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时间:二〇〇三年十一月十日至十四日
第一讲
内容提要:
学禅定是什么目的
截断众流
顿然而悟
知觉与感觉
风和气
南师:开始讲修持之前,我先问你,在你几年前来这里参加禅七打坐以前,你有没有在别的地方学过静坐、瑜珈、冥想之类的?
圣吉:我初学静坐,是在加州一所由日本禅宗大师铃木大拙开办的禅修中心。那是很多年以前了,我当时约廿一岁,还是大学生。其后我也陆续参加过一些其他的静坐活动,像是印度大师Swami Muktanada的课程,还有一些开发人类潜能运动之类的修习。
南师:以你的年龄,应该没有见过铃木大拙本人。
圣吉:是的,我参加他的禅修中心时,铃木大拙本人已经去世了。
南师:铃木大拙只是讲禅,不做工夫的。修持正是我们今天要谈的题目。无论如何,比起密宗还有一些其他的门派,至少你由禅宗开始,算是走了一个比较好的路线。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再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学这个的目的是为了入世还是出世?因为目的不同,开始修持的方法也不同,但是到最后仍然是相结合的。
圣吉:好一个简单的问题!好,我给一个简单的回答,我想为人类做出贡献。
南师:好,这是你现在这一次的答案,你自己记住。你每天打坐几次?
圣吉:早晚各一次。
南师:每次多久呢?
圣吉:早上一坐约四十五分钟到七十五分钟,晚上约半小时。我早上也做气功,所以一共要用上两小时。
南师:针对你的目的,我们谈一些修持的方法。你做了精神会好,心理也会宁静很多。
上次你来这里的七天当中,我们有没有提过生与死的问题?人怎样生出来的,死时又是什么情形?
圣吉:有的。
南师:现在我们只讲生的一面。生命都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知觉的,像是意识、思想、情绪;另一个是感觉的,例如疲劳想睡、肚子饿要吃等。知觉用现代话说是心理的,感觉是生理的;西方说知觉是理性的,感觉是感性。西方认为理性是唯心的,这不同于我们讲的唯心,他们认为感性是唯物的。
当你打坐时,你的思想在转动,有时多一点有时少一点,你清楚吗?
圣吉:很清楚。
南师:这个思想,缩小到唯识的说法,是属于第六意识的分别意识。你还记得,我说过第六意识不属于身体,也不属于脑,不在内,也不在外,无所在,又无所不在。密宗和西方观念认为第六意识是在脑,这是错误的,因为脑仅仅是身识的一部分。
我常听人说打坐坐不久,坐久了不是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痛。如果有人用枪指住你的头,你敢动一下就开枪,你还敢下座吗?这时第六意识都知道,可是身识就不影响你了。
圣吉:是的,我有时打坐时腿部抽筋,非常痛,但是还会忍住不动。如果是在睡梦中抽筋,我一定会本能地放开腿去按摩它。
南师:不错。所以打坐坐不住了,到底是身子坐不住还是心坐不住?自己检查看看,大部分都是第六意识要你下座的。第六意识昼夜都在不停地流动,连睡眠时也不停,仍在做梦。不过也会有短暂的停止,不做梦了,好像真睡着了,其实那个还是第六意识的境界,是第六意识呈现的昏沉境界,我们叫它睡眠。你打坐时有过第六意识被截断的经验吗?
