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权世界中的女性
即使在一些与性无关的情境中,中美两国对两性的态度也明显不同。今天,不少美国女性与男性共享公共生活。她们与男人一起受教育,一起工作,拥有共同爱好,在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与之展开激烈竞争。美国女性不但胜任医生、律师、政府要员、教授、工商业管理者等高级职位,也大量就职于工人、警察、文员、军人等普通岗位。
在鸦片战争结束之后的100多年中,只有少数中国女性享受到与美国女性相当的社会地位。她们散落在不同行业,是反抗中国传统陋习的先行者,然而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不识字的妇女,从未听说过这些女中豪杰,或者只是茫然而好奇地仰望着她们。在1949年以前,大多数人对男女平等的观念仍一无所知,更不要提1911年辛亥革命后颁布的一系列维护妇女权益的法令。大多数中国女性养在深闺,从小学做针线活,被教导要回避任何与年轻男子的接触。最后,这些女性坐上花轿被送到婆家,她和她的孩子们都将被冠上夫姓。她们再用同样的方法教育下一代,生活就这样一轮又一轮地循环下去。
奇怪的是,即使在1949年之前,中国少数受过教育的职场女性就自然地达成了与男性的平等,对手头事务充满自信。普林斯顿大学人口研究办公室的艾琳·托伊伯博士(Dr. Irene Taeuber)于40年代末期环游东方世界之后表示,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其他领域,中国女性的安详自若都是大多数美国女性所望尘莫及的。
这并非托伊伯博士的一己之见。早在10年前,赛珍珠(Pearl Buck)就做出过大致相似的判断,她写道:
我第一次感到吃惊,是在我询问一家由女性开办、信誉良好的银行的名字时。我的朋友们在上海时都与一家女子银行打过交道,非常欣赏中国女性处理投资的方式。他们认为中国女性机智聪明,胆大心细。但是在我的国家,我得知并没有一家由女性开办和经营的银行。当我问及原因时,我被告知没人会把钱存到这样的银行。至今我仍然不清楚这是为什么。
美国人不信任女性并不难理解。它首先与美国职场女性的自我防范有关。这继而成为一个恶性循环。职场女性的防范意识越强,男性对她们就越缺乏信任。
美国受过教育的女性与男性共享职场已经如此之久,为什么她们的防范心理反而比刚刚获得平等地位且人数不多的中国女性更强烈呢?答案依然在于二者深层心理模式的不同。根据个人中心的思维模式,美国人认为性无处不在,男女在任何场合相遇都会产生两性的吸引。性的边界并不清晰,它有可能出现在任何时间、场合以及身份不同的男女之间。但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性被限定在特定的生活区域,不会向其他领域渗透。中国男人看待欢场女郎和女教授的目光截然不同。同样,中国女人判断男性也会以他们各自的身份、地位为参照。
简而言之,在美国人眼中,性的重要性超过周遭的情境,而中国人认为后者比前者更重要。美国女性随时可以施展女性的魅力,无论在她面前的是收银员、房东还是她的丈夫。只要女性的魅力得到赏识,她们并不在乎对方是公车司机,抑或她的学生、同事。而一位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中国女性如果试图模仿美国女性的行为,她一定会自取其辱。因为在中国文化里,女性魅力是与性紧密相连的,只有在丈夫或至少是结婚对象面前才能展现。
在美国男性眼中,即使工作性质与性毫不相干,美国女性仍与她的女性本质不可分离。美国女性的防范意识首先源于男性因她的闯入而产生的不快,而美国男性的不快则是来自职场女性先天的性别优势。
中国女性的性魅力仅属于她的丈夫或未婚夫,只在婚姻内的私密空间充分展露。中国女性如果获得升迁,男人倾向于认为这是由于她的个人能力而非性别。由于性被限定在婚姻、嫖娼等特定区域,职业女性在进入传统的男性领域时无须过分戒备,男人们也不觉得她们是入侵者。在职场这一社交场合,中国男女是无性别且平等的。
在美国,性别差异之所以不断深化,是由于受到中国人尚感陌生的骑士文化传统的影响。这一传统强化男女之间的心理差距,男性的才智与力量受到推崇,女性依赖男性被视为天经地义。这一切会挫伤职场女性的自信心。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女性在职场的成功往往使丈夫的自尊心受损;中国男人无论地位高低,反而没有类似的顾虑。它同样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女性必须主动争取,才能获取经济、政治上的平等,中国女性则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享有平等的待遇。