视都具有广泛的受众互动和参与性特点。
综上,从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及其制作观念和媒介特性看,广播电视在传播上有共通性,其节目共同具有现实主义选材原则,节目的制作都有“片段戏剧结构”特点,这也符合节目插播广告和产生衍生经济效益的编排理念。从传播过程来看,两者与受众的关系均强调互动性和受众的参与,并以此为前提产生节目传播感染力效果。因此,在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编导过程中,我们应该深入发掘并利用上述特点,尤其是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编导制作过程中,更加不能忽略广播电视的这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