圣吉:有时候有,但是不常。
南师:可惜那一下你把握不住,否则今天的你就不同了。不只是你,所有的人都不行。这一刹那不是只有在打坐时来到,行住坐卧,任何姿势都有可能发生这个第六意识之流被切断的情形。这像是把流水一样的知性从中截断,是很不容易发生的。下次碰上了千万不要错过,就定在那上面,越久越好。
圣吉:我是碰过几次的,其中一次是我在一个冰冻的湖边上,它突然来了,我的念头完全停下来,当时没有任何感觉或知觉。在打坐时,也发生过几次。
南师:好。铃木大拙讲了很多这种境界,但不要搞错,这完全不是开悟。这仅仅是个提供开悟的机会,也不要认为是开悟之门。历史上很多祖师,就是在这意识之流突然被完全截断的时候,爆发出开悟的。
这个境界在一般人大喜、大怒、大哀、大乐的时候,也可能会产生。你能在它来临时认得它,多保持在这个境界,迟早可以开悟的。
在中国宋朝的时候,有位官做得很大的文人,他去请教一位禅师,问佛经上说一阵黑风把你吹到罗刹国土,是什么意思。哪晓得这位一向待他很好的师父,居然把脸一变,把他羞辱痛骂一顿。这位官员素来对师父恭敬,不料被这么一骂,气得不得了,正待发作,此时师父又收起忿怒之相,对他说,喂,这就是一阵黑风把你吹到罗刹国土了。这文人惭愧之极,当下称谢。
这个境界甚至在打仗杀敌之际都会呈现的。不但如此,我年轻时人家问我,什么工夫才能开悟?我告诉他们,很简单,开悟的前奏境界就像是你大便憋急了,在大街上来回找厕所找不到,正急得不得了,忽然找到,裤子一脱,咚,哇!那差不多是了。
另有一个禅宗故事,有个居士在外参禅三十年不开悟,灰心了,算了,还是回家吧。他回家当晚就与妻子行房,正当紧要之际,他忽然一跃而起,大呼我悟了!把太太都吓昏了。我可不是鼓励你们天天去找另一半练习这个!
禅宗祖师说过“截断众流,顿然而悟”,那个时候才有顿悟的可能。截断众流是定的境界,顿然而悟是慧的境界,这叫定慧等持。一切众生随时都有截断众流的情况,只是认不得。当年我在四川从山上下来,看见一头牛,农夫把它背上的重负卸下来,这牛已累到极点,就顿在那儿,一动也不动。我就上前拍拍它,对牛说,老兄,你怎么不悟呢?可惜牛不懂。
在中国的《高僧传》中提到过有两位同参的师兄弟,程度都很高了,其中一人明白前生来世事,自己也知道将要死了,死后会投胎作牛还债,就告诉他师兄,请到时提醒一声。这僧人随后就死了,师兄也依僧制将他火化。十八年之后,这师兄有位徒弟要下山去南方,师兄就吩咐徒弟在某日某时某地,你会见到一头牛,你上前对它呼唤我师弟的法名,并且帮我对它读一封信。徒弟依照指示,届时果然在师父讲的地方碰到一头牛,就上前连呼名字,并且拿出信来读:“可以解脱了!”那牛听了,站着就死了,就解脱了。
你静坐要找好的境界,当你一上座刚把腿盘起来那一刹那,就是最好的。当你把腿盘好了,心里想着要打坐修行,妄念就来了。
这一大段是讲关于知觉、理性的部分。现在来讲感觉部分,生理的。我们采用佛家的说法,这个身体有五大:地、水、火、风、空,这你已经知道了。你知道中国正好发射了载人卫星去太空吗?
圣吉:知道。
南师:我们就用这个讲。这个地球的土地是地,大地是浮在水上面,是有温度的。温度高的叫热,低的叫冷。最冷到零下几百度,但还是有个温度的,是相对的。地、水、火外面包着一层是气。气不是风,气动了叫风。火箭上升时,冲到大气层时会发高热,因为与气摩擦的关系。气的外面是空,这空还是东西,是物理的空,不是佛家讲的空。
我们的人体也是一样,五脏六腑、骨骼这些都是地,是浮在水上,人体的百分之七十也是水,也是温度。包含这些东西的是气体,这气体是宁静的,还是物质,动了就是风。它是无色有质的,也就是眼睛看不见的。虚空也是如此,无色有质。人体向两侧张开双臂所形成的一圈空间就是虚空,这个里头有光的,现代科学可以照相出来。这就是地、水、火、风空五大。
圣吉:您所说的,罩在身体外面的光环(Aura),与五大是什么关系?
南师:地、水、火、风每一样都自己会放光的。所以修白骨观到最后要你观想白骨流光,其实白骨自己会发光的。
五大当中最重要的是风大,风大不是呼吸,但是到我们生下来成了后天的呼吸作用。人为什么要呼吸?照科学的道理,吸进来是氧气,吐出来成了二氧化碳。碳气在身体内不对了,自然要吐出来的。树木也呼吸的,不过白天吐出来是氧气,到晚上也吐出二氧化碳。所以晚上不要去树林走,不要以为那儿空气新鲜。
圣吉:容我打个岔,空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是否仍旧算是地大?我的意思是,因为氧的流动形成了风,可是氧本身是地大。
南师:氧是风大,可是要知道,这个身体里面完全没有碳也是不行的。所有的草木、动物、矿物,乃至一个细胞,都有膨胀收缩,也就是这个呼吸的作用。如果把呼吸停掉就进入那个空大,物理空的境界,空大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圣吉:您说的停止呼吸是停止心肺的口鼻呼吸,还是停止整个身体的呼吸?
南师:这个我们等一下再谈。
胎儿在母亲子宫中不是用鼻子呼吸,完全靠脐带。生下来把脐带一剪,嘴里面的脏东西掏干净(顺便一提,这脏东西都是胎毒,如果挖不干净日后会引起各种疾病),婴儿哇的一声,先把生命中的气吐出来,鼻子才吸入第一口气,以后就不断一呼一吸到死亡为止。(有经典说法不同)
你打坐时气住了,鼻子呼吸停了,此时会感到慢慢下腹在动,就像胎儿不用鼻子呼吸用脐带呼吸一样。可是一般人做不到,他一到这个阶段,就有一股气向前冲。在肚脐以下耻毛以上的一条线的位置,我们过去叫青春腺,气冲到这里,性欲就上来了,就非要解决不可,结果就放掉了。此时如果可以不犯性欲,身体自然就一天天好起来了。在我的少年时期常觉得青春腺这里很舒服,你年轻时也觉得如此吗?
圣吉:我不记得了。
南师:你太聪明了,聪明的人青春期来得早,容易早熟。你大概很早就失去青春了,哈哈哈!在座其他人也一样吗?至少你们小时候在屙尿后会哆嗦一下吧?有吗?
明天我们继续讲,要教你用功的方法,今天先把法门的名称告诉你,叫做安那般那,安那是出气,般那是进气。严格说来,安那般那是关于膨胀收缩,不是指呼吸。今天就讲到这里了。
圣吉:我想澄清一下关于五大的问题,譬如水,煮沸了成汽,就不是水了,水结冰了,就成了固体的土了。是否正确?
南师:是的,水大和土大关系很密切,所以人体百分之七十是水。但不是说四大可以变来变去,佛讲过的:“四大性离”,它们各有各的范围,水化成蒸气,是水受风的影响,变成蒸气的现象,不是水变成风。四大性离,组合起来变成物质世界,变成身体生命。四大最后归到空,空大又和四大彼此不相关的。
南怀瑾先生与彼得·圣吉
第二讲
内容提要:
安那般那出入息
修出入息是修什么
呼吸不是息
念头和气
南师:今天开始为你讲安那般那的修行方法。这在佛家讲算是共法,不是不共法。为什么呢?因为像印度的军荼利(今多译为昆达利尼)瑜珈或其他瑜珈门派,婆罗门教,西藏密教,小乘、大乘,乃至其他世界上一切的宗教,在讲修定求静,都共同走这个路线,所以称为共法。至于佛法和其他宗教的不共法,是讲般若、智慧的成就,不过仍然是要配合共法的修行而来。
现在我们把名词重讲一下,呼出去叫安那,吸气进来是般那,中文叫出入息。上次说过,人在胎中是不用鼻呼吸的,所以胎儿没有出入息。但是胎儿自己有股生命的功能,自己有息,有生有灭,是生灭的现象。比喻来说,就好像是电流一样,记住这只是比喻。但是生灭不是中断的,而是相续不断的。
胎儿出生,脐带剪断了,嘴巴里的脏东西挖出来,开口“哇”一声,原来生命里的气呼出来,然后鼻子吸入第一口气。最后死的时候又再呼出最后一口气。佛经、密教、道家都没有交代清楚的一点是,婴儿从生下来到死亡,都是呼吸自然往来;但是胎儿没有鼻孔或毛孔的呼吸,只靠一股用今天的话说是能量的作用,不断地膨胀收缩,生命就逐渐成长。真修息是修那个作用,不是呼吸往来的作用。这一点要先交代清楚。
现在一般的呼吸修持方法叫数息观,分数息、随息、止息。包括日本禅宗在内,大家都把呼吸往来当成息了,他们讲的数息,不是指那个不呼不吸生命本源的息。中文里“息”是休息之意,《易经》观念的息是成长的意思。呼吸往来是消耗放射的作用,吸进来呼出去是生灭法;但是“息”不是消耗,而是不进不出,停止在那儿。这个是了生死的法门。
中国的天台宗讲得非常清楚,把呼吸和息的关系分成四种:一进一出很急促的,只到肺部,例如在跑步时的呼吸,叫作“喘”。不急促的往来呼吸叫作“风”。比较深长的,宁静了的呼吸,譬如在打坐或者睡着时的,很细,连自己都听不见声音,只在鼻尖上有感觉的叫作“气”。你观察人的睡相,如果还有呼吸往来,这人没真正睡着,脑中没有完全休息。有那么一刹那,这人不呼不吸了,那是真睡着了,那是“息”的境界,完全宁静了。普通人在静坐或睡眠时碰到这个境界是很短暂的,马上又回到呼吸往来境界,气又一进一出。一个人打坐时,在他旁边可以听到他呼吸很粗的,那根本就是在散乱,哪里是打坐!有经验的老师只要一看一听,就知道此人是否真正在打坐。
西方的运动不谈,现在连东方练武术气功的,甚至瑜珈的,都教人把气吸进来,保持在下腹丹田,然后叫这个是“气”,那是完全搞错了,这是在玩弄“风”。而且把气憋在肚子里,只会搞得肚子愈来愈大。这么做,充其量只是帮助内脏运动而已。
你注意一下八九岁的童子,他身子的肺部和胃部是圆满成一条线下来的,他呼吸进来是遍及全身的。真练工夫的人,懂得吸气进来时,腹部是收进去的。打拳的人一出拳会“喝”一声,这是把气放出来增加力量,比闷声不响出拳的力气大。但这只是风的作用,不是息的作用,气真的充满时,不呼不吸了,只要意念一动就起作用了。
普通人呼吸都是肺部作用,只用到一半呼吸,不要说息了,连气都不算。能练到气了,身体绝对会健康的。有禅定工夫的人,呼吸就不在肺部,而是在丹田,这是自然的。童子成长了,有了男女关系之后,气就破掉了,呼吸就只有一半了。丹田呼吸指的是在娘胎里用肚脐的自然呼吸,但这还只是气,不是息。
像某人的女儿只有十四五岁,最近几个月跟着妈妈打坐,她就告诉妈妈,其实人的呼吸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是在肚子这里呼吸的。成年人能做到随时这样呼吸,此人一定健康。至于进一步练到长生,也要从这里开始练。
为什么跟你讲这些呢?因为我看到你在报告中说,自己打坐时呼吸停止了,其实还没有停止,但是也差不多了,所以详细为你说一次。不过要注意,如果工夫到了止息境界,身心会起很多变化,这慢慢再说。你要知道,念头和息是两回事,假如我们每个思想都能和息配合,就进入禅定了。
多年以前,我大概二十五六岁时,有一天陪同我的老师散步。他忽然抓住我的手,问:“是思想先动还是气先动?”我毫不考虑就回答:“当然是思想先动。”他把我的手一放,说:“了不起,你真懂了。我问过好多的老前辈,他们都认为是气动了念头才动,其实不是的。”
所以,念头和气是两个东西,要能做到呼吸不动,念头专一不散乱,这叫作“心息相依”,在密宗叫“心气合一”。念头不散乱,只有一个念头,与气合一了,是很重要的。像这个女孩,虽然已经有过月经了,但是因为心念比较清净,就容易做到在丹田呼吸。年纪愈大,心愈乱。思想愈动,气也愈短,就不容易做到了。
打坐时能先做到气充满下半身,继而到四肢,然后鼻子没有了呼吸,那就差不多要到止息了。
圣吉:我有时打坐时呼吸停了,我注意到:如果又开始呼吸,是因为我的念头动了。换言之,也是念头先动,气再跟着动。
南师:是的,念动然后气动。要心息相依才能得定,心动了,息也就动了。安那般那这个法门是非常细的,这一次我不能详细讲,只能初步说说。有时一个人在极度专心工作时也会有暂停呼吸的情形,在受到极度惊吓的时候也会如此。这是因为心念高度集中了,所以基本上都是心念的关系。念头清净了,呼吸也放慢了。了解这个,对于你的身心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第一要明白自己呼吸的长短,佛经说:“息长知长,息短知短。”而息充满全身也知道,息导致全身每一个细胞起变化也知道,这个知道的知是心的知。可是一般人解释错了,认为息是呼吸,注意力就放在一进一出的呼吸上,变成在练气了,这是大错特错。知道息长短,是要知道这个不呼不吸暂停期间的长短。开始时,这个暂停的期间是很短的,慢慢练习久了,念也定住了,能跟它配合,气就能充满你全身。今天已经讲得很多了,你去练习练习,明天再继续。
第三讲
内容提要:
六字口诀
安那呼出病气业气
南师:昨天讲安那般那,讲息的道理,有什么体会吗?
圣吉:很有用。
南师:我知道你以前学过,也会用呼吸法门,现在要懂息的道理。
圣吉:我就这个问题想请教老师,当我的呼吸全静下来了,我是清楚知道的,一切都静了下来。可是当我的鼻子呼吸停止时,我仍然觉得腹部的中心,大概就是丹田位置仍然在呼吸。这是否就是老师在第一天所讲的,细胞也会有的膨胀收缩功能?
南师:你问这问题代表你没把昨天讲的听进去,这个法门的确很难。我先回答你的问题,然后再把安那般那法门讲一次。你太着意在呼吸的一进一出上了,我教你的是个大的呼吸法门,你专重鼻子的呼吸变成在练气功了。
我们现在讲的是禅定,你打坐时先把念头放松,什么都不去管,过去、现在、未来都抛开。自然地呼吸,开始时是用鼻子呼吸,当你静下来了,呼吸会变得深长。慢慢地自然会成为丹田呼吸,不用你去着意或者去守住丹田的。密宗和道家会要你守丹田,我们现在讲的安那般那法门不用这个。
圣吉:我的经验是它会自然发生,不可能人为产生。
南师:对,就像昨天告诉你的,你要知道呼吸变得深长。现在我为你重复一次安那般那的要点。这个法门依中国的天台宗,是有为工夫配合无为工夫一起的,上座后身心都放掉,一切不管,先清净一下,即使是假象的清净也没关系。
其次,你调整清理身体内部。一般人饮食男女没有断的,身体都有毛病,就成为修行的障碍。天台宗用“六字口诀”来清理身体内部。这个法门最原始是跟着佛法传到中国来的,不是天台宗的祖师们所创造的。后来中国的道家也学着用。六个字和相对应的器官是:
呵(读如“猴”)→心
呼→胃
嘘(读如“河威”合音)→肝
吹→肾
嘻(读如“河宜”合音)→三焦(荷尔蒙系统,甲状腺、胸腺、肾上腺)
呬(读如“斯”)→肺
(括弧内为国语发音)
这些字本身没有意义,你每一口气拉长读一个字,但是不能读出声音来,你只是要借用它们发音的嘴形,以听不见嘴中发音或呼气的声音为准。看我做(南师示范)。
当你一口气吐出“呵”的时候,观想在心脏部位的业气、病气都吐出来了。一口气吐尽了,把嘴一闭,身体自然会吸气进来,完全不用你去指挥,也不用费力。你如果在吐完气之后还拼命吸气回来,是错误的做法。另外五个字也是一样。
好,你每次练习安那般那,第一,把念头都抛开,放松身体。第二,用六字口诀调整身体里面的器官,或者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也用呼气的方法清理。例如,你觉得胸口闷闷的,可能是心或者肺的问题,就用“呵”或者“呬”字。腰部不舒服可能是肾的问题,就用“吹”字。余法类推。这里面还可以配合特定的动作,可以练武功练剑,有一种功夫可以把吐气练成嘴中的吹剑……我们这儿讲不完的。
做完全部六字口诀也要用上不少时间,把内部打扫干净,气路通畅了,就自然进入安那般那呼吸,但不用特别去注意呼吸。我在第一天说过,风大是五大中最重要的,所有的病都是因为气不通而起的。
你做了清理,如果还有哪里不对,再用安那排出病气业气。你如果思想不能静,能真练好了出气,思想烦恼也会少了。我们人在大烦恼或者累极了的时候怎么做?是不是长叹一口气?对不对?叹出去就舒服了。男女在做完那事也会叹一口气,然后睡得像两条死猪,舒服了。人死的时候,最后一口气是出去的。人出生时,第一口气也是出去的。
讲回静坐,练完了六字口诀,自然地呼吸,只有知性在看着呼吸。记得知性不是在脑中的。呼吸变得深长,你非常清楚;如果你的念头此起彼落,你的呼吸是短促的,你也非常清楚。佛经讲得很清楚,呼吸有长中长,长中短,有短中短,短中长。为什么如此?佛没有说。那同你的身体健康有关系。如果静坐时你的呼吸忽长忽短,这可能是你当天的情绪不定,吃的东西不对,乃至天气变化都会有影响。
当呼吸粗重时,你会感觉到在鼻尖,渐渐、渐渐地,感觉到了眉心,最后才到了头顶。当你还不够静时,你好像感到有东西进出。其实并不是空气真的进出你的头顶,都只是你心理的感觉。当你念头定住了,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那就是息。
所以,你在练习时,只是知道呼吸的长短进出,只看这个,不要管念头。好像在看着一个小孩子在房中跑来跑去,你知道他在那儿,不用去帮他忙。这也像是看着水中的鱼游来游去,你知道鱼在那儿,你不用去碰它。看着呼吸的长短、进出,慢慢地,愈来愈深愈长,到了不呼不吸了,就是止息。
止息以后,知道全身充满了气。如果觉得哪里不通,用意识观,把那部位的病气业气送出去,甚至放个屁放出去。最麻烦的是气到了性器官,这时候不要去管它,把这个看的念头也去掉,它就没有了。你愈看它就愈是帮它,它就愈来愈强,直到你忍不住了,只得去寻求发泄。当这种问题来了,你要知道如何处理,懂吗?
当你全身充满了气,把念头都抛开,慢慢地气也稳定了,这时就可以常在不呼不吸中。其实也不是绝对地不呼吸,只是隔了许久才呼吸一次。如果此时有气进来,把它放出去,身体就空灵了。这时身中就会生起光明,可能在头部或者在背上,或者最好的情形是在下半身生起的。此时口水分泌会特别旺盛,不用吞咽,它自然会下去,这就是甘露,是最好的双性荷尔蒙。慢慢地连身体的感觉也没有了,进入了光明定中。
我只能为你讲到这里了,讲多了反而会害了你。
很多人以为吸气能充实生命,就练吸气,真是愚不可及!真正的秘法正好相反,要舍,把它放出去。大乘道叫布施,把自己的气乃至生命给一切众生。
练习中最难的是腰部以下,到腿,到足趾。两足是最难打通的,一旦通了,就会生起非常舒服的感觉,继而产生乐感,比性的快感还要好。乐感由腿上升到头,由脑所生的乐感是无比的欢喜,无法形容的。到了这一地步,身体就不是障碍了。一般人打坐总还觉得身上有这里或那里的不舒服,就是觉得有身,所以身体就变成了障碍。身体不障碍,下一步就要修菩提了。到这里为止是共法,外道也可以修到的。至于身体上的各种感觉,酸痛胀麻痒等等,大类的有三十四种之多,我们下次再讲。今天所讲的足够你消化一年了。
圣吉:的确,的确。
南师:你们有练瑜珈的,如果筋肉拉不开时,用呼气的方法可以帮你伸展开来,你气吸得愈饱,愈难伸展开来。气跑到了脑子是最难放的,比下半身的气还难放掉。能把脑中的气放掉了,头都空掉了,什么智慧都发起了。真正的问题是在上面,不是在下面。下面的问题都是假的,都是由上面来的。所以把头砍掉就什么问题都没了。这不是笑话,佛陀教的白骨观的修法,就有观想把头骨切掉,倒转过来放进腹腔的空间中,如果你能观得起来,什么高血压之类的,就都没了。今天到此为止,去练习吧。
第四讲
内容提要:
止和观是方便
生理是五阴中色法
色受想行识
知时知量用功
表色形色显色
南师:今天是这一回为你讲修持的最后一次,主要做些补充。在开始之前,我先问你两个问题。前几天听下来,实验得如何?
圣吉:我对“止”和“观”仍然不是分得太清楚,而且愈搞愈糊涂。我懂了什么是止息,但是不肯定是否这时要开始用观,次序是否如此?
南师:你先要了解,我们在讲的是禅定法门,而止观是个总的,两者有关联可是逻辑上不同。止和观就是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是所有宗教所有法门在修行上都用上的,它同我们所讨论的种种生理情形是有连带关系,但是并不只是生理的。止和观是一种方便,是一种手段。禅定不过是止的其中一种,但是不能说禅定就是止。其实当你进入止息境界的时候,你早已经在观了。昨天说过,这个观是知性的作用。这个的确不容易搞清楚。
我再讲一次,从佛法立场来看,所有禅定的工夫,包括大小乘的戒、定、慧、六波罗蜜,所有宗教的祈祷,各种的瑜珈、冥想等等,都是要证入菩提的手段。手段不是目标,目标用现代的词汇来讲是形而上的,手段是形而下的。一旦进入了形而上的境界,所有形而下的都成了空话废话。《楞严经》告诉我们:“但有名言,都无实义。”手段是一种方便,你一定要搞清楚。
这个话题到此为止,我再问你第二个问题,你还记得我们在九七年打禅七时讲过的“四禅八定”吗?
圣吉:记得。
南师:好。我们开始今天要讲的材料。
修行的人经常被各种幻觉拉着走,我第一天对你说过,人生无时无刻不受知觉和感觉的影响。我们的各种情绪,像喜怒哀乐,是感觉来的,不是知觉。换言之,它们是生理的,不是心理的。
现在你手中拿的材料,是我今年稍早在大陆打七时所讲的内容,抽出其中的一部分。这是三十四种色法,因为时间关系,只能大略说一下。
根据佛学的归纳,这个生理的、物理的是属于五阴中色法的范围。《心经》上说五蕴皆空。五蕴就是五阴,阴就是盖住了的,人类自己不知道。
第二个是受,是感触,譬如我们感到冷暖舒不舒服,男女饮食的快感不快感等等,都是受阴范围。受的对面是触,就是交感,生命与物理世界接触的交感作用,触与受是连着的,是感觉。我们生命活着每天大都被感觉拉着跑,自己都在糊涂中。有人做工夫发起了特异功能,神通境界,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感觉的物理变化,都靠不住的。依佛学的归纳,触受只有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我们每天在清醒时多数是在苦受中,乐受是很少的,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在不苦不乐受中也很少,只有在睡眠和昏迷中才有。
圣吉:请问为什么五阴又叫作五蕴?
南师:阴是说有这个作用,可是人的智慧却看不见,所以是阴暗的,也叫做五蕴,蕴是聚集的意思,也有累积的意思。阴是盖着的意思。这两种叫法都对,也只呈现其中一面的意思。所以佛经从梵文翻成中文时,也碰到过大问题的。例如第八识阿赖耶识就只好翻音,成为阿赖耶识,是蕴藏的意思,它的内容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个功能,翻成一个功能都不全面。五蕴同阿赖耶识整个关联的,生命的本能就蕴藏在里面。
五阴是分类归纳生命的存在,物理的是色阴一种。其次是受阴,是心理和物理世界交感而起的。然后是知觉的,思想,想阴。再来是行阴,这个高了,是所有物理世界所依靠的动的力量。现在人类所使用的动力像太阳、石油,并不是永恒的。今天的科学还没有找到那个永恒的动力,假使找到了,整个人类思想就通通变了。我们的生命有个东西在驱动,那就是行阴,是永远在运动的。这个观念是心物一元的,行阴的后面是整个唯心的,是心物一元的唯心的识阴。这就是五阴。
时间关系这个题目我们只能讲到这里了。现在赶快回头讲三十四触,只能念一念。其中三十种是所触:轻、重、滑、涩、软、硬、缓、急、冷、暖、渴、闷、力、劣、饥、饱、酸、痒、胀、麻、粗、细、酸、黏、老、病、死、疲、息、动。我再加一个静,就成为三十一种。还有四种是能触:地、水、火、风,是基本功能,都是生理的。
这些还只是主要的类别,如果依照现代医理学、心理学,还可以再细分出很多种。为什么要认识它们?你做工夫时这些现象会不规则地随时出现,你认识了就不觉得稀奇了。你用功进步,身上毛病好了,皮肤也变嫩了,返老还童了,都是自然的变化。如果思想认识不清,自以为了不起了,可以去当教主了,那就走偏了。你认识清楚了,这些都是心理的、物理的自然变化。
每一个名词包含的内容都很多的。例如人的老病死,到疲到息,这其中分析起来有很多的。在修行做工夫上,有四个字特别重要:“知时知量”,你要记住。同时,你把这四个字用到世法上,像你讲的管理学,也都用得上,投资、打仗都要“知时知量”,非常非常重要。
今天所讲的牵涉起来非常广了,正式讲起来恐怕要上一学期的课。发生了问题你要知道该如何去调整,这中间又要牵涉医理。例如你用功起来,到了一个阶段全身发痒,你怎么处理?这可能要靠药物帮助,但治本还是要用工夫转过来。或者用其他方法,像传统中医的一砭、二针、三灸、四汤药。该用哪一样?这治疗还要配合气候,这又要懂气象懂天文。所以生命活着,你要去玩它是很麻烦的,最好死掉!
圣吉:那我怎么办?住得离老师那么远!
南师:没有办法了。除非你整家搬过来跟着我十年吧,假定我还没有死。这边有的人跟着我很多年了,有人还跟了我快三十年了!
时间来不及了,赶快讲第二个题目,三类色法:
一、表色,表现出人生命的,有四对八种:行、住、坐、卧、屈、伸、取、舍。
二、形色,有形的,也有四对八种: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
三、显色,它是主要的,不属于表色、形色的,有十二种:青、黄、赤、白、云、雾(云轻雾重)、烟、尘(烟凝结了变灰尘)、明、暗、光、影。
为什么要你知道这些呢?你打坐修行时见到这些显色,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会被这些幻象所迷,自以为了不起了。这些都属于“独影意识”境界,都是物理的作用,是身体内部摩擦产生的自然现象,不是神通。
你注意喔!我并不是说这些都是不好的,都不应该要的。不要误解。是要你碰到这些现象知道是什么作用。
有些人专利用它们来修某一种特殊的法门。讲一个例子,我年轻时在西藏住过,同学们在玩时,有一个入定,他的身体隐藏到一团彩色的光影中,就看不见了。我就伸手到他的光影中去,拍他一下,“不要玩了!”一般世俗的人看到可不得了了,以为他有神通啦。
这种情形在高原气候地区比较容易发生,像西藏地区、云贵地区、不丹、北印度。我觉得那里像是神仙国境,人到了那里好像身体都轻了许多,感觉飘飘然的。
这些不一定是坏事,不是叫你要,也不是叫你不要,“知时知量”是最重要的,这一知是最难的。你经历了这些境界,到你死了,那个中阴身也有物理作用的。今天的科学是没法讲这个的,可是这几年西方的电影也变了,开始接受因果、前生后世以及中阴身的观念了。
中阴身有没有物理呢?都属于光、影、明、暗的。这在佛学叫作“法处所摄色”,属于意识变出来灵魂的境界。例如,注意,这只是比喻,我们做梦可以闻到气味,尝到东西;有时候,你在梦中哭了,一醒过来发现枕头是湿的。你们可能没这个经验,可是在我身上发生很多次,特别是在对日抗战期间。我当时是个军官,驻守在四川,家人都留在东边老家,在日本人的占领区内,国破家亡,与家人不能通讯,不知生死。我当时是带兵的,表面很风光,可是回到自己的房间中,好多次在梦中见到父母亲都会哭,早晨醒来枕头就是湿的。
再假如我死了,你们围着我哭喊,我在旁边也会受到你们的情绪影响,会跟着哭。这就是阿赖耶识的中阴身,它同样会流泪,不过不是我们活着这个物理世界的眼泪。这种法处所摄色是非常细致的,这是个大科学,能结合起来研究就是《楞严经》所说的“心能转物,物能转心”的道理了。
好了,差不多了,你明天要上路了,就讲